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CT特征分析及文献复习

  2023-09-07    2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 CIP)患者的胸部CT特征及变化,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5例确诊为CIP患者的CT图像,初步总结CIP影像特征。5例患者均为男性,确诊为肺癌后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不同时期出现气短、心悸、咳嗽、胸闷、腹泻、Velcro啰音、骨髓抑制等临床表现。肺部CT征象主要包括磨玻璃影、斑片实变影、网格影、蜂窝状影、纤维条索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及结节影等,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结果:CIP影像主要表现为肺内以间质改变为主的多样性、多态性病变,分布以双侧或单侧肺野中外带为主,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所好转,影像表现均有所吸收。结论:CIP的影像学征象表现各异,但CT可以客观清晰显示间质性肺疾病的变化,对CIP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CT特征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肺炎特征
  • 计算机体层成像
  • 间质性肺疾病
  • 加入收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s)是通过对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的靶向抑制,激活效应T细胞,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的药物。ICIs治疗中可能出现几乎全身各器官系统等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 irAE)[1]。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 CIP)具有较高死亡率[2]。CIP是一种由ICIs引起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表现各异的肺部损伤。随着ICIs的广泛应用,CIP的报道越来越多[3],但CIP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易误诊[4]。本文将对确诊为CIP的5例患者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学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06月至2022年02月诊断为CIP的病例5例,均为男性,年龄45~80岁。5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肺癌,其中2例为鳞癌,分期分别为Ⅲc期(T3N3M0)及Ⅳa期(T1cN1M1b);2例为腺癌,分期分别为Ⅲb期(T4N2M0)及Ⅳa期(T3N3M1b);1例为小细胞肺癌,分期为Ⅳa期(T4N3M1b)。治疗前影像学评估均无肺部基础疾病。5例患者均使用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抑制剂治疗。经治疗后,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气短、心悸、咳嗽、胸闷、Velcro啰音等症状及体征,其中3例患者同时出现乏力、骨髓抑制等症状及体征,2例患者出现腹泻等症状。症状发生时间为治疗后21~84天,平均58.8天。本组患者在确诊为CIP之前均未使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所有患者在行ICIs治疗前、后均行胸部CT检查。

1.2检查方法及图像分析

采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机。扫描参数:电压130 kV,电流采用自动调节管电流技术, 螺距0.6,层厚5.0 mm,层间距5.0 mm。患者 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肺 尖扫至肺底。采 用肺算法重建,层厚1.25 mm,层间距1.25 mm,窗宽1 600 HU,窗位-500 HU。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胸部CT图像进行评估,若诊断意见存在分歧时,经讨论后达成一致。

评估内容包括:①CT征象:磨玻璃影、斑片实变影、网格影、蜂窝状影、纤维条索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及结节影等。②肺部分区[5]:将双肺共分成6个区域,上区为主动脉弓水平以上,中区为主动脉弓与左肺静脉水平之间,下区为左肺静脉水平以下。③肺部分带[6]:将双肺共分成6个带,外带为靠近胸膜侧约1/3肺组织,内带为靠近纵隔约1/3肺组织,中带为内带与外带之间1/3肺组织。④病变的评分标准:采用半定量评分系统,通过视觉分析,评估所划分区域中正常肺实质的受累程度(磨玻璃影、斑片实变影、网格影、蜂窝状影、纤维条索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及结节影)。评分标准[6]为:0分,未见明显肺实质累及;1分,累及1%~25%的肺实质;2分,累及26%~50%的肺实质;3分,累及51%~75%的肺实质;4分,累及76%~100%的肺实质(如图1所示)。本组实验5例患者肺部6个分区和6个分带得分的总和提供了肺部受累情况,5例患者每个影像学征象可能的得分范围,区:0~60分,带:0~60分(如表1-2所示)。

诊断CIP需同时满足以下三点[7]:①ICIs治疗史;②接受ICIs治疗后,胸部CT出现新发磨玻璃影、斑片实变影、网格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等;③除外肺血管炎、肺栓塞、肺部感染、肺水肿、肺部肿瘤进展等。本组5例患者经临床与影像诊断为CIP。

图1 CIP病变CT影像  

A:未见明显肺实质受累,评分为0分;B:左肺上区外带1%~25%肺实质受累,评分为1分;C:双肺下区内中外带26%~50%肺实质受累,每个带评分为2分;D:双肺下区内中外带51%~75%肺实质受累,每个带评分为3分;E:双肺下区内中外带76%~100%肺实质受累,每个带评分为4分。

表2肺部病变分带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胸部病变分布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两位放射科诊断医师之间对于胸部病变评分一致性检测用Kappa检验:κ≥0.61,表示吻合度高,0.6>κ>0.41表示吻合度中等,κ≤0.4表示吻合度低。用χ2检验(Chi-square test)比较分类变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随访结果

5例患者有肺癌病史,予ICIs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气短、心悸、咳嗽、胸闷、Velcro啰音等症状及体征,其中3例患者同时出现乏力、骨髓抑制等症状及体征,另2例患者出现腹泻等症状。5例患者在使用ICIs治疗之前白细胞计数均为正常,且在确诊为CIP之前均未进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5例患者出现CIP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后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均好转,其中1例患者好转后继续使用ICIs治疗,见新发活动后气短、心悸、胸闷、Velcro啰音、骨髓抑制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表现较之前严重,发病部位较之前不同。

