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环境恶化与能源危机的矛盾变得越来越严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建筑、人、环境和谐相处,已成为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就目前而言,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人、环境的和谐统一的最有效措施。因此,本文首先对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概念进行了论述,然后介绍了应用绿色建筑理念的重要性,并提出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技术措施,以期促进绿色建筑的顺利实施。
1、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概述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个设计原理问题,也就是明了绿色建筑的技术应是成熟经济、简便易行的技术,同时绿色建筑设计中针对不同的绿色建筑目标,可以优化地利用不同的技术,因此,需要把这些技术集成运用。建筑艺术是个设计方法问题,绿色建筑技术在艺术地表现为建筑形式时,即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这是根据建筑发展的基本规律—技术与艺术在建筑中矛盾统一、相互促进的演变过程而提出的。
2、节能设计
2.1 建筑体形设计
建筑物节能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朝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太阳辐射强度等因素有关,在这些环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一般控制在0.3以下有利于建筑节能,建筑物耗热量指标随着建筑体形系数(建筑体形系数指建筑物和大气接触表面积与其大气所包围的建筑空间体积的比值)提高而增加。因此,建筑设计时应控制好体形系数,减小体形系数实际上就是减小建筑耗能,建筑平面布局尽量设计为紧凑型,通过增加建筑物层数,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避免少凹凸变化等设计措施,将有效降低或控制建筑体形系数[1]。
2.2 围护结构设计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主要是提高和改善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性能,如外墙可用真空玻璃技术、复合墙体保温技术;屋面保温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种植技术;门窗采用节能型窗框、节能玻璃,东西侧选用适用的遮阳材料或设备;地面选用舒适度高、热工性能的装饰材料等。
3、线条韵律的艺术表现
3.1 垂直线条和韵律的关系
垂直线条与韵律之间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垂直线条就是一种具体的线条韵律表现方式,通过加强垂直线条的运用,往往能够给人以希望、高洁之感,同时还能表达出进取、庄重的效果。而如果这些垂直的线条指向高处,还会表达出强烈的超越感以及抱负,这都是建筑线条韵律上的艺术表达,主要以垂直线条这种具体表达形式体现出来,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线条韵律艺术表达效果。
3.2 水平线条和韵律的关系
水平线条与韵律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如今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是着重考量的方面,只有加强水平线条和韵律之间关系的了解,才能充分的发挥出视屏线条的韵律艺术效果。就水平线条而言,与垂直的线条不同,通常会给人们以平和的感觉,从而让人们心生安定、松缓之感。而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会考虑到这一点,而且往往强调直线与大地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加强水平线条的运用,能够更好的给人以宁静惬意的感觉,在近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常常有其强烈的体现,能够更好的彰显建筑物的功能定义[2]。
4、建筑设计艺术中线条韵律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4.1 线条韵律对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
实际上,线条韵律与环境艺术的关系是极为紧密的,二者不能单独脱离而存在,就线条以及环境而言,都是建筑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线条韵律与环境艺术的有效融合,能够更好的表达出丰富的艺术内涵与文化内涵。就建筑设计艺术中的线条韵律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更能深刻的表达出民族文化气息。而这与特有环境的结合具有极大的关联,所以,线条艺术与环境之间是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的有效融合显得极为关键。通过二者的有效融合,线条韵律能够更好的加强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基于整体构建理念的影响下,线条是建筑艺术中表现形式,而建筑物优势依附与环境之中的,所以,在进行线条韵律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另外,对于设计者而言,在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环境的特征来考量整体建筑风格,然后利用线条进行设计,对于建筑整体风格以及艺术表现都能进行整体的勾画,表达出设计者的思想情感。虽然有些线条设计看似简单,但是这都是建筑艺术表现的基础,而加强线条方面的设计,能够更好的营造环境艺术氛围,使得建筑设计艺术美感得以体现。
4.2 线条韵律在环境艺术中的解读
在建筑艺术风格的设计过程中,线条韵律能够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彰显美学艺术价值,而环境艺术则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都与其所在使其以及民族特色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通过时间的积累,艺术形式的创新,诞生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手大。而线条韵律也是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诞生的,而且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也只有将其融入到所在的整体环境中,才能真正的发挥出它的作用,进而充分的表达建筑设计艺术风格特点,彰显其中蕴含的文化气息。实际上,就环境本身而言,它具有文化属性以及艺术特征,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建筑环境,都需要实践的沉积与磨砺,尤其建筑环境本身往往都蕴含着历史、文化以及艺术气息,同时也是一处地域在特定实践内文化以及艺术高度概括的表现。而建筑设计中的线条韵律就是主要的映射元素,在这种艺术环境氛围下,造就了这种线条韵律,同时线条韵律也为建筑艺术环境增添了表现力。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且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中国建筑中,在全世界的民族建筑中都有所体现,在未来城市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解读[3]。
5、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也有所提高,近几年,针对一些经营管理者而言,愈加的重视设计有关的工作,在如今的建筑建设过程中,也需要有关单位能够做好建筑物的设计工作,充分的体现建筑物设计的艺术性,彰显建筑物的审美价值。而如何做好建筑的设计工作就显得极为关键,这就不得不提到线条韵律元素的应用,通过加强这种表现手段的应用,能够更好的与周围的建筑环境融为一体,从而体现自身艺术价值,这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建筑设计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存发,钟亮.华厦红砖坊——绿色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有机融合[J].天津建设科技,2018,v.28;No.155(02):17-20.
