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

  2024-04-1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观察循证医学理论护理改善肺炎伴心力衰竭新生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72例肺炎伴心力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经电脑盲选法均等划分为均组36例的参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基于循证医学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肺部阴影消失、湿啰音、咳嗽消失、气喘缓解各项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心率、呼吸以及肝肋下增大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干预组心率、呼吸均慢于参照组,干预组肝肋下增大程度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干预组LVDd、LVDs低于参照组,干预组LVEF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干预组PedsQL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在基于循证医学理论护理模式下,其临床病症能够在较短时间得到改善,还可有效促进生命体征与心功能改善,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 关键词:
  • 循证医学理论
  • 心力衰竭
  • 心功能
  • 新生儿肺炎
  • 满意度
  • 生存质量
  • 加入收藏

新生儿肺炎伴心力衰竭是临床一种常见病症,因患病人群多为新生儿,故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与免疫系统仍未完全发育,患儿在被冷空气侵袭后极易诱发小儿肺炎,对患儿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肺炎在临床中属于一种细支气管性炎症,患儿不仅会出现咳痰、咳嗽等症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躯体不适,使其产生相应的不适主观情绪体验。除此之外,肺炎持续性存在的咳痰、咳嗽症状会进一步增加患儿呼吸困难程度,易引起低氧血症,而机体血氧含量一旦下降,将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其全身小动脉痉挛收缩,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力衰竭[2]。肺炎伴心力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在增加患儿医疗费用的同时,可危及其生命安全。临床护理人员作为患儿病情治疗阶段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围绕各类护理风险问题,开展科学性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此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其预后恢复[3]。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基于循证医学理论逐渐被应用于各个疾病中,且获得医患双方的一致认可[4]。基于循证医学理论下开展的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相比,前者更能够结合临床当前科研依据作为护理导向,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以确保患儿在治疗期间能够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5]。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新生儿肺炎伴心力衰竭开展基于循证医学理论护理模式的实际价值展开深入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72例肺炎伴心力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经电脑盲选法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各36例。参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1~14 d,平均(7.15±0.26)d;体重2 500~4 000 g,平均(3 241.15±43.19)g;家长男20例,家长女16例;年龄23~38岁,平均(32.15±4.19)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学历6例、高中学历9例、大专及以上学历36例。干预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1~14 d,平均(7.19±0.32)d;体重2 500~4 000 g,平均(3 241.20±42.98)g;家长男19例,家长女17例;年龄23~38岁,平均(32.19±5.02)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学历5例、高中学历12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9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所有患者、家属以及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未见样本资料缺失;根据《中国急性心力衰竭急诊临床实践指南(2017年)》[6]相关标准确诊,且辅以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年龄1~14 d;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气促、咳嗽及发热,可听诊双肺有湿啰音,X线结果表示患儿双肺出现斑片状阴影;家长可接受随访调查者,且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患儿无肝肾功能异常,无继发性或原发性痴呆。

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肾、佝偻病以及严重营养不良等其他原发病患儿;先天性哮喘或心脏病;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抵触心理较为严重;患儿家属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者;因自身因素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于患儿入院起便予以健康宣教,向家长介绍疾病发生原因、具体治疗流程和护理措施、相关注意事项,嘱咐家长积极配合治护工作的开展,向家长询问患儿有无家族哮喘史、呼吸道感染以及具体发病时间;对患儿咳嗽时呼吸变化予以密切观察,确认是否存在呕吐与痰鸣音等特征,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变化,对其生命体征展开全面评估,协助医生开展相应治疗措施。

干预组则实施基于循证医学理论护理模式,主要措施涵盖以下几点。

(1)创建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含一名科室护士长及数名工龄达到3年及以上的护士,由科室护士长担任此次护理组长。

