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新时期大学生依赖手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21-07-21    68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原因的已有研究进行了整理、梳理及总结,进而分析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并探究其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关键词:
  • 大学生
  • 对策
  • 心理健康
  • 手机依赖
  • 加入收藏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都没有提出手机依赖的明确概念,已有的研究对手机依赖概念的界定也是混淆不清的,大家对手机依赖均未形成统一、公认的明确概念。关于手机依赖的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侯春[1]在“网络成瘾”的基础上归纳出手机依赖的定义:手机依赖是由于个体对手机的过度使用而产生的一种习惯性使用行为,从而导致用户心理和生理上的强迫式的反常动作,并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任爽[2]认为,手机依赖简而言之就是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心理,是指个体由于频繁使用手机,从而无法控制对手机的使用冲动,出现了明显的上瘾症状;大学生手机依赖是指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使用手机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依赖行为,当手机不在身边时,个体产生心里发慌、烦躁等状态,我们认为这个个体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心理,出现手机依赖现象。马兰[3]认为,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综合症、手机焦虑症、手机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对手机依赖提出了相关概念,认为手机依赖是由于大学生长时间沉溺于手机应用而导致个体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受损情况,并使个体产生依赖心理,对个体有着消极影响以及各方面的危害。


1、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


1.1外部原因

1.1.1社会环境原因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丰富多样的电子产品逐渐出现在大众眼前,而智能手机便是其中一员,手机也不再是以前的奢侈品了,它逐渐平民化,人手一部是很正常的现象。而手机是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前提,如果没有手机,那也就没有所谓的手机依赖了。

1.1.2手机的强大功能和极大吸引力

手机以其自身小巧便捷、功能强大、极具吸引力等优点迅速成为人们“手掌上的宠儿”。手机的各种特性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多种需求,如能在手机上学习知识技能、购物、交友、导航、看电视电影、看小说、了解世界信息等等,正是因为这些强大的功能,手机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必需品,对于大学生有着极大的魅力与吸引力[2]。手机中的软件具有很大的诱惑,比如短视频软件丰富的色彩、惊艳的视觉效果、动听的音乐等,交流软件可爱多样的表情包、发送消息的便捷、交往的方便性等,视频软件涵盖各种电视剧、电影、动漫等,这些都吸引着大学生,让他们拿得起手机但放不下手机,让他们深陷其中却无法自拔,最终形成手机依赖。

1.1.3学校环境原因

现在很多高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设置的课程大多都很简单,而且“水课”比较多,教学形式单一,课堂较为枯燥乏味,教学内容也是比较老旧。这些都会使大学生对大学课程提不起兴趣,也无法主动的融入课堂之中。当大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聊时,他们是听不进去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的,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业中,这时手机会把大学生的注意力拉到它的身上,因为相较于枯燥的课堂手机明显更具有吸引力。大学对大学生的评价方式仍是以课堂成绩为主,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以这种评价方式来考核大学生,对于成绩不是很优异的学生来说,他们会产生挫败感,缺乏成就感,丧失自信心,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由此他们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会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交往、视频等,长此以往,他们很有可能对手机产生依赖。

1.1.4家庭环境原因

家庭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人际关系的建立、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一个父母教养方式良好、家庭氛围好的家庭,这个家庭中的孩子性格多半也会很好,能与周围人相处的十分融洽,在知情意方面发展的更好,与社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有较强的自控力、自知力,也不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心理,因为他能有计划的、合理的使用手机,手机于他而言只是一个工具,没有很大的诱惑力。与之相反,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父母教养方式很差、家庭氛围差的家庭,他在家庭中未感受到温暖和谐,他对亲情的渴望会转化为对手机中各种应用的依赖,会沉溺在手机中无法自拔,对外界也没有良好的感知,性格可能很孤僻、忧郁,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导致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家庭成员使用手机的频率及方式也会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产生影响,如果家庭成员对手机爱不释手,无法抑制住对手机的渴望,那么身处这种家庭环境的大学生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也会无法放下手机,也会养成时时刻刻使用手机的不良习惯,最后对手机产生依赖。

1.2内部原因

1.2.1人格特征

有研究表明,有手机依赖问题的大学生普遍具有性格孤僻、性情阴郁、爱好很少、控制能力差、意志薄弱等人格特质。而具有以上人格特质的大学生,若盲目、不合理使用手机,极易形成手机依赖。

在人格特质领域中,人格结构五因素模型是人格结构中较好的范型,该理论的五因素有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认真性。神经质得分高的人,其特征是烦恼、不安全、忧郁、情绪化等,这样的人更容易向手机寻求安慰,也更容易沉迷于手机;反之得分低的人,有平静、放松、安全等特点,这类人对手机并没有较强的依赖性,他们更愿意靠自己来抒发烦恼、悲伤,所以手机于他们而言没有很大的吸引力。宜人性得分高的人有脾气好、信任人、直率、助人为乐等特点,他们与外界联系紧密,与周围人也相处的融洽,生活很是多姿多彩,他们很愿意在外面走走,如旅行、郊游等,对手机并不依赖;而得分低的人有报复心重、残忍、易怒、愤世嫉俗等特点,这类人更愿意在手机里面抒发他们的怒气,好发评论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的愤慨,同时他们也是更容易被手机所诱惑的。

