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中医药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探索

  2024-03-24    1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改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新希望,然而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医药对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有调节作用,能够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状态,另外中医药作为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泛应用。本文以中医药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调节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机制特点、中医理论为出发点,结合近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领域的相关临床研究,提出中医药联合治疗模式的研究方向,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 关键词:
  • ICIs
  • NSCLC
  • 中医药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非小细胞肺癌
  • 加入收藏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所有肺癌病例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85%以上[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具有长效反应性,是目前新兴的肿瘤免疫疗法之一,可为患者的长期生存带来临床获益[2]。ICIs主要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功能,阻断抑制性免疫调节位点,让T细胞重新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增强机体抗肿瘤作用[3]。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免疫检查点为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和细胞毒淋巴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s-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等。ICIs改变了既往NSCLC的治疗模式与思路,实现了从后线治疗到一线及新辅助治疗全线覆盖。目前多种联合免疫治疗方案逐渐成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发现其存在诸多问题,如超进展、耐药、不良反应、优势人群选择等。而近年来,中医药在肺癌综合治疗中贡献突出,尤其在肺癌预防、晚期肿瘤维持治疗、联合放化疗增效减毒等方面均可找到相关循证医学证据。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呈现多靶点、多方面作用,在肺癌免疫治疗时代,如何发挥中医药协同治疗的优势必将是中医领域探索研究的热点。


1、中医药联合ICIs治疗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可以为中医药联合ICIs治疗肺癌的合理性提供依据,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1.1 中医药联合免疫治疗契合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还表现在人体自身是统一的整体。人体各脏腑组织在结构上整体联系,功能上彼此为用,因此在病理上也会相互影响。不同部位肿瘤的发生都和所主脏腑生理功能失常、阴阳失衡、气血功能障碍存在密切关系,但皆可归因于机体整体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所以癌肿虽在局部,实则反映全身脏腑盛衰情况[4]。中医认为肺癌的形成是人体整体功能失调的一种局部表现,刘嘉湘教授提出肺癌本质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本虚标实之病证,认为正气亏虚乃肺癌发病之本,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衰或久病失治所致,六淫邪气或烟草毒雾等邪毒趁虚袭肺,瘀积肺窍,情志内伤、饮食失调也会导致肺脏功能受损,使肺宣降失司,助心行血功能受阻,气血津液失于输布,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胶结日久,遂发为肺部有形之积块,并随正气的损耗日渐增大甚至转移[5]。

肿瘤免疫治疗是全身治疗,主要通过调控机体免疫功能及肿瘤微环境相关因子表达,改善自身免疫能力,打破免疫耐受,抑制肿瘤免疫逃逸等方式来对肿瘤细胞进行抑制和杀伤,契合中医的整体观念[6]。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irAEs)为免疫系统失调在局部器官的表现,与中医学的整体观理论具有趋同性。中医药联合ICIs治疗中辨证用药、用药剂量的把握、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核心,结合“分阶段、个体化、全程管理”[7]的治疗模式进行。

1.2 中医药联合ICIs治疗以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贯穿始终

中医治疗在于恢复“阴平阳秘”的机体平衡状态,而免疫治疗在于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达到新的平衡[8]。《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生之本,本于阴阳”,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即机体脏腑协调、气血和谐的健康状态。阴阳平衡体现出中医药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强者折之、弱者济之、亢者抑之、陷者举之”,调治阴阳能够纠正机体过亢或过低的免疫状态,恢复免疫平衡,达到“阴平阳秘”[9]。各种免疫细胞、分子等受阴阳平衡规律的调节和支配,既能促进免疫,又能反馈抑制,彼此起到促进并约束的作用[10]。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正气虚弱,或邪气亢盛,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正气不足以卫外,则出现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基于阴阳失衡理论探索ICIs出现不良反应的病机,阴阳格拒、阴阳亡失是导致生命垂危的病机、病理状态,也契合ICIs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危重及难治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情况。通过中医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是中医药联合ICIs增效减毒的理论基础。