(2)循证护理问题,小组成员根据以往临床工作经验,分析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现存与潜在的护理问题,针对患儿发病原因、治疗与护理措施等方面,由循证护理小组结合以往护理经验提出切合实际的护理问题,并就如何开展患儿心排血量护理、喂养护理、体温护理、呼吸道管理等问题展开医疗证据收集,明确“新生儿”“心力衰竭”“呼吸道”“喂养”“肺炎”等关键词,在维普、万方以及知网等知名数据库查找上述关键词,由组长统一评价最终检索的护理文献,从中筛选安全可靠的护理证据,小组成员通过将自身多年护理经验以及患儿具体情况与护理文献相结合,为患儿制定全面、科学且高效的护理计划,在护理计划制定完成后,由组长召开组内讨论会议,要求组员分别提出自身拟定的护理问题与解决措施,共同讨论护理干预的可及性与科学性,最终将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汇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最终的护理方案,并对每位护士合理分配相应措施。

(3)循证护理,①强化患儿家长健康指导为通过视频播放、发放知识手册、讲座等多样化方式普及疾病、治疗必要性、相关流程与不良反应,缓解家长因担忧预后与患儿病情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强化治护效果;同时需要知道家长掌握如何正确处理患儿便秘与哭闹等情况,嘱家长确保患儿能够拥有充足睡眠;②心理指导是由于患儿病情相对严重,家长通常存在严重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不仅需要观察与评估患儿病情,还需帮助家长缓解消极情绪,与其讲解病情变化情况和治疗方式,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改善负面情绪;③感染预防护理是护理人员需保证患儿每日能够得到充分休息,但由于患儿长期卧床,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故需要护理人员为患儿定期翻身并清洁皮肤,按摩受压部位,降低感染风险;④心排血量护理是一般正常新生儿心率在120~140次/min,当患儿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率加快至160次/min以上,呼吸加快至60次/min以上且肝脏增大时,需及时同时医生,协助其开展强心利尿剂、镇静等治疗,并且在患儿使用强心剂后,严密观察心率变化;⑤喂养护理是保障新生儿拥有足够热量时治疗疾病的重要条件,在条件许可予以开展母乳喂养,或予以配方奶喂养,护理人员需依据患儿提供变化调整所需热量;另根据患儿病情选择静脉营养法、鼻饲法或自行吸吮法,喂奶时需将患儿头部适当抬高,选择侧卧缓慢喂奶,喂奶结束后可将患儿抱起或轻拍背部,避免呛奶或溢奶,同时需要注意观察患儿面部表情,是否存在腹胀或呕吐现象;⑥维持体温正常是新生儿因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成熟,体内棕色脂肪储存量较少,体表面积较大,极易出现体温过低而导致硬肿症,故护理人员需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开展体温护理,定时测量腋温,一般4 h测量1次,对于体温偏低者可选择肛门测量;一旦患儿体温>38.5℃,便需要进行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尽可能避免使用药物或酒精擦浴的方式降温;对于体温未升者,可根据患儿体重与年龄选择置入暖箱或热水袋的方式保暖,确保患儿体温能够维持在36.0~37.5℃,在使用热水袋时注意将水温控制在50~60℃,避免烫伤;同时在暖箱内对患儿开展护理操作时,注意动作轻快,尽可能减少开箱次数,降低传导散热;⑦呼吸道护理是可予以患儿去枕侧卧位,促使气管伸直,有利于翻身拍背和吸痰;在吸痰前先轻拍背部,将吸痰压力控制在小于25 kPa,时间<15 s,将鼻导管插入口鼻腔后再吸引,吸痰动作轻柔,防止鼻黏膜受损;当患儿痰液黏稠时,需予以药物压缩雾化吸入稀释分泌物,促进痰液排出;与此同时,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给氧方式,一旦患儿出现呼吸暂停、面色发绀经吸痰、托背、弹足底等处理无效时,可采用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1.3 观察指标

(1)两组肺部阴影与湿啰音、咳嗽、气喘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2)参考《实用新生儿学》[7]相关标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以及肝肋下增大程度。

(3)分别在护理前与护理后评价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由工作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迈瑞DC-N3S)检测。

