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对策

  2022-02-28    8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在政府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构建数字智慧型政府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更好发挥行政事业单位服务职能。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外在要求和内在作用,以及预算绩效评价目前仍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 关键词:
  • 服务职能
  • 行政事业单位
  • 资源配置
  • 预算管理
  • 预算绩效评价
  • 加入收藏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积极意义


1. 满足十四五规划要求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这就要求预算管理、预算绩效评价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公开透明度,发挥监督协同效应,发掘数字经济价值。十四五规划纲要还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加强预算绩效评价,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2. 符合政策法规相关要求

《预算法》明确要求,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绩效目标管理等预算编制规定,根据部门职能、发展需要、存量资产情况,编制部门和单位预算草案。这就要求预算管理在编报预算草案时要制定绩效目标,预算执行要进行绩效评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要求全方位构建预算绩效管理格局,落实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的链条,开展绩效评价与结果应用,自评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3. 有助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财政将处于紧平衡状态,政府要过紧日子,就必须加强预算约束力,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预算绩效评价有助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尤其在核实专项资金收支比例、合理布局资源方面,将有限的财政资源用于急需发展、成效显著的领域,发现项目开展过程中决策失误,以及预算执行中预算松弛、进展缓慢等问题,及时调整战略布局方向,从而提升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目的。

4. 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财政资源统筹核心,建立大事重点保障机制,打通重大战略、政策项目保障链条,实现政策聚焦、资金聚焦、工作聚焦,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提升理财用财能力。突出基本保障与战略保障相结合,在落实三保的前提下确保重点保障,构建协同高效的预算管理格局,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5. 推动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坚持目标引领,结合问题导向,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推进预算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以数字化、信息化推进现代化改革进程,加强预算管理各环节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科学化和透明度。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 对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只重视预算是否充足,资金使用是否合规,对资金使用是否产生成效,产生多少成效却关心甚少。很多工作人员对绩效评价抱着应付心理,往往认为只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并没有真真正正去抓每一项指标的设计、指标权重的分配、资金落实的效果。

由于管理层对绩效评价不够重视,往往认为预算无非是经费申请、下达额度、付款做账,最多再应对审计,那就是财务人员的工作。编制预算时需要提报的预算绩效目标也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导致其他部门对预算编报不积极,对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更是不关心、不配合,认为那是财务的事,与业务、行政等部门无关,对执行预算后的绩效评价应付了事。由于单位整体层面对预算绩效评价重视程度不足,往往没配备足够的人员或成立专门的绩效评价小组,预算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2. 绩效目标设定不全面、不具体

财务工作者没有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专业指导,为了不得不提交的预算绩效方案,在目标设定上是笼统的,在指标设定上是粗放的、抽象的。各种指标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其中产出指标包括成本指标、时效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等二级指标;效益指标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效果指标、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影响等二级指标;满意度指标包括服务对象满意度等。而三级指标更是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进行专门设定。

面对多维度绩效指标,只能从中选择能够轻易达成的一般性指标,从而导致绩效目标设定不全面、不具体。由于选用了轻而易举就能达成的指标,评价时也就是达成目标的简单评价,并未能针对特定需要而设定明确目标,细分指标,也没有认真评价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从而发挥绩效评价作用。

3. 预算执行过程中绩效管理监控不足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缺乏过程管理。实际工作中,预算编报时提交绩效目标申报就算是完成了绩效管理工作的50%,剩下50%交给预算执行后的绩效评价,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有效监管,难以发现执行进度慢、执行效率低的问题;对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未按规定程序调整或调剂预算,随便挪用项目预算的现象,由于缺乏预算执行过程绩效监控,导致预算绩效评价无法按原先设定的目标进行评价,也就失去了原来的评价意义。

4. 预算绩效评价不够客观准确,难以反映真实结果

对于定量指标的绩效评价,有的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果,该项评价相对客观;有的虽然是量化指标,但由于获取大量评价数据需要额外花费成本,无论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还是资金成本。由于部分单位对预算绩效评价缺乏足够重视,这些需要额外花费的成本没有列入预算,没有资金保障,无法实施开展,或者从成本效益角度,认为不值得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去考核效果。因此,导致评价缺乏实际可考证的数据,采用非统计学的估计来作为绩效评价结果,那么客观性、准确性相对欠缺。

例如,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下,设三级指标公众满意度指标,目标值为80%以上,虽然目标值明确且量化,但要得出评价结果需要进行调查研究。从确定访问对象样本规模、访问目标人群、访问问题与选项设置;选择访问方式,如网络访问、电话访问、问卷调查等;再到访问结果统计等环节,都需要投入成本。

对于定性指标的绩效评价,在设定目标时没有清晰的定义和描述,本身指向模糊,更加难以客观、准确地衡量。例如,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下,设三级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情况,目标值设为明显,这类没有具体描述、目标值粗放的目标,在评价时也失去了意义。

5. 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得到很好运用

一是由于预算绩效评价流于形式,其结果真实性得不到保证,也就难以发挥预算绩效评价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二是预算绩效评价的好坏没有与奖惩激励挂钩,评价不评价一个样,评价好与坏一个样,发挥不了绩效评价对于人员晋升、奖金薪酬激励的积极作用,也发挥不了绩效评价对于风险防范的约束作用。

