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阿司匹林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2024-05-15    1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地屈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1年7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21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6例,对照组106例,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周期第5天时开始服用达芙通(地屈孕酮片)治疗,每次服用10 mg,每天服用10 mg,连续治疗21 d。同时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灵(阿司匹林)50 mg,服用时间与地屈孕酮片一致,在排卵当日停止服药。观察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血清睾酮(T)水平、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卵泡刺激素(FSH)。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 治疗前3种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7、0.970、-1.630,均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前后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7、45.89、62.61,均P<0.05),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344、-20.340、-30.187,均P<0.05)。结论 DYD联合阿司匹林相对于单独使用DYD能有效降低血清T、LH及FSH等激素水平,DYD联合阿司匹林对于治疗PCOS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词:
  • PCOS
  • 地屈孕酮
  • 多囊卵巢综合征
  • 效果分析
  • 阿司匹林
  • 加入收藏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威胁女性生殖的疾病,在临床中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及内部胚胎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肥胖、闭经、多毛、卵巢增大、无排卵伴月经不调、高雄激素血症、不育及代谢异常等[1,2]。本研究旨在对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212例PCOS患者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地屈孕酮的效果进行疗效评价。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1年7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21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6例,年龄(26.01±1.08)岁;对照组106例,年龄(25.88±1.04)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按照鹿特丹诊断共识纳入;②未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③均不排卵,周期性无排卵;④子宫无异常,属于正常子宫。排除标准:①曾经做过妇科手术患者;②服用过激素类药物患者;③伴有代谢类基础疾病患者如甲亢。所有研究均经过青海红十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药品信息

达芙通(地屈孕酮片):(生产厂家:Abbott Biologicals B.V.,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70221;规格:100 mg);拜阿司匹灵(阿司匹林):(生产厂家:Bayer S.p.A.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

1.2.2 用法用量

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周期第5天时开始服用达芙通(地屈孕酮片)治疗,每次服用10 mg, 每天服用10 mg, 连续治疗21 d。同时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灵(阿司匹林)50 mg, 服用时间与地屈孕酮片一致,在排卵当日停止服药。

1.2.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3种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在观察组添加干预措施前、后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激素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3、讨论


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不孕症困扰着全球超过20%的育龄妇女[1,2,3]。大约30%的不孕症为非排卵性不孕,其中大约90%的不孕症是由PCOS引起的[4,5]。1935年,Stein和Leventhal首次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了详细的特征描述,主要表现为肥胖、闭经、多毛以及卵巢增大等,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无排卵伴月经不调、高雄激素血症、不育及代谢异常,于2003年达成鹿特丹诊断共识[6,7]。由于该病的异质性和不确定性,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及内部胚胎等因素有关[8,9]。

黄体期在排卵后,由黄体控制,黄体是由卵巢卵泡残骸形成的临时内分泌结构,黄体酮主要是在这个阶段产生,在准备子宫内膜以进行胚胎附着、培养怀孕早期阶段方面至关重要。这一阶段黄体酮的不足可阻碍胚胎成功植入子宫,导致妊娠并发症[10]。黄体期的开始取决于一系列激素,这些激素始于垂体前叶释放FSH。FSH刺激卵巢中成熟卵泡的发育,最终导致排卵。随后LH(另一种重要的垂体激素)激增,紧随 FSH 激增。LH的激增催化卵泡残余物转化为黄体,黄体是由破裂的卵泡残余物形成的临时内分泌腺[11]。这一时期至关重要,因为黄体会产生黄体酮,这是一种维持子宫环境和促进胚胎着床所必需的激素。排卵后,女性生殖系统内发生显著转变。这种转化涉及成熟卵泡一部分的颗粒细胞和细胞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称为黄体的临时内分泌结构,这一过程被称为“黄体化”,标志着激素功能的关键转变,并为潜在的怀孕奠定了基础[11,12]。研究[13,14]发现,在PCOS患者中,黄体早期存在低水平孕酮,多囊卵巢的颗粒细胞在体内和体外合成孕酮的能力都明显降低。孕激素的缺乏造成了促性腺激素/雄激素合成的改变,进一步导致排卵失败,促进了下丘脑垂体异常的发展,而下丘脑垂体异常决定了PCOS的特征:即LH的分泌改变[15]。

