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痞满从湿论治探讨

  2023-09-18    1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痞满是临床常见的脾胃系疾病,湿是导致痞满发生的常见病理因素。湿邪所致痞满有寒湿和湿热的不同,临床常见脾胃湿热、肝郁湿热、脾虚湿热、阴虚湿热、寒湿困脾及阳虚寒湿6种证型,治疗可分别采用清热祛湿、和胃消痞,疏肝行气、清热化湿,健脾益气、清热利湿,滋阴以清热祛湿,健脾燥湿、散寒除痞及温补脾肾、散寒祛湿之法。临证处方时,脾胃湿热常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连朴饮等加减治疗;肝郁湿热常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等加减;脾虚湿热常用六君子汤、藿朴夏苓汤等加减;阴虚湿热可用七味白术散、益胃汤等加减治疗;寒湿困脾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正气散、厚朴温中汤等加减治疗;阳虚寒湿常用附子理中汤、吴茱萸汤、金匮肾气丸等加减治疗。同时需注重日常起居、饮食及情志调摄,日常调护尤需顾护脾胃。

  • 关键词:
  • 寒湿
  • 柴胡疏肝散
  • 湿热
  • 痞满
  • 藿朴夏苓汤
  • 加入收藏

痞满是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的临床常见脾胃系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自觉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特点。痞满又被称为“痞塞”“痞隔”“胃痞”等。痞满的发病常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体虚久病等,导致中焦气机不利,或邪气留滞,脾胃升降失常而成[1]。痞满与湿邪的关系密切,湿邪是形成痞满的常见病理因素[2]。以下基于湿邪特性及其与中焦脾胃之间的关系,探讨从湿论治痞满的思路与方法。


1、湿邪与痞满


湿邪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湿邪既是外感六淫之一,也是内生五邪的一种,为患最广。《黄帝内经》最早对湿进行论述,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敦阜之纪……大雨时行,湿气乃用……其动濡积并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以上论述提示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们居住、工作环境可对机体产生影响,当湿气淫溢,超越机体的正常防御能力时,则可发病。外感之湿乃感天地之湿邪而致,内伤之湿则缘于饮食起居失宜、情志失调等所致的脏腑功能失常、津液输布代谢障碍。《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逆调论》言:“肾者水脏,主津液。”人体津液代谢涉及多个脏腑,而脾居中央灌四旁,是水液运化的中枢,内湿的产生尤与脾脏关系最为密切[3]。《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病源候论·湿病诸候》云:“湿病,由脾胃虚弱,为水湿所乘”[4];《医方考·升阳益胃汤》[5]曰:“湿淫于内者,脾土虚弱不能制湿,而湿内生也”。由以上历代医家的论述可知,内湿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盛则阳微;而湿气通于脾,脾喜燥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滋生内湿。素体脾虚之人,常为湿盛之体,同类相召,又易感外湿,如《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6]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而脾受湿侵,又进一步影响其运化水液的功能,加重内湿,形成恶性循环。在湿病的发病过程中,外湿与内湿常相兼为患,互为因果。湿性重浊黏滞,多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功能失调。阻于上焦,则胸中气机不利,胸闷咳嗽;困于中焦,则脾胃升降失常,脘痞腹胀;滞于下焦,则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小便淋涩。而“脾主湿土之质,为受湿之区”,故中焦湿证最多。此外,湿邪缠绵,稽留体内,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且常兼他邪为患,致病变化多端[7]。

湿是痞满的重要病因病机,湿阻中焦,则中焦气机壅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发为痞满,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浊气在上,则生䐜胀”,临床可见脘腹满闷不舒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之胜……独胜则湿气内郁……胃满”,“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饮食不化”;《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以上论述提示,湿邪可导致胀满。《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8]22-26提到:“而又湿主乎痞,以致气液不得宣通”,“痞隔中满……皆属于湿”,“土湿主痞故也”;《伤寒指掌·痞满》[9]言:“脘痞满闷,舌苔白腻……此湿邪阻于气分”,说明湿邪内蕴可阻滞气机而致痞满。

湿致痞满可分寒热两端。《景岳全书·杂证谟·湿证》[10]688指出,湿可化寒化热:“辨治之法,其要惟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而尽之矣”;《温病条辨·中焦篇》[11]56指出:“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阳明湿温可致“呕甚而痞”,足太阴寒湿可引起“痞结胸满”。在治疗上,针对寒与热的不同,当分而治之。


