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论述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2022-01-17    12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1949年-2012年)中华武术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现代中华武术精神具有一定的哲学内涵、道德内涵、美学内涵。(2)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近代武术精神一脉相承是历史逻辑的延续,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是历史逻辑的选择,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是历史逻辑的归宿。(3)现代中华武术精神具有继承性、时代性、拓展性的特征。(4)现代中华武术精神是提升中华武术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是新时代中华武术走出去的有力保障。

  • 关键词:
  • 中华武术
  • 武术精神
  • 现代文化精神
  • 精神文化
  • 精神文明
  • 加入收藏

精神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文化学的观点,可以将精神理解为精粹和精髓,她居于文化的核心层,属于精神文化范畴。[1]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自由解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断发展。在这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中华武术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时期的中华武术精神文化对于提升武术文化自信,丰富武术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近年关于武术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多,有一部分学者已经对武术精神文化进行研究。[2]


1、现代中华武术精神


1.1 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基本内涵

“精神”一词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尽数》上,精神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中华武术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处于武术文化的中心地位。现代中华武术精神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而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被广泛认同和奉行,并能够反映中华武术思想内涵的核心价值观念集合,[3]她可以维系武术的存在推动武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古代中华武术精神和近代中华武术精神一脉相承。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武术精神的内涵得到的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现代中华武术精神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内涵:其一,哲学内涵。哲学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源远流长,现代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武术精神深刻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佛”“道”哲学与现代中华武术精神深度结合,儒家的“规矩”,佛家的“包容”,道家的“和谐”等都在现代武术中有所体现。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将武术精神中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现代社会“天人合一”内涵不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多的被外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来。

在与人的相处方面,讲求为人谦和以德为先;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讲求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人与国家方面,讲求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其二,是道德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具有强烈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追求,中华民族是崇尚道德的民族,现代武术精神也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道德的文化品性。[4]“德艺双馨”“信守承诺”“宽容爱人”等是现代武术人所遵循的“德”的规范,可见这种“德”的规范可以使习武者成为一个品德高尚且有益于社会的人。其三,美学内涵。现代中华武术精神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内涵。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例,竞技武术套路不仅要求动作上的美观,也讲求动作的自然与舒适,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体验。[5]他所表现出的“精”“气”“神”,深受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影响,动作中的一拳一脚、一招一式、一进一退、一开一合无不体现着现代武术独特的审美情趣。

1.2 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演进逻辑

1.2.1 历史逻辑的延续: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近代武术精神相衔接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大地内忧外患,尽管我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均展开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的努力和尝试,但往往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讲“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可见当时中国的这种无组织状态和民众的精神涣散层度。一方面,中华民族太软弱,缺少民族的脊梁,于是武术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被广泛推崇。另一方面,“东亚病夫”的称号深深的践踏了国人的自尊心,人们期待武术精神来唤起民族精神。因此,在这一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尚武精神承担起了唤起民族觉醒与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如以“国术馆”和“精武会”为代表的许多武术组织或团体,纷纷通过推广武术、开展武术教育来振奋民族精神,又如,将武术列为学校体操科的内容进入学校教育的范畴来唤起人们的尚武精神等。

现代中华武术精神虽然与近代中华武术精神所处的历时时期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区别,但是在维系国家尊严,投身祖国建设,服务社会发展上却表现出了一致性,与近代中华武术精神互为衔接。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积极投身祖国的建设,国家也高度重视武术发展,专门设立了包括武术在内的旨在为民族体育活动进行挖掘、推广和整理的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使武术理论得到整理和完善,武术内容得到丰富,为武术进一步服务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武术逐渐成为学校体育中的一部分,为适应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武术界还专门创编了一系列适合学生学习和演练的武术套路,如初级三路长拳、24式简化太极拳等,促进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奥运争光计划”的积极引导下,武术积极投身新中国体育事业,逐渐改革自身技术体系,形成了武术自身的现代赛事体系,不断向现代体育运动会靠拢,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由此可见,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近代中华武术精神一脉相承,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2.2 历史逻辑的选择: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

