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江苏省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实践探索

  2021-03-25    21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从体育学、社会学和竞赛制度的角度,以近四届江苏省运动会青少年部体育赛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逻辑分析法,深入分析以省运会为重点的江苏省青少年体育竞赛管理体制、项目设置、竞赛办法等内容,从而剖析省级青少年体育竞赛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多学科角度提出建立与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规律和运动项目发展规律相适应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以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
  • 体系研究
  • 体育竞赛
  • 省运会
  • 青少年体育
  • 项目设置
  • 加入收藏

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这为新时期体教融合指明了方向。体教融合就是把竞技人才的培养(体)融合到国民教育体系(教)之中[1]。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体教双方在发展过程汇总呈现出体教配合、体教结合和体教融合3个发展阶段,呈现出的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从融合度小到融合度增大。然而,考虑到体教融合程度的递进性、层次性、区域差异性和延迟性等特点,理想的效果难以达到立竿见影[2,3]。因此,找准体教融合的“融点”,并针对“融点”提出有效策略是体教融合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

为此,多数学者提出,要想达到理想的体教融合效果,抓好“竞赛”环节至关重要,打造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将成为推进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的龙头[1,4,5,6,7]。体育竞赛是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激情、渲染和谐竞赛氛围、促进青少年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及普及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8]。青少年体育竞赛有利于在广大青少年中宣传推广运动项目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进而推动青少年体育普及与提高[9,10],其杠杆作用会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学校体育工作质量、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等方面产生辐射效应。在青少年体育需求多元化背景下,构建分级、分层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实现其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服务的多元化目标可以有效推进“体教融合”发展。

由此,《意见》着力于整合体育和教育资源,围绕引领型(全国学生运动会)、精英型(全国体育行业协会和学生体育协会)、大众型(多元体育赛事主体)体育赛事提出改革举措[6]。其中,以综合性运动会为核心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不仅是展示地域体育事业发展水平、选拔和锻炼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平台,更是体育竞赛体系的主体和核心[12,13,14]。国家以全民健身计划为基础,以奥运争光计划为目标,以全国运动会作为重要平台来评价各省(区、市)、各行业体协体育工作的开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也已经拥有了一系列适合青少年参与的体育竞赛,包括三至四年一届的综合性学生运动会、全国青年运动会,年度青少年体育竞赛则包括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节、全国传统项目学校比赛、青少年俱乐部比赛、青少年U系列比赛、大中学生比赛等。各省(区、市)也通过举办本区域四年一次的综合性运动会和年度青少年竞赛来展示区域性体育事业的发展成果[15]。

江苏省青少年体育竞赛一直延续举省体制下以四年一届的省运会为引领、以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为重点的业余训练竞赛模式。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这样的竞赛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形势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而,有必要深化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改革,充分发挥竞赛杠杆在促进青少年体育普及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由此,本研究以江苏省为案例,探究省级青少年体育竞赛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分析与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规律和运动项目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体育竞赛体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近四届江苏省运动会青少年部体育竞赛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实地调研法

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开展省、市、县(区)的调研。对江苏省体育局下属各训练单位、各项目管理中心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组织苏南、苏中、苏北片区和全省青少年竞赛专题座谈,整理收集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及各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在青少年体育竞赛的基本情况,汇总分析国家和省市不同项目在年龄组别、项目设置、参赛资格、竞赛办法等方面的信息。

1.2.2问卷调查法

针对江苏省及设区市各有关训练单位、项目管理中心和青少年体育相关部门的调查问卷。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①对江苏省体育局22个项目管理中心的青少处干部发放问卷30份,回收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为93.3%;②对各设区市发放问卷30份,回收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7份,有效率为90.0%。所有问卷调查的结果均通过SPSS软件进行了处理。

1.2.3逻辑分析法

归纳整理与分析搜集到的各种信息,通过判断、分析、推理、思辨和演绎等逻辑思维过程,阐述江苏省青少年体育竞赛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2、江苏省青少年体育竞赛的现状分析


2.1近四届省运会情况分析

江苏省层面的青少年体育竞赛包括四年一次的全省运动会和年度青少年阳光联赛,体育和教育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竞赛计划。全省运动会设立了青少年部、高校部和职工部,年度比赛则包括青少年锦标赛、冠军赛、系列赛、分站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青少年俱乐部比赛,教育部门则是年度中小学生锦标赛等。

表1江苏省运动会青少年部近四届项目设置统计表

江苏省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是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大检阅,直接展现青少年体育的普及程度和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储备状况。省运会青少年部的项目设置和导向直接影响着全省体育事业发展的未来方向,直接决定着全省竞技体育的发展基础。经过多届省运会的成功举办,已经形成了与江苏体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较为成熟完善的竞赛方案。