地屈孕酮(DYD)一种逆转录黄体酮,其特点是对黄体酮受体具有高选择性和强效孕激素活性。作为一种天然黄体酮的合成衍生物,与其他孕激素不同,地屈孕酮与内源性黄体酮的分子结构和生物作用非常相似,地屈孕酮的一个显著优势:其对黄体酮受体的选择性,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其他激素途径的干扰,与某些孕激素不同,地屈孕酮的作用是靶向黄体酮的相关过程,而不会显著激活雄激素、糖皮质激素或盐皮质激素受体[16]。其有效避免了天然黄体酮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和嗜睡等,其利用率是人体孕酮的20倍,且对于成功妊娠后的胎儿无影响[17,18,19]。地屈孕酮支持蜕膜化过程,地屈孕酮通过促进子宫腺体和血管的生长发育来增强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这有利于胚胎植入的环境,使胚胎和子宫内膜之间能够成功相互作用。地屈孕酮可解决由于各种潜在因素而可能引起的黄体期功能不全,确保维持支持性黄体期所需的黄体酮水平,防止子宫内膜过早脱落并增加胚胎着床的机会,与其他孕激素相比,接受地屈孕酮治疗的患者的着床率更高,临床妊娠率更高。这表明地屈孕酮对黄体期的支持有助于为胚胎植入和妊娠早期发育创造更有利的环境[20]。地屈孕酮可有效延长黄体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孕激素作用支持子宫内膜,增强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并防止过早脱落。这对黄体期缺陷患者尤为重要,因为充分维持黄体期对于维持妊娠至关重要[21]。相关研究结果[22]表明,补充地屈孕酮可改善生殖预后,尤其是在黄体期缺陷的患者中,这些结果包括活产率增加和流产率降低。地屈孕酮通过优化子宫环境和促进胚胎着床来提高整体的生殖成功率。

PCOS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危险因素[23],OHSS的特征为卵巢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容量不足、第三间隙积液及血栓形成风险增加。PCOS女性在接受促性腺激素治疗时发生OHSS的风险更高[24,25]。即使是PCOS中的低剂量促性腺激素也会导致更多的生长卵泡,产生更高的血清E2[25,26,27,28]。可能是与PCOS患者的颗粒细胞上存在更多的FSH受体有关,在较高的雄激素刺激、高胰岛素血症及IGF1水平升高会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较高,导致更多的生长卵泡,产生更高的血清E2据报道[23,27]称,高E2水平加上hCG水平导致几种炎性细胞因子和白细胞介素(IL-8和IL-6)过度表达,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加,VEGF增加,血小板过度刺激和血小板活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低剂量阿司匹林(LDA),对OHSS有预防作用,有证据[28]表明,血小板活化增加与VEGF水平和其他血小板衍生的血管活性物质升高有关。活化的血小板释放钙并产生血清素、组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被血小板中的环氧合酶转化为血栓素 A2 (TXA2)。所有剂量的阿司匹林在血小板中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合酶,并将TXA2的产生降低到80%以下[23]。环氧合酶还将内皮细胞中的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环素(PGI2),因此,LDA通过干扰 TXA2 的产生来增加血浆中 PGI2/TXA2 的比例。而 PGI2 是一种血管扩张剂,而 TXA2 是体内最有效的血管收缩剂。最后,LDA可防止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栓栓塞并发症[23,29]。

有研究者对正常反应者和高反应者进行了一项随机研究,从试管婴儿周期的第1天开始,给予100 mg/d的阿司匹林加10 mg/d的泼尼松龙且无辅助治疗可降低OHSS发生率[30]。Varnagy等[30]于2010年发表的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接受LDA治疗的高危人群的重度或危重OHSS发生率较低。Moini等[31]在2006年发表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该研究旨在探讨LDA对未选择的IVF周期中植入和妊娠率的影响,并采用GnRH激动剂长期方案,接受LDA组的着床率和妊娠率没有差异,但卵泡和OHSS的平均数量减少。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地屈孕酮片联合阿司匹林使用能有效提高地屈孕酮的有效率,性激素水平明显改善,对于患者成功妊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7]常惠,孙林,邵小光,等.地屈孕酮预处理及黄体支持对P-COS患者促排卵结局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17,26(2):138-142.


基金资助: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项目(HDSL202003015);


文章来源:王乾印,田春兰,鲁蓉,等.阿司匹林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4,39(10):1809-181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期刊名称: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期刊人气:343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8803

国内刊号:11-9356/R

邮发代号:82-727

创刊时间:2014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