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柴陈泽泻汤加减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

  2024-01-22    1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观察柴陈泽泻汤加减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眩晕患者88例,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异丙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柴陈泽泻汤随症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眩晕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眩晕症状量表[眩晕障碍量表(DHI)、眩晕评定量表(DA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椎动脉[右侧椎动脉(RVA)、左侧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2.73%(χ2=6.510,P=0.011);观察组眩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2组DHI评分、DARS评分和视物旋转、胸闷心悸、头痛耳鸣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RVA、LVA、BA血流速度和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5%vs. 6.82%,P=1.000)。结论 柴陈泽泻汤加减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的效果良好,可纠正患者眩晕等症状,改善患者眩晕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促进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关键词:
  • 中医证候积分
  • 异丙嗪
  • 柴陈泽泻汤
  • 眩晕
  • 眩晕症状量表
  • 血流速度
  • 加入收藏

眩晕是一组复杂的疾病,以在任意时刻可感知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晃动为疾病的典型特征,并且还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症状。造成眩晕的原因较多,多数与其他疾病相关,目前已知常见的疾病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梅尼埃病、椎动脉狭窄、前庭性病变等均可导致患者出现眩晕,此外还有部分不明原因造成的眩晕[1]。依据病因可将其分为周围型眩晕、中枢性眩晕,其中周围型眩晕主要包括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病变等;而中枢性眩晕主要见于脑卒中、脑外伤、神经疾病等。眩晕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严重的干扰,疾病长期作用还会使患者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故本病的治疗受到广泛关注[2]。目前在眩晕的治疗中采用对症治疗,依据患者的病因加以治疗,如短期服用前庭抑制剂控制眩晕症状,其中代表性药物有异丙嗪。异丙嗪是噻嗪类抗组胺药物,具有中枢神经抑制的作用,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缓解眩晕的症状[3]。异丙嗪虽然可缓解眩晕症状,但病理基础仍存在,因此眩晕极易反复[4]。中医对眩晕的认识已久,利用中医治疗手段进行眩晕的治疗也得到了许多患者的认可。本研究观察柴陈泽泻汤加减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眩晕患者88例,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30~77(51.76±12.41)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5.10±2.25)年;基础疾病:高血压12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男19例,女25例;年龄31~75(51.79±12.58)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95±2.20)年;基础疾病:高血压11例,糖尿病5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病例选择标准

1.2.1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等关于《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5]中对眩晕症的标准;患者自觉出现至少3次眩晕症状,同时伴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其他表现。(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关于眩晕的诊断标准,主证有视物旋转、胸闷心悸、头痛耳鸣,次症有纳差、乏力,舌质暗红、舌苔白腻、脉弦滑。

1.2.2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关于眩晕的诊断标准;(2)年龄>18岁,且<80岁;(3)近3个月未服用抗组胺药物、抗精神药物、镇静药物;(4)患者或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3排除标准:

(1)外伤、肿瘤、脑卒中等引起的眩晕者;(2)罹患严重精神疾病者;(3)心肝肾存在功能障碍患者;(4)治疗配合性差,对研究中药物过敏者;(5)罹患严重疾病,生活无自理能力者。

1.3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增加降压、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异丙嗪片(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2.5 mg口服,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柴陈泽泻汤,药物组成:柴胡15 g,泽泻20 g,茯苓15 g,钩藤15 g,菊花15 g,白术15 g,黄芩10 g,法半夏10 g,陈皮10 g,天麻10 g,党参10 g,大枣10 g,炙甘草6 g,生姜6 g。随症加减:心悸气短者加黄芪15 g;肝阳偏亢者加石决明20 g;耳鸣程度严重者加蝉蜕15 g;恶心呕吐严重者加旋复花、竹茹各10 g。每天1剂。加水没过药物,水开后小火煎煮45 min,取汁200~300 ml,早晚各服用1次。2组均治疗4周。

1.4观察指标与方法

(1)眩晕症状改善时间:自患者服用药物开始计算患者眩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症状的缓解时间。(2)治疗前后眩晕症状量表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包含25个条目,评分1~5分,总分100分,得分与眩晕症状呈正相关;眩晕评定量表(DARS)包含6个条目,评分0~6分,总分0~36分,得分与眩晕症状呈正相关。(3)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出现的视物旋转、胸闷心悸、头痛耳鸣进行评价,每项评价赋分0分、2分、4分、6分,代表无该症状、轻度症状、中度症状、重度症状。(4)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检测患者右侧椎动脉(RVA)、左侧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计算得到平均血流速度。(5)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进行评价,包括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得到粗分后转化为100分的标准分,得分越高提升生活质量越佳。(6)不良反应:包括嗜睡、胃肠道刺激征、肝功能损伤等。

1.5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依据DHI评分、DA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判定。显效:治疗后,患者DHI评分、DA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降分率均>80%;有效:治疗后,患者DHI评分、DA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降分率达到30%~80%;无效:未达到以上判定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2.73%(χ2=6.510,P=0.011),见表1。

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眩晕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眩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对照组与观察组眩晕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2.3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DHI评分、DA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DHI评分、DA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3。

表3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量表评分 比较

2.4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视物旋转、胸闷心悸、头痛耳鸣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4。

表4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比较

2.5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前,2组RVA、LVA、B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RVA、LVA、B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5。

表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 比较

2.6 SF-36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6。

表6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2.7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5% vs. 6.82%,P=1.000),见表7。

