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HIV/AIDS患者血液及无菌体液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分布特征

  2024-04-24    1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HIV/AIDS患者血液及无菌体液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布以及不同免疫学特征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20-2022年在长沙市第一医院艾滋病科住院治疗的414例血液及无菌体液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HIV/AIDS患者基本信息、真菌类型和标本类型分布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4例HIV/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中分离出真菌526株,其中分布前三的真菌分别为马尔尼菲篮状菌380株(72.24%),新型隐球菌120株(22.81%),念珠菌10株(1.90%)。住院期间共361例患者接受了CD4、CD8细胞检测,CD4细胞数≤50个/μL的患者287例(79.50%),CD4/CD8细胞比值≤0.10的患者218例(60.39%),均以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为主(85.02%,81.19%)。不同CD4细胞数水平以及不同CD4/CD8细胞比值下三种不同类型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HIV/AIDS患者的血液及无菌体液中以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型隐球菌感染为主。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有较高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率。

  • 关键词:
  • 侵袭性真菌感染
  • 免疫功能
  • 新型隐球菌
  • 耶氏肺孢子菌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 加入收藏

HIV/AIDS患者因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侵袭性真菌是造成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1],主要病原菌包括耶氏肺孢子菌、新型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以及马尔尼菲篮状菌,侵袭性真菌病在艾滋病并发的相关疾病中死亡率占50%[2]。真菌血流感染在我国HIV/AIDS住院患者中较为常见,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为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型隐球菌,还有少部分为念珠菌和曲霉属[3]。为了解长沙地区HIV/AIDS患者血液及无菌体液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布以及不同免疫学特征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布情况,本研究收集了近年来长沙地区艾滋病定点收治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艾滋病科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长沙市第一医院艾滋病科住院的HIV/AIDS患者。纳入标准:1)WB试验确诊为HIV阳性;2)血液及无菌体液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年龄≥1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4]和《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诊治专家共识》[5]中的诊断标准。本研究经长沙市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23]伦快审【临文】第(8)号]。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

通过医院LIS系统收集患者实验室检查相关资料,包括:本次入院时侵袭性真菌培养结果、CD4细胞数、CD8细胞数以及CD4/CD8细胞比值。

1)真菌培养:患者血液及无菌体液采集入瓶后采用梅里埃Bac 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孵育培养。

2)真菌鉴定:酵母样真菌采用VITEK MS全自动质谱检测系统或采用YST酵母菌鉴定卡经VITEK2 Compact全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丝状真菌可根据菌落特征、乳酸酚棉蓝染色后观察镜下形态进行鉴定。同一患者多次多瓶培养或同一患者同一标本类型培养出同一种菌均视为1株。同一患者多种标本类型培养出同一种菌则按标本类型分别计入,同一患者多种标本类型培养出不同真菌则按标本类型培养出的不同真菌分别计入。

3)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美国BD公司的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1.3统计分析

本研究中分类资料采用例数的形式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R×C列联表Fisher确切概率法。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共414例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HIV/AIDS患者进入本研究。414例中,男性患者350例(84.54%)。18~20岁患者16例(3.86%);21~40岁患者193例(46.62%);41~60岁患者171例(41.30%);61岁及以上的患者34例(8.21%)。

2.2感染真菌种类和标本类型分布

414例患者中,主要以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318例,76.81%),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73例,17.63%),念珠菌感染患者(10例,2.42%)为主,共分离出真菌526株。有8例HIV/AIDS患者合并感染两种及以上真菌。526株真菌中,主要分离自血液376株(376/526,71.48%)。526株真菌种类包括马尔尼菲篮状菌、新型隐球菌和念珠菌等8种,其中马尔尼菲篮状菌380株(380/526,72.24%),主要分离自血液和骨髓液;新型隐球菌120株(120/526,22.81%),主要分离自脑脊液和血液。见表1。

表1 HIV/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526株病原菌和标本类型的分布[菌株数(构成比/%)]  

2.3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

1)414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其他临床表现为皮疹、乏力、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气促、腹痛腹泻、畏寒寒战、头痛、咳痰、恶心呕吐等;

2)HIV/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

3)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以及恶心呕吐;

4)HIV/AIDS合并念珠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

5)414例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有300例(72.46%)患者接受了c ART。

2.4不同CD4细胞数水平下主要的三种侵袭性真菌感染类型分布

住院期间共361例患者接受了CD4、CD8细胞检测。CD4细胞数≤50个/μL的患者287例(287/361,79.50%),其中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者244例(244/287,85.02%),新型隐球菌感染者40例(40/287,13.94%)。不同CD4细胞数水平下三种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3,P<0.01)。见表2。  