1.2.2从众心理

随着智能手机的平民化,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是人手一部,甚至有的学生还有好几部。在课堂上玩手机是常见现象,再加上大学生控制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在课堂上看见周围其他人都在玩手机,自己也很无聊,在从众心理的驱动下也开始玩手机。寝室里面也存在从众现象,例如寝室里面有六个人,其他五个人都在看电视、刷微博等,而自己如果要是学习或做作业就会显得格格不入,所以自己也拿出手机来看电影,避免与大家不同。

1.2.3个人需求

首先是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大学生通过手机可以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和QQ信息,他们利用这些手机软件传递信息、表达感受、与社会联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这种方式是便捷迅速的,大学生会更愿意选择手机来实现自己的社交需求,但久而久之他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会增加,最后也许会离不开手机。

其次也可以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大学生在手机里会更容易获得成就感、满足感,他们会通过打游戏来满足自己,并在其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不能给的,所以他们任由自己陷入其中,最后演变成对手机形成依赖[3]。

1.2.4自制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差

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差是导致大学生形成手机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生活经验不足,他们会更容易向手机寻求帮助。还有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高中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当他们进入到大学这个充满包容、自由的环境中,难免会有所迷失,自制力会有所下降,而且大学课程相对较少,自由时间也多,有些大学生面对这些空闲时间时没有合理的计划,对大学生活也没有很好的规划,再加上自我管理能力的薄弱,所以他们选择了利用手机来打发闲暇时间,长此以往就养成了手机依赖的习惯。

1.2.5缺乏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及目标规划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那么他会有强大的动力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样的人是不容易被外面各种诱惑影响的,所以他也不会被手机诱惑,也许手机于他而言只是一个比较智能的机器。但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理想,那他的人生也是较为无趣的,他会整天无所事事,大家都在学习时,他可能会学习,但当其他人在谈论理想时或者在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时,这类人是茫然的、不知所措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理想,更不会为其而奋斗,所以更容易陷进手机之中的,因为他觉得手机里的“花花世界”会比现实生活好得多、精彩得多。


2、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及建议


2.1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监管力度,强化手机应用市场的管理,优化手机虚拟环境。可以联合手机软件平台实施强制性下线,即如果用户登录软件的时间过长,如一天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此软件上,那么软件平台就要强制性让用户下线;也可以让各软件平台以年龄、身份等限制条件来限制用户过度的使用;同时还要加强实名认证的力度,力求让每位用户都要进行实名认证。

2.2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要加强管理力度及校规校纪的约束力,比如实施“无手机课堂”策略,要求教师与学生在上课期间不得使用手机,除非有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在每个教室里可以安置一个专门放手机的地方,要求教师与学生上课前主动将手机放入规定的地方。如果发现还有学生在玩手机,学校可以就情节严重程度进行一定的惩罚,还可将遵守手机使用纪律情况与校级奖学金或其他奖项的评定挂钩,在评定要求中规定手机使用纪律良好的才能有资格参加奖项的评定。还可以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如在上课期间进行网络屏蔽。

其次,学校应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课堂吸引力,教师要在教学上做出一定的改变,如教学内容中可以增加一些现实、鲜活、风趣的事例来讲解知识点,教学形式上更加灵活,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提高大学生上课的兴趣,也可以适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校园运动会、各大高校的联谊会、歌唱比赛、绘画比赛、体育赛事等等趣味性强且面向校内全体学生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参加这些有趣的活动,减少使用手机时间。最后,学校定期举办一些科学使用手机的知识讲座,加强合理使用手机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对将有或已有手机依赖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力度,并对手机依赖学生提供援助。

2.3家庭方面

家长要以身作则,起榜样或带头作用,减少自己使用手机的次数和时间。家庭里要尽可能的时常有家庭活动,要营造和平民主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多鼓励孩子的表达需求,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如果孩子将有或已有手机依赖方面的问题,家长要适当改变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疏导,帮助孩子分析产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及时抒发他们的消极情绪,要让他们正确认识手机,通过旅行、郊游或爬山等活动来转移他们对手机的渴望。同时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要让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爱与温暖,让孩子不必向手机寻求安慰。

2.4自身方面

首先是大学生玩手机要保持正确姿势。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颈椎问题,因为大部分大学生在玩手机时都习惯性的低头,所以大学生玩手机时要注意时常活动一下脖子,按一下肩上的穴位,也要经常向远处眺望,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玩。

其次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目标。玩手机要有时间规划,不能一直玩、时时玩,要合理科学的使用手机,要正确的运用手机里面的各种应用。大学期间一定要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不能荒废学业,一定要树立好自己的目标,这样才有前进的方向,不会过度依赖手机。

最后要提升社会实践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前了解社会的所需所求,同时可以推动大学生在校的学习,不会轻易的被手机所迷惑。大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校园各种活动来锻炼自己,增强交际能力,这样也能避免自己因为孤独而陷入手机依赖之中。同时大学生也要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可以在音乐、绘画、足球、手工艺等方面发展或找寻自己的爱好,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参考文献:

[1]侯春.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6.

[2]任爽.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3]马兰.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分析与纠正对箫[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6):53,129.


文章来源:黄省舟,周蜀溪,于敏章,杨柯.新时期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1(07):83-85.

基金资助:四川省教育厅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短视频的使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项目编号S201914389106)的阶段性成果;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湖北社会科学

期刊名称:湖北社会科学

期刊人气:92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共湖北省委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

主办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3-8477

国内刊号:42-1112/C

邮发代号:38-211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