2、从湿辨治痞满的方法


2.1湿热痞满的辨治

湿热结聚,中焦斡旋失司,脾胃通降无权,可成痞满。如《证治汇补·痞满》[12]264言:“有湿热太甚,土来心下为痞者,分消上下,与湿同治”;《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13]86则曰:“亦有膏粱之人,湿热郁于内而成胀满者”;《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8]21提及:“热极盛则痞塞肿满”,“湿热相搏,则怫热痞隔”。在治疗上,《景岳全书·杂证谟·湿证》[10]688提出:“湿热之病,宜清宜利”,认为湿热病的治疗原则为清利湿热。临床治疗湿热痞满,根据湿热成因的不同,可分为脾胃湿热、肝郁湿热、脾虚湿热及阴虚湿热4种证型,治疗上需权衡湿热之轻重、虚实之变化[14]。

2.1.1脾胃湿热:治以清热祛湿,和胃消痞

外感湿邪,湿郁化热;或饮食失宜,酿湿生热;或湿热直犯中焦,均可致脾胃湿热证。脾胃湿热证痞满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胀满痞闷,或伴灼热感,口黏口苦,或口干不欲饮,食少纳呆,身重困倦,大便黏滞,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等。治宜清热祛湿,和胃消痞。因湿不去则热不除,故治疗上又以祛湿为主。如《医学原理·痞满门》提出:“痞之为患……湿热之气壅滞为多,宜作湿治,令上下分消其湿气”[15]。临证处方常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连朴饮等加减治疗。药物常用藿香、白豆蔻、佩兰、石菖蒲芳香宣透化湿,厚朴、半夏、苍术苦温燥湿运脾,杏仁开宣肺气以通调水道,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淡渗利湿于下,黄连、黄芩、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苦寒清热燥湿。

2.1.2肝郁湿热:治以疏肝行气,清热化湿

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木旺乘脾,湿浊内生,郁久化热,可形成肝郁湿热证。肝郁湿热证痞满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胀满痞闷,累及胁肋,或伴灼热感,胸闷太息,嗳气,心烦口苦,呕恶纳呆,便溏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等。治宜疏肝行气,清热化湿。肝郁湿热证的本质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16],故治疗以疏肝行气解郁为先。《证治汇补·郁症》[12]101言:“七情不快,郁久成病……或为痞满”;《血证论·脏腑病机论》[17]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临证处方常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等加减。药物常用柴胡、香附、青皮、川芎疏肝理气开郁,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八月札、厚朴花疏肝行气化湿,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茯苓、白术、党参、太子参健脾益气,薄荷、牡丹皮、栀子、川楝子、郁金疏肝泻热,枳壳、木香、紫苏梗、陈皮疏肝行脾胃之滞并促进中焦运化。

2.1.3脾虚湿热:治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

脾胃湿热日久,脾胃受损,可导致脾虚湿热证;素体脾虚或因饮食劳倦伤脾,脾虚而生湿化热,亦可致脾虚湿热证。岭南地卑土薄,气候潮湿,阳气易耗散,加之该地区居民喜贪凉饮冷,体质多湿热为标、脾虚为本,故脾虚湿热型痞满最为多见[18]。脾虚湿热证痞满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胀满痞闷,或伴灼热感,口黏或口淡,或口干不欲饮,食少纳呆,疲倦乏力,肢体困重,便溏不爽,舌淡或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黄腻,脉虚数或濡数等。治宜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但清热药多寒凉,易伤脾胃,补益药又多甘温,易助湿生热,故在治疗上需因地制宜,可选用岭南道地药材治疗。岭南道地药材救必应、三丫苦、火炭母、土茵陈等,清热利湿又兼理气之功,不碍脾之运化;五指毛桃甘淡平,健脾补肺尚能行气利湿,使清热不伤脾,补而不滞、滋而不腻,避免加重痞满的不适症状。《证治汇补·痞满》[12]268曰:“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不能运化为患”;《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19]言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填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可见痞满多因脾虚所致,故治疗时需标本兼顾,虚实并治,同时亦需注意健脾与清利的主次。脾虚甚者,以健脾为主,湿热盛者,则以清热利湿为主。临证处方常用六君子汤、藿朴夏苓汤等加减。药物常用党参、太子参、黄芪、茯苓、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黄芩、土茯苓清热,蒲公英清热利湿通便,藿香、白豆蔻芳香化湿,厚朴、半夏、陈皮燥湿健脾,香附、枳壳、紫苏梗、木香理气宽中并行滞消胀。

