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艺术特点

  2020-05-07    168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从用词、句式、修辞、韵律、意蕴五个方面着手,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的语言特色,在展示作品魅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和鉴赏古代散文的方法。

  • 关键词:
  • 古代散文
  • 散文语言
  • 柳宗元游记
  • 特色鉴赏方法
  • 语文教学
  • 加入收藏

柳宗元,堪称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书写者中的圣手,尤其是其创作的散文,用词精妙,句式丰富多变,意蕴深婉含蓄,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的名篇,在文中,作者借描写西山之壮丽,讽刺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抒发仕途失意的苦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屑于随波逐流,傲然于世的情怀。本文分别从用词、句式、修辞、韵律、意蕴五个方面着手,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的语言特色,在展示作品魅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和鉴赏古代散文的方法。


一、精彩绝妙的用词


柳宗元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种独特的审美追求,这种追求使得他的散文作品更为简峭洗练,体现在用词方面,则是怡到好处字千金。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无论是叙述人物活动,还是描写自然景物,作者从未刻意运用华丽的词语进行渲染,而是选用一些平实却遒劲的词语,尤其注重选用信息量大、具有极强概括性及表现力的词,经过千锤百炼,方始下笔。如“曰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一个“上”字,充分体现了山势之高;一个“入”字,绘尽林之幽深;一个“回”字,尽显溪流蜿蜒曲折之态;而一个“幽”字,让人顿感体肤生凉;一个“怪”字,写尽石之异态。

再如“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一句,仅九个字,既包含了人的活动,也显示了景之幽谲,每三个字为一组,可相互拆解,独立解读每个字的意思,又可合为-体,可谓妙极。其中“缘”“斫”“焚”三个动词,在描述人物活动的同时,充分显示了山之幽深,林之茂密,还让人体会到一种原始的美感,而“染溪”“榛莽”“茅筏”都是山野之物,自自然然,蓬蓬勃勃,存在于天地之间,远离红尘,自有一种清新之美。为一睹西山之美景,作者丝毫不畏路途的艰险,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令人动容,而作者的描述也充分显示了西山之高、西山之险,使得西山的形象更为鲜明。

柳宗元用字,可以说是惜墨如金,重若金钧,每-个字都经过再三的锤炼、反复的琢磨方才着笔,不仅准,而且精,不仅精,而且妙,不仅妙,而且奇,足可称得上是妙语连珠,一字千金,读来令人口齿噙香,回味无穷。


二、富于变化的句式


单一刻板是语言表达的大忌,语言如果过于刻板,就会了无生机,更无魅力可言。因此,凡是语言大师都非常注重语言的错落之美。柳宗元显然也十分明白这一点,因此,在创作《始得西山宴游记》时,他自觉地追求语句形式上的美感,采用不同的句式来表情达意,使得文章呈现出一种错综流变之美。

在句式运用方面,柳宗元擅长使用整句,但同时也不排斥散句,喜欢运用短句,但并不局限于此,而是根据表达需要,灵活地选用不同的句式,使得文章整散交错,长短杂陈,走笔如行云流水,极富变化。如“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墣为类”前面三句为四字整句,后面一句为散句,再比如“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则是长短句结合。

这种整散结合、长短错落的手法,使得文章的形式灵活多变,使作者的表达更加自由,无论是写人、叙事、状物还是抒情,作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句式,而不必太过顾虑句子形式的限制。不同句式的使用不仅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同时也赋予文章错综流变之美。整句与散句原本各有所长,整句精工,连续使用能够增强文章的气势,但也会让文章显得过于刻板,散句富于变化,却容易让人觉得散乱,而柳宗元在创作时将两种不同的句式结合,既充分发挥了不同句式的优势,又怡到好处地避开了不同句式的劣势,使得整篇文章整散结合,浑然天成。

总观《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或整或散,或长或短,全然不受任何束缚,只以情驭之,以意遣之,兴之所至,随笔赋之,使得作品全然不同于其他游记作品,散发着柳宗元散文独有的风格,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丰富多变的句式既增强了作品的美感,也使得作品的情感表达水到渠成,无丝毫滞涩之感。


三、生动灵活的修辞


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柳宗元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排比、对偶、夸张、比喻、通感等。这些修辞手法中,有些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气势,有些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有些则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柳宗元少负才名,二十一岁便高中进士,得以入朝为官,成为永贞革新的重要成员。正当他以为自己能一展抱负之时,革新失败,革新派成员纷纷遭到贬斥,柳宗元也未能幸免,最后被贬出京,前往永州担任司马一职。仕途的不如意,世俗的种种险恶对柳宗元造成极大的打击,到达永州之后,他一时无法适应,只能四处游走,借着游山玩水来排遣心中的郁闷。柳宗元游历西山,心有所感,下笔成文,看似洋洋洒洒直抒胸臆,实则非常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祍席之下句,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表现西山之高,可谓“超尘拔俗”作者之所以极力形容西山之高,实是以西山之高来展现自己傲然独立的人格,使“己心之高”与“西山之高”融为一体,或者说,高的并不是西山,而是作者自己。

