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财政支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措施

  2022-02-28    35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分析财政支农政策在推进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及其内在联系,拟通过财政支持和制度调整来强化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将改革红利落实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

  •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 农村建设
  • 农村经济
  • 财政支农
  • 财政政策
  • 加入收藏

一、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及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 财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推进作用不强

发展的渠道较为单一,是财政支农政策帮扶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财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主要表现为对农业的补贴和对地方龙头企业的贴息政策两种方式。虽然相较于之前的支持方式有一定优势,但只能依靠各种补贴等财政政策。直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太少,可以起到间接支持作用的财政投资模式还处在不断摸索阶段。财政在推动和引导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力度和强度不足,很难带动全社会力量进行各项投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甚至可能出现投资链条断裂风险。整个财政支农发展的可持续性缺乏,不能保证农村经济连续性发展。

2. 财政支农缺乏系统性,无法发挥综合效能

我国在财政支持促进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已经形成了包括财政、金融、税收、补贴、保险等一系列措施办法。看起来支撑体系比较健全,但是各种支农方式之间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相互之间也尚未形成合力,整体成效不够显著。从横向来看,各种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方案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各种不同类型的支农方案之间会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从而导致支农资金效率低下。从纵向来看,一些财政支农方案也存在着相互重叠和相互制约的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目前对乡村振兴采取的财政支农政策并没有完全落到实处,作用发挥也不够彻底,削弱了多种形式财政支农方案的综合作用。

3. 忽视自主引进项目,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

项目的选择和引进是我国乡村振兴之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有效保障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很多地方政府机构往往重视对国家财政拨款和各类竞争性资金的争取,甚至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忽视了项目的引进和选择,这容易导致支出结构不平衡。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尽管支农政策的范围与数目都在持续增长,但是其边际效应却在递减。政策执行效果差,激励效果不佳;政策执行情况与制定初衷存在差异;政策落实效率低,补贴在流通环节占比过高,导致政策得利直接流向了粮食流通中间关节;还没建立针对消费者的农业保护补贴机制。

4. 政策及制度缺陷不可忽视

国家和政府一般负责制定并实施各项农业政策和财政支农政策。但是在明确财政支助方案的具体用途和实施方式上,各级政府人员由于深入基层不多,对三农相关问题的理解认知还不够深入,对农村发展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相关认识还不够透彻。同时,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也存在一定的偏颇和差距,影响了各项政策的作用发挥。

5. 支农资金利用效率较低

现阶段,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和投入总量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由于我国农业经济水平和生产力相对较低,每年资金的投入与产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农业预算支出的数量和水平,并非一直呈现正增长趋势。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增速的波动与农业预算支出增速的波动不相适应,实现农业经济增长仅仅靠预算支出增长的方法是不够的。

6. 资金分配滞后,使用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目前支农资金分配存在滞后性,主要是由于中央与地方权责分配不明确。财政支农政策的时效性越强,则越有助于克服农业存在的弱质性,要及时拨付相关财政资金来分担农业风险。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财政资金拨付和相关制度落实存在滞后性。一般情况下,各类项目资金拨付前都要事先经过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可行性分析、审核与审批等多项程序,具体申报方和决策方都需要进行大量工作,全过程复杂烦琐且无法保证透明度。资金实现拨付后,可能要承受很大的市场和自然风险。随着分税制改革,政府资金由中央直接管控,地方政府无权调拨资金,难以维持各项资金对农业的持续投资支持,政策执行跟不上项目变更。

7. 法律与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存在着支农资金的拨付和运转流动全过程缺乏法律监督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虽然规定了支农的标准和规范,但是没有明确划分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因此存在着职责重叠、多部门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具体执行的基层单位也缺乏法律约束和事后问责制度。在财政支农全过程中,既无法律约束,又无具体执行规则,导致资金流向不透明,没有相应惩处措施,问题出现后的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设施建设虽然在农业发展中十分重要,但是建成后的维护和管理不足及相应的法律约束缺乏,都会导致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二、财政支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措施


1. 加强财政支农多渠道建设,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

鼓励并支持多种渠道对农村和农业进行投资。财政支农有多种方式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政府给予财政补贴和贴息等。当前仅仅通过单一拨付转移支付资金的方式,不但不利于资金的流通,而且不利于政府管理部门的后续监督。因此,财政补贴方式也要因地制宜,因事而为,对于不同的建设发展项目采取不同的帮扶方式。

要努力使帮扶方式多种多样,尽可能发挥每种帮扶方式的最大效能,体现各类政策制度的灵活多样性,确保帮扶全过程顺利进行。应建立公开招标机制和竞争机制,推进支农项目建设。招标尤其要注意整个过程中的程序和规范,选择真正有实力并且更加适合的企业参与项目建设。根据每个符合要求并可获得补贴的企业的规模、发展趋势、支农力度,给予不同的支农补贴。通过对不同规模等级的农民合作社给予不同的支农补贴政策,充分吸引并带动民间资本进入农村,促进农村农业发展。

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补贴并行的方式,如支农补贴、贷款补贴和各类金融机构引资等多种方式按不同比例支持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为产业建设发展指明未来趋势。各级政府还应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对土地出让金做好合理调配,并将其中一部分作为农村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农村的发展建设。

2. 加强财务管理和构建农村治理体系

财政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群众的活力和创造力是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核心要素,要不断挖掘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发展潜力,深入探索并打开乡村振兴的新思路与新格局。

一方面,要在避免权力滥用和缺位的前提下,加强乡村振兴治理主体建设,强化监督监管职能,实现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为充分发掘乡村自治的内生动力,吸引并推动乡镇与村委会管理人员、农民群众的各类代表等,共同组成集体治理新主体,发挥更大创造力。

