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宗教及社会心理

  2020-02-08    37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追溯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的古典理论渊源,同时对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的新进展进行探讨。宗教与心理可追溯到詹姆斯、埃里克森、荣格、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对宗教心理的阐述,从而产生了宗教心理学学科。宗教与社会心理及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在学术界从未停止过,近些年,有了宗教与心理健康、宗教与社会认同等热点关注领域。

  • 关键词:
  • 宗教
  • 宗教心理学
  • 社会心理
  • 述评
  • 加入收藏

宗教与社会心理具有紧密联系,宗教信仰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机制,甚至能够影响社会心理的发展方向。首先,宗教的界定主要有本质界定(substantivedefinition)和功能界定(functionaldefinition)两种视角。本质视角认为,宗教是对神圣事物的信念;功能视角认为,宗教是为解答人类生活终极问题的信念和实践体系。但无论是本质视角,还是功能视角,都强调信念是宗教的重要内涵,而信念与社会心理紧密相关,这从宗教定义上就阐明了社会心理在宗教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宗教研究具有重大解释力。心理学的宗教研究为更好地理解宗教、分析宗教开辟了一种新视角。从某种程度上看,认知、情感和社会交换等心理因素构成了宗教的微观基础。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宗教如何演变是可以解释的,如心理学对宗教行为、宗教信仰,宗教经验的分析均富有见地。因此,基于心理学在宗教研究中的适用性,以及宗教的信仰本质,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以宗教为研究对象的宗教心理学(psychologyofreligion)[1]。因此,值得注意的是,以学科形式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的宗教心理学,进入21世纪之后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转而以宗教与社会心理等主题形式出现在研究中,这也是本文以宗教与社会心理的主题形式,而非宗教心理学的学科形式进行文献回顾和评析的原因。


一、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理论探源


宗教的心理学研究起源于霍尔与詹姆斯等人对宗教与心理的研究,产生了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三种心理学路径对宗教的分析。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心理特质对信仰宗教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则分析宗教群体资格、认同等因素与宗教行为的关系;实验心理学主要是从方法学上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宗教心理。在尔后宗教的心理学研究中,以上几种研究视角不断受到质疑和批判,其中对实验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视角的批判最为突出,个体心理学也饱受质疑,并且学者强调融合心理学对宗教研究的范式。尽管如此,宗教心理研究在许多经典理论家那里依旧开花结果,为目前的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詹姆斯是宗教与心理研究的主要开创者,其对宗教与心理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非理性的角度看待个人的宗教经验,主张实用性的原则处理信徒的人格差异,并运用一种比较的方法进行宗教心理研究。与此同时,在其宗教心理研究中融入了许多现象学的方法和理论,同时在现象学的基础上融合阐释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而建构起一套宗教心理学研究路径。詹姆斯以非理性角度分析宗教经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逻辑缺陷。这也为后世新宗教研究范式中理性选择理论的引入打下了基础[2]。

弗洛伊德运用本我、自我、超我的模型对宗教信仰背后的人格动力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宗教是一种幻想和心理投射,这种心理投射的动机来自人的性本能。弗洛伊德代表着一种对宗教的心理解释路线。虽然弗洛伊德对宗教的解释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心理学路径,但也引起了不少质疑和批评。同时,弗洛伊德也为宗教的变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早期指引,特别是《偏执行为与宗教习俗》《图腾与禁忌》两本著作为变态心理学在宗教研究中的应用起基础性作用。

埃里克森为宗教的心理研究掀开了新篇章,从身份认同和生命周期理论出发,建构起自己的心理学体系,认为宗教是心理健康和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宗教功能,认为宗教是对基本信任感的确认,自律生存的指导,希望和信仰的肯定,以及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埃里克森提出了一种新宗教心理的解释模型,这种模型打破了彼时宗教与心理研究方法理论上的单一性,成为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的先驱。

荣格在批判弗洛伊德宗教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将自己的类型心理学(distinctivepsychology)在宗教研究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与弗洛伊德强调本能在宗教中的作用不同的是,荣格更强调一种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以及植根在心理功能上的原型(archetype)。荣格认为,心理发展被一种自动的个体化过程所控制,是一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机能方面的整合,进而形成自我。与弗洛伊德类似,荣格也直接将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宗教研究中,宗教体验与宗教情感中的心理现象成为其主要关注点。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心理原型概念也受到批评和质疑。比如,荣格对宗教传统的分析被视为心理学理论对宗教的简单应用,把宗教事物化归为心理学的简单现象)[3]。宗教与社会心理的研究具有经典的心理学渊源,其可以回溯到詹姆斯、弗洛伊德、埃里克森、荣格等心理学巨匠对宗教的分析。早期心理学家的宗教研究为后续宗教与社会心理的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二、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新进展


宗教与心理的研究早已有之,且又以20世纪70年代最甚,宗教心理学的兴起也在此时。但进入21世纪后,以宗教心理学为学科进行研究的已不多见,并逐渐远离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但以宗教与心理为主题的研究,尤其是宗教与社会心理的研究(如宗教与社会认同)并未消亡,反而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现在心理学研究占主流阵地的为个体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而个体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对宗教的解释十分有限,然而兼顾社会学色彩的社会心理学对于宗教研究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宗教心理学的衰落,只是个体心理学在宗教研究中的消解,并非宗教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淡出。虽然宗教心理学可能即将不复存在,但宗教依旧是心理学关注的重要研究对象。即使在宗教心理学饱受弱化的背景下,宗教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依旧取得了长足进展。例如,《宗教的社会心理》(TheSocialPsychologyofReligion)一书的再次出版所引起的学界反响,就是一种印证。通过对现有宗教与社会心理的文献分析,发现宗教与社会认同,宗教与心理健康成为当前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新的主要议题。