再如“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一句,作者用排比手法充分描绘出西山之险,而“尺寸千里”四字,极尽夸张之能事,使得西山的形象更为生动鲜明。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通感手法,以“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句表达自己游览西山的独特感受。身处无边的美景之中,作者感觉自己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一切,自己的形体仿佛已经消失,与大自然紧密地融为一体。这种感觉可以说奇妙之至,而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不仅生动地描绘出这种感受,而且将这种奇特的感受传达给读者,让读者产生相同的体验,从而在感情层面上认同作者。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使得原本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从而带给读者丰富的体验,为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


四、抑扬顿挫的韵律


古典散文除形式美、意境美之外,还十分注重韵律之美。柳宗元在创作《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时,运用顶真、连词、叠韵等手法,使得全文抑扬顿挫,极富声韵之美。顶真手法的运用是《始得西山宴游记》最为突出的一个特色,这种手法不仅使得全文的语意—气相连,产生荡气回肠、环环相扣的美感,而且读起来更为朗朗上口,给人生动明快之感。比如“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作者以此句来描写自己的浑浑噩噩之态,以前一句最末一字作为后一句的起字,不仅实现了句意之间的过渡,同时也获得了音韵连珠的艺术效果。再如“觉而起,起而归”,前一个“起”字与后—个“起”字呼应,有着叠音回环的效果。

再比如“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作者将这句话放在篇末,就语意而言,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回顾,就音韵而言则更为明快,使全文读起来更加流畅。在文章中,作者还使用了大量的连词方面使句子更为灵活,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作品的语言节奏感,比如“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作者用“而”字将不同的动作连接起来,赋予句子动态之美,并且产生一种语音上的独特美感,为读者诵读和记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古文中,叠韵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法,这种手法不仅能展示汉语言的特色,还可以使文章语言形成奇妙的乐感。作为语言大师,柳宗元在创作时也采用了这一手法,比如“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悠悠”“洋洋”均为叠音词,既显示了西山无穷无尽、浩荡无边的气势,读起来也有一种珠圆玉润、朗朗上口之感。

细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既可感受到自然风景之壮美,又可感受到作者内心丰富情感的变化,而音韵上的独特美感则使全文如同优雅的乐章,舒缓处如潺潺之流水,紧促时若绵密之更鼓,又如一曲向晚的琵琶曲,高低错落,清音袅绕。


五、深婉含蓄的意蕴


作为山水游记,写景自然是《始得西山宴游记》的重点,但是作者真正的意图,却在于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因此,作者的语言除高度洗练之外,还包含着丰富的意蕴。作者写西山,以个性化的语言来显示西山之“奇”之“异”之“特”如“望西山,始指异之”,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作者极力展示西山的与众不同,意在突显西山的超尘拔俗,卓然独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始得西山宴游记》正是如此,作者所写之西山,并非自然中之西山,而是作者心中的“西山”这“西山”已经染上作者自己的情感色彩。是因为作者自己的心境“超然物外,不与世俗相同”,因此笔下的“西山”才会“不与培墣为类”但是作者在表达自己傲然独立的情怀时,并没有明说,而是将这种情感赋予西山,以西山之“奇”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以“西山之‘高’来展现自己人格的独立”,因此,作品当中的“西山”已经人格化,或者说,作品中的“西山”,其实是作者自身情感的投影。

作者才华卓绝,满腹经纶,本以为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不料却处处受阻,半生蹉跎,被贬永州,远离朝堂,政治上毫无作为,仕途也一片黯然。面对如此境况,作者心中既觉茫然,又感愤怒,有心要以三寸笔锋指斥现实的种种黑暗,但又迫于外在压力只能1味隐忍。内心与外界之间巨大的矛盾让作者无所适从,只能靠游山玩水来暂时遗忘种种不如意,来抚平内心的创痛。在这样的境况之下,西山的出现令作者眼前一亮,作者压抑多时的情感得以喷涌而出,而西山就成为作者情感宣泄的出口,成为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作者运笔如飞,以遒劲笔锋描写出西山的傲然脱俗,借西山奇异的风光来讽刺当时的社会现实,来抒发内心真实的情感,来表白自己虽遭贬谪但绝不屈从权贵的凛然傲骨,可谓字字句句,皆出肺腑,却又含而不露,锋芒内敛。

总观《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洗练简峭的文字之中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思,浸透着作者沉痛的身世之慨,深婉含蓄,读来余韵无穷,令人唏嘘不已。

综上所述,《始得西山宴游记》既是一篇状写自然景观的山水游记,也是情景相合的绝妙文章,更是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精品。单以作品的语言而论,不仅字字精妙,丰富多变,再加上灵活的表达、优美的声韵及含蓄的意蕴,使得作品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成为古代山水游记中的经典名篇。分析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还能增强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归青始得”二字见文心——重读《始得西山宴游记》[J].语文学习,2019(7).

[2]孙绍振.为什么关键在一个“始”字?——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J].语文建设,2019(5).

[3]龙安吉.生命与自然的激情对话——新解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27).

[4]诸定国.万化冥合的山水图画特立独行的心灵诗章——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赏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1(11A).


李燚鑫.生动洗练 深婉含蓄——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语言特色浅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5):79-8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学语文教学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教学

期刊人气:92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2-5154

国内刊号:11-1277/H

邮发代号:2-32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