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对农村社会空间变迁的影响探究

  2020-06-20    18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规模推进中,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平衡被逐渐打破,传统的社会空间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渐呈现出的衰退和破败使具有生态活力的村居环境从根本上逐渐丧失。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核心理论,以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变迁为切入点,结合农村具体实践,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养老、教育、生产及再就业等社会空间结构的变迁态势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不同的空间模块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对推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空间结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 关键词:
  • 可持续发展
  • 新农村建设
  • 新型城镇化
  • 村民生活
  • 社会科学学
  • 社会空间结构
  • 加入收藏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1我国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和尝试改革措施的不断创新过程。在新时代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我国农村的社会空间结构形态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农村传统的社会空间结构正在经历着由稳态向动态的转变过程。本文以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及相关资料,结合该地区的经济和气候以及其他地域性条件,总结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发展趋势、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发展思路,为我国未来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理论支撑。


一、城镇化建设历程及历史借鉴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发展的过程,各国在城镇化发展早期不同阶段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并在吸取失败教训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过程和发展规律。

(一)国外城镇化建设及研究动态

法国在城镇化期间,农村社会空间结构也曾经发生变迁,并导致乡村人口老龄化、继承人断代危机、农民就业困难等现象的发生。法国政府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建设方案,即提出“乡村复兴”建设规划:通过政策手段促进地区间资源的平衡利用,利用工业优势带动人口较多的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并通过专项资金对衰败的农村地区进行整治和改造,吸引区域人口聚集。2这些举措成功地消除了城乡间的差距,使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村民生活具有了个性化的归属形态,成为“既非城、又非乡”的新农村。

与法国的城镇化经历类似,韩国在城镇化的初期新农村建设并不理想,农村社会经历了农业萎缩、农村衰败、社会颓废等发展过程。在吸取城镇化失败的教训后,韩国政府提出了“新村运动”。“新村运动”是由政府及城市居民组织发起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尝试。“新村运动”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推动农村公共基础建设,稳定农村社会发展;同时,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发展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等调控措施,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罗马尼亚在城镇化初期,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农村,政府提出了《国土和城乡规划全国纲领》及《领土规范化》法令。在此纲领和规范化法令的指导下,新农村建设进入了强行拆村并乡的阶段,严重破坏了农村原有的社会空间结构,给村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并使其传统文化濒临毁灭,因而遭遇失败。罗马尼亚政府在分析失败的教训后,重新调整了建设规划,采取了新的建设策略,即新农村建设在遵循国土规划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不拆村、不并乡,允许农民拥有自己的农舍、庭院,并自主进行家庭农业生产。另外,罗马尼亚还加强国家资助项目,对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重点资助。上述调整有力地推动了罗马尼亚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基于探索不断总结经验而获得成功的过程。3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同时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在汲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发展。

(二)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建设的发展状况研究

我国的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政策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和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目标要求”的指导下,新农村建设在城镇化中取得了稳步发展,村容村貌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观。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城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中,“建设性”的破坏不断蔓延,土地粗放利用,大量耕地资源被浪费。4一方面,有些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大拆大建的粗暴型建设行为,简单地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乡土风情,导致农村原有的社会空间结构形态遭到破坏,出现乡村空间分布和结构不合理、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流失等现象。另一方面,随着土地征用和退耕还林等土地结构的调整,生产劳动空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由于土地结构的变化导致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发生迁移,从而带动了人口结构的突变,导致多地出现“空心村”“鬼村”等现象,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成为农村的主要常住人口。

