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研究

  2021-01-19    29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赢得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胜利的重要支撑。从融入定位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支撑、价值支撑和体系支撑。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也集中暴露出融入工作存在着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有限等问题。为此需要以疫情防控为重要契机,坚持“三个统一”,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过程中,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

  • 关键词:
  • 文明素质
  • 新冠肺炎
  • 法治建设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社会治理
  • 加入收藏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1]。“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2]。面对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强调,要“加强社会治理,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3],重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是促进社会治理发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大举措。当前,学界对“以德治国”较关注,忽视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融入法治到融入国家治理的研究。通过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控制能力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定位、态势和趋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入社会治理和打赢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参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


社会治理的有效进行离不开道德的滋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道德资源融入社会治理,能为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赢得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大考的胜利构筑思想、价值和体系等方面的重要支撑。

(一)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支撑

习近平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强调,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4]。“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2]。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前提。新冠肺炎疫情特殊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基被企图动摇,境外不友好势力发动的舆论战愈演愈烈,称我国政府采取的武汉“封城”做法是“侵犯人权”;蓄意利用方方的《封城日记》宣称病毒的“中国源起之说”,煽动其他国家对中国“追责”等,透露出国外敌对势力想从舆论中分化中国的思想根基。国内部分公民、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觉悟不高,受错误舆论左右后,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圆”,出现逃窜出境的情况,这些不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表现,极有可能使社会主义事业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队伍。如马克思所说: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5]。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这就亟需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沃土中。它致力于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出发,培育人得以解放的理想人格,是当前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想支撑。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民,其最终目的是马克思主义所谋求的人类解放。这就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全方面,跨过西方“普世价值观”、“和平演变”等阻碍,坚定不移的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达到真正促进人类解放和发展的目的。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1],能够保证社会治理正确方向,成为巩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向最有力的思想支撑。

(二)是提升全体人民精神境界的价值支撑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4]。一国人民的精神境界是一国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是我国打赢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必须依靠的力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谓在世界享有佳誉,先天的优势加上国家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道德领域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极少数个人及企业仍然存在着问题[6]。存在恶意传播病毒事件及辱骂殴打防疫人员事件等道德失范现象,暴露出部分公民道德观念模糊或缺失情况,因此,重视提高公民的精神境界,利于“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1]使命任务的实现,利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建设。构建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可以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的重要体现,是提升全体人民精神境界的价值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融为一体,是具有绝对高度的价值理念,是构筑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必须遵循的价值理念。社会治理不仅需要对公民的外在秩序进行治理,还需要对内在秩序进行治理。通过对人民内在秩序的治理不仅能减少社会治理的阻碍,更能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有利于“善治”,让全体人民明确和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重塑社会道德行为,使人民自愿自觉自律提高道德素养和遵循道德规范,构建和管理好自己的内在秩序,承担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使核心价值观“日用而不觉”[4],最终促使全体人民精神境界得以提升。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的体系支撑

十九届四中全会颁布的《决定》,把“治理体系”放到一个新高度进行建设。治理体系是治理过程中密切相关的所有主体、资源以及制度关系之间构成的刚性规范,构建外部世界的秩序,是“硬性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理人内在世界,构建人内部世界的秩序,是“软性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柔性规范,离不开治理体系的刚性支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借助体系这一“硬性规范”,以推动价值观的践行。社会治理主要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部分组成,其中治理体系究其根本是法治体系,是最“硬性规范”的体系,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必须依靠的体系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很大一方面是融入社会治理体系,融入法治体系,毫无疑问这将有利于“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7],“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1],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构建了强大有力的体系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有助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效的治理实施体系。融入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促使执法者会“在日常治理中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1],提高疫情防控工作治理效能,治理实施将变得更为高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在短时间内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但在抗击疫情战役中也显现出,“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4]。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作为社会治理重要组成部分,各自的发展状况及衔接水平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效果。目前两者发展状况和衔接水平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困难,阻碍着融入工作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效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治理体系不到位

法治与德治是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法治体系和德治体系是否完善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1)法治体系不完善影响融入工作的推进。“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4]。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习近平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7]。因此,作为骨干工程的法治体系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效果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效果。当前,我们看到法治体系日益完善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法治体系仍不够完善。一是法律规范体系不够完备,例如疫情防控中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凸显的滞后性;二是法治实施体系不够高效,疫情期间,部分部门为应付上级检查,利用“表格抗疫”、“文件抗疫”,没有把精力放在人民身上,疏于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等等,这就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和规范引导意义。2)德治体系不完善影响融入工作的推进。“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8]。德治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具有独特的治理功能,但目前用于治理的道德体系还没有被完全建立起来。没有形成有力的德治体系直接影响着融入工作的推进,甚至会导致在处理这场重大突发疫情期间言行失德之人进退失据。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相适应的“德治体系”,发挥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独特作用势在必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治理能力有限

