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

  2024-02-20    1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析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方法 对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皮肤科收治的皮炎湿疹患者进行筛选,从中选择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中,患者就诊时间为2019年4月—2021年8月,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复方甘草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两周后瘙痒评分、糜烂评分、Th1、Th2型血细胞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瘙痒评分与糜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瘙痒评分与糜烂评分大幅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两周后IL-2、IFN-γ Th1型血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gE、IL-4 Th2型血细胞因子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距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使用西替利嗪治疗皮炎湿疹的基础上,使用复方甘草酸治疗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瘙痒等症状,可以更有效调节Th1、Th2型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失衡现象,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治疗效果更好。

  • 关键词:
  • 不良反应
  • 复方甘草酸
  • 皮炎湿疹
  • 细胞因子
  • 西替利嗪
  • 加入收藏

皮炎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发达国家中12岁以下儿童湿疹发病率为12%~15%,成人发病率低于儿童,我国皮炎湿疹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数据,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按照现有的调查结果来看,约有上千万的皮炎湿疹患者,皮炎湿疹患者很容易因为季节变化或接触过敏物质等因素复发,一些难治性皮炎湿疹患者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1]。以往治疗皮炎湿疹大多会采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治疗,但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大,而且患者会产生耐药性,疗效逐渐下降[2]。因此临床一直在寻找更高效与安全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皮炎湿疹患者的预后。西替利嗪是第二代H1抗组胺药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以及抗变态反应的效果,复方甘草酸是一种复方制剂,具有抗炎及抗过敏等作用,近年来被应用于治疗皮肤疾病中[3]。为了探讨二者联合用药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对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皮肤科收治的皮炎湿疹患者进行筛选,从中选择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中,患者就诊时间为2019年4月—2021年8月,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性与女性24︰21;年龄范围23~76岁,平均(36.92±2.48)岁;病程1周~3年,平均(2.30±1.05)个月。对照组男性与女性23︰22;年龄范围22~73岁,平均(37.68±2.39)岁;病程1周~3年,平均(2.60±1.02)个月。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对象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入组标准:(1)经皮肤镜等检查确诊为皮炎湿疹患者。(2)可正常交流。(3)无药物过敏史。(4)手臂、四肢等部位皮肤存在不同程度的瘙痒与糜烂症状。排除标准:(1)免疫性疾病引起皮肤异常者。(2)既往精神病史者。(3)严重器质性病变者。(4)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5)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西替利嗪治疗,给予患者盐酸西替利嗪片(海南三叶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52,10 mg×12片)口服,10 mg/次,1次/d,连续用药2周[4]。观察组患者加用复方甘草酸治疗,给予患者复方甘草酸苷片(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国药准字:J20080080,25 mg×21片)口服,50 mg/次,每日餐后服用3次,连续用药2周[5]。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两周后瘙痒评分、糜烂评分、Th1、Th2型血细胞因子指标。两组患者在用药前以及疗程结束后采取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离心处理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2等指标,整个检测过程由检验科人员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与试剂和说明书进行。观察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嗜睡、头晕、口干这些常见不良反应。

使用瘙痒与糜烂评分评估患者症状好转情况,两项各5分。其中,瘙痒症状完全消失计1分,治疗后瘙痒症状未改善且有加重趋势计5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瘙痒症状越严重;患者治疗后糜烂症状完全消失计1分,治疗后患者糜烂症状无改善,甚至糜烂面积扩大计5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症状越严重[6]。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参与研究期间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内进行整理,便于后续的统计学分析等工作,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瘙痒评分与糜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瘙痒评分与糜烂评分大幅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治疗后Th1、Th2型血细胞因子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两周后IL-2、IFN-γ Th1型血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gE、IL-4 Th2型血细胞因子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皮炎湿疹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发达国家12岁以下皮炎湿疹发病率为12%~15%,成人发病率约为3%。而近年来我国居民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有所上升,据统计湿疹患者在皮肤科门诊患者中约占1/5,而我国特异性皮炎患者数约为1 000万人[7]。皮炎湿疹与内分泌系统紊乱、环境因素、过敏体质等因素有关,许多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甚至可能因剧烈瘙痒引起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时治疗皮炎湿疹对于缓解患者症状,减少患者因瘙痒挠抓而引起的皮肤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皮炎湿疹,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症状,但长时间使用很容易出现药物依赖性皮炎,部分患者停药后容易反复发作,所以许多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着抗拒心理[8]。基于此抗组胺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皮炎湿疹的治疗中,常见的抗组胺药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其中西替利嗪是第二代H1抗组胺药物,可高效地抑制变态反应有关的炎性介质的释放,药效明显[9]。同时西替利嗪极少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的影响较小,所以抗胆碱能活性相关的副作用与其他抗组胺药相比更少[10]。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西替利嗪治疗后出现口干与嗜睡不良反应的患者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证实了西替利嗪治疗皮炎湿疹的安全性及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西替利嗪没有特异性的拮抗剂,所以在用药过程中应从最小剂量开始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嘱患者多饮水加速药物排泄[11]。

