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海草床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2021-03-05    60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海洋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资源。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海草床作为一项重要的海洋资源,不仅发挥着维持全球碳汇等生态功能,还是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当前,我国对海草床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中出现了地域性不均衡、缩减速度大于修复、公众对保护的认知程度低等问题。海草床资源的可持续性保护和恢复,需要我们从加强海草床资源保护的统筹规划和监管、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加强公众参与、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式入手,实现海洋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 关键词:
  • 保护与修复
  • 可持续发展
  • 海洋资源
  • 海草床
  • 资源结构
  • 加入收藏

海洋作为为全球生命提供支持的自然生态系统,是推动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陆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次生环境问题,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现实之所需。海草床资源作为海洋自然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正面临着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面积退化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海草床自然资源所具有的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文化价值,阐述当前海草床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层面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针对性策略,以期引起各领域对海草床自然资源的重视,为今后海草床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帮助。


1、珍贵的海草床资源


海草作为一种由陆生植物演化而来,可以完全适应海洋生存环境的大型沉水型高等植物,是当前地球上唯一一类可以在海水中完成完整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被子植物。与陆地高等植物相比,海草资源的种类较为单一,虽然种类相对稀少,但其生存范围却极为广泛,除南极外,海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沿岸海域都有分布。大面积海草植被构成的海草床,以及海草床同周围环境结合而形成的海草床生态系统,都为地球生物提供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1]。对海草床资源的保护将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1 蓝色海洋的初级拥护者

首先,海草床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产者。食物联系是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表达方式,生产者制造的能量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传递至各营养层次,转化为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级生物资源,并最终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和产出发挥重要作用。海草及其内部附生生物作为水生初级生产者,是海洋中众多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源头,其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能量通过有序的食物关系,逐级传递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同时输出到相邻近的陆生生态系统之中,对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海洋—陆地生态系统的连接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2]。

其次,海草床是全球蓝色碳汇的重要贡献者。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多个机构发布的关于海洋碳汇的全球性报告中提出“蓝碳”的概念。该报告指出,在全球各类生态系统所固定的生物碳(绿碳)中,有超过一半的碳是由海洋生物所固定的,而这部分碳就是“蓝色碳汇(蓝碳)”。红树林、海草、盐沼草等植被组成的海洋和滨海生态系统构成了地球上最高效的碳汇。海草床生态系统高效的固碳和储碳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海草具有极高的初级生产力,海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海水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含碳化合物,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碳储存在海草植物内,其中一部分用于海洋动植物的生存消耗,另一部分会被运输到海草的地下根状茎和根部中进行储存,这成为海草床生态系统固定碳的主要形式;第二,海草床生态系统所处的陆海交界的独特位置,使其能够率先捕获通过陆地径流系统向海洋输入的大量有机悬浮物颗粒物,并将其直接沉积到海底;第三,海草床生态系统所处的海底厌氧环境、较地面温度更低的海底环境温度以及较为稳定的温度变化情况,使得海草床沉积物中固定的有机碳具有相对较低的分解率和较高的稳定性。同时,位于海底的海草生态环境,还具有不受火灾等自然因素的干扰、病虫害率相对较低的特性,因此封存在海草床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碳相对于陆地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这使得海草床生态系统成为蓝色碳汇重要的贡献者,为全球碳循环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海草床生态系统为众多海洋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并为人类的生存空间提供保护。海草床交织复杂的植物结构为小型藻类和无脊椎动物等海洋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附着体,并为许多濒危物种提供掩蔽场所和食物来源,因此,海草床生态系统内部具有更加多样的物种种类,同时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生物密度也更大。在保护海洋动植物的同时,海草床粗大的根茎结构能够有效稳定海岸地区的海底地质,海草叶片对于水流速度和强度的缓解,能够有效保护陆地海岸免受自然灾害等的侵蚀,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

1.2 海洋经济的重要奠基者

海草床生态系统在为自身和邻近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性服务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项经济性供给服务。对海草床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将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依托海草床资源保护和开发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为海洋生态旅游项目提供独特的发展思路;在保证海草床资源与生态系统健康和海洋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成片的海草床可成为发展海洋生态养殖业的优良选址,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通过研究海草特性,以海草床资源开发利用带动科技产业发展,能够推动海草床资源经济效益的拔高式增长。

1.3 海洋文化的实体展现者

海草床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沿海居民凭借多年生活经验将其转换为呈现地方特色魅力的文化资源。海草房是山东省荣成市沿海独特的传统民居,当地居民就地取材,以海草为屋顶,以石块为墙体,创造出了独具海洋特色的传统民居,它承载着荣成人民独特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行动规范和祭祀信仰,是中国沿海区域保护最好、规模最大的原生态民居建筑群落,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类型。同时,以海草为原料、具有地方特色和实用性的编织工艺品,如海草画、海草包等,不仅是我国沿海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文化美学的展示物,更是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推动我国沿海地区文化的广泛传播。