另一方面,要不断推进道德、法律和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一事一议和以奖代补等各种制度在农村的实施。培养广大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责任感,促进乡村治理建设发展。

3. 合理分配各级政府责权,提高资金效率

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实践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支出比例非常之高,且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繁重复杂的事务性问题和十分巨大的财政压力问题不可忽视。由此可知,理顺中央和地方机构在行政管理职权和财政调配职权方面的关系是关键所在。

第一,地方乡村振兴领域的行政管理职权要明确界定。由中央掌控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的管理职能,而地方政府则主要负责区域性事权。

第二,通过合理增加中央财政对乡村振兴的预算支出,可以有效缓解地方支农资金配置不足等矛盾,并可以尝试有计划性地给予欠发达地区省份更多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第三,某些具有普适性的公共政策在全国不同区域很难达到标准统一,中央要减少对于地方政府一些非必要性的约束,适度给予地方政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一定范围内的财政管理自主权和处理空间。由于各种因素,部分具有普遍意义的乡村振兴政策无法在全国各个乡村实现统一执行力度,此时可以适当减少国家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约束,适当鼓励各个地区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地区发展的乡村振兴专项规划和管理制度,探索乡村振兴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要避免上压下顶的挤压效应,统筹兼顾多种方式方法,实现各类支持政策的协同效应。

4.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政府部门要根据并利用市场运行机制,系统优化整合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的良好态势。对财政支农的支出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对城乡资源要素进行科学配置,推进整个区域全面协调发展,推进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新发展格局。以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实现全覆盖为发展目标,对整个区域范围内的整体布局和公共空间优化整合,夯实人口、资源、环境等城乡公共服务基础。引导并推进城市公共资源陆续向周围乡村区域开放、延伸和发展。各地区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推动地区内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省市级政府管理部门要不断发挥标准化体系的约束作用,科学合理制定出符合区域乡村振兴实际情况的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5. 优化财政支农运行体系

在财政支农体系运行过程中,国家农业管理部门要统筹兼顾,合理下放权限。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农业管理部门要深入农村基层,切实摸清财政支农在当地的落实情况。农业经济发展项目的评估、评价和审批执行也是财政支农的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理清各级管理工作者和乡村管理部门在财政支农工作中的核心职责和工作任务。在农业投资方面尤其要认真听取并参考当地农民和政府部门的各项意见和建议,以确保农业预算支出落到实处。要全面优化财政支农运行系统,及时提供精准有效的政策建议,推动三农战略全面发展。

6. 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能

目前,支农投资重复和投资不足主要是由于我国财政支农建设资金分散、碎片化严重造成的,因此,迫切需要整合各级部门的财政支农建设资金。在具体投资方式选择上,各部门可以统筹归类打包不同部门的资金,将相同或类似用途的资金归入同一类别,集中用于各项建设工作。支农资金的具体管理机构要将上级和本级对同一项目的支农资金整合起来,统筹制定规划和计划,制定投资方案,形成统筹资金拨付、合理投资规划和分散资金管理的模式。在农村建设全过程中贯彻资金整合理念,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投资效能。

7. 优化实施程序,推进制度管理体系建设

要积极关注职能分工和制度建设。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根据职责制定了多种多样的支农投资和制度模式,而农村农业发展可能会面对诸多风险,想要快速精准选择合适规避策略实非易事。因此,精简各级程序,保证各项政策的快速下达是非常必要的。支农资金的使用要针对不同具体用途,分别存放于不同账户,尤其要注意不能将农村建设资金与其他资金混在一起。给予各级政府相应的资金拨付和管理职权,实现支农资金总量与各级政府的责任挂钩。减少中间环节,具体单位管理具体划拨使用全过程,缩短拨付时间,加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审批项目时,应根据优先级而不是提交时间审批。要优先研究和审核高风险、有时限和任务重大的项目。优化审批机制,减少审批次序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干扰。

8. 加强自律和法治建设,制定并完善监管体系

加强地方政府自律和法治建设。在财政支农工作中,基层政府作为工作实施主体,如果不具备严格完善的监管机制,就可能会出现违规违纪甚至是违法问题。建立严格完善的监管机制,首先要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监管,查明其是否真正应用于农村建设,是否发挥了切实作用。

其次,加强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内部监督。主要对各级政府之间的资金拨付情况,和道路水电部门的资金支出情况及其各类账务凭证进行监管审核,重点在于审核其拨付目的和使用效率,并进行评估。与此同时,上级管理部门要严格对下级管理部门开展不定期的全方位监管审查工作,实现追责问责。各基层管理部门要强化自我监督意识,统筹兼顾,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与上级部门协同合作,规范并加强农业法制体系建设,提升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性,保障各项措施推进实施。


三、结语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全面实施与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证农业支出,开支再压缩也不能减少三农投入。国家要从财政支农政策和制度创新入手,不断提升各项政策和制度的务实性与实效性。同时,通过长效机制来保障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和制度的充分实施,从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维刚,欧阳建勇.乡村振兴视阈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选择.江西社会科学,2021(02).

[2]杨远根.国内大循环、多村振兴与财政政策优化.改革,2021(00).

[3]华黎,郭宇波.乡村振兴战略下财政支农政策及制度创新.中国合作经济,2020(08).

[4]刘天琦,宋俊杰.财政支农政策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20(06).


文章来源:陈晓利.财政支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04):1-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公共财政研究

期刊名称:公共财政研究

期刊人气:80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2095-8900

国内刊号:37-1502/F

邮发代号:24-272

创刊时间:201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