针对城镇化中农村空间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张泉、雷振东、韩伟强等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张泉等著《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雷振东著《整合与重构:关中乡村聚落转型研究》、王海著《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韩伟强著《村镇环境规划设计》、方明、董艳芳著《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等。强乃社、谷玉良、张少伟等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变迁对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虞志淳、刘建龙、杨维菊、蒙慧玲等从居住建筑的资源消耗、低碳节能、环境宜居等角度入手,对地域性农村住宅的空间环境做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农村的生产及生活空间变化和人口结构变化带动着教育空间的转移,而农村教育空间的转移又导致大量家庭经济步入窘境。本研究的调研数据表明: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一个孩子在本村学校就读,一年的教育费、生活费等各项费用加起来不到5000元;撤点并校后到县城或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就读于其他城市的学校,每年的教育费、房屋租金、水电燃气费、交通费等各项费用介于2.3万元至3万元之间,其中还不包括被动陪读家长原本可以务工的收入损失。经济负担的增加使原本并不富足的农民的居住、教育、生活以及养老等主要空间环境和生活质量逐年下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变迁使农民的生活和生产相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农村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建设规划和发展计划应立足于地域条件,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建立合理的运行模式,大力发展本地经济;在保证村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上深入有序地推进农村变革,保护农村社会传统结构,使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变迁顺应新时代城镇化的要求,实现环境城镇化、农民收入城镇化、生活质量城镇化,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嬗变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是城镇化建设在农村则面临许多挑战和难题。农村社会空间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乡村文化聚落空间的布局变化;二是农村空间格局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的变化。农村原有的具有特定属性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平衡的空间结构被打破。其中,居住空间、教育空间、养老空间和生产劳动空间等对民众生活影响最大、最直接的空间发生了根本性的结构嬗变。农村空间结构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以跳跃式的动态方式发展,尤其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空间的变化,对农村居民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图1所示为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组成及变迁关系,以下就其中对民众生活影响较大的四类空间分模块进行分析。

图1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组成

(一)居住空间

安居乐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素,固定、安全、能规避风险,并有合适的空间以及较好的生存环境,从来都是人类社会推进文明进程的重要内容和条件。6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农村的生态环境、卫生环境、道路网络以及整体的乡村风貌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土地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空间的转移和人口的流出,使农村传统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生产节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中,居住空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农村原有的半私密性、具有明显地域特性的开放院落式的居住空间被打破,居住空间的结构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

首先,就目前农村常住人口而言,以老、弱、病者为主;就农村的劳动力而言,留守老人成为主要劳动力。因受年龄和身体状况等现实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生产劳作无保障,生活入不敷出。同时,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全部外出,长期空置无人居住或只有留守老人的家庭院落,因疏于日常清扫或必要的修补和维护,出现屋顶塌陷、门窗破损,甚至院墙倒塌等现象,导致其多数处于荒芜或近乎废弃的状态,村民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日渐恶化。

其次,对于因为失地而不得不外出谋生的村民来说,因为生活和就业空间的变化,这部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租住在房况差、成本高的旧城区或相当破旧的待拆民居中。这些老旧建筑远离城市中心,普遍存在着设施老化、卫生条件恶劣、周边环境差、交通不方便等现象,使原本拥有较好的住房和生活环境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处于困窘的状态。上述居住空间的统一化、集中性、封闭性、陌生化的状态,使这些村民的人际交往空间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常年漂泊、居无定所的谋生状态使他们没有了归属感,远离了有效的社会管理,是农(农民的身份)非农(没有土地的农民)的身份是他们最真实的感受。

任何一个社会,当完全脱离家庭和社会组织约束的“游民”群体过多的时候,社会的稳定性就会发生严重的问题。当今我国社会的农民工数量庞大,他们长期脱离原有家庭和社会组织,现居城市的社会组织对其有制度性排斥,使得他们居无定所,没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各种犯罪和社会不稳定因素。7农村居住空间结构在快速城镇化中的巨大变化,使农村社会的管理进一步弱化。由于脱离了相关社会组织的有效管理,一定范围内的农民工缺失了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并阻滞了“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目标的实现。