2.1.4阴虚湿热:治以滋阴清热祛湿

湿热久羁,耗液伤阴,可致阴虚湿热证;素体阴亏,湿热入侵或内生,也可形成阴虚湿热证。脾胃阴液亏虚,失于濡润,则纳运失职,中焦壅塞不通,痞满由生[20]。如《丹溪心法·鼓胀三十九》[21]指出:“脾土之阴受伤,转运之官失职……故阳自升,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痞”;蒲辅周先生认为:“脾阴虚……烦满,不思食”。阴虚湿热证痞满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胀满痞闷,胃中嘈杂,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口黏,食少纳呆,身重困倦,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爽,舌红少津,或舌有裂纹,苔黄腻或少苔,或见花剥苔,脉细数或濡数等。治宜滋阴清热祛湿。治疗用药需滋阴不助湿,清热祛湿不化燥,同时注意调畅气机,并分清阴虚和湿热之偏重。临证处方可用七味白术散、益胃汤等加减治疗。药物常用石斛、沙参、玉竹、黄精甘凉清润养阴,不碍脾胃之运化;生地黄、玄参、天花粉、芦根、淡竹叶甘寒清热生津;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滑石甘淡渗利;太子参、山药、白术、白扁豆甘温不燥,健运脾胃;佛手、香橼、厚朴花调理中焦,理气化湿。

2.2寒湿痞满的辨治

寒湿中阻,脾胃升降失常,中焦痞塞不通,则生痞满。如《兰室秘藏·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13]87言:“如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民病寒湿,腹满,身䐜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温病条辨·中焦篇》[11]56言:“寒湿者……伤脾阳,在中则不运痞满,传下则洞泄腹痛;伤胃阳,则呕逆不食,膈胀胸痛”。治疗可温燥寒湿,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湿证》[10]688云:“寒湿之病,宜燥宜温”。但寒湿之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如《温病条辨·下焦篇》[11]89指出:“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故又当顾护阳气,注意辨寒湿之虚实[22]。寒湿痞满临床常见寒湿困脾证和阳虚寒湿证。

2.2.1寒湿困脾:治以健脾燥湿,散寒除痞

外感寒湿,或过食肥甘、生冷等致寒湿内生,可成寒湿困脾证。寒湿困脾证痞满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痞闷,或伴胃凉胃痛,胃痛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口腻纳呆,泛恶欲呕,头身困重,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脉迟或迟缓等。治宜健脾燥湿,散寒除痞。临证处方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正气散、厚朴温中汤等加减治疗。药物常用厚朴、草豆蔻、草果、苍术温中燥湿,半夏、半夏曲、陈皮、神曲理气燥湿健脾,紫苏叶、白芷发散表寒,理气和中,杏仁、桔梗开宣肺气助化湿,茯苓、白术、党参、黄芪、炙甘草健运中阳,木香、甘松、砂仁理气醒脾。

2.2.2阳虚寒湿:治以温补脾肾,散寒祛湿

寒湿日久,损伤阳气,可致阳虚寒湿证;素体阳虚,寒湿之邪入侵或内生,亦可形成阳虚寒湿证,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湿证》[10]689言:“阳虚则寒从中生,寒生则湿气留之”。阳虚寒湿证痞满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痞闷,或伴冷痛,畏寒喜暖,面色㿠白,纳呆,形寒肢冷,大便清冷,或完谷不化,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沉迟或沉细无力等。治宜温补脾肾,散寒祛湿。如《景岳全书·杂证谟·痞满》[10]514提出:“治宜温补,但使脾肾气强,则痞满开而饮食自进,元气自复矣”。临证处方常用附子理中汤、吴茱萸汤、金匮肾气丸等加减治疗。药物常用生姜、高良姜、干姜、吴茱萸、蜀椒温中散寒,附子、桂枝、肉桂、丁香温肾助阳,炙甘草、党参、人参、白术、黄芪温补中焦,山药、熟地黄健脾固肾,乌药、檀香、砂仁温散寒湿。