复方甘草酸是一种复方制剂,包括了甘草酸苷、蛋氨酸等物质,在肝炎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近年来也被应用于皮炎等皮肤病的治疗中[12]。临床研究发现,复方甘草酸中的甘草酸苷等物质能够抑制花生四烯酸等物质的释放,具有良好的抗炎及抗过敏效果[13]。复方甘草酸也是一种一种类激素,它可以产生与糖皮质激素相类似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但却不会有糖皮质激素长期用药的副作用,安全性更高[14,15]。因此,本研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皮炎湿疹的疗效,对部分患者在西替利嗪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了复方甘草酸治疗,研究发现联合用药后患者瘙痒与糜烂症状评分大幅下降,且显著低于西替利嗪单药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西替利嗪治疗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联用复方甘草酸能够更快缓解皮炎湿疹患者的症状,安全性较好。

CD4+T淋巴细胞在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的免疫防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旦这一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会分化成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是较为常见的T淋巴细胞亚群,前者在抗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者主要是辅助B细胞活化,二者可引发吞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此外,Th1被激活后产生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可以与CD4+T淋巴细胞之间相互促进,诱导时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Th1、Th2细胞参与到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以及免疫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既往研究表明皮炎湿疹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16]。皮炎湿疹患者Th1细胞亚群功能提升,其中IFN-γ会激活Th1细胞、抑制Th2细胞,而IL-4会抑制Th1细胞、激活Th2细胞,皮炎湿疹患者Th1、Th2型血细胞因子失衡会影响细胞免疫应答,从而加重患者症状[17,18]。因此,通过药物调节失衡的细胞因子网络具有重要的意义[19]。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及西替利嗪治疗两周后,IL-2、IFN-γ Th1型血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gE、IL-4 Th2型血细胞因子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h1、Th2型血细胞因子失衡现象改善,说明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在改善患者病情方面的优势。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与糜烂症状评分结果(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Th1、Th2型血细胞因子指标水平(ng/L,)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国内外皮炎及湿疹相关诊疗指南中均推荐使用抗组胺药,现有的证据也证实抗组胺药具有良好的止痒与抗炎的效果[20]。但一代抗组胺药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抑制等不良反应,而西替利嗪二代抗组胺药中枢抑制作用较小,在皮炎湿疹皮肤病长期治疗中应首选二代抗组胺药已经成为国内外皮肤科专家的共识[21]。复方甘草酸作为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具有多重抗炎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将其联合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皮炎湿疹已经成为临床联合用药的一大趋势。

综上所述,在使用西替利嗪治疗皮炎湿疹的基础上,使用复方甘草酸治疗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瘙痒等症状,可以更有效调节Th1、Th2型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失衡现象,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治疗效果更好。在患者用药过程中,需要加强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此文的研究结果为湿疹诊疗后期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可借鉴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建明.皮炎消颗粒联合西替利嗪对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24):97-99.

[2]覃文周,陈元雄,谢文坦.皮炎湿疹发病机制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5):200-202.

[3]周俐宏,孙晓丽,柳舟,等.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皮炎湿疹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18(2):97-102.

[4]戚敏敏,宁维翾,应航宇.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及对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1-14.

[5]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面部激素药毒(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18(5):497-499.

[6]何文强.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8):151-153.

[7]马风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对皮炎湿疹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9,4(14):103-105.

[8]王华英,王慧.复方甘草酸苷片辅助治疗对儿童特应性湿疹瘙痒程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母婴世界,2021(33):101-102.

[9]周舒.左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应用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163.

[10]张芳芳.玉屏风散加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21,43(1):102-103.

[11]陈洁.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11):94-96.

[12]赵一丁,杨洁,闫小宁,等.特应性皮炎不同中医证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达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1):69-72.


文章来源:刘民厚,陈华,陈静.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03):144-14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皮肤科杂志

期刊人气:209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412-4030

国内刊号:32-1138/R

邮发代号:28-30

创刊时间:195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