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从脾肾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选穴启示

  2021-12-18    4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其主要表现远端对称性神经系统病变。DPN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心理,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因而尽早发现及预防、系统的诊治是关键。本文通过对古代医家及现代临床研究的总结,得出该病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脾肾阳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根本,从这一病机出发指导温和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穴选择,希望能为本病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

  • 关键词:
  • 主穴
  • 温和灸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脾肾阳虚
  • 血糖
  • 加入收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表现为远端对称感官运动神经病变[1]。DPN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四肢麻木、厥冷、疼痛、感觉灵敏度下降,而且是足部溃疡和截肢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DPN导致足溃疡发生,使患者截肢风险增加1.7倍,伴有畸形风险增加12倍,伴有溃疡风险增加36倍[3]。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学习生活,久而久之容易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睡眠质量,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因而大家更加注重对该病的治疗。查阅文献发现,五脏虚弱是消渴的根源,同时“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若消渴久病不愈,病程漫长,脾肾阳虚,脾主肌肉,肾主骨,最终导致四肢发冷、四肢疼痛、肌肉萎缩等症状,发为DPN。故而本文从脾肾两脏出发,探讨DPN的病因病机、温和灸的主穴选取,现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1.1历史源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古籍上无明确名称,主要根据DPN的症状将其归于“痹证”、“脉痹”、“血痹”、“痛证”、“不仁”、“麻木”、“痿证”、“厥证”等范畴。《素问》提到“荣气虚则不仁……”,《类经》言“不仁,不知痛痒寒热也”,《金匮要略》言“血痹,阴阳俱微,……外证身体不仁……”。营气虚,阴阳亏虚,则筋骨肌肉不得气血之濡养、阳气之温煦,从而表现出肢体感觉迟钝,对冷热、疼痛、瘙痒等感觉不灵敏。《伤寒论》提到“凡厥者……手足逆冷……”,这些均与DPN肢体感觉异常、疼痛、发凉等症状相类似。《王旭高医案》有云:“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冷如冰。”这里提到的手脚麻木、肢体冰冷,亦与DPN的临床症状相似,而且说明了DPN是糖尿病发展而来。经过学者们的研究,临床医学把DPN的中医病名命名为“消渴病痹痿”,早期为“消渴痹证”,晚期为“消渴痿证”[4]。

1.2脾肾阳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根本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糖尿病病程日久发展而致。中医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主要是把糖尿病归于“消渴”范畴。《灵枢》中提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邓小敏等[5]也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五脏脏真不足。五脏的相同特点是化精蓄精。当五脏虚弱,则其生理机能受到影响,不能将水谷化生为推动人体机能运转的精气,则水谷在机体积累,对机体造成影响。比如糖类在机体堆积,则容易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引起糖尿病。由此可见,五脏虚弱是糖尿病的根源。同时《脾胃论》曰“人以脾肾二气为本”,因而主要与脾肾两脏相关,脾肾阳虚是导致消渴的根本[6];曾胜[7]认为消渴病病变部位以脾肾为主;赵杰[8]提出糖尿病是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所致。

“脾为后天之本”,其运化机能为维持人体后天的生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的运化功能失司,则不能将食物化生为水谷精微,不能为气、血、精液等提供生化之源,则不能濡养五脏六腑、四肢肌肉。故《素问》有云“脾主身之肌肉”、“脾病而四肢不用”。消渴病病程日久,脾之失司太过,四肢肌肉失去濡养和温煦,故引起肢体麻木不仁、四肢不温、四肢疼痛等症状。

“肾为先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主脏腑气化,肾阴不足则脏腑不得以凉润,机能过抗,阴虚火旺,上焦灼肺则多饮;中焦灼脾胃则多食;肾失开阖而小便频数。“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肾阳不足,则虚寒内盛,温煦之力减弱,不能运化水气,滋润肺胃,肺胃燥热,故而出现口渴多饮、多食消瘦的症状。同时,若先天能力不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足以荣养五脏,五脏功能虚弱,引起患者消渴。《灵枢》中提到“肾脉微小……为消瘅”、“肾脆,则俱善病消渴易伤”;《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篇》中云:“男子消渴……肾气丸主之”。此指出了消渴病与肾之间的联系,也说明了肾阳不足可引起消渴。《证治要诀·消渴》曰:“三消久之……或手足偏废……此证消肾得之为多。”消渴病程日久,久病伤肾,肾阳虚致脾阳虚,筋肉失养;同时温煦失司,四肢不得温,引起四肢麻木等症状。

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中,彭万年教授[9]指出糖尿病病程日久,并发症多,脾肾亏虚贯穿整个过程,认为脾肾阳虚为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病机根本。陈惠等[10]认为脾肾两虚为本病的根本,治疗上应予补益脾肾、温阳益气。李萍[11]认为DPN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本虚为脾肾阳虚。奚九一教授[12]认为DPN关键的病机为“脾肾两虚、筋脉失养”,治疗上应予益气、健脾、补肾之法治其本。林志远等[13]认为脾肾两虚为DPN病机本质,治疗上应予健脾益肾。党毓起[14]认为DPN的发病之本为脾肾两虚,脾肾阳虚则出现肢体发凉、麻木,甚至导致肌肉痿软不用等症状。

