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心理疏导缓解静脉采血儿童恐惧感的效果观察

  2021-06-01    15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疏导缓解静脉采血儿童恐惧感的效果。方法在本院范围内,以2019年9月~2020年9月为时间节点,选取静脉采血儿童9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开展传统护理,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依据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比两组恐惧、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恐惧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轻(P<0.05)。观察组疼痛行为反映情况(安慰、哭闹、活动、腿的动作、面部表情)评分较对照组,均偏低(P<0.05)。结论针对静脉采血儿童,通过开展心理疏导,能减轻疼痛,缓解其恐惧感,应用效能突出。

  • 关键词:
  • 医学检验
  • 心理疏导
  • 恐惧
  • 疼痛
  • 静脉采血
  • 加入收藏

有研究指出,不管是儿童群体,还是成年人群,在面对静脉采血这一情况时,均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但需要指出的是,所产生的此种心理是正常的、常见的。对于成年人而言,其在面对静脉采血时,能够比较理智地进行自我调节,而针对儿童群体,因过度害怕疼痛,会导致其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1]。采血恐惧除了会对采血的准确度造成影响外,还容易留下不良刺激,严重者会对儿童的心理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所以,为了能够保证采血的正常、顺利开展,消除采血所带来各种不良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围绕本院在2019年9月~2020年9月所收治的90例静脉采血儿童,实施心理疏导,评定其效能,现就此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9月~2020年9月,选取在本院行静脉采血的儿童90例,将其分成两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5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4.12±0.16岁,男25例,女20例,家长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1例,大专及以上24例;观察组45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4.08±0.13岁,男、女比为24∶21,家长文化程度:19例高中及以下,26例大专及以上;两组上述数据经综合比对,并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且本研究已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均需进行静脉采血;(2)各生命体征症状(如心率、脉搏等)正常。排除标准:(1)严重脏器功能异常;(2)免疫、血液系统异常;(3)中途退出。

1.2方法

对照组在静脉采血中开展传统干预,由技师按照常规流程来进行操作,并给予饮食干预、用药指导、心理辅助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1)感知觉沟通(0~1岁)。在此阶段,幼儿多依靠知觉来认知世界,因此,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应用非语言方式来开展,比如用眼神来交流,靠声音、语言等来对幼儿的注意力进行转移,另外,面部表情应做到和蔼、亲和。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做到眼快、手快,以此来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其恐惧心理,并对家长的焦虑给予安抚。(2)转移性疏导。(1)1~3岁幼儿期。在此时期,儿童有着较快的心理发育速度,并且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应借助各种语言技巧,在注射时,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各微小变化进行细致观察,并用交谈的方式进行沟通,比如“宝宝叫什么名字?多大了?”等,如果遇到存在反抗表现的儿童,可说:“让阿姨看看宝宝的胳膊昨天洗澡没?干净不干净?哦,怎么洗得,还有小虫呢?让阿姨帮你拿出来,装在小瓶子中,你数数共有多少只。”采用此种引导方式,往往能够调动儿童好奇心,减轻其恐惧。(2)3~5岁童年早期。在此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仍然处于快速阶段,已经可以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认知活动,应多对其进行引导与鼓励,采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沟通。用身体语言,比如抚摸其手或头,微笑,以此来表示安慰;当孩子没有哭,或者已经扎上针,此时,及时说“好勇敢,你真棒”。在采血之前,做好交流,提前告知孩子“采血时会有一点疼,但能耐受,你是最棒的;若疼,忍不住可以哭,好吗”,此种讲解儿童能接受。(3)教育启发式(5~7岁)。在此阶段,儿童智能发育已趋于健全,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应将引导、说明作为重点。促进儿童自信心的增强;另外,技师的态度也十分重要,应做到和蔼可亲,与儿童之间建立朋友式关系,详细讲解为何要采血,告诉他阿姨会慢些,不会有明显疼痛,以此来消除儿童的顾虑,促进心理障碍的减轻。(4)奖励式心理疏导。结合儿童都喜欢被表扬的心理,可以准备满足各个年龄段儿童需要的玩具,比如拨浪鼓、娃娃等,给孩子送礼物,以此来稳定其情绪;小小的物质能够将儿童的疼痛解除掉,还能使在场的孩子有模仿的榜样,因而增强信心,高质量地完成采血。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恐惧程度及疼痛评分。(1)恐惧程度[2]。如果没有恐惧感,或者是恐惧感轻微,但是不回避,即Ⅰ级;如果存在恐惧感,且试图回避,即Ⅱ级;如果有比较强烈的恐惧感,尽力回避,需要家长或者其他人员强行按压方能采血,即Ⅲ级。(2)疼痛[3]。采用美国密歇根大学Merkel等所制定的FLACC疼痛评分法,此方法对于0~7岁儿童最为适用,包含5项内容,分别为腿的动作、面部表情、可抚慰性、哭闹、活动,各项均依据0~2来评分,总分为0~10分,分值越高,提示儿童有着越明显的不适或疼痛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处理各项数据,针对计量资料±s,用t来检验;对于计数资料%,用x2检验;若组间经比对,差异明显,则由P<0.05予以表示。