法治能力和德治能力作为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直接推手,目前还有所欠缺。1)法治能力尚未尽善影响融入工作的进行。“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7]。可见,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其能力是否得力直接影响着融入工作的进程,也影响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治理的角度看,法治能力可以理解为治理主体运用法律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疫情期间,执法人员保持强烈的责任意识,为疫情防控奔走效力、坚守一线等,都充分彰显了其法治能力,但仍有部分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存在缺陷。一是在法治思维上,疫情期间个别领导干部侥幸瞒报思维,抗“疫”时唯上级文件、表格是重等等现象都显现出没有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在法治行为上,个别执法人员对当地疫情一问三不知、疏于疫情防控,导致当地疫情反弹等等现象显现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旧存在”[4]。2)德治能力有限影响融入工作的进行。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直言不讳地道出了执政者德治能力的重要性。所谓德治能力,就是指执政者运用品德推行政治的能力。疫情期间,执法人员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抗“疫”,主动捐款捐物彰显了我国执法人员德治能力的良好态势。但从某些执法人员的道德状况看,德治能力仍存在不容小觑的问题。疫情期间个别领导出国逃“疫”,抢占医护人员口罩等现象显现出部分执法人员“官老爷”思想严重,面临着“脱离群众危险”;个别领导干部在抗击疫情期间“不敢担当、作风漂浮、推诿扯皮”[9]、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行为上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严重相悖;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存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暧昧不清,“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本位主义严重”[9]等严重问题。这些严重问题正腐蚀着融入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道德堡垒。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未能有效衔接

“国家治国体系和治理能力密切相连,相辅相成,不可分割”[10]。意味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两者需要实现良性互动,并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才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服务。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法治和德治两方面着手,积极融入社会治理体系,但社会治理效能并没有产生飞速增长的效果。究其本质原因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未能有效衔接,存在脱节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体系优势未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治理体系,但从高效治理效能的表现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衔接上仍然需要完善。1)优势体系未能转化为自觉行动。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的精神旗帜,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瞒报谎报个人行程和病情、拒绝甚至逃避隔离、随意造谣等等现象都显现出许多人对这一价值观的认识仅停留在口头背诵上,并没有将这一“最大公约数”转化为自觉行动。2)优势体系未能转化为实施路径。当前,中央多次立法,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驾护航。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仍停留在法律文件和宣传上,未能在抗“疫”过程中完全发挥作用。3)优势体系未能转化为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规范社会成员秩序而设,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公民故意挑起和扩大医护矛盾、煽动质疑政府措施,打击政府公信力等违背这一体系的事情时有发生,影响着融入工作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效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三个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存在的诸多问题,阻碍着“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11],影响着我们赢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完全胜利,从长远看,更阻碍着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重大任务的实现。立足现实,从融入趋向看,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过程中,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三个统一”。

(一)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4]。历史和未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必须面对的时间维度。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场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保持敏锐的历史思维和强烈的未来意识,坚持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相统一,为融入工作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服务。

恩格斯曾指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12]。习近平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非常注重历史的重要性。如面对治理时代难题,习近平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13]。总结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回答“从哪来要到哪去”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场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也应重视历史、总结历史、研究历史,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思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道。一方面,历史可以是“全程视角”的宏观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在这种“长镜头”历史中,我们可以“古为今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蕴含着丰富的治理资源,予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需的思想源泉和实践启示。总结中华文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总结“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君子喻于义”、“言必行,行必果”、“德不孤,必有邻”、“扶贫济困”等优秀品质,并将这些优秀品质作为教育和宣传资源用于社会治理和疫情防控,使人民“万众一心阻击疫情”[3]。另一方面,历史又可以是“近景视角”的历史,是指发生不久的活动之体相,及其对内在价值与因果关系的思考。例如回顾东欧剧变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就应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敌对势力的舆论战是新时代新形式的“和平演变”,所以坚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是绝对不能够动摇的;例如要吸取在抗击疫情期间个别执法人员法治能力和德治能力的不足,一些群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要求等教训,要高度重视融入工作的推进。