在NSCLC的诊治过程中,抑制或消除肺部局部病灶并不是唯一目标,更重要的应是调整机体已经失衡和因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带来的新的不平衡,以维持阴阳平衡贯穿始终,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11]。根据肺癌本虚标实的特点,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明辨阴阳,灵活运用扶正与祛邪的治疗方法,补其不足,损其有余,以期阴阳复衡,癌毒自除。

1.3 中医药联合ICIs治疗通过治未病理论把握治疗时机

“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通过预防,健康人可增强体质,病者可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未病先防强调养护人体正气,防御病邪入侵,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使用ICIs期间,如果病情平稳,可口服中药增强正气,即“未病先防”。中医学认为,各脏腑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能够影响到其它相关脏腑[12]。李赛凯等[13]发现益气扶正方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小鼠抑瘤作用明显,且预防性给药起效更早,认为可能是通过体内免疫机制发挥其抗肿瘤作用,不仅为应用益气扶正方治疗肺癌提供了初步依据,还为临床肺癌预防性用药奠定了基础。

临床上在肿瘤复发与转移之前,要以整体观为理论依据,掌握脏腑之间的生克乘侮和经络传变关系,把握治疗时机,先安未受邪之脏,治疗疾病于未传之时,防止病情的加重及发展变化。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若肿瘤出现进展,应抓住病变转机合理干预,阻截病传途径。《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通过不同病变的传变规律,实施预见性治疗,控制病理传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故中医药联合ICIs治疗过程中尤需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

1.4 中医药联合ICIs治疗以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为临床指导

肺癌病因病机复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正虚有轻重之别,邪实亦有深浅之分,正虚邪实、寒热燥火常错综复杂,故运用辨证体系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14]。八纲辨证源于《黄帝内经》,强调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动态变化规律,归纳各证候间的相互关系及内在联系,分析疾病的本质,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虽然目前未有运用八纲辨证归纳肺癌证候的研究,但有学者对其他癌肿进行临床统计分析后发现其对肿瘤的中医辨证有适用性。李俊儒等[15]研究发现寒、热、虚、实为食管癌的主要纲领,且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偏于虚证,其中虚热证较为常见。曹守鹏[16]研究发现,乳腺癌八纲辨证的重点亦为寒、热、虚、实。这四大纲领对临床上肺癌的辨证具有指示作用。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在八纲表里病位的基础上,加入半表半里病位,实现了从八纲辨证到六经辨证的发展。六经代表三阴和三阳,表、里、半表半里为病位,阴阳为总纲[17]。韩克舜[18]根据六经辨证将肺癌分为8种证型,配合化疗可以缓解中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瘤体稳定率及减轻化疗不良反应。郑清莲教授临证用小柴胡汤治疗肿瘤化疗后患者因正虚邪恋,邪犯少阳、枢机不利产生的少阳经症状,并根据不同兼证佐以对应治法,以恢复机体平衡[19]。《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曰:“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有医家认为,晚期肺癌的病性为阳气郁闭、肺热脾寒,而麻黄升麻汤具有发越郁阳、清上温下的功效,因此可以采用麻黄升麻汤加减治疗,以起到发越郁阳、清肺温脾、内透厥阴之功[20]。综上,在临床上结合四诊合参获得的资料,灵活应用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综合分析肺癌的证候特点,可以更好地把握患者主要病机,辨析寒热虚实的主次,并逐步形成相应理论体系,指导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及合理处方用药。


2、中医药联合免疫治疗的机制研究


2.1 中医药调节免疫细胞

针对中药复方及其相关提取成分的研究表明[21],中医药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活化免疫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等,还能促进免疫调节因子的生成,调节机体免疫微环境的平衡和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力,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功效。研究表明[22],以多糖类为主要活性成分的中药能明显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及激活各种细胞因子活性。如刺五加多糖能够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使巨噬细胞活化,并在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参与炎症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3]。王晓燕[24]研究发现NK细胞结合低浓度青蒿素可有效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其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被认为是肿瘤逃脱机体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之一。何欣等[25]研究结果显示辅助温阳散寒、补气养血法可以增加外周血髓源性DC的数量,提示这一治疗手段有通过改善肺癌患者DC数量低下状况来提高机体肿瘤免疫能力的可能。