表7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讨 论


眩晕的病因多样,许多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眩晕的有关症状。据有关报道指出耳石症、梅尼埃病、椎动脉狭窄、前庭性病变、脑卒中等疾病均可导致患者出现眩晕症状,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综合征[7]。患者出现眩晕是由于病理状态下,其空间定位障碍导致在位置、空间等方面的错觉,因而发生眩晕。持续的眩晕会让患者感受到周围旋转、自身晃动,继而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眩晕按照病因分为两类,由脑神经病变、脑组织病变导致的为中枢性眩晕,在眩晕中占比较低(10%左右);由耳石症、前庭病变等引起的周围型眩晕占比较大,涵盖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众多科室的疾病。流行病学显示中老年人群的眩晕发病率较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眩晕症状可逐渐出现或加重,因此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眩晕的发病率可达20%~30%[8]。其中部分患者的生活受到眩晕的严重干扰,因此其治疗受到关注。

眩晕临床上并无特效治疗方案,治疗时以对症缓解症状为主。常使用药物包括抗胆碱药物、抗组胺药物、止吐药物、镇静药物,这些药物对于缓解眩晕有一定帮助,可减轻眩晕症状。本研究采用异丙嗪减轻患者的眩晕症状,异丙嗪为抗组胺药物,通过抗组胺和抑制中枢神经产生作用,具有抗过敏、镇静、催眠、止吐、止痛等作用[9]。由于具有增加麻醉镇痛、镇静的作用,因而在全麻手术中也常作为辅助用药。在防治眩晕、止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还常作为晕车药使用。但是异丙嗪在眩晕的治疗中只能缓解眩晕症状,不能根治眩晕的发病病理基础,使得治疗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因此临床一直在寻找其他治疗方案[10]。

中医对于眩晕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可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多种方案实施治疗。中医认为眩晕属于“眩晕”范畴,但对其病因的认识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丹溪心法》中记载:“头眩挟气并火,治痰为主”,认为眩晕的发病由于受到气、痰、火的影响;而在《景岳全书》中则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将其病机归为肝脏发生病变。结合古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现代中医学者认为眩晕的发病是受到风、火、痰诸等病邪的影响,同时涉及到肝脏、肾脏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亏虚,致诸邪侵袭,引发肝阳上亢,携痰、风、气上扰清窍,脑络遇阻,气血瘀滞,致清阳不升而眩晕。

本研究在西药基础上使用中药进行疾病的治疗。柴陈泽泻汤是一组经典药方,将小柴胡汤、二陈汤、泽泻汤融为一体,在眩晕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调达气机等效果,能够恢复水谷精微,改善痰湿、痰阻;二陈汤可燥湿健脾、祛除痰邪、理气和中,在眩晕的治疗中可降逆止吐,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等表现;泽泻汤利水除饮,健脾制水,改善眩晕症状。

柴陈泽泻汤组方中柴胡可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泽泻可利水渗湿、化浊降脂;茯苓兼具利水渗湿、宁心安神之功效;钩藤息风定惊;菊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白术健脾益气;黄芩清热燥湿;法半夏、陈皮燥湿化痰;天麻祛风通络、平抑肝阳;党参、大枣养血生津;炙甘草调和诸药;生姜温中止呕。该方创始人认为眩晕时痰饮上逆,治疗时应遵循祛风、清火、豁痰、补虚的思路,而柴陈泽泻汤兼具以上功效,并依据患者临床实际随症加减,最终在眩晕的治疗中获取满意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眩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DHI评分、DA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在异丙嗪的基础上采用柴陈泽泻汤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主要在于该组方融合小柴胡汤、二陈汤、泽泻汤等优势,具有逆转少阳枢机,透达郁火,升清降浊,涤饮利水,逐痰下降的功效。并且其作用机制与西药异丙嗪不同,因而取得更满意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RVA、LVA、B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椎动脉血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提示加入柴陈泽泻汤治疗后还可改善动脉血流,而这对消除患者的发病基础,降低疾病复发率有突出的价值。证实柴陈泽泻汤在眩晕的治疗中有极高的价值,其原因可能是该方在疏通血管狭窄,改善动脉血流中也有一定效果,但具体的机制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证。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眩晕症状减轻或消失,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更显著的提升。研究最后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柴陈泽泻汤加减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的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柴陈泽泻汤加减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的效果良好,可纠正患者眩晕等症状,改善患者眩晕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促进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张志鹏,林飞,宋卫东,等.中医汤药联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的疗效观察[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1,40(4):344-347.

[2]孟维闪,兰瑞,王保奇.中医药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7):129-133.

[3]周映彤,邹达良,赵敏,等.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复发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4):589-591.

[4]毛燕,李立华,张福磊,等.芍药木瓜汤配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21,16(13):2005-2009,2014.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11):805- 812.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72.

[7]贺英,黄觅.补肾壮骨法联合碳酸钙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患者中医征候及骨密度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1):101-103.

[8]李智俐,屈绮文,林漫婷.清眩方结合“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3,32(1):130-132.

[9]邓行行,吴灿,成沈荣,等.双麻消眩汤联合醒脑法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环球中医药,2023,16(2):323-326.

[10]张克飞,魏国帮,耿婷婷,等.熄风化痰通络汤加减联合通络定眩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23,29(2):86- 90.


文章来源:苏猛润,赖江龙,张治三等.柴陈泽泻汤加减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02):52-5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人气:313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7693

国内刊号:33-1210/R

邮发代号:32-67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