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2023-09-08    3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商业银行网点纵深分布于省、市、县等各级行政区,是促进金融和谐、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机构,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的功能价值、实践举措、现实难点及未来进路,为商业银行有效参与乡村振兴提供建设性思路。

  •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 农业经济
  • 县域经济
  • 商业银行
  • 经济管理
  • 加入收藏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确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发力,才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商业银行类型众多、分布广泛、业务宽泛,是金融助农、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为商业银行有效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也是理论界亟须回应的一个热点议题。


一、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的功能价值


(一)丰富乡村振兴的参与主体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广泛动员社会组织、企业、农民等各方面的力量,充分整合、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商业银行类型多元、业务广泛,承担着吸纳存款、办理业务、分配资金等重要职责,在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稳定、推动开发投资等领域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助力乡村振兴,不仅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乡村振兴战略多元主体的必由之路。

(二)强化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是第一位的。作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国家队,商业银行围绕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在资金要素和金融资源方面的优势,振兴乡村优势产业、加强政策配套建设、推广普惠金融产品,直接服务于广大乡村、农民群众。商业银行在金融方面精准、稳定、持续发力,对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和美乡村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均存在重要影响,有利于打通乡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三)推动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

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对其自身发展有着现实意义。地方的银行网点对驻扎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本着为农民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的原则,愿意助力地方的乡村发展,要不断推出更加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业务产品,形成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样板,打造面向村镇群众的金融生态服务圈,延伸银行自身产品链和扩大辐射面,推动自身的创新发展。


二、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举措


目前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各大银行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积极探索,但暂未形成一种制度化、标准化、可复制化的样板。本文整理了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尝试,具体包括以下举措。

(一)夯实组织管理

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是商业银行有效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其具体的实践举措比较丰富。一是拓展“党建+金融”的方式,如农商银行打造“党群E家”的平台,长沙农商银行的“党建+能人+合作社+农户”模式,有利于保持和区域的良性互动;二是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如兴业银行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认真组织研究,精准帮扶,确保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三是考核监督,例如民生银行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规范业务范围和操作流程,不断加强参与过程中的组织管理。

(二)强化多元协作

多元协作主要从体制、机制的优化层面展开,强调多措并举,拓展商业银行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合作,打出同多元主体协作参与乡村振兴的“组合拳”。一是推广“政银快车”服务品牌,强化同公安、医院的联动,将反诈骗、反洗钱、社保医保等服务下沉到乡村,推动“三农”业务一站式办理;二是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将业务内嵌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例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小镇和网红店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三是同其他金融企业积极合作,同保险、租赁、证券等机构在“三农”领域积极拓展合作,如农业银行积极探索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模式。

(三)创新自身产品

创新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主要是从自身业务方面展开的,这也是当前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方式,其显著特征是地方特色明显。一是创新信贷模式,如建设银行结合农民的现实情况,推出了“裕农快贷”“种植贷”“共享贷”等乡村振兴专属信贷产品。二是践行新金融理念,围绕绿色发展、科技兴农等理念,推出“智慧蔬菜”“数字奶牛”等产品,有针对性地打造符合“三农”实际的金融新产品。此外,商业银行还创新了多种产品,围绕乡村振兴中的难点、堵点,推出了特色解决方案。


三、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难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商业银行已经采取了多种举措助力乡村振兴,但当前还存在一些现实难点,本文主要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的广度不足

一是制度基础薄弱。虽然国家印发了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相关文件,从8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但市域、县域层面暂未出台相关的支撑制度或配套政策,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制度基础仍然薄弱。二是产品质量有待提升。在参与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需要围绕自身的主责主业,牢牢把握发展定位,做大、做优、做强本土化产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乡村振兴的实现。三是社会效益体现不足。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重点要围绕地方特色的实体经济,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社会效益,突出乡村振兴的文化底蕴。四是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面临着“九龙治水”的复杂局面。需要金融监管机构、服务机构进行引导,形成工作合力,市级分行和县级分行“三农”业务接触的概率大,要尽快制定相关的制度文件,防止后期产品扎堆发布,缺乏创新活力。