现代武术逐渐向着“体育化”方向发展。[4]在现代体育广泛传入中国的同时,武术也与时俱进,开辟了一条竞技体育色彩的武术发展道路。竞技武术源于传统武术,[6]是传统武术与现代奥林匹克体育共同影响下的一个新的武术形态。竞技武术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逐渐形成,80年代末有了散打的丰富,竞技武术体系才得到初步完善。回顾竞技武术发展之初,只是一味追求优异的运动成绩,强调动作的难美,并没有强调技击实战能力和文化内涵的培养。究其原因,是竞技武术受到现代传统中华武术精神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双重影响,导致竞技武术从产生之初一直在质疑中完善和发展。[7]在这种双重影响下,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产生了以竞技武术为代表的竞技武术精神。[8]竞技武术精神是现代中华武术改革与创新的实践结果,例如竞技武术套路既体现出了中华武术传统的精神文化,又表现出了现代社会的主流体育精神文化,是对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一次拓展和创新。

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中华武术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并积极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不断融合。竞技武术套路比赛规则和比赛程序上的改革、武术教育改革等,[9]使竞技武术逐渐按照规范的体育项目去发展,不断按照符合西方体育语境的要求发展,也正是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才使得中华武术不断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如1987年武术套路走向全运会、1990年国际武联成立、1990年武术套路进入亚运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制定与修改等。然而,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作为中华武术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却在现代武术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剥离,过分重视武术的技术属性,忽视了武术文化属性,导致中华武术“既不像中,也不像西”,在这种畸形中一路前进。因此,武术在一次次“申请入奥”的过程中才屡屡失败。有鉴于此,武术的发展要形成自身的特色,以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强大推动力去实现武术的发展,以自身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武术的前进。

1.2.3 历史逻辑的归宿: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中华武术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是不同的。武术的精神文化往往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协调。因此,现代中华武术精神表现出了一定的社会需要性。如古代武术主要应用于军事战争,往往表现出“尚武”的一面,因而古代武术精神多与军事有关。[10]近代中华武术精神主要受到近代社会动乱及列强入侵的影响,往往表现出“自强”的一面,多与实现民族独立与自由解放有关。而现代中华武术精神是在新中国成立这一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的,在这种民族统一,人民自由的环境下,中华武术的精神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尚武”与“自强”只是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需要的改变,现代中华武术精神逐渐表现出了“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竞赛表演”等价值追求。在文化教育方面,现代中华武术精神表现出了一定的育人价值。如在武术“抱拳礼”的教学中就体现出了中华武术强大的精神内涵,将武术中的“谦虚精神”“武德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体育健身方面,现代中华武术精神可以提升武术人的精神气质。如“拳练百遍,其义自见”的刻苦精神,“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和合精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狭义精神等都是现代武术精神在体育健身方面的体现。在竞赛表演方面,现代中华武术精神可以激励武术运动员不断进步。如“为国争光”“勇争第一”的爱国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死”的竞技体育精神等。

1.3 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基本特征

1.3.1 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继承性

武术精神的继承是通过不断的积累实现的,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武术精神的继承性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形式与形态。现代中华武术精神表现出被社会需要的历史继承性,继承了现代以来武术精神的精髓。在近代社会,中华武术精神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体系。它区别于其他时期武术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古代的武术精神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多与军事武艺息息相关,如尚武精神与狭义精神在军队武艺中广为传播。除此之外,古代武术精神的内涵还包括“尊师重道”的道德精神,“自强不息”“建功立业”的奋斗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等。在近代社会,中华武术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所表现出来的武术精神又有独特的内涵体现,其区别于其他武术时期武术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受近代社会中华民族封建社会的瓦解、西方列强的侵略、社会变革加剧的影响与中华民族命运和民族自尊心紧密相连,而表现出了“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求实创新”的自强精神等。除此之外近代中华武术精神重新将“尚武精神”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企图通过“尚武”来改善国民之体质,达到自强的目的,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到了现代,武术精神继承了以往中华武术精神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精神的内涵,表现出了一定的继承性。

1.3.2 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时代性

现代社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断丰富,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逐渐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武术不但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是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实践而形成的一种体育运动。因此,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人们对武术的需求不同,武术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也就不同。例如尚武精神在现代社会所表现出的价值追求与古代和近代社会就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尚武精神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是中华武术精神的精髓,古代社会尤其注重“尚武”,在军事武艺中通过“尚武”来提升部队战斗素质,在种族部落中通过“尚武”来保护种族部落的安全稳定,在个人家庭中通过“尚武”来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到了近代,“尚武”成为提振民族精神改变国家命运的“钥匙”,通过“以武强种”的方式来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在备受欺凌的近代社会捍卫了民族尊严。而现代社会环境趋于稳定,人们已经不用通过暴力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这一时期的“尚武”成为培养武术人意志品质的手段。可见,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的需要不同,现代中华武术精神表现出了一定的时代性。