(二)教育空间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人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8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动下,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村相对稳定的教育空间因居住空间和人口结构的转变而遭到冲击。农民的外出务工生产及生活空间的迁移引发了农村学龄儿童的流失,导致乡村教育空间的失衡。这种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给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更多的则是给原本在教育资源上弱于城市的乡村教育带来了挑战,使农村教育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农村社会空间、生产空间、人口结构的巨大波动,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也涌入城市。受制度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之间产生了诸多的不协调,一部分经济富余的村民为了改善子女的就学条件,陆续在城镇买房并将孩子转入城镇学校;无条件、无经济能力在城镇买房的村民,大部分将孩子带入务工城市就读。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2018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88亿人,这些农民工成了城市中没有户籍的“半市民”,他们无法完整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包括义务教育的相关资源。由于受到户籍的限制,随务工父母进城的这一部分适龄儿童面临上学难、择校难的问题,其中绝大多数只能选择就读教育资源相对较差或师资力量较弱的学校。有数据表明,约20%的农民工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9在当前城镇化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这类教育不公现象有继续蔓延的趋势。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和配置不均很容易使民众对政府和公权力产生怨恨情绪,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另一方面,乡村小学的生源大幅度减少。在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地区的农村,因中小学生数量的锐减,有些乡村小学出现学生数量少于教师数量的现象,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呈现出“富余”状态。以本次对宁夏固原地区某村小学的调研数据为例,该校共有教师7名,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各设一个班,五个班的学生共22人,师生比失调严重,迫于现状,该地区多所乡村学校陆续撤点并校。

教育空间的改变给农村的教育事业带来巨大冲击,义务教育面临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学龄人口的就学转向致使农村校舍长期空置,长期缺少管理和必要的维护:校园围墙及建筑物的倒塌破败、教学设施(如篮球架、单双杠等)破损毁坏现象比较严重;校园里杂草丛生、绿化带和树木枯败、教室的门窗框断裂、五金配件残缺不齐、课桌椅凌乱地堆放或倒在地上、教室的地面被粉尘、虫网、苔藓等覆盖。鉴于教学用地的特殊性,当地村委会不能将闲置的校园及建筑物转换用途,教育空间的转移造成包括土地在内的多种资源的浪费,与国家“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相背离。

(三)养老及公共服务空间

中国已于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态势。至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60岁以上)已达1.78亿,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老年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3.26%,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0%,占亚洲老年人口总数的50%。10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老龄人口达2.12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为1.375亿。11

目前我国城市的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辅;而居家养老是我国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的普遍方式,家庭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环境。随着青壮年人口的流出和出生率的降低,农村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高龄老人的人口占比逐年增大。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很多老人生病后不能得到及时医治,高昂的医药费用也使一些老人在生病后不愿就医,看病难和看病贵等不良的就医环境使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龄老人的养老状况令人担忧。

首先,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引起家庭结构的变化,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造成冲击。相关调查显示了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家频率:6%的人每周一次,10.7%的人每月一次,57.1%的人半年一次,26.2%的人一年或超过一年一次。12本研究中发现的情况则更为严重:在宁夏固原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群体中,5.4%的人每周回家一次,11.6%的人每月一次,54.7%的人半年一次,28.3%人一年或一年多一次。上述现象使得农村高龄老人缺少可直接提供养老看护或赡养的家庭成员,生活水平较低,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面临的养老问题更为严重。有些老人因不会拨打电话等原因无法联系到子女,在去世后数天才被人发现。

其次,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使很多村庄处于“空心”化状态,老年“空巢家庭”不断增多,村民间的邻里关系淡化,社会交往空间范围缩小且多样性减少,这些状况的存在加剧了留守老人精神上的无助和孤独感。一方面,随着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农村家庭规模逐渐缩小,靠乡土亲情维持的传统社会关系网络因人口流动被打破:互助关系正在逐步瓦解,许多留守老人在农忙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邻里关照越来越少,无助感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多数农村老人并未享受到务工人口流出带来的“红利”。当前农村的老年医疗健康保障严重不足,老年医疗保健体系缺乏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预防保健、医疗救治、康复服务等。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本质是人们的空间再塑造。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公共空间(包括生活服务和文体休闲空间)不仅是人们原有社会活动的载体,而且还是他们创造新活动、建立各种认同关系的场所。13农村的公共空间也是影响高龄养老的一个主要环境因素。由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普遍匮乏,村民的社会空间布局从“分散的不规则集中”变为“集中的均匀分散”14。受空间限制以及人口和教育资源的迁移,老年人之间的交往逐渐减少,关系逐渐疏远。在时空维度上,家庭成员和陪护子女的被动缺位,经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得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公共空间的缺失、邻里关系的弱化,降低了农村养老空间中人们的互助性和凝聚力。