(二)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的深度不够

一是网点布局设置不够合理。商业银行在县域的辐射面相对狭窄,多数商业银行的网点设置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覆盖,网点建设暂未下沉到乡镇的层级。虽然商业银行推出了各类线上业务办理,但农民在信贷办理、大额存款等业务上更青睐于线下交易。二是农民信用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新业务的容错机制有待建立。银行与农民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很多,且对农民的信用评估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出于风险的考虑,银行在信贷业务或小额贷款办理时会相对慎重。另外,要考虑容错机制的建立,对潜在的风险设置相应的处置预案。三是金融科技缺少温度。电子数据库的算法理性,相对缺乏温度,如一些特殊人群、年龄较大的农民办理业务时被挡在了政策之外。


四、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的优化对策


(一)有效衔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中央要求,要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要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商业银行参与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党建+”的作用,如可以探索党建联盟机制,主动和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同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制定政策,对容易返贫的群体重点关注。在有效衔接上,要在“输血、造血、补血”三个方面下功夫,争取被地方政府确立为当地乡村振兴业务的主办银行。同时,银行的党员先锋示范岗成员要发挥火车头的作用,主动承接难度大、责任大的业务,给乡村振兴业务办理树立标杆与示范,形成品牌效应与示范效应,构筑党建引领的长效机制。

(二)发挥优势:坚持产业振兴为要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构建完备的产业体系。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要积极在产业振兴上下功夫,市域、县域银行更了解当地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是参与产业振兴业务的主要群体,业务的创新要立足本地、服务“三农”、贴近客户,产品求“专”不求“全”,以获得当地企业、客户的支持和认可,更好地打开局面,挖掘潜在客户,优化业务发展格局,形成特色化的样板与模式。

(三)服务“三农”:延伸金融普惠范围

商业银行是参与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要推动基层网点的再延伸,调整优化县级以下传统农村地区的网点布局,增强服务对接能力。可以研究推出特色的金融普惠方案,坚持简易、适用、易用的原则,探索设置乡村振兴基金、乡村振兴债券等,让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受益。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建立万个“掌银示范村”,扩大了掌银服务覆盖面。在西部省份,部分银行也通过流动金融服务车、金融知识普惠宣讲等形式,为农(牧)民提供定期的金融服务,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此外,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培育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推动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知识的普及,依托商业银行的各类下乡宣传活动,采取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基层农民的金融素养,提升农民对银行服务乡村振兴业务的了解程度。

(四)真实合规:制定“三农”信贷方案

要不断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建立诚信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银行在参与乡村振兴中要同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多方主体对接,对有经营能力、有带动能力、有贷款需求的组织和个人积极给予信贷支持,运用“惠农商业银行e商业银行贷”等特色产品,满足其生产经营融资需求。例如,建设银行通过“裕农通”“善融商务”等平台,促进特色产品的经营,拓展农民的销售出路,既能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又能促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接轨。此外,在研究制定“三农”信贷新方案时,要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强化“信贷质量立行”理念,严把准入关口,做实贷后管理,坚决管住“三农”信用风险。建立相应的容错机制和应急预案,通过大数据、现场检查团队等多种途径,实地抽查、验证农户信贷的真实性,确保信贷资金满足“真主体、真生产、真需求、真用途”,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五)聚焦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银行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聚焦乡村治理,运用金融综合服务促进乡村善治。进一步完善乡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功能,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协助配合基层组织,共同促进乡村善治。一是可以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的发展,在风险和资质可控的情况下,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制定整体服务方案。二是可以围绕地方的重点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积极为景区建设、农家乐和民宿提供融资服务。比如,甘肃省是红色旅游大省,会宁、哈达铺、甘南等可以积极发展红色筑梦的文旅产业。三是积极支持农村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项目,与投身县域、乡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的企业加强合作等。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5)2018-09-26 .

[2] 新华社中共中国务院关于全面推选多付村相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UL (221-01-04)2021-42-21. 

[3] 张林,温涛.农村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与破解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21(05):110-117.

[4] 杜尔功,吉猛,袁蓓.我国中小银行以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01:109-116.

[5] 杨艳芬.围绕"三个坚持"做实扶农惠农[N].中国城多金融报,2021-06-18(A06).


文章来源:张天,蔡慧敏.商业银行参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3(09):19-2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农业经济问题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问题

期刊人气:370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0-6389

国内刊号:11-1323/F

邮发代号:2-140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