从表1可以看出,自第十六届省运会以来,竞技体育项目设置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其中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棒球、垒球、手球、曲棍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摔跤、拳击、跆拳道、柔道、射击、射箭、击剑、体操、跳水、艺术体操、蹦技、自行车、举重、赛艇、武术、花样游泳等28个项目为近四届省运会的共性项目。现代四项、铁人三项是十六届成绩带入项目,皮划艇、帆船帆板、轮滑、冬季项目、现代五项,在十七届、十八届被设置为带入金牌项目;十八届新增了橄榄球项目;十九届新增了高尔夫球、速度轮滑2个项目和快乐体操、皮划艇2个小项,同时设置了单独的时尚智力项目,围棋、攀岩、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国际跳棋、体育舞蹈、OP帆船7个项目。

表2江苏省运动会青少年部近四届项目及金牌数统计表

根据表2所示,江苏省运动会竞赛项目设置自第十六届开始基本维持在30项左右,小项数量逐届增加,到了十九届达804项。同样金牌数设置也从十六届的840枚到十九届的1046枚。十九届省运会竞赛组织的规模和项目设置全面性方面较之前三届省运会有着比较大的扩充。

表3江苏省运动会青少年部近四届奖项设置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省运会在代表团奖项设置方面有一些变化。除体育道德风尚奖外,从第十六届6个,十七届7个,十八届9个到十九届5个奖项,从奖项设置的数量上来看有一定的变化,前三届更注重金牌和总分排位,十七届强化了优势项目和进步奖,十八届将综合和赛会榜单分列。近四届的省运会代表团奖项中都保留了输送奖和贡献奖,突出显现省运会为省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重要性。而十九届省运会则设置青少年体育工作优秀组织奖,涵盖了参赛成绩、办赛情况、训练管理和青少年体质多个方面;新增了联办省优秀运动队特别奖、竞技体育未来之星奖项,调动了全省资源,集中力量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强化省优秀运动队建设。

表4近四届省运会青少年部各年龄参与项目组别数量表

图1江苏省近四届省运会青少年部各年龄参与项目组别数量

表4和图1显示,省运会在各年龄阶段都有项目在进行后备人才培养,近四届省运会显示8岁至18岁为我省各项目进行后备人才培养的集中年龄,尤其11-17岁阶段最为密集,说明这个年龄段为后备人才培养的重点年龄段。从表中所示第十九届省运会较之前三届省运会年龄设置有明显的下移,项目的最大年龄设置不超过18周岁。快乐体操项目,最小年龄组降低到5岁,刷新了省运会的年龄新低。竞赛体系的年龄设置下移,是贯彻“从娃娃抓起”,大力实施幼儿体育工程,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要求,是体育后备人才库的建设的基础。

2.2江苏省年度青少年比赛项目设置情况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江苏省年度青少年体育项目参赛规模、项目分布存在不均衡的情况,这与项目的普及程度、项目特点、分类指导、组别和小项设置等密切有关。田径、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击剑、举重、柔道、跆拳道为13个设区市都开展的项目,其中田径、游泳、击剑参赛规模最大,四年参赛超万人次,足球、射击超5千人次,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操、武术、柔道、跆拳道、自行车超2千人次。这与项目要求、比赛次数多有一定的关系,基本反映了江苏省各地市开展项目的情况。部分项目布局不多,普及面不广,与这些项目在奥运会及全运会的竞争力并不完全吻合。因此,紧跟国家奥运战略,适时调整完善项目设置,切实解决青少年后备人才缺乏、尖子不尖的问题。

表5江苏省青少年体育竞赛项目及规模(2015-2018年)


3、青少年体育竞赛的问题剖析


3.1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有待规范

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主要是指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竞赛办法及技术规范的总和。江苏省建立了以四年为周期,管理和规范全省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的制度。但是,这套竞赛制度将年度竞赛与省运会紧密联系,注重结果有余,过程监督不足,不能完全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青少年体育赛事的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评价与评估相结合竞赛制度体系,整合全省青少年体育竞赛资源,调动各方面办体育的积极性,促进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很有必要。

3.2青少年体育竞赛办法有待创新

江苏省青少年体育竞赛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现有竞技能力评价比较重视,重视成绩和排名,评价指标难以反映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潜能。青少年时期的年龄特点,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符合青少年运动员成才规律的竞赛方法体系,而不能简单地运用成人的比赛方式。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于特定项目、特定年龄阶段、专门化的青少年比赛方法的研究与设计缺失,包括竞赛办法、组织流程、奖励办法等,无法与业余训练形成有机的互动,从而也就不能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全面发展服务。青少年业训层级比赛体系设计的不合理,与文化课学习安排的不协调,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竞赛时间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了竞赛与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盾。区县级体校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机会普遍较少,不能与训练形成有机的互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能力发展。