(四)生产劳动空间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中生产劳动空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失地和土地荒芜两个方面。我国的城市建设以及其他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都占用了大量的农业土地,使越来越多的土地以各种合法或非法的形式变成了城镇的建设用地;另外还有一部分农地因退耕还林的生态建设而被征用,使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据统计,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已经达到5000万左右,而且正在以每年将近300万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总数量将达到1亿人。15虽然政府给予了一定的农地征用资金补偿,但补偿只是短暂的生活资金,在没有其他收入的前提下,失去土地的农民意味着失业和失去长期生存的资本,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增强社会创造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前提。16农民再就业的问题涉及经济、技能、资金等很多方面,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自谋职业是部分农民再就业的第一选择。这部分人大多以土地补偿金作为投资资本,在当地创建自己的职业。受市场需求、地域发展以及劳动技能等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一般从事餐饮、快递、零售等服务行业的较多。另一个就业渠道就是外出务工。这部分人无法在本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市场机会在当地创业,因而选择去外地城市务工。受岗位需求和自身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限制,大部分人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时间相对较长且收入相对较低的体力劳动,如工地厂矿杂工、保安、保洁、家政服务等工作。亦有一部分失地农民因土地征用而被招工安置,但大都被安排在技能要求不高的安保、后勤或保洁等辅助性岗位。

本研究发现,农民在再就业过程中会遭遇多种多样的困难和阻力:一方面,受到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人对一些行业的工作没有信心;另一方面,由于受政策上的城乡差异和补偿分配不均衡等现实状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人的心理失衡,对再就业的态度变得消极和被动。基于上述诸多因素,农村居民的可持续性生产和生活方式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中国的发展还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17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在宏观调控下更多地调动国家资源支持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发展。因此,提升农村居住空间的舒适性,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完善农村养老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农村生产活动空间,是新时代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建设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居住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1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居住空间结构的优化与发展,应结合地域环境、气候特点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应充分考虑农村社会中人口结构的民族性、特殊性、复杂性,采取具有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和建设规划,以推动农村社会居住空间结构的优化发展。

以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居住空间结构的变迁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城镇化建设中已取得的成功经验,根据地域发展条件和现状,从人口、社会、经济和资源等要素入手,分析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通过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农村住宅建设的优化发展。同时,通过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从而进一步优化农村社会居住空间。这是在新时代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建设具有地域特色新农村住宅建筑的主要目标,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我国不同区域的乡村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美丽乡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西部和边远地区的城市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还在大规模地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乡村发展还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因此,应结合当前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村社会居住空间结构的变化态势,根据建设条件和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发展方向,从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其他资源等角度,对社会居住空间结构进行有效的配置和调控,进而推动农村居住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优化农村教育环境,应从师资分配、硬件配置、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加以引导和监管。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发展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保障,而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学校硬件设施的配置状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养,即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在充分保护教师积极性的前提下,建立合情合理的师资流动机制,结合地方特点和交通状况合理划分流动范围,并利用绩效考核奖励等经济杠杆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师资合理流动,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完善教师培训和师资流动机制,优化教师培训方式方法,完善激励政策,缩小城乡师资配置的差距。

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针对农村教育资源的现实状况,参照动态平衡原则进行定期的评估。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而教育公平是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基础。一方面,应加大对弱势学校的财物投入力度,加快其硬件建设的步伐;也可以通过优势学校带动和帮扶弱势学校的方式来实现共同进步,进而提高乡村教育空间的优化。另一方面,应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和资源分配制度,使乡村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有法可依,进而保障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化是当前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教育资源优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只有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改变原有的教育思想观念,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均衡配置,加强信息技术与设备等资源共享,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才能从整体上不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村落“空心化”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给农村社会空间带来的负面效应,村落“空心化”与人口老龄化相叠加,使农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并已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道屏障。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在剩余寿命中有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19我国政府在近年来加大了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设扶持力度,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但是,相对于城市养老机构建设需求而言,其政策和措施还不够完善,养老保险缺少统一的制度,保险金标准低,养老设施匮乏,同时,针对老年人特点的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还没有形成,各项配套的养老制度还相对滞后。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村的养老状况和养老模式需要从根本上改善与转变。各地应根据其地域特点、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护理需求等进行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养老机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的均衡化发展,解决留守老人和空心村之间存在的问题。当前乡村老人的收入来源主要为个人劳动所得和子女微薄的赡养费,针对这一状况,应结合家庭组成方式和经济收入等因素,建立相应的国家资助或社会捐助机构,使高龄、失能、半失能、中低收入老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养老方式。针对“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及低收入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应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护理,不能单纯依靠其家庭收入支持,还需要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进而促使农村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社会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20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群众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老年健康需求与现实健康保障之间的矛盾,各地方政府应结合地区实际逐步推进乡村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药品供应等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可承受的医疗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鼓励群众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保项目,平衡城乡养老环境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推动农村养老环境的可持续优化发展。