1. 宗教与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起源于泰弗尔(HenriTajfel)对内群偏好和外群歧视的社会心理研究,群体资格(membership)和范畴化(categorization)为社会认同论的核心[4]。宗教作为特定的社会范畴,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中的社会认同论者的极大兴趣。在社会认同论者看来,主观不确定性是人的日常生活事实,也是基本的社会心理事实,个体会因不确定性产生焦虑。面对不确定性,追求确定性和意义成为人最基本的品质,即激发出一种求知动机(epistemicmotivation)。为应对主观不确定性,力求为生活和生命赋予确定性、意义和秩序,其中最为基本的策略则是隶属于特定群体,获得相应的群体资格。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和实践体系与人们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不谋而合。宗教的群体资格为应对因不确定性产生的本性焦虑,为人们终极问题作出解答,使人们感受到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宗教认同随之形成。

宗教认同研究有关宗教行为的论点有:行动者具有多重群体资格;皈依一种宗教即主动追求其宗教群体资格;宗教群体资格的识别和觉知是以社会范畴化作为认知基础,宗教行动者对其宗教资格的积极评价通过社会比较得以强化;基于灵性资本与世俗资本,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得以区分。这从微观层面解释了个体宗教行为(皈依宗教)的社会心理动机。

在宗教群体行为方面,社会认同论者以内群偏好和外群歧视为基点,对宗教群体行为(如宗教冲突)也具有强有力的解释效用。简言之,社会认同论从个体上可以对个体宗教行为作出解释,从群体上能够为宗教群体活动进行分析。鉴于社会认同与宗教研究相切合,宗教与社会认同的研究成为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的新领地,并衍生许多具体的研究话题,如对在美国的中国基督徒的研究,宗教转变与社会认同的研究等。

2. 宗教与心理健康

宗教与心理健康亦是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最新的关注点。宗教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并非新话题,帕森斯就曾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讨论了宗教信仰和社会心理健康的联系。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逐步向后物质时代迈进,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逐渐从身体健康转向心理健康。现代人类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发展,宗教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使得宗教与社会心理重新成为研究热点。通常认为,具有入世性质的宗教有利于个体社会化,通过宗教行为建立起社会网络,帮助信徒顺利融入社会,增加社会资本,对个体心理健康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整体的社会信任感。除此之外,宗教教义还能为个体构建精神寄托,安抚负面情绪。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实证分析也开始兴起,通过对社会调查数据展开分析,有研究表明宗教对于社会幸福感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5]。


三、总结与展望


宗教与社会心理具有紧密联系,以宗教与社会心理为主题的研究源远流长,虽然宗教心理学经过历史沉浮,以学科形式的宗教心理学已淡出公众视野,但只是宗教心理学的逐渐弱化,宗教与社会心理的研究并未消解。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起源于早期心理学家对宗教中心理现象的关注,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早期心理学家过度重视实验,以及强调个体心理在宗教行为中的作用,甚至将宗教行为划为一种非正常的心理现象,使宗教心理学走向歧路,进而逐渐消解。值得欣喜的是,新宗教运动倡导将宗教作为一种真实或独立的变量,作为人类行为系统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将宗教与社会心理的研究寻找到了一种更为有效的路径。宗教与社会心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把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回归到一种更为广义的范式下,才是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的出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主题形式的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依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内涵。例如,宗教与心理健康、宗教与幸福感、宗教与社会认同的研究等,其中宗教与社会认同的研究更是优化,提升该企业产品所属国的原产地形象。

1. 回避品牌原产地负面形象的策略

国际营销已成为中国大公司的共同愿望,但目前产品原产地形象对企业国际营销具有不同影响。那些外国市场具有强烈偏见的产品领域,惟有品质的实质性改变方能扭转形象。国内学者研究已得出过有价值的结论[1],本文支持这些观点并提出建议。一是对于品质,必须用“事实”说话。二是异地建立生产基地。制造地常作为品质替代,中国厂商可考虑改换制造地来避开劣势,创造优势。三是与有声望的零售商合作。零售商同样是品质的替代,通过有声望的零售商分销,是形象建设的有效途径。

2. 研究局的限性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指出了皖北地区消费者对不同原产地形象的不同产品评价,以及根据消费者的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其消费者所认知的产品原产地形象对产品评价之间的影响也不同。但研究也存在一定地局限性。一是研究产品单一。由于不同产品群的不同属性会导致结果的不同偏差,所以在以后产品选择上应更加注意产品选择的多样性。二是样本数量较少。样本数量较少可能会导致样本代表性偏低,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充实样本的选择。三是本次研究主要探究中韩两国产品原产地形象,并没有涉及到典型发达国家的产品原产地形象。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考虑具有典型代表的原产地形象作为研究内容,从而使研究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忠,赵平.品牌原产地效应及其市场策略建议——基于欧、美、日、中四地品牌形象调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1).

[2]吴坚,符国群.原产地形象一个国际市场上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J].商业研究,2000(1).

[3]王海忠.国际市场产品来源地形象及其规避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蒋叶莎.宗教与社会心理研究述评[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10):85-86,12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世界宗教研究

期刊名称:世界宗教研究

期刊人气:131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宗教

国际刊号:1000-4289

国内刊号:11-1299/B

邮发代号:82-266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