三是预算绩效评价没有与预算安排建立联系,没有运用这一评价结果对效益好的项目给予更多资源倾斜,没有发挥预算绩效评价的比较优势,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四是没有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没有依据这一评价对相关工作、战略方向进行调整,没有发挥预算绩效评价对发展的借鉴指导作用。


三、预算绩效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举例


1. 绩效目标与评价要素

绩效目标申报要素主要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实施单位、业务主管部门、预算年度、预算年度金额、支出内容、总体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细化到三级指标)、指标目标值、完成评价等内容。

以××市××项目建设奖励经费项目为例,绩效目标必须是明确具体的。例如,完成××路段至××段工程建设,全长约××米,宽约××米,包括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给排水、绿化工程、照明工程、交通标线标志施划,达到通车通行要求。设置绩效指标与目标值时,也是可操作性强的指标。比如,产出指标(一级指标),数量指标(二级指标),年度投资完成率(三级指标);目标值:不低于90%。

2.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绩效评价的应用

确定年度目标后,可以进一步细化时间节点性目标,例如细化季度目标,并在每个季度末进行一次绩效评价,在目标值设置上要切合项目生命周期,不能简单地用年度目标值除以4,否则一项无法完成的评价就失去了意义。甚至为了评价好看而违反客观需要,错误地认为在项目生命周期内按照实际推进,预估可以完成全年度目标,那么阶段性目标不按实际评价也无所谓。

以上述举例的三级指标年度投资完成率为例,可以设置第一季度累计完成率为不低于5%,这个阶段主要开展前期研究,包括可行性研究、招标等,投资金额低,设置的目标值相对低;第二季度累计完成率为不低于20%,这个阶段主要进行勘察设计;第三季度累计完成率为不低于50%,这个阶段进入施工阶段;第四季度完成率为不低于90%。一个合理的目标设置,有利于评价真实反映结果,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错调整,有利于发挥绩效评价监督、考核、奖惩、指导等应有的作用。


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对策


1.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制度体系

(1)确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评价。将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与评价体系,要与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脱离实际夸大目标,确保财政资源使用的可持续性;对重大项目建立事前预算绩效评估机制,在预算评审、项目审批前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安排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对非重大项目预算、一般公共预算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与绩效评价,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绩效管理与评价体系。数字财政程序设计中,必须进行绩效目标填写才能在项目库建立项目,从源头上控制预算绩效管理,为后续绩效评价的开展奠定基础。在预算绩效评价数字体系上,通过设立过程评价频率,监控各时间节点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从而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双监控。

2. 建立预算绩效指标库,完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预算绩效指标数据库,规范一级项目、二级项目绩效指标,预设常用三级项目绩效指标,并且根据各单位实际需要可以自行录入三级项目绩效指标,自行设定三级项目绩效指标目标值,实行预算绩效评价数据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当预算绩效评价数据系统的评价结果信息足够大,评价结果基本反映客观实际,那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可以计算出对应绩效指标合理的目标参考值。

3.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预算绩效评价意识

无论是对新开发的绩效管理系统进行必要培训,还是对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知识结构培训,都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加强对管理层的培训,使得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受到重视。

4. 明确预算绩效目标,构建复合型指标设计与评价体系

预算绩效目标必须明确,定量指标要有数据,定性指标描述要清晰。平衡记分卡在衡量绩效时不仅衡量财务指标,还包括顾客服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共四个维度。参考平衡记分卡理念,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多维复合型绩效指标时,可以尝试财务维度、服务对象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四个维度,每个维度设立具体目标,每个具体目标下设立若干绩效指标,做到每个预算绩效指标目标范围明确、指向清晰,绩效评价内涵全面丰富。

5. 选用适合的绩效评价方式

在面对多维经济业务结构、多元数据构成,要创新评估方法,灵活组合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标杆管理法等,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提高预算绩效评价质量。

6. 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人员参与预算绩效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可通过采购预算绩效评价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或者采用聘用专家、组建专家团队的方式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预算绩效评价的机构、人员要有丰富的绩效评价经验,熟悉评价领域相关制度,能够指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漏洞,提出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对项目绩效目标指标设计、绩效评价方式提出建议,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7. 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根据评价结果给予预算安排,对实施效果不理想、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项目减少或取消预算资金分配,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实施奖惩机制,激发人员投入积极性,从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五、结语


现代财政管理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依托数字财政构建智慧型预算绩效管理与评价体系,使预算绩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绩效评价客观准确,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居民幸福感发挥最大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徐鹏飞.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J].商讯,2021(10).

[2]强明香.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探讨[J].财会学习,2021(04).

[3]许巧珍.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2).

[4]王伟刚.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3).

[5]刘卫.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浅谈[J].当代会计,2020(22).


文章来源:钟晓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04):25-2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现代管理科学

期刊名称:现代管理科学

期刊人气:93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单位:江苏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管理

国际刊号:1007-368X

国内刊号:32-1281/C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