历史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习近平历史观强调,要放下包袱看历史,总结历史为的是“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8],为的是面向更美好的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场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过程中应在秉承历史中直面未来,面向未来就是要面向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未来的要求。1)面向未来要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融入工作一方面要着眼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需要,另一方面致力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等美好未来。2)面向未来还要回应未来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深入挖掘和丰富其理论内涵、实践经验和方向意识,使其更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思想共识和行为共识,最终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让全体人民在抗击疫情行动中彰显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以此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效果;同时着眼于疫情防控中政策协调能力不足等问题,重视建立健全法治体系和德治体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进而促进党员干部的政策协调能力与衔接水平,使其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做到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助力。

(二)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

定力,“一般理解为不受外部因素变化的干扰的能力”[14]。习近平多次提及保持定力的重要性,强调“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是很要紧的”[2]。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就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战略定力,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定力,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执行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定力保障。从这方面看,我们就必须坚持在新冠肺炎疫情场域下将融入工作贯彻到底,把握住抗“疫”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方向;同时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拒绝丧失社会主义定力,拒绝在战略上摇摆不定,随波逐流、进退失据,被国外反华势力蓄意言论和价值观左右。保持战略定力,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有定力并不是意味着一成不变,而是要把握“稳”和“进”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不少问题是阶段性正常现象的同时,也要重视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要坚持完善治理体系,以及提高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和德治能力,做到保持社会主义“稳”的前提下推进体系与能力的“进”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进”。

“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4],它激发着社会治理的创造力,是激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精神力量,所以必须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下,疫情防控指令传达不畅、国家公共应急管理体系尚未完善健全等形势,倒逼着融入工作的改革创新。坚持改革创新精神,要做到两点,一是“破”,二是“立”。“破”即破除,破除与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失德陋习,破除西方“和平演变”和其他不轨意图,破除价值导向不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执法人员错误的治理思维等等,最终破除融入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障碍。“立”即建立,建立健全法治体系和德治体系,保证疫情防控中指令传达的准确性,提高国家公共应急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核心价值观的体系支撑,使其更好融入社会治理,更易树立执法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法治和德治能力,以达到提高社会治理和疫情防控效能的目的。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相互依存,不可偏废,新冠肺炎疫情场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要做到两者相统一,这样才能使融入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稳定顺利进行。

(三)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分层级理清影响落实的问题,一个一个去解决,把工作落到实处”[15]。可以说问题导向是发展的起点,也是发展的动力源。“只有始终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才能不断有效破解前进中的各种难题”[2],“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以问题为依托,解决非主流价值观念的不良影响和西方错误价值观念对人民思想腐蚀等问题,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筑思想堡垒。为此,新冠肺炎疫情场域下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工作中也应坚持问题导向,以促进融入工作的开展和疫情防控工作的进行。

坚持问题导向,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当前,融入工作中发现了三重重要问题,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有限和两者未能有效衔接等问题,这些问题是融入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巨大阻碍。坚持问题导向,要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融入工作中要坚持从法治和德治中分析问题,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特殊现实透彻分析目前我国在法治和德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坚持问题导向,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立足于融入工作的三重问题,要坚持法治体系和德治体系的建构,以推动治理能力的提高,同时特别要加强党内制度体系构建,全面提高执法者在疫情防控中执法行德的能力,以击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目标与问题从来都是共生互构的。问题的产生伴随着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完成意味着问题的解决。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实现“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4],就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的同时也要坚持目标导向,做到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正如习近平强调的那样:“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4]新冠肺炎疫情场域下融入工作的推进,要树立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德治体系的目标,以疫情防控为重要契机,争取弥补法治体系和德治体系上出现的各种漏洞,比如改善科层制体系确保地方对中央疫情防控指令的落实,弥补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口罩等物资的正确调配等等;以疫情期间优秀的执法人员为典范,树立培养执法人员正确的法治思维和高效的法治实施能力,培养正确的政治作风、优良的生活作风,以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为目标,提高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和德治能力;树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有效衔接的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巨大的德治资源融入社会治理的全方面,提高政策、政府和部门协调能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高新冠肺炎疫情治理效能,赢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面胜利。


参考文献: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习近平.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狙击战[N].人民日报,2020-02-11(01).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吴增礼,黄春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负面清单制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1):98-106.

[7]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N].人民日报,2020-02-06(01).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04(01).

[10]应松年.加快法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法学,2014(6):40-56.

[11]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9-11-06(04).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01).

[14]魏荣,吴波.习近平关于战略定力的重要论述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6):5-12.

[1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22(01).


唐紫文,吴增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研究——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5(01):35-40.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18VHJ014)资助;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8ZDBM04)资助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社会科学论坛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论坛

期刊人气:111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8-2026

国内刊号:13-1229/C

邮发代号:18-80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