(4)分别在护理前与护理后评价两组生存质量,评价方式选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8],量表涵盖社会、情感、角色、生理4个方面,总分100分,评分与护理效果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组肺部阴影消失、湿啰音、咳嗽消失、气喘缓解、体温各项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2.2 两组心率、呼吸以及肝肋下增大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率、呼吸以及肝肋下增大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心率、呼吸均慢于参照组,干预组肝肋下增大程度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率、呼吸以及肝肋下增大程度比较  

2.3 两组心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LVDd、LVDs、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LVDd、LVDs低于参照组,干预组LVEF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PedsQ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PedsQ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PedsQL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心功能比较   

表4 两组PedsQL评分比较  


3、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因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肺组织感染的一类病症,患儿主要表现为喘息、发热、咳嗽、咳痰等病症,若未能及时予以治疗,将会引起心力衰竭与呼吸衰竭,是肺炎中严重并发症之一[9]。心力衰竭主要是因呼吸困难导致机体氧耗量增加,心肌无法通过氧气代谢,进一步减少了心肌细胞物质的生成量,引起心肌收缩乏力,加重心脏负荷阻力,降低左心室射血水平[10]。鉴于肺炎伴心力衰竭对新生儿健康的危害性,故如何有效控制并改善患儿病情尤为重要。

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将临床以往护理经验与科学研究成果相融合,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制定科学且有效的护理方案,以促进患儿病情恢复[11]。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各项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心率、呼吸均慢于参照组,干预组肝肋下增大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有利于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病情恢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改善生命体征。分析原因在于,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是一项具有条理性、组织性与计划性的护理流程,护理人员在基于循证理论基础上成立护理小组,全面分析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的相关问题,借助互联网技术全方位检索与疾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在此基础上制定对应的护理计划[12]。在本研究中开展的健康教育,通过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纠正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偏差,使其对患儿病情发展拥有正确的主观判断,而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与了解,能够进一步改善患儿膳食结构与居住环境,使患儿在住院期间得到更好的生活照护,以利于患儿病情康复[13]。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干预组LVDd、LVDs低于参照组,干预组LVEF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还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究其原因在于,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能够有利于患儿病情向着正性方向转归,减轻肺部炎症与呼吸困难,一定程度缓解心肌耗氧量,促进心功能康复[14]。而心排血量护理、喂养护理、维持体温正常以及呼吸道护理等护理干预,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儿稳定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受阻,使其拥有足够热量,进一步改善心脏供氧量与肺部通气量,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促进病情预后[15]。

综上所述,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开展基于循证医学理论护理效果确切可行,不仅能够缩短肺部阴影与湿啰音、咳嗽、气喘、体温各项症状恢复时间,还可促进心率、呼吸等体征恢复正常,缓解肝肋下增大程度,促使心功能改善,提高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梁婉珊,金敏芳,何静雯,等.预警风险制度对新生儿肺炎症状改善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9):103-106.

[2]张太琴.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4):4187-4188.

[3]冯东灵,段素娴,苏梅艳,等.规范化护理干预在肺炎并慢性心力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3,31(12):137-140.

[4]范文娟,杜双,李星.个性化护理对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心脏功能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87-89.

[5]石利云.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841-842.

[6]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中国急性心力衰竭急诊临床实践指南(2017)[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12):1347-1357.

[7]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等.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1-261.

[8]任占花.营养干预联合风险干预护理对肺炎患儿营养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7):1232-1234.

[9]钱丽香,高丽娟,谢樱.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124-126.

[10]胡学琴,黄艾艾,李群,等.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干预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3):46-49.

[11]张艳,许文雪,宫立莹,等.多科室协作护理联合环境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9):61-63.

[12]王丹.PDCA循环护理方案对肺炎患儿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天数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8):1254-1257.


文章来源:陈霜凌,贺亚楠,于燕.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J].临床研究,2024,32(04):180-18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971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2531

国内刊号:51-1656/R

邮发代号:62-245

创刊时间:200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