2.2 中医药调控免疫检查点

中药单体、复方可通过调控PD-1/PD-L1及CTLA-4的表达调控抗肿瘤免疫。张星星[26]观察发现芪玉三龙汤通过降低PD-L1、PD-1、miRNA21表达,上调PTEN表达,进而负向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肺癌小鼠的免疫抑制现象,促进肺癌细胞死亡,温和抑制肿瘤生长。安青等[27]研究发现虫草素可能通过抑制淋巴细胞PD-1表达来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增强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杀伤作用,进而调控肿瘤免疫,且呈剂量依赖性。姜怡等[28]研究显示益气养阴解毒方及黄芪甲苷通过下调免疫抑制分子sCTLA-4和mCTLA-4的表达,从而逆转CTLA-4介导的肺癌免疫逃逸,并且与抗CTLA-4单抗联合给药能够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体现了中医“扶正治癌”的作用内涵。

虽然以PD-1/PD-L1、CTLA-4为主的ICIs提高了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但其仅对部分患者有效且可能产生耐药性。现阶段针对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和ITIM结构域蛋白(TIGIT)等共抑制受体靶点及其抗体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研究显示[29],替拉戈鲁单抗作为抗TIGIT单抗药物,与安慰剂加阿替利珠单抗相比,其在初治化疗、PD-L1阳性、复发或转移性的NSCLC患者中,客观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一项对使用纳武利尤单抗产生耐药性的NSCLC患者的血液及骨髓样本研究显示[30],抗Tim-3阻断抗体逆转了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抗PD-1的耐药性。虽然目前暂未发现中医药联合以上靶点治疗肺癌的研究成果报道,但根据上述中医药调节肺癌免疫微环境机制的研究,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新兴免疫抑制剂出现,与中医药发挥协同抗癌作用。


3、中医药联合ICIs治疗的研究方向


中医药联合ICIs治疗的基础理论与机制研究为二者的联合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主要可以将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和人群选择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3.1 中医药可以提高ICIs治疗疗效

中医药可多靶点调节机体免疫,提高ICIs治疗疗效。具体可以从与现代及传统中医疗法联合以提高疗效方面探讨,如与中药注射液联合、与针刺联合以及与健身气功联合等。

3.1.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中药注射液联合

中药注射液相对成分简单且取材方便,便于开展基础研究,在治疗时联合扶正抑瘤的中药注射液能够调节晚期NSCLC病人放化疗后的免疫功能。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中药注射液有康莱特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斑蝥酸钠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等。王蓉等[31]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发现与单纯化疗相比,晚期NSCLC患者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可以使CD4+、CD4+/CD8+比值、IFN-γ、IL-2含量增加,说明对晚期NSCLC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方案能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并进一步发现加用参麦注射液可以逆转Th1向Th2漂移,调节免疫力,同时缓解化疗药物对骨髓功能的抑制。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由苦参、白茯苓及土茯苓等加工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止痛、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作用[32]。左念等[33]研究显示在治疗初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患者相比采用常规化疗干预者,其全血CD4+及CD4+/CD8+水平升高,但血清IL-6、IL-10、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说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减轻NSCLC患者的炎症反应,并且对受化疗药物影响而功能低下的免疫系统具有激活作用。艾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具有多种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34],艾迪注射液通过增强NK细胞的活性,减少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破坏,并且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显著提高临床疗效[34]。目前应结合已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药注射液与ICIs联合应用,试图筛选疗效较好的药物,并试图转化更多基础研究已经探讨的机理,以指导临床用药。