1.3.3 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拓展性

现代中华武术精神自身层面的拓展性。现代中华武术精神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武术精神的新内涵。需要指出的是,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扩展性,往往是外界的某些事物对武术形成冲击的结果。如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代表的竞技武术精神是在西方体育运动不断冲击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背景下产生的,中国武术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走竞技体育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将武术推广到国际,实现武术自身的文化价值。现代中华武术精神适用层面的拓展性。与古代中华武术精神和近代中华武术精神相比,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适用性不断拓展。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古代与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仅传播于特定人群的特定事物,如军事武艺中的武术精神文化仅仅在军队中传播。而现代社会信息交流发达,中华武术精神得到广泛传播,其适用性不断拓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11]如现代中华武术精神可以应用到中华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武术教育与思政教育、武术比赛与训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心等方面。


2、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2.1 现代中华武术精神是提升中华武术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现代中华武术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提升中华武术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武术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武术自身文化价值与文化观念的充分肯定与积极践行。[12]现代中华武术精神提升中华武术文化自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孕育、滋养了现代中华武术精神,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身就承载着对历史和民族的记忆。文化自觉就是对自身文化“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创建”,现代武术改革与创新精神就是武术文化自觉的具体体现。在武术教育方面,从最初的套路创编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再到“突出拳种、优化套路、强调应、弘扬文化”再到“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可见,在这种改革与创新精神的影响下,武术教育逐渐适应了新时代教育对学校武术提出的要求。

[13]在武术技体系建设方面,武术技术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以竞赛表演为目的的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等新的技术形态。在武术传播方面,武术竞赛体系的成熟与完善使武术成功进入亚运会和青奥会极大促进了武术的国际传播。[14]其二,现代中华武术精神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现代中华武术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继承。现代中华武术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现代中华武术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武术精神的主要思想源泉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武术精神中得到了良好的诠释。现代中华武术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发展。

2.2 现代中华武术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武术走出去的有力保障

新时代以来,中国正在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武术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中华武术精神可以提升武术的吸引力。现代中华武术精神与西方体育精神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中华武术产生于农耕文明,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生活的人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其民族性表现出顺应自然、勤劳朴实、求稳怕乱的一面,不提倡征服自然、敢于竞争、冒险开拓。而西方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经常发生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不同国家在战争、贸易、竞争中交往,文化在冲突中融合。正是由于这种异质性,使带有显著东方精神文化色彩的武术极具吸引力,[15]在对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武术受到广泛的欢迎。


3、结语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印记。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中华武术精神,让她在当今社会继续滋养我们的生活,助力中华武术文化传播,提升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黄莉,著.中华体育精神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23-51.

[2]梁乐华.中华武术精神概说[J].武术研究,2020(8):21-24.

[3]陆小黑.中国武术精神要义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26-36.

[4]卞敏著.中华民族精神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59.

[5]陆小黑,唐美彦.精神信仰、审美艺术、技术技理:中国武术的结构变迁与未来走向[J].武术研究,2020(2):4-8,15.

[6]洪浩.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37-43.

[7]林小美,余沁芸.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武术发展回顾与思考[J].体育科学,2020(5):3-13,59.

[8]李东岳,刘学谦.武术精神变迁之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6):48-52.

[9]李源,赵连文,梁勤超.学校武术教育百年的演进逻辑与文化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6):110-115.

[10]杨珊珊.古代中华武术精神[J].武术研究,2020(10):33-36.

[11]蔡宝忠,马伯韬,佟柏云,等.武术精神:现代习武之人的核心力与社会文化的推动力[J].武术研究,2017(4):1-4.

[12]温搏,王静,王旭景,等.中华武术核心思想流变及其文化生态成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6):51-56,68.

[13]杨建营,王家宏.三种武术教育改革思想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8):5-12.

[14]温搏.武术入奥与国际化[J].武术研究,2020(4):1-6,9.

[15]李凤梅,孟涛,杨凯利."―带一路"倡议下西北武术“走出去”的路径探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6):737-741.


文章来源:王洪潇,温搏,张晓旗,吴昊.现代中华武术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武术研究,2022,7(01):35-3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武术研究

期刊名称:武术研究

期刊人气:135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西省体育局

主办单位:山西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体育

国际刊号:2096-1839

国内刊号:14-1387/G8

邮发代号:22-86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