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层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法的效果观察

  2020-07-24    11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在基层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抽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治疗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超声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患儿肺功能可显著改善,且所需治疗时间较短,安全有效,建议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临床儿科
  •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 肺功能
  • 超声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 加入收藏

呼吸系统疾病为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其病程长、涉及范围广,如若处理不及时可引发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该病发病人群常见于学龄期儿童,近年来其患病率逐渐上升,由于患儿普遍年龄较小,治疗依从性较差,有必要选择一种适合于患儿的用药方式,以提升临床疗效[2]。本研究以我院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为此类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对象为86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均为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之中共有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为4个月至7岁,平均年龄为(4.2±1.2)岁,其中哮喘患儿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5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儿4例;观察组患儿之中共有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为5个月至7岁,平均年龄为(4.3±1.1)岁,其中哮喘患儿1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6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儿5例。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如年龄、性别与疾病类型等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所有患儿均经临床确诊为呼吸系统疾病;(2)均表现为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3)患儿家属均对此次治疗及研究内容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1)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儿;(2)存在严重疾病的患儿;(3)存在呼吸衰竭及其他脏器损害患儿;(4)系统功能明显损害患儿;(5)不能配合完成治疗的患儿。

1.3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包含氧疗、平喘、镇静、平喘等。对照组以常规对症治疗为基础给予超声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采用WH-968超声雾化器,与喷嘴连接。治疗时间为每次20min,每日治疗3次。完成雾化吸入治疗之后关闭雾化器,引导患者正确排痰、漱口。观察组以常规对症治疗为基础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采用QW15型气化雾化吸入器经氧气驱动对雾化液进行雾化,控制氧气流量为4L/min,取患儿半卧位,连接喷嘴与面部。治疗时间为每次15min,每日治疗1~2次。

1.4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为治疗3d内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缓解显著,哮鸣音消失;有效为治疗4~5d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肺部罗音、哮鸣音减少;无效为治疗5d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咳嗽、气喘、肺部罗音等。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气闭、气促、胸闷、烦躁等。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以通过SPSS24.0统计学软件的计算,计数资料表示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气喘、肺部罗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比较

2.2组间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之间肺功能指标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3d观察组FEV1、FVC、P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

2.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72.1%(31/43),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4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43)明显低于对照组16.3%(7/43),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讨论


目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致死率较高,临床治疗中面临较大难度,病程绵长,多于婴幼儿群体、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作,轻者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系统障碍等,重者则表现为缺氧、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等[4,5]。小儿自身免疫力不强,对外界有效刺激的抵抗能力较弱,有害病原微生物经口腔、鼻腔可进入患儿呼吸道,从而引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呼吸系统疾病为幼儿时期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该阶段幼儿综合免疫力较低,无法有效抵抗外界刺激,很容易收到外界病菌入侵,经过口腔、鼻腔等进入到患儿呼吸道,从而诱发处呼吸系统疾病。按照病菌感染部位不同,可将该病分成上呼吸道感染于下呼吸道感染,部分患儿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困难,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同时需较长时间进行治疗,且药物服用过量可能增加患儿身心负担,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6,7]。

从目前我国的医疗水平来看,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较为单一,主要采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但是小儿用药存在一定困难,一旦贻误了治疗时机,将对其临床疗效造成不利影响。雾化吸入是指运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采用吸入性治疗的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有关研究显示[8],该治疗方式可直接作用在呼吸道病变部位,对于存在用药困难的患儿尤为适用,并且其操作较为简单,用药剂量较少,起效快速,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整体临床疗效较好。近年来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已在临床上得到了推广应用,在此种治疗方式西安,可在患儿病变部位快速发生作用,有效保障药物浓度,可于短时间内控制住患儿发烧、咳嗽等临床症状,同时可避免全身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此外,氧气雾化吸入的方式下,可于高速氧气气流的帮助之下使药液转变成直径在3µm的颗粒,沿着呼吸道进入到患儿肺部,甚至作用到支气管中末端气管,从而更加高效的发挥出药物的作用。同时该治疗方法不会引发患儿不适感,其临床治疗依从性较高。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可直接将药物作用于气道于肺部,使患处直接与药物接触,从而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提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显著改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肺功能,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整体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有利于改善其肺功能指标,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建议在基层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拓守奎,韩凤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1):97-97.

[2]单小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32):167-169.

[3]王锦,季海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204-205.

[4]叶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13):154-155.

[5]胡英,王锡燕,王芳.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128-130.

[6]胡新乾.观察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效果[J].保健文汇,2019,(6):174-175.

[7]褚中坚.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318-318.

[8]刘艳军.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5):47,53.


黄永清.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基层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观察[J].名医,2020(10):65-6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期刊人气:373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8-8830

国内刊号:43-1301/R

邮发代号:42-188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