3.3青少年运动员资格和年龄弄虚作假现象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而言,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整合,但不加控制将导致无序的流动,进而严重挫伤教练员的积极性,影响业余训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国性的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系统还没有建立,各省注册系统互不连通,导致在青少年业训层级运动员的人才流动中出现各种不良现象。“雇佣军”、假年龄等问题极大地浪费有限的资源,个别教练员投机取巧,不把精力放在训练工作中,而是挖空心思去买运动员,导致训练水平严重下降,影响项目的正常发展。运动员资格和年龄弄虚作假问题,折射出对训练和竞赛目标的短视与过程的控制不力。


4、构建有利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竞赛体系


按照《意见》要求,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应能积极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认识到“体教融合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改革事项”[16],需要根据“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原则[17],整合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资源,构建适合体育和教育发展规律要求的青少年赛事体系[5]。因此,江苏在学习借鉴青年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围绕选拔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推动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两大任务,深化青少年体育竞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并建立年度与周期、体育与教育部门协同一致的青少年竞赛体系。

4.1规范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

4.1.1创新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

建设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重要的功能是提升赛事的作用和地位,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将青少年体育赛事定义为综合性社会活动,从竞技、文化、教育、经济、传播、赛事遗产等多个维度创新竞赛体系,改变目前只关注结果的局面,打造以赛事为平台,达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功能。

柳鸣毅(2013)[19]提出,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主要包括明确赛事目标、核定赛事层次、制定赛事政策、设置赛事内容、配置赛事资源、吸引赛事组织和组织赛事评价7项重要环节。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规律和项目发展规律,深化青少年部年龄组别、项目设置、参赛资格、竞赛办法改革,通过设立体育与教育高度融合、普及与提高错位发展的综合性运动会竞赛体系,有机整合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学校体育竞赛体系和社会体育竞赛体系,丰富青少年竞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主体多元、形式灵活、载体多样的青少年分层逐级有序参赛制度。进一步提升以少年儿童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为主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质量,拓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的功能,激发社会力量兴办的后备人才培养机构动能,从而让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平等地参与体育竞赛。

4.1.2优化竞赛项目结构

优化竞赛项目,扩大参与人群。项目设置要同时满足竞技性和多样性,既要保证各级选拔和输送人才的需要,也要满足在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向青少年普及更多更好的运动项目,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进而发挥体育赛事对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推动作用[20]。

从国家奥运战略和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奥运会项目和全运会项目重点,调整项目结构,向奥运会和全运会优势项目倾斜,向基础大项倾斜,集中力量打造基础项目和传统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基础。在30个竞技体育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接奥运战略,扩大田径、游泳、体操规模,增加奥运新设项目如空手道等。同时,强化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和便于学校组织训练竞赛的项目,扩大轮滑、三人篮球、足球项目规模,进一步拓宽青少年体育覆盖面,放开报名门槛,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人群参与体育运动,让省级综合性运动会真正成为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苗子的重要平台。

4.1.3改革竞赛年龄组别

适应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需要,继续推动参赛年龄向下延伸,进一步夯实体育基础工程。让更多的基层教练员从娃娃抓起,专心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做大做实人才基座。针对5到7岁幼儿这样一个发展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的最敏感时期,推动各级各类幼儿园和小学切实加强敏感期刺激,为早期运动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未来参加专项训练拓宽了选材面。同时,继续深化各项目选材育才重点年龄段的竞赛布局,细分年龄组别,追踪重点后备苗子。

4.1.4改革竞赛评价体系

当前,国家层面上面临着综合性运动会的改革,从评价指标方面引导全国体育界树立正确的体育政绩观。根据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发展水平评价标准和制度,形成完善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完善各级各类青少年训练水平评价标准办法。这一背景下,作为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有必要改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完善青少年竞赛评价制度,从有利于青少年体育人才长远发展方向组织竞赛,通过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多元性评价等,积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将来参加更高水平的训练竞赛打下扎实的基础。

4.2完善创新青少年竞赛办法

在2015年初,《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国家体育总局对巡视组反馈意见中提出的“金牌至上的政绩观扭曲了体育精神”问题高度重视,取消了亚运会、奥运会贡献奖的评选,对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只公布比赛成绩榜,不再分别公布各省区市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21]。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而言,四年一届的省运会该如何发展?十八届省运会结束后省体育局组织各市体育局和省级训练单位、省优秀运动队一起,认真研究制定省运会相关政策,以期能够充分利用省运会竞赛杠杆,积极改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各省辖市力量打造精英人才的效果。