2.2胸部CT表现

两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评分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κ>0.800,见表3)。胸部CT表现(如图2所示):磨玻璃影4例;网格影3例;纤维条索影2例;蜂窝状影2例;结节影2例;斑片实变影2例;牵拉性支气管扩张1例。治疗后改变:1例患者影像学征象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及纤维条索影,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磨玻璃影减少;1例患者出现双肺多发斑片实变影后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斑片实变影减少,但继续使用ICIs治疗后双肺及双侧胸膜下新发磨玻璃影、蜂窝状影及网格影。单样本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所有病变分布以中带和外带为主,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评分见表2;而上区、中区、下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评分见表1。

表3两位观察者评估肺实质受累的Kappa值


3、讨论


CIP是肺癌免疫治疗中相对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一段时间,胸部CT出现新的肺部阴影,临床上新出现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表现(除外肺部疾病进展情况)[4]。CIP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危险因素不明确,是临床关注度较高的不良事件之一,其发生率较低,仅占4.5%,但其致死率较高[2,8]。因此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及时针对性治疗对患者至关重要。CIP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POSTOW等[9]研究发现其可能主要与T细胞活性增高、自身抗体水平升高及炎性细胞因子增多等有关。在ICIs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通常会引起免疫失调,造成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内T细胞活性增高、自身抗体水平升高及炎性细胞因子增多等,可导致CIP的发生。

图2典型病例胸部CT表现   

例1(A-D):右肺下叶鳞癌切除术后,行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42天后,双肺新发对称性片状磨玻璃影及网格影,双肺中外带为著。例2(E-H):左肺上叶中央型肺癌,行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84天后,右肺上叶及双肺下叶新发磨玻璃影,双肺中外带为著。

CIP患者发病时可无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组5例患者在接受ICIs治疗后均出现新发的气短、心悸、咳嗽、胸闷、Velcro啰音等症状及体征,与文献报道一致[3]。

CIP影像学表现各异,表现为磨玻璃影、斑片实变影、网格影、蜂窝状影、纤维条索影、牵张性支气管扩张、结节影。本组研究数据显示患者胸部CT多表现为磨玻璃影及网格影,并以双肺中带及外带多见,与DELAUNAY等[10]、NOBASHI等[11]研究结果保持一致。磨玻璃影是肺泡腔内炎细胞浸润伴少量渗出液,且尚存在气体所致;网格影是小叶间隔及叶间胸膜增厚所致。CIP病变以双肺中带及外带多见,即常见于胸膜下区,这可能是由于病变较易累及二级小叶分隔结构所致。

根据文献报道[12],CIP依据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 O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型(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 NSIP)、过敏性肺炎型(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HP)、细支气管炎型(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BO)、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 damage, DAD)等。①OP型:CIP最常见的类型。胸部CT表现为中、下肺外周及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多发斑片实变影、结节影、磨玻璃影,实变区域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3,13]。有专家学者[13]研究认为反晕征为OP型较特异的征象,胸部CT表现为中心呈磨玻璃影,周围呈环状高密度影。②NSIP型:胸部CT表现为双下肺磨玻璃影,随着病情进展,胸膜下出现纤维条索影、网格影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11,14]。③HP型:胸部CT表现为中、上肺多发边界不清的结节影,伴有双侧磨玻璃影[3,15]。马赛克征为其特征表现[16],胸部CT表现为肺密度不均匀。④BO型:胸部CT表现为双上肺弥漫性结节影,支气管壁增厚[17]。有文献[16]指出树芽征为其典型表现,即胸部CT示胸膜下区分支状结构。⑤DAD型:胸部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斑片实变影、磨玻璃影,伴有气腔、实变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随着病情进展(渗出、增生、纤维化)而变化,为急性间质性肺炎的病程[3,14]。

本组病例均考虑为混合型,以中带、外带多见。病例1、2、4考虑为以OP型为主的混合型,影像主要表现为双肺中区及下区网格影、蜂窝状影、结节影、斑片实变影、磨玻璃影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病例3为以NSIP型为主的混合型,影像主要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复查胸部CT示双肺纤维条索。病例5为以DAD型为主的混合型,影像主要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斑片实变影、网格影及蜂窝状影,并随病情进展而变化。

根据CIP诊治指南[7],将CIP分为四级:1级:影像表现<25%肺受累或局限于单个肺叶;无明显临床症状。2级:影像表现25%~50%肺受累或累及多个肺叶;新出现的临床症状,如气短、咳嗽、胸痛、发热、低氧血症,或原有临床症状加重。3级:影像表现>50%肺受累或累及全肺;临床症状严重,日常活动受影响。4级:出现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本组5例患者均考虑为3级,这可能是由于5例患者均有肺癌病史,基础肺功能降低,导致患者出现CIP时,耐受性会更差,所以病情更严重,相应的预后也会更差。有文献[18]指出CIP发生的严重程度还可能与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及性别等有关,但目前尚缺乏足够证据证明其相关性。

综上所述,尽管ICIs治疗肺癌后出现CIP的发病率不高,但具有高致死率,其临床表现并没有显著特异性,影像学模式较为复杂,为CIP的准确诊断带来困难,需引起临床医生及影像医生的高度重视。CT对于CIP的诊断可能性较高,因此当患者ICIs治疗期间出现新发或加重的临床症状需及时行胸部CT检查,进而提高对CIP的诊断能力,不断完善CIP的规范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基金资助: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0GG0122);


文章来源:徐艳秋,杨晓光,徐洪伟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CT特征分析及文献复习[J].现代肿瘤医学,2023,31(19):3658-366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期刊名称: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期刊人气:195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6902

国内刊号:11-9295/R

邮发代号:78-270

创刊时间:200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