2、日益缩减的海草床资源


遗憾的是,根据200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出版的《世界海草地图集》,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海草床资源都在迅速缩减,1993~2003之间,全球海草床缩减率高达15%[3]。这种缩减不仅直接表现为海草床植被面积的减少和全球海草覆盖度的降低,而且间接威胁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生态系统结构变得不完整、功能不健全甚至丧失。自然灾害、环境破坏和人类活动都在加速海草床自然资源的退化,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海草床资源,并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保护。但相较于国外而言,我国对于海草床的保护起步晚、进展较慢,在保护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未来逐步克服。

2.1 海草床资源修复速度缓慢

在海草床退化甚至消失的严峻形势下,对海草床进行修复成为海草床保护的重要手段。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的针对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陆续开展。近年来,我国也陆续展开了对海草床资源的多种修复工作。然而受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人类海洋开发活动、修复技术的局限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多种海草床修复技术并不能够弥补已经受损的海草床资源。最初,针对海草床的修复依靠移植成体海草来完成,这种依靠移植实现修复的手段虽然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但是其缺点也十分突出,即对现有成体海草需求量大。

由于收集成体海草对于原有海草床生态系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因此与破坏效果相比,修复效果并不明显。在此情况下,利用海草种子播种成为新兴的修复手段,相对于成体移植而言,收集种子对原有海草床的损伤较小,同时种子具有便于携带的优势,这些都使得利用种子播种成为现代大规模海草床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但是利用种子播种所具有的低成活率特点,使得海草床生态修复面临新的困难。不同修复技术所具有的弱点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加以解决,从而无形中增加了海草床修复的时间成本。因此,同海草床退化速度相比,海草床修复的速度仍然缓慢,海草床生态保护和修复仍然具有长期紧迫性。

2.2 海草床资源保护存在地域不均衡

我国对海草研究起步较晚,且长期存在地域上的南北不均衡现象。我国的海草场主要包括南海区(海南、广西、广东、香港、台湾、福建)和黄渤海区(山东、河北、辽宁)两大片区,其中南海区海草场在数量和面积上均明显大于黄渤海区,而对于海草床的研究和保护也主要集中在南海区范围内。

目前,南海区的海草资源已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南中国海项目“海草专题”(2002~2008年),对海南、广东和广西沿海的海草资源进行了系统性的普查工作[4]。并对南海区沿岸有关海草种类、分布、影响因素等做了初步的摸底和排查。同时,南海区现已设立3个海草相关的保护区、一个海草科学监测站和一个海草国际示范区,这些都为我国南海区海草床的保护和修复奠定了基础[5]。

与南海区相比,黄渤海区对于海草床保护工作并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保护工作的开展相对滞后。仅有山东省在荣成市建立了首个“楮岛藻类种质资源保护区”,将大叶藻列为保护对象,并列入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之中。到目前为止,该保护区仍是黄渤海区唯一的海草资源保护区。2006年,中国海洋大学开始进行大叶藻的人工修复研究,到2010年,基本摸清关于胶东半岛“大叶藻”的生长过程、基因谱系,明确了山东省荣成天鹅湖大叶藻海草场的生态环境和退化机理等,为海草床修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联合荣成企业在荣成天鹅湖海域进行了我国首次大叶藻规模化增殖[6]。但到目前为止,对黄渤海区海草场的系统性调查还未展开,真正的海草保护区也并没有成立。这种研究和保护上的南北差异,不利于我国系统性的开展保护海草床的科学实践。

2.3 海草床保护尚未进入公众视野

2020年6月8日作为世界海洋日和全国海洋宣传日,我国确定了“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的宣传主题。近年来,我国高度关注红树林自然资源,持续加大对红树林自然资源保护和修复的力度,先后建立了各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并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法律法规,广泛宣传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推动了红树林保护和研究的快速发展。但作为同红树林在生产力、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等方面功能相当,同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为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海草床,当前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公众对于海草床及其保护重要性的认知并不明确。海草床资源保护的群众认知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出于两个方面,其一,海草只在水下生长,这种不可见的特性使得海草床的存活和缩减现实难以被公众广泛认知;其二,我国对于海草床资源的保护相较于红树林和珊瑚礁起步较晚,当前以专家学者的科学研究和区域性的治理为主,这也间接导致了普遍较低的公众认知。海草床资源保护相对较弱的群众基础,阻碍了深入的海草床的保护实践。