在政策制定中,我省提出在新时期下应更加注重人才输送和人才培养效益,将输送和贡献作为未来省运周期年度考核和周期综合评估的重要内容,从而突出以精英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作为核心指标。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省在全省运动会青少年部竞赛总则中设立输送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输送贡献奖包括输送和贡献两部分,统计各市输送到省优秀运动队的人才质量和数量,输送运动员参加全运会、奥运会等重大国际国内比赛取得的成绩;优秀组织奖包括参加省运会取得的金牌数、总分数、在校学生体质测试率、承办省级以上青少年体育竞赛次数、各级各类业余体校管理达标率和公平竞赛得分等6部分,从省运会政策层面上创新评价体系,引导各省辖市更加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另一方面,在具体竞赛规程上,江苏不仅重视青少年体育竞赛规程规则的研制,设计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特征的体育竞赛手段,着重优化比赛项目和参赛年龄设置,突出青少年运动员的基础性训练内容(如基本素质和基本技术)以及每个运动项目的重点年龄阶段,而且允许12岁以下运动员跨项参加比赛,为全省范围内跨项选材打下坚实基础,从小年龄段的重基础、重素质、重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大专项素质、专项技术、专项竞技能力评价乃至专项力量、体能的要求,从而更加符合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江苏积极完善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系统,明确参赛资格管理办法,规范后备人才的有序交流,推动竞赛的公平公正公开。

4.3重视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与文化教育

加强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教育。各级学校要避免过度重视运动竞赛成绩而忽视体育价值观教育的情况。通过体育价值观的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体育荣辱观和公平竞赛的观念,养成诚信参赛的意识,自觉抵制虚假参赛的不良行为。让青少年认识到在社会性竞争中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取胜[21,22]。

此外,江苏认真学习借鉴青年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将文化教育融入竞赛组织过程中,大力实施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活动计划,联合教育部门共同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推动体育赛事和文化教育深度融合。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是以“阳光、运动、活力、和谐、健身、育人”为主题,通过各种形式将足球、篮球、排球、棒垒球、曲棍球、击剑、柔道、体操等深受青少年喜爱的项目的省级比赛办到学校、扎根校园,将单一的比赛与青少年基本功和基本素质训练、运动项目知识大讲堂、与体育明星互动、游戏和拓展训练、参观城市博物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紧密结合,使省级青少年体育比赛升级为以体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盛宴,让广大青少年在参与、欣赏、感受运动项目中领略体育的多元功能和无穷魅力,在“青少年体育赛事校园行”活动中涵养运动项目校园文化,传承中华体育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如此,江苏在举办省级赛事中认真做好开赛、颁奖仪式的组织,以仪式感推动青少年体育项目文化建设和长成教育,塑造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道德素养和体育精神。


5、结论


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历经了国家体育和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从共同实现国民体质目标的体教配合,到着眼于提高体育竞技水平的体教结合,再到将“体教配合”和“体教结合”的主旨相结合的“体教融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体育、教育、健康等各项事业中统一指挥、协同治理的改革理念。江苏省以打造省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作为新时代江苏深入实施“体教融合”的重要抓手,通过改革省运会和青少年单项省级赛事,将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作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着力点,统筹把握和处理好体育竞技和表演参与、竞技提升和健身休闲、后备人才培养和学生体育参与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完成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提升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率的双重任务,更全面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登峰.体教融合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体育科学,2020,40(10):3-7.

[2]梁凤波.体教融合的价值取向与“融点”探索[J].体育学刊,2020,27(05):87-89.

[3]吴建喜,池建.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中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嬗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4):88-93.

[4]柳鸣毅,龚海培,胡雅静,等.体教融合:时代使命·国际镜鉴·中国方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10):5-14.

[5][18]钟秉枢.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完善的路径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0,34(05):13-20.

[6][11]柳鸣毅,丁煌.我国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政策指引与推进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13-27.

[7]李波,丁洪江,朱琳琳.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再考量[J].体育学研究,2020,34(05):31-40.

[8]程序,柳鸣毅.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发展现状与焦点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05):66-69.

[9]马秀梅.青年奥运会诞生溯源、特征区分和发展预期[J].体育与科学,2010,31(05):14-21+13.

[10]裴军.青奥会: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再诠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02):29-31+42.

[12]平杰.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01):47-50+66.

[13]吕昌元.京津冀青少年体育赛事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9.

[14]钟秉枢.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写在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成立一周年之际[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04):1-4.

[15]张建会,钟秉枢.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我国综合性体育竞赛制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07):1-4.

[16]林剑,顾宁.深化体育改革促进体教融合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召开[N].中国体育报,2020-05-18(1).

[17]范英丽.体教融合视域下社会体育导论课程思政的探索[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36(06):65-68.

[19]柳鸣毅.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20]谭荣东.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设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68(12):7-8.

[21]人民网.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EB/OL].[2015-01-26].

[22]谭荣东.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设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68(12):7-8.


许秋红,明洁,朱海明,骆小松,薛松,蔡威.江苏省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实践探索[J].体育与科学,2021,42(02):94-9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名称: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人气:268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体育

国际刊号:1004-0560

国内刊号:21-1081/G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