有关痞满患者的日常调护,徐春甫云:“脾胃健盛,恒无病,苟有六气七情,少可侵籍,则亦不药而自愈矣。”可见,脾胃功能旺盛,则运化正常,湿浊不生,虚邪贼风不易入侵,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顾护脾胃。脾胃病具有“三分靠治疗,七分靠调养”的特点,因而日常起居、饮食及情志调摄对痞满患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日常起居当顺四时适寒暑,避免触冒风雨,不宜久居潮湿之地,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伤正;饮食方面,遵循三餐定时定量的原则,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度,不宜过食辛辣、煎炸、粗糙之物及甜腻、油腻、生冷等生湿之品;情志上,做到恬淡虚无,保持乐观愉悦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忧思忿怒。


3、验案举隅


患者郑某,女,54岁,久居广州。2021年11月16日因“胃脘胀满不适反复3年余”就诊。患者3年前出现胃胀不适,时有反复,劳累及饮食不慎后多见。2021年9月9日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刻下症见:胃脘胀满不适,早饱,嗳气,反酸,偶感胃中灼热,口中黏腻不爽,纳欠佳,倦怠乏力,大便黏滞不畅,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濡数。平素喜食糖水、油腻茶点。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痞病,辨证属脾虚湿热证,且以湿热为主。治法:清热利湿行气,兼以健脾。处方以藿朴夏苓汤加减,具体用药如下:广藿香15 g,厚朴15 g,法半夏10 g,土茯苓15 g,白豆蔻10 g(后下),蒲公英15 g,救必应15 g,麸炒枳壳15 g,五指毛桃20 g,陈皮10 g,香附15 g,紫苏梗15 g,木香10 g(后下),甘草5 g。处方7剂,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400 mL,分2次于早晚饭后1 h温服。嘱咐患者忌食油腻、生冷及甜食。

2021年11月25日二诊。药后胃脘胀满减轻,反酸、嗳气减少,胃脘灼热感消失,大便黏滞感减轻,排便仍欠畅。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脉濡。因湿热之象减轻,于前方去救必应,易土茯苓为茯苓以健脾祛湿。处方7剂,每日1剂,煎服法同前。

2021年12月7日三诊。胃脘胀满、嗳气较前明显减轻,无反酸,食纳好转,大便通畅。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腻,脉濡。于前方去蒲公英,加党参、白术以增强健脾之功。处方14剂,每日1剂,煎服法同前。随访半年,患者病症未再发作,疗效较满意。

按:本病案患者为中老年女性,久居岭南湿热之地,受湿热侵袭,且平素喜食滋腻碍胃之品,日久则脾胃受损,脾虚运化失健,湿浊内生,蕴而化热,内外合邪,终致脾虚湿热之证。脾虚运化乏力,湿热阻滞中焦气机,脾胃升降失常而致胃胀、早饱、嗳气;反酸、胃中灼热、口黏腻、大便黏滞不畅为湿热困阻之表现;倦怠乏力、纳欠佳提示脾气不足、失于运化;再观其舌脉,亦为佐证。据此分析,此病案患者脾虚为本,湿热为标,以脾虚湿热、气机壅滞为病机特点,治当标本兼顾,虚实并治。在病程中亦需权衡湿热与脾虚之轻重,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初诊时舌脉及大便提示湿热偏重,故以清热祛湿为主,以广藿香、白豆蔻芳香宣透化湿,土茯苓清热利湿,救必应清热利湿理气,蒲公英清热助通便,厚朴、半夏、陈皮苦温燥湿,五指毛桃补脾益气,枳壳、香附、紫苏梗、木香理气消胀。二诊时患者湿热之象及诸症减轻,故减清热之品,酌加健脾之药。三诊时患者已不见热象,唯脾胃虚弱,湿浊内停,故加大健运脾胃之力,以健脾益气善其后。


参考文献:

[1] 唐旭东,王凤云,李慧臻,等.痞满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8)[J].中医杂志,2019,60(17):1520-1530.

[2] 周方圆,杨宇峰,石岩.明清以前痞满病因病机理论框架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22,49(3):64-67.

[3] 王仕奇,韦姗姗,陈文慧.祛湿法源流探赜[J].江苏中医药,2019,51(10):70-73.

[4]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51.

[5]吴昆.医方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4.

[6]盛增秀,竹剑平,施仁潮,等.王孟英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7.

[7]罗震,李琛瑛,岳小强.论湿[J].河南中医,2016,36(6):954-956.

[8]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基金资助: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编号:SZ2021ZZ4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1A1515010961);


文章来源:缪顺莉,邓海霞,陈更新.痞满从湿论治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09):2364-2369.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山东中医杂志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期刊人气:219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257-358X

国内刊号:37-1164/R

邮发代号:24-044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