(四)生产劳动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

农业与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21

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土地流转的实践、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等形式,优化了土地和人力资源,使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和功能呈现出更多的城镇特征。目前农村已经走向综合化发展,从单一的农业生产走向工业、服务业等多种经济并存,但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有机会和条件向综合化经济体系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进程较快的地区和城市边缘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的非农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空间在就业结构和家庭收入来源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22但对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没有特点和优势的农村,农业生产依然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影响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数量,这些地区存在着土地利用混杂低效、土地闲置、村民生产劳动和社保形势严峻等问题。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大乡村发展力度,调整生产空间结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强化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生产空间变化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提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率,需从根本上转变他们对生计和就业的态度,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择业观。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以失地农民自谋出路为主,政府部门和社区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相应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机制,以激发农民工求职的自信心,增强其就业的能力和就业的主动性。其次,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地参与城镇化建设。即通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调整农村生产结构和生产要素,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从而提高农民工就业的机会,实现城镇化与产业、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生产劳动空间的可持续转换与发展。再次,要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同时,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四、结语


乡村既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人居空间,也是社会变化的显示器。数千年农耕文明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传统村落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部分。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文明的根,是萦绕在十几亿中国人心中的乡愁。传统村落因天而兴,是“天人合一”理念的写照;传统村落因地而兴,是传统山水人居的典范;传统村落因人而兴,是家族文化传承的史记;传统村落更是中国乡土文化复兴的火种,乡村振兴将在传统村落中汲取到最丰富的养分。23农村不仅是劳动力和土地的供应地,而且是一个生产、生活、休闲的“综合体”,一个生态安全的场所,一个文化之源、乡愁之依托。在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下,农村原有的社会空间在人居结构、教育结构、养老结构等方面均发生了质和量上的变化,对民众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市化认识的反思,“美丽乡村”则是在社会发展新阶段对乡村问题重新审视、反思之后提出的新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农村的推进,应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对农村社会空间的影响,结合各地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选定的典型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前提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农村社会空间结构做出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建设规划。

在包括低碳节约和绿色生态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建设和规划必须基于国情,以人为本,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思想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新农村建设应从产业引导、人口集聚、制度设计、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多个环节入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空间形态,进而改善乡村景观风貌,保护地方文脉底蕴,推动农村社会的居住、生产、教育、养老等空间结构向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注释:

1.国家发改委:《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页。

2.张少伟:《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原地区新型农村村落空间模式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7-8页。

4.周庆智:《城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体制转型:基于中西部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5期。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71页。

6.李珀榕:《中国城镇化建设模式研究报告》,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第5页。

7.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第250-251页。

8.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年,第126-127页。

10.赵素萍:《形势与任务教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96-197页。

11.面庆施:《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对策》,《中国建设报》,2015年7月8日。

12.谷玉良,江立华:《空间视角下农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人文地理》,2015年第4期。

14.孙一仰,焦晓云:《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基本经验》,《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10期。

15.郭小辉:《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1期。

16.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年,第127页。

17.姜绍静,罗泮:《空心村问题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6期。

18.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年,第66-75页。

19.赵素萍:《形势与任务教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00-201页。

20.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年,第128页。

21.国家发改委:《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页。

22.郭小辉:《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1期。

23.王明田:《以创新方式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小城镇建设》,2018年第3期。


蒙慧玲.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空间变迁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0(04):63-70.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养老建筑设计艺术与产业竞争力的中美比较”(13BG062)阶段性成果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社会科学论坛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论坛

期刊人气:111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8-2026

国内刊号:13-1229/C

邮发代号:18-80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