[2]邹石龙.再生能源复合应用技术与绿色建筑的融合[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7):70-72.
[3]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杨婷婷.绿色建筑技术与艺术[J].商品与质量,2019,(23):219.
分享:
利用航空影像提取建筑物信息,可进行目标监测、地理信息分析等。而语义分割算法可以对图像中每个像素进行分类,分割出建筑物的轮廓,实现对建筑物的提取。郭江等人针对DeepLabv3+进行遥感图像建筑物分割时存在小目标建筑物漏分、目标建筑物误分以及边界粘连的问题进行研究。
2024-12-05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在整个建筑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美观度、功能性和实用性。然而,由于装修工程的复杂性和涉及面广,质量控制成为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策略,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实践经验。
2024-09-04以故宫古建筑为代表的我国古建筑,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华文化瑰宝,保护意义重大。故宫古建筑的营建、维护与保养,包含着故宫历代工匠丰富的智慧,其典型代表之一即为中药的运用。中药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指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植物、动物或矿物制作药剂,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药物。
2023-08-07我国传统村落数量庞大,类型丰富,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载体。传统民居是传统村落中的重要建筑类型,在传承与延续中国乡村生活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价值。面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衰败和环境失活等问题,以晋南西阳村设计案例为例,提炼出西阳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形式和文化特征,结合中国宋元山水美学意象,探讨晋南传统村落的更新保护策略。
2022-06-27乡村公共空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示地方特色的重要窗口、驱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引擎。针对目前乡村建设热潮下公共空间产生的同质化、表皮化、堆砌感等诸多问题,引入认知发展理论,建立“认知-景观”作用框架,明确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历史演变特征及机制,并以浙北经济发达区乡村为例,研究人群及认知变化驱动下的公共空间景观物化表象特征。
2022-06-27本文基于崆峒山长期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三教并存的空间格局,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景观营建中的空间艺术。研究中运用了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分析崆峒山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过程,探究多元文化融合下的景观空间组织手法与营建艺术,解析儒释道三教景观的空间特征,归纳崆峒山多元宗教文化景观个性背后的空间营建包容性特征,总结出三教景观营建艺术的共质性。
2022-02-28随着时代发展,农业体验这一教育形式获得好评,各地教育主题类农园层出不穷,也导致教育农园景观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现象,在研究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教育农园景观发展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结合现代体验需求分析景观设计,确定了从教育、空间、设施3个景观要素出发的教育农园的景观设计策略,即丰富教育活动、改善空间环境、提升设施品质。
2022-02-09在城市现代化不断前进的今天,高层建筑如同推土机般碾压着现代城市,同时地方传统建筑文化又有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需要保护,如何在两者中有一个平衡是现代设计没办法逃避的问题。贝聿铭先生曾说:“就像一棵树必须源于他们的土壤中,现代建筑树必须源于他们的历史。”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社会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需要满足建筑功能。
2021-12-15建筑造型是建筑外部美学形态的一种体现,赋予了整个建筑艺术美感。通过调查与现场总结分析,以科学的数据判断出影响并列造型平面的施工质量两大主要问题,并采用施工工艺技术来着手解决,使并列造型平面的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大幅度提升,为未来承接后续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2021-11-26儒家生态仁学思想由先秦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历经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价值体系。在农耕文明时期,先民为了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采用窑洞居住的方式,地坑院建筑应运而生,儒家生态仁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对地坑院的营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1-11-03人气:10286
人气:3685
人气:2782
人气:2424
人气:170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建筑结构
期刊人气:352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建筑
国际刊号:1000-6869
国内刊号:11-1931/TU
创刊时间:197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745
影响因子:1.093
影响因子:1.922
影响因子:0.585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