表2不同CD4细胞数水平下三种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分布情况 

2.5不同CD4/CD8细胞比值下主要的三种侵袭性真菌感染类型分布

CD4/CD8细胞比值≤0.10的患者218例(218/361,60.39%),其中马尔尼菲篮状菌感者177例(177/218,81.19%),新型隐球菌感染者38例(38/218,17.43%)。不同CD4/CD8细胞比值下三种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7,P<0.01)。见表3。

表3不同CD4/CD8细胞比值下三种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分布情况  


3、讨论


在我国的HIV/AIDS患者中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很高,以侵袭性真菌感染最为常见[6,7]。血培养是诊断真菌血症的金标准,能准确地检出目标病原菌[6,7]。本研究结果显示从HIV/AIDS患者的血液及无菌体液分离出的菌株中,以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型隐球菌为主。马尔尼菲篮状菌主要分离来自血液和骨髓液,这是由于马尔尼菲篮状菌侵入人体后可引起血液、骨髓等多种系统的播散性疾病,因此,其病死率要高于其他大多数艾滋病相关并发症[8]。新型隐球菌主要分离来自脑脊液和血液。新型隐球菌易在免疫功能低下的HIV/AIDS患者血液中扩散,可通过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致命的隐球菌脑膜炎[9]。本研究中,从HIV/AIDS患者脑脊液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为新型隐球菌,因此,当HIV/AIDS患者出现脑膜炎的症状时,应及时采集脑脊液送检以明确是否由新型隐球菌引起。本研究发现侵袭性真菌也会播散性累及胸腔、腹腔等部位,因此,在HIV/AIDS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采集不同部位的标本送检,以提高侵袭性真菌的检出率,并及时控制真菌感染进程从而延长患者生命[10]。

HIV侵入机体后,主要侵犯CD4细胞。CD4细胞的大量缺失可能导致抗真菌免疫缺陷,从而增加机会性真菌感染的风险[11]。在本研究中,CD4细胞数≤50个/μL的患者以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者为主,这表明了当CD4细胞数较低时,HIV/AIDS患者有较高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风险[12]。新型隐球菌感染通常发生在CD4细胞异常的HIV/AIDS患者中[13],本研究结果与其发现是基本一致的,大多数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的CD4细胞数<100个/μL。本研究显示,在HIV/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血液中念珠菌的检出率低,这与肖科等[14]报道的结果相似。念珠菌在HIV/AIDS患者的口腔拭子中检出率最高,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5]。在口腔念珠菌病中,随着CD4细胞的降低,口腔念珠菌病感染率逐渐上升[16]。这些结果表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与CD4细胞数密切相关,若发现患者CD4细胞计数低,可给予相应的治疗等预防措施,以降低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风险[17]。

本研究中大多数的患者CD4细胞明显降低、CD4/CD8细胞比值低下且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有越来越多研究表明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细胞比值与HIV感染的进展密切相关[18,19],因此,对其进行持续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探讨的仅为HIV/AIDS患者血液及无菌体液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情况,未涉及非无菌体液标本,样本类型较为局限,结果不够全面。

综上所述,HIV/AIDS患者的血液、脑脊液中分别以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型隐球菌感染为主。当HIV/AIDS患者CD4细胞降低时,易发生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因此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应尽快通过实验室诊断明确病原菌,给予相应治疗。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4]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 27(11):1182-1201.

[5]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9, 12(4):253-267.

[6]杨欣雨,李若瑜,刘伟.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研究概述[J].菌物学报,2018, 37(10):1267-1277.

[7]唐秀文,张明,徐晓慧,等.广西某医院2017-2021年艾滋病患者血培养病原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22, 22(7):629-633, 655.

[10]沈晖,邬靖敏.艾滋病病人血液脑脊液骨髓及胸腹水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 24(3):227-229, 264.

[14]肖科,罗瑜,赵东霞,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真菌性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0, 20(1):18-22.

[15]班立芳,赵鲜丽,孔庆飞,等.医院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影响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1,20(5):397-402.

[16]董文逸,谢志满,吴念宁,等.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感染率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5, 15(5):585-587, 604.

[17]石鹏辉,刘书兰,孙文龙,等.艾滋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 30(9):1331-1334.


文章来源:晏国威,李晓琴,胡金伟,等.HIV/AIDS患者血液及无菌体液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分布特征[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4,30(04):361-36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名称: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人气:185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5662

国内刊号:11-4818/R

邮发代号:82-912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