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2024-11-26    2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1例,根据患者应用药物不同分成4组,其中甲组(给予奥氮平)41例、乙组(给予利培酮)38例、丙组(给予氯氮平)35例、丁组(给予齐拉西酮)27例。各组疗程均8周,对比各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心肌酶与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4组LDH、CK、CK-MB均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甲乙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升高,丙丁两组SDNN、SDANN、PNN50降低,甲乙两组均高于丙丁两组(P<0.05);甲乙两组治疗期间的各项心电图异常率均低于丙组(P<0.05),丙组与丁组的各项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对心肌酶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影响差异不大,而奥氮平与利培酮对心率变异性及心电图异常影响较氯氮平、齐拉西酮小,其中氯氮平对心电图影响最为明显。

  • 关键词:
  • 心率变异性
  • 心电图
  • 心肌酶
  • 抗精神病药物
  • 精神分裂症
  • 加入收藏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其特征包括思维紊乱、幻觉、妄想和情感障碍等多个症状[1]。抗精神病药物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关键治疗方法之一,其中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作为传统治疗药物的一种替代选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2],然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3]。心电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能够提供关于心脏电活动的信息,包括心率、心律、传导功能等。因此,研究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有关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4]。一些研究表明[5],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QT间期的延长,增加心律不齐的风险,甚至导致严重心律失常,但是不同的药物作用效果方面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次研究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评估不同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治疗建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4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6]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18周岁以上,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3)对研究所用的治疗药物无过敏反应;(4)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患者;(2)存在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4)存在药物使用禁忌者;(5)中途退出研究者。按照患者应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成甲、乙、丙、丁4组,各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4组均应用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甲组应用奥氮平片(Dr.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 批准文号:H20150141,规格5mg×20片),起始剂量10mg/d, 1次/d,视患者情况调整为5~20mg/d。乙组应用利培酮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330,规格1mg×20片/盒),起始剂量0.5mg/次,1次/d, 视情况增加到1~2mg/次,2次/d。丙组应用氯氮平片(万邦德制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1306,规格25mg×100片),起始剂量25mg/次,1次/d, 视情况增加到200~400mg/d。丁组应用盐酸齐拉西酮片(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078,规格20mg×10s×3板/盒),初始用量20mg/次,2次/d, 视情况增加到80mg/次,2次/d。各组患者均持续用药8周并且治疗期间进行观察记录。

表1 4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1)心肌酶指标。各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8周采集静脉血液4mL,应用美康生物MS-4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水平。(2)心率变异性指标。各组均于治疗前、治疗8周利用康泰TLC4000动态心电图仪检测并记录患者如下指标:相邻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阶段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值(rMSSD)、相邻的RR间期差值>50ms者占分析总心搏数量的百分比(PNN50)。(3)心电图异常情况。应用动态心电图记录患者治疗8周期间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包括ST-T段改变、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QT间期延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应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应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比较

治疗8周,4组患者心肌酶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各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比较

2.2 各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指标比较

治疗8周,甲组与乙组SDNN、SDANN、rMSSD、PNN50均高于治疗前(P<0.05);丙组、丁组SDNN、SDANN、PNN50低于治疗前(P<0.05),rMSSD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甲乙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水平均高于丙丁两组(P<0.05),见表3。

表3各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指标比较

2.3 各组治疗期间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

动态心电图监测各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存在心电图异常情况,甲乙两组异常率均较低,丙组异常率最高,丁组次之。甲乙两组各项心电图异常率均低于丙组(P<0.05);丁组各项心电图异常率稍低于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各组治疗期间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n(%)]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精神障碍的类型,主要是涵盖个体感知觉、情感以及行为方面异常,通常患者难区分出真实或者是想象,反应比较迟钝以及行为退缩,病情严重者难以正常的社交。通常,医学上对于精神分裂症并非定义为一类疾病,而属于一种障碍[7]。精神分裂症一般出现在青壮年的群体,发病时一般出现思维感觉、情感体验或行为表现方面障碍,不会出现昏迷或者智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8]全世界受精神分裂症影响的人员超过2 300万人,而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为3.8‰~8.4‰,国内1993年统计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为6.55‰,近二十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这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负担。

对于精神分裂症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式,临床上主要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通过药物的应用可减少幻觉、妄想等症状,改善患者的情感表现和行为问题[9]。然而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可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心脏毒性的出现以及防范为精神病治疗领域关注的焦点。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的深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成为当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类型,主要的药物包括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齐拉西酮等,相较于第一代药物,第二代药物具有更少的副作用,然而关于长时间用药治疗的安全性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心肌酶、心率变异性以及心电图异常等方面[10]。根据药物对于患者的安全性及其作用,医师可以此为参考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以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可靠。

本次研究对比不同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情况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4组心肌酶指标LDH、CK、CK-MB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是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这说明不同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可引起心肌损伤或者心肌炎症,导致LDH、CK、CK-MB等心肌酶指标的升高,然而药物间的影响差异较小,不足以作为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但是可作为辅助性指标。心率变异性是指心跳间隔时间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心跳间隔时间是不规则的,而心率变异性是衡量这种不规则性的指标。心率变异性可以通过动态心电图记录来测量和分析,较高的心率变异性通常被认为是自主神经系统活动良好的指标,而较低的心率变异性与压力、疲劳、炎症和心脏疾病等因素相关[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甲乙两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升高,而丙丁两组SDNN、SDANN、PNN50降低,甲乙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高于丙丁两组。这说明应用奥氮平或者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维持心律节律性有良好的效果,保护心脏功能,而氯氮平与齐拉西酮可引起一定的心脏毒性。

本文结果显示,各组用药均可造成心电图异常情况出现,但是甲乙两组发生率相对较少,丙组最高,说明氯氮平用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可造成较高的心电图异常情况,而奥氮平与利培酮用药引起心电图异常率较低。分析原因是氯氮平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多种神经递质(例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受体来调节神经传递[12]。而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应用氯氮平会延长心室肌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导致心电图上的QT间期延长。此外,氯氮平可影响心脏细胞钠离子的传导,导致心电图上的QRS波群变宽。

综上所述,在应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时候,选择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均存在一定的药物毒性作用,而其中对于心肌酶不同药物影响无明显差异,奥氮平、利培酮对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氯氮平对心电图异常影响最为明显,在实际的应用中可选择奥氮平、利培酮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但具体也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对应药物,确保疗效及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雨潇,徐平.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5):995-996.

[2]申变红,汪程鹏,高可润,等.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导致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23,21(10):1693-1697.

[3]覃振捐,蓝贤俊,刘其蔓,等.逍遥丸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Meta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4):631-635.

[4]姚桂花,谢勇,易双.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电图ST-T改变的危险因素[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2,29(1):25-29.

[5]周婧琪,张方明,刘威,等.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肺部感染的横断面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22,30(6):550-553.

[6]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编写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7]徐赫,张梦然,曹阳,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22,31(19):1952-1961.