2、结果


2.1两组恐惧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恐惧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偏轻(P<0.05),见表1。

表1两组儿童恐惧程度对比

2.2两组疼痛情况对比

观察组安慰、哭闹、活动、腿的动作、面部表情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偏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儿童疼痛情况评分对比


3、讨论


伴随医学模式的更替、完善与转变,生物医学逐渐融合于社会医学、心理医学模式,这对医院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且更严格要求。针对恐惧而言,其实是一种人们在面对危险境地,或者自己预期将要遭受某种伤害而产生的,有着不同强度的负性情绪反应[4]。因此,开展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心理疏导工作,有助于儿童及家长满意度的提升,而且还能达到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关系着未来的发展,这对于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以及强烈的信心。作为检验科技师,除了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包含丰富的语言艺术与情感、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等,这样才能为静脉采血儿童提供更优质服务,消除其恐惧心理,减轻其疼痛感受[5,6]。需要指出的是,疼痛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负面情绪体验,除了会给儿童带来短期不良影响之外,还会给个体的生理健康带来长期性、严重性的负面效应,是儿童在静脉采血中产生恐惧、抵抗心理的重要诱因[7,8]。有报道[9]指出,正性情绪在唤醒负性情绪方面,存在撤销效应,能够帮助个体以一种合理、妥当的方式缓解由负性情绪所造成的疾病或障碍。静脉采血作为一种医疗操作,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不管是在体检中,还是在疾病辨别、诊治中,均不可或缺。儿童因在心理发育上还不够成熟,在感知事物方面,仍然处在初级阶段,通常难以配合医师或技师来完成静脉采血操作,并且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恐惧、抗拒心理,不利于儿童的心智发育。技师在面对儿童时,需要依据其所处年龄段,开展对应性且人性化的心理干预,做好语言与非语言沟通,使采血儿童得到满足其年龄段的服务需要,消除恐惧感,减轻采血所致疼痛等不适,更好且更高质量地完成静脉采血工作。有学者[10]强调,在静脉采血中开展心理干预,能够提高采血者的依从性。另有研究[11]指出,通过对静脉采血者进行心理疏导,有助于其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减轻,可提高其采血配合度。此外,还有研究[12]以76例静脉采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A组仍开展传统护理,B组实施心理干预,结果发现,B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从5.12±1.04分降至2.50±0.71分,而A组则从5.08±1.10分降至4.36±0.55分,B组降幅更大;此外,Ⅰ级恐惧例数也明显偏多。从本文可知,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疼痛各指标评分明显偏低。此结果与上述结论相一致。表明心理疏导在减轻静脉采血儿童疼痛及改善恐惧感方面,有着不错效果,适用性理想。

综上所述,将心理疏导应用于静脉采血儿童,不仅能减轻其疼痛,而且还能缓解恐惧感,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赵丽芳.皮肤抚触联合言语鼓励对学龄期儿童静脉采血过程中啼哭时间及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511(4):163.

[2]王俭.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负面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2):193-194.

[3]翁洁,沈军英,黄斌于.舒适护理对儿童输液穿刺成功率,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17):2171-2173.

[4]韦艳珍,李艺.护理风险管理在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采血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20,3(2):109-112.

[5]杨丽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及家属的作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9):93-94.

[6]胡亚琴,江薇,袁亿里,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手术室护理人员辐射恐惧心理现况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1):85-87.

[7]王静,梁梅菊,王新萍.心理护理对血液病患者输血恐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4):252-253.

[8]谢王芳,楼晓芳,徐彬,等.儿童危重症患者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9,18(11):48-50.

[9]朱雪梅.护理警示标识联合舒适护理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救治成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1):3986-3988.

[11]李国敏.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6):683-684.

[12]吕伟,徐景霞.小儿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管采血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1):303-304.


文章来源:徐海英.心理疏导缓解静脉采血儿童恐惧感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1,16(10):164-16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心理科学进展

期刊名称:心理科学进展

期刊人气:314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3710

国内刊号:11-4766/R

邮发代号:2-938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