3、海草床保护时不我待


在海草床资源日益缩减的当前,海草床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已经刻不容缓。海草床资源在整个生态系统及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在其保护和修复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科学合理的开展海草床自然资源保护和修复工作,实现海草床资源在较长时间内可持续生长、繁殖的良性循环,更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草床自然资源,力求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海草床资源开发体系,实现海草床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之间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

3.1 落实海草床保护的统筹规划与监管

当前,针对海草床自然资源保护的区域性研究和治理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全国范围内的统筹管理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为此,落实统筹规划与监管刻不容缓。首先,要加强海洋资源保护针对性立法。有关海草床等海洋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仅仅散见于海洋环境保护、渔业管理等方面的单行法律法规之中,在海洋保护相关立法中存在着重环境、轻资源的现象,《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我国海洋环境的保护做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但还没有一部以海洋资源保护为主体的法律。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相辅相成,加强海洋资源保护相关立法,将对海草床等海洋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其次,要尽快启动海草资源普查和保护区建设。海草床资源保护中的南北不均衡问题,严重阻碍了海草床资源保护的效率和进展。对全国范围内海草资源的种类和海草床分布状况进行规范性普查,是海草床资源保护工作的基础。普查工作不仅能明确全国范围内海草资源的各项详细特征,同时能够发现濒危海草种类,进行有针对性地对海草资源进行长期保护和修复。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是海草床自然资源保护和恢复的重要保障。整体性、多层级规划自然保护区,能够加大对海草床资源的整体保护力度和重视程度,有利于推动海草床资源保护动态监测系统和防灾减灾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逐渐形成可以良性循环的海草床生态系统,为我国海草床资源的可持续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长效机制

海草床资源修复与保护工作的展开仅靠国家顶层设计与制度管理并不能获得最优效果,科研机构、市场机制以及第三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将为海草床的可持续保护提供更多的可行性。

首先,海草床资源保护和恢复是一项技术高度密集性活动,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持和科学的实验研究。加强海草床相关海洋科技研究,利用科学技术促进海草床资源可持续性保护和修复,借助高校等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奠定海草床资源保护的高新技术基础,让海洋科技注入海草床生态保护的全过程;其次,海草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修复除了满足生态需求外,更是期望其经济、文化效益能够在未来的开发利用中有所显现。海草资源开发需要不断地市场化,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助力者,在资源市场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企业的参与将有效促进资源开发的市场化,从而不断提高海草资源的经济效益;最后,非营利组织作为公民代言人,具有灵活、专业、高效的优势,往往能够在政治体系外部,扮演监督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配合政府治理公共事务,弥补公共治理中的盲区。虽然当前有关海草床资源保护的非营利组织较少,且发展往往不成熟,但从涉海类非营利组织的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其在海洋资源保护宣传和志愿组织方面发挥针对性和专业性、积极表达公众建议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有利于构建海草床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长效机制。

3.3 提升海草床资源保护的公众参与度

随着人类海洋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涉海类问题也日渐繁杂。公众作为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最终受益者,同时也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体,在海草床等海洋资源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众参与作为社会力量,能够集思广益,全面客观的认识海洋资源状况,从而提升政府决策的质量,公众对海洋资源保护的政府行为能够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保障政府在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行为中的正当性;当前,科普读物和教学教材中有关海草床等海洋资源保护的内容较少,推动公众参与海洋资源保护既是一个参与的过程,同时又是一种对于海洋资源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过程,能够极大地提高公众的海洋资源保护意识,加强公众对自身涉海行为的内在约束,推动人与海洋关系的和谐发展。

3.4 积极开展海草床保护相关国际合作

国外对于海草床资源保护和修复的研究经验丰富,在先进技术和生物学研究上都占有相对优势,学习国外对于海草床修复先进经验,加强国际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相互探讨科学技术先进成果,能够使我国在海草床资源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尽快提升海草床资源保护能力和潜力,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时间上的重复投入。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推动全球海草床资源保护和维持全球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实现各国间达成资源环境共同体的共识,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毅,徐少春,张晓梅,等.海洋牧场海草床生境构建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2020,16(2):200-205.

[2]王锁民,崔彦农,刘金祥,等.海草及海草场生态系统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16,25(11):149-159.

[3]潘金华,江鑫,赛珊,等.海草场生态系统及其修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2,32(19):6223-6232.

[4]黄小平,黄良民.中国南海海草研究[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136.

[5]郑凤英,邱广龙,范航清,等.中国海草的多样性、分布及保护[J].生物多样性,2013,21(5):517-526.

[6]刘邦华.中国海洋大学参与开展我国首次大叶藻规模化增殖[EB/OL].


周媛媛.海草床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1(02):68-7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海洋开发与管理

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

期刊人气:129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自然资源部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5-9857

国内刊号:11-3525/P

邮发代号:82-658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