综上所述,若消渴久病不愈,病程漫长,脾之运化不足,水谷精微生成及传输受阻;同时肾阳不足,不能主司脏腑气化;脾肾阳虚,无气血生化发展之源,阳气温煦作用不足,使四肢肌肉缺少气血的濡养,失去阳气的温煦,最终导致四肢发冷、四肢疼痛、肌肉萎缩等症状,发为DPN。因此,脾肾阳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根本。


2、治疗措施


2.1温和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启示

《本草纲目》文中提到“艾叶……生温熟热……纯阳也。”《本草正》曰:“艾叶……为肝脾肾之药……用灸百病。”艾叶具有温热之特性,属于纯阳之品,归属于肝脾肾,制作成艾条,用于灸疗,可调理肝脾肾,同时达到温阳补阳之效,治疗百病。李挺在《医学入门》一书中曰:“虚者灸之……,实者灸之……,寒者灸之……,热者灸之……”;亦云:“……四季各要熏一次……百病不生。”可见艾灸的治疗范围甚广,同时艾灸的使用无季节气候的限制,保健作用显著。窦材在《扁鹊心法》一书中曰“阳精壮……千年寿”,更是提倡脾肾之阳气为重中之重,认为治疗上以“艾灸第一”,以温补脾阳肾阳。现代临床研究表明,艾条在燃烧的过程中,可以产生热量,产生近似于红外线的辐射[15],当艾灸腧穴时,其作用于人体的神经系统,达到相应的治疗作用[16,17]。有研究报道,艾灸有镇痛、抗炎、止咳、抗过敏、调节机体功能等作用[18]。也有研究表明,艾灸可让下丘脑内的信号因子参与医治疼痛,其效果显著[19]。DPN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故艾灸可缓解本病患者的疼痛症状。

艾绒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焦油类物质,此物质有抗氧化作用[20],参与抑制氧化应激机制以医治DPN。常用的艾灸方法包括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温和灸是艾条灸中的一种方法,让艾灸部位与艾条燃烧端间隔一定的距离,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只感觉到温热,而不会有针刺或灼痛感。温和灸可给予穴位持续的温和的热辐射,产生均匀的热量,调动经络的气血津液,故其与针刺相比,作用范围更大,适用于治疗慢性疾病、脏腑经络同病的病变和神经病变[21]。

2.2温和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主穴选择

选穴以温补脾肾为原则,选取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太溪、气海、关元。

脾俞是足太阴脾经的背俞穴,是灌注脾气的地方,与脾脏关系密切,具有健脾和胃、益气生津之效。《针灸甲乙经》曰:“……脾气寒,四肢急……脾胀……黄瘅善欠……脾俞主之。”指出脾俞可治疗四肢拘急、麻木。

肾俞是足少阴肾经的背俞穴,为肾脏之气输注之处,与肾脏关系密切,具有温补肾阳、益肾固精、补益肾气作用。

《周易》曰:“五藏皆阴,俞皆藏则阳。”现代研究认为,背俞穴与脊髓神经位置相靠近,对背俞穴进行针刺可激发其周围神经及血管的机能,提高胰岛素功能,以迅速降低血糖水平,减少神经系统的果糖和山梨醇,同时雪旺细胞中醛糖还原酶含量也随之降低,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症状[22,23]。

三阴交位于足太阴脾经,能够有效调节脾经之气,不仅能助脾之运化,也能温补脾阳。《针灸甲乙经》一书中提到治疗足下热痛的主要穴位为三阴交;《千金翼方》文中提到:“脚疼,三阴交三百壮,神良。”此描述了艾灸三阴交,治疗脚痛症状效果显著。更云:“手足逆冷,灸三阴交各七壮,不差更七壮。”提出了艾灸三阴交能治疗四肢厥冷。上述“脚疼”、“手足逆冷”等症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症状一致,故三阴交可改善DPN的主要症状。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经脉的交会点,在调脾经之气的基础上,还可以调肝肾经之气,有利于后天和先天之本。对三阴交进行艾灸,可以通调脾、肝、肾三经之阴阳、气血,濡养经络,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及DPN。有研究表明,艾灸三阴交可改善血液流动性,有利于血液系统循环,改善足部供血[24]。

《外台秘要》一书中云:“……灸三里……元气不衰”;《灵枢》也有提到:“阴阳……俱不足……调于三里。”足三里可调节阴阳平衡,予以艾灸可让元气充足,补阳通络。同时,其为足阳明经之合穴,位于膝关节附近,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络,艾灸可调和气血,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治疗肢体症状。《针灸甲乙经》有提到“……肢热身烦……三里主之”,可见足三里能治疗肢体发热的症状。临床研究表明,足三里对DPN下肢症状的改善有明确疗效[25]。曹瑞[26]用足三里(甲钴胺穴位注射)作为辅助性治疗,研究发现予加该法者,其DPN症状改善更加明显。有研究表明[22],给予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行针刺刺激,不仅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还可使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增加,加快神经元的修复。

《千金要方》记载用“太溪……灸一百壮……”治疗消渴,《针灸大成》一书提到“太溪,主消渴”、“足麻痹……太溪……”。由此可见,太溪可主治消渴病,以及足部麻木不仁,可选太溪穴治疗。太溪穴作为肾经的原穴,聚集着肾脏之原气,艾灸太溪可增加肾之原气,补肾阳,调节气血。同时,其作为肾经之输穴,《难经》有云“输主体重节痛”,太溪可治疗肢节酸痛。姜君等[27]根据李志道教授的临床经验指出太溪穴可医治足跟麻木、足跟疼痛、足心冷热等症状。总的来说,太溪穴以养阴补本为主,也可养肝补肾壮筋骨,治疗消渴及其并发症。

气海是元气产生的地方,《针灸资生经》一书云“气海……灸此穴……壮元阳”,艾灸气海,调畅气机、补元气、温补元阳。有研究报道[28],气海联合三阴交可调节内分泌、神经系统的功能,治疗相应的疾病。亦有研究表明[29],气海穴可治疗脚中拘急。

关元穴是任冲二脉及足三阴经的交会之处,具有调理冲任、补肾固本、养精益血等作用。杨强等[30]用关元穴(温针灸)医治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该穴能调控机体血糖水平。其作用机理为:温热刺激该穴,调节分泌功能,改善胰岛素细胞提高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千金要方》中记载:“上消,灸气海、关元。”气海、关元配伍可以治疗消渴病。

以上诸穴合用,共效温补脾肾阳之功,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3、小结


临床医学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名命名为“消渴病痹痿”。笔者从脾肾两脏入手,认为脾肾阳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根本,其基本治疗准则为温补脾肾。从这一准则出发,指导温和灸主穴的选择: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太溪、气海、关元。同时有研究阐明,温和灸可以产生接近于红外辐射的效果,直接抵达人体内部组织,对血糖、血脂水平异常者具有调节作用,能有效调整血糖水平;而DPN的致病原因就是血糖升高,因而进行温和灸对治疗DPN有确切疗效。希望本文能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参考文献:

[3]张欢,袁有才,张效科.中医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现状[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5):126-130.

[4]闫寒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2):34-35,38.

[5]邓小敏,陈兰,陈思华等从《内经》“五脏皆柔弱,善病消痒"理论探讨2型糖尿病防治策略[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3):9-11.

[6]曹亮,佟杰,陶李.温阳止渴方对脾肾阳虚型消渴病糖脂代谢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6,37(5):553-555.

[7]郑庆浩,谢爱琼,房宗宝.曾胜主任论治消渴病的临床经验[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10).81-82.

[8]赵利婷,赵杰,赵建平,等.赵杰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经验举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3):72-74.

[9]许传华,彭万年.彭万年教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学说浅议[J].中医药学报,2011,39(6):50-51.

[10]陈惠,刘苇苇,黄静,等.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探讨[J].环球中医药,2012,5(9):686-688.

[11]韩雨昕,褚月颉,李萍.李萍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内外同用治疗消渴痹证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2):28-29.

[12]徐磊,李骥,梁志强,等.知葛通脉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9,40(8):1049-1052.

[13]林志远.补阳还五汤合壮督汤治疗消渴病痹症(脾肾两虚兼瘀型)临床研究[D].天津中医药大学,2020.

[14]马海玉,董慧杰;,党毓起.党毓起运用匀气散加味熏蒸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山西中医,2020,36(2):9-11.

[15]王小平,沈雪勇,魏建子.不同参数艾条温和灸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21,40(3);358-361.

[16]蒋志明,赵丽娜,李小贾,等.艾烟的芳香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9,42(5):98-102.

[17]胡静,杨华元.艾灸刺激物理信号的传导途径及其作用[J].中国针灸,2021,41(5):577-581.

[18]冯萧,燕炼钢,陈幸生.艾灸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1):153-155.

[19]尹海燕,罗钦,侯帅,等.艾灸镇痛下丘脑疼痛相关信号分子的PCR Array筛选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3):8-13.

[20]蒋志明,赵丽娜,李小贾,等.艾烟的芳香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9,42(5):98-102.

[20]蒋志明,赵丽娜,李小贾,等.艾烟的芳香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9,42(5):98-102.

[21]赵建玲,李忠仁.温和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1):13-16.

[22]王朝辉,张娇娇,刘畅,等.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尾神经形态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4,34(2):181-184.

[23]罗星子,费爱华,吴花,等.温和灸背俞穴结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2(2):62-64.

[24]王洁,黄香妹,金瑞芬,等.0级糖尿病足血管病变患者艾灸三阴交穴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19(7):70-72.

[25]陈云.足三里烧山火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0.


文章来源:廖冰,柴铁劬.从脾肾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选穴启示[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13(02):5-7+1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426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宁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6309

国内刊号:64-1064/R

邮发代号:74-35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