3.1.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针灸联合

针灸是中医传统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针刺和艾灸,通过多种刺激共同作用于针刺穴位或施灸部位,疏经通络、调和阴阳,能够调节机体紊乱的免疫功能。现代研究表明[35],针灸可影响不同组织中共同介导物如细胞因子、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含量来发挥作用,进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失衡状态,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实现对机体免疫功能整体、双向的调节作用。孙妮娜[36]研究发现,隔药饼灸可使实验动物血清中PD-1、PD-L1和肝脏组织及脾脏组织中PD-1表达率明显降低,显示出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良性调整作用。张去飞等[37]发现直接灸四花穴能提高肺癌化疗患者血清集落刺激因子、IL-2水平,降低TNF水平,使患者免疫功能有所改善。黄文娟等[38]报道麦粒灸可提高肺癌荷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促使T细胞转化为Th1细胞,并产生细胞因子IL-2,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综上研究,针灸所具有的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为其辅助ICIs的治疗提供了证据。赵航等[39]观察100例副瘤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抗体、肌电图变化情况及临床有效率,发现针灸结合ICIs治疗能使血清相关抗体的表达下降,有效改善患者肌电图,调整免疫紊乱状态。临床采用针灸可明显改善放化疗后患者的体能状态,未来对于针灸与ICIs联合治疗在肺癌中的探索仍需在方式及穴位选择上进一步研究完善。

3.1.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健身气功联合

NSCLC患者在进行免疫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心理负担大、身心疲惫等问题。中医传统养生功法简便易学、安全可靠,能够帮助患者强身健体,缓解焦虑紧张情绪,改善肺癌预后。八段锦是一套完整的保健功法,讲究调身、调息、调心的有机结合,具有调适心理的作用,并且可以锻炼呼吸肌群,改善肺功能[40,41]。刘珊珊等[42]对比78例采取常规肿瘤专科护理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八段锦养生操锻炼的肺癌化疗患者,发现经过八段锦锻炼3个月后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均低于未锻炼的患者,说明八段锦能够改善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关丽等[43]观察发现,60例肺癌化疗后患者用八段锦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2周,不仅负面情绪明显缓解,癌因性疲乏减轻,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还有所改善。太极拳是一种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健身项目,主要通过加强人体自我调节机能,提高免疫机能和防御能力使机体强壮[44]。一项纳入27例NSCLC术后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45],进行16周有规律的太极拳锻炼后可增强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和溶细胞活性。张亚军[46]对10名NSCLC术后患者太极拳干预4个月后的外周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D4+/CD8+比值在正常范围内明显升高,提示太极拳干预使NSCLC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说明太极拳对调节免疫平衡具有积极影响。我们也期待未来在健身气功方面能够对肺癌患者进行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试验,探索出适合NSCLC患者联合ICIs应用的运动康复方法。

3.2 中医药可以减轻ICIs治疗毒副反应

ICIs治疗过程中T细胞的激活可能造成机体非特异性、系统性的免疫毒性反应,尤其难治性不良反应如免疫相关性肺炎、心肌炎、肠炎等,不仅影响临床疗效,甚至导致患者死亡。PD-1/PD-L1抑制剂导致的irAEs的发生率高达54.0%~76.0%,而14.0%的患者可出现至少1次3级或更高级别的irAEs,使用PD-1单药治疗的患者中因严重irAEs而终止免疫治疗的患者可达13%以上[47,48]。不同器官系统的不良反应在处理上有共同措施,主要为停药与激素治疗,如何预防及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仍是临床的瓶颈问题。运用辨证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或可成为中医药应对irAE的优势。李明花等[49]认为在应用PD-1单抗治疗NSCLC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辨证分析患者的中医证侯,针对性地选择中药方进行干预,从而缓解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其在临床上联合生脉饮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NSCLC患者免疫治疗时出现的自汗、乏力、心烦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疗效。武赞仁等[50]研究发现黄土汤联合四神丸进行随证加减,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与胃肠功能改善溃疡型结肠炎(脾胃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肠黏膜的恢复,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较西医治疗更低,可指导治疗免疫相关性胃肠道反应。

中医药联合ICIs在减毒方面研究重点应放在病因总结及辨证论治两方面。首先,在使用ICIs过程中应基于临床所见的主要矛盾,总结病因,确定病变脏腑,确立治则,有针对性地祛除病因治疗。其次应辨证论治,中医经方药简力专,在改善症状上起效迅速,中医药的辨证论治不仅可使症状迅速缓解,也有利于全身状态的调整。

3.3 中医药可以协助精准选择免疫受益人群

虽然现在进入免疫治疗新时代,但肺癌ICIs费用较高,单药治疗的获益人群较少,且有效率仅为20%~30%,所以如何扩大免疫治疗优势人群或者筛选出免疫治疗受益人群显得尤为重要[51]。西医学主要根据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以及一些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如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驱动基因突变结果等筛选可能获益人群,但这些标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中医学或可作为补充,提高肺癌免疫治疗中筛选的准确性[52]。中医学讲究“因人制宜”,注重每个人体质的差异性,遵循个体化原则进行治疗。如何发挥中医药在疗效预测、人群选择方面的优势,可以将辨证分型及运气学说作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3.3.1 辨证分型指导针对性中药干预治疗

中医学中的邪正盛衰、虚实错杂理论与西医学中的免疫监视和免疫逃逸存在一定相关性,虚证往往伴随机体免疫功能偏低。肿瘤免疫治疗应兼顾动态恢复免疫内环境稳态和免疫平衡,才能够契合中医肿瘤治疗中辨证论治的原则[53]。中医证型在肺癌的放化疗、免疫治疗等疗效及毒性预测方面均有相关报道。胡小梅等[54]通过检测不同证型NSCLC患者相关免疫指标,发现随着气滞血瘀、痰湿瘀阻、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证型的出现,细胞免疫功能异常逐渐加重,并提出可将T细胞亚群、IFN-γ、IL-4作为晚期NSCLC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在肺癌ICIs治疗过程中,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收集归纳,或可预测证型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中药干预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鲁星妤等[55]通过分析50例肿瘤患者发生irAEs的临床特征与中医分型,发现最主要的辨证分型为热毒证+痰湿证所表现的湿热相兼,同时存在气阴两虚、气虚痰湿等个体化情况,并且辅助中药治疗irAEs可使患者更快恢复,更早继续免疫治疗,为中医药介入免疫治疗充分发挥辨证论治和个体化治疗优势提供了依据与思路。

3.3.2 基于运气学说探寻发病规律

运气学说是结合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科学,运气理论是中医学“天人相应”重要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基于病机论治的实践过程[56]。其主要以年干推算五运,用年支推算六气,根据运与气的生克和承制关系判断气候的状况。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并选择相应治则治法,指导临床“治未病”及精准“治已病”。人体后天易患疾病与胎孕期、出生或发病时运气特征有一定的关联。郝宇等[57]统计分析了1 045例肺癌患者在不同季节、运气时段的出生日期分布情况,发现在冬季出生,年干为丁,岁运为木,主气为小雪至大寒,客气为厥阴风木,司天之气为厥阴风木,在泉之气为少阴君火的群体易患肺癌,说明人体出生时的季节、在泉之气时段与后天罹患肺癌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预测NSCLC患者的发病趋势及转归提供了一定依据。

结合运气学说或可治疗NSCLC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并发症。皮肤毒性是最早出现且较易被发现的irAEs之一,包括多种炎症反应,如黄斑丘疹、瘙痒、银屑病样皮疹等,发生率较高[58]。正阳汤为陈无择创立的子午少阴司天之年的运气方,《三因司天方》曰:“子午之岁,少阴司天,阳明在泉,气化运行在天……下连小腹,而作寒中,宜正阳汤”。在庚子年运用主方正阳汤治疗皮肤病疗效颇佳,通过司人、司天、司病症辨证分析,可运用正阳汤对ICIs引起的皮疹进行临床治疗[59,60]。运气方并非机械地逢某一年就用该年的方,而是根据患者出生年、发病年,并结合就诊年的运气特点,动态分析病机,随机达变,做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61]。随着ICIs在临床广泛应用,尤其对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超进展的人群在运气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总结,探寻发病规律,根据研究结果,以期指导ICIs优势人群的筛选,总结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人群特点,并探索制定相关预防及治疗措施达到未病先防目的。


4、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ICIs改变了NSCLC的治疗格局,中医药对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状态有改善作用,对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有调节效果。并且中医整体观、阴阳平衡及治未病等理论与免疫治疗理念相通,深入探索中医药联合ICIs在晚期NSCLC的应用或可更好地解决目前ICIs临床面临的问题,达到更佳治疗效果。目前发现中医药联合ICIs治疗晚期NSCLC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机制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来说样本量较少且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当下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仍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1)《临证指南医案》云:“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为医也”,中医药治疗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现对于肺癌的证型各家争鸣,尚未统一,为开展肺癌循证医学研究带来困难。优化量化评分、统一辨证标准、核准中医证型才能更好推广中医药联合ICIs的大规模临床试验。(2)中医药联合ICIs对肺癌免疫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而且中药复方提取物化学成分复杂,免疫应答过程中会相互影响,给研究带来较大困难。(3)临床研究缺少大样本随机双盲的大规模、多中心研究。中医药联合ICIs在晚期NSCLC的研究是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长时间去不断努力并逐步推进工作。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现在全国开展,中医参与其中能够发挥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促进中西医协作,我们也期待多学科、多团队的综合诊疗方式可以为中医药与免疫治疗的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研究方向,提高肺癌患者获益率。


参考文献:

[2]陈培欣,周彩存.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进展与展望[J].实用肿瘤杂志,2022,37(1):33-39.

[4]任明名,王俊壹,程海波.中医药与肿瘤免疫治疗[J].自然杂志,2019,41(4):275-280.

[5]张文曦,刘苓霜,朱欣佚.国医大师刘嘉湘从顾护脾胃论治肺癌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4):557-560.

[6]刘克舜,赵传琳,任秦有,等.中医药在肿瘤免疫治疗及相关不良反应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21,29(16):2902-2907.

[7]黄菁,卢静,沈红梅.中医在恶性肿瘤全程管理中的运用[J].医学与哲学,2019,40(12):69-73.

[8]吴万垠.中医药在现代肿瘤治疗中的补充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11):1291-1293.

[9]孙旭,郑玉玲,刘怀民.中医药在食管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与思考[J].中医肿瘤学杂志,2020,2(3):10-14,30.

[10]李晶,王胜奇,王能,等.中医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8):86-91.

[11]王莉,夏黎明.夏黎明基于“阴阳平衡”理论治疗肺癌经验[J].山西中医,2021,37(2):4-6.

[12]李显红,邝秀英.“治未病”思想与中医体质辨识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J].中医肿瘤学杂志,2019,1(4):7-11.

[13]李赛凯,骆莹滨,吴建春,等.益气扶正方对Lewis肺癌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3):569-572.

[14]顾军花,刘嘉湘.刘嘉湘教授“扶正治癌”理论核心及运用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4):495-499.

[15]李俊儒,朱颖,张宁苏.从八纲辨证探讨食管癌中医证候分布特点[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10):8-11.

[24] 王晓燕.NK细胞体外扩增体系建立及中药单体调节NK细胞抗肺癌功能及机制研究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4):4290-4291.


基金资助: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20M134);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M-202204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ZR2022LZY013);


文章来源:温钧涵,慕岳峻,刘歆等.中医药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探索[J].中医药学报,2024,52(03):80-8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肺癌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

期刊人气:134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中国防痨协会,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3419

国内刊号:12-1395/R

邮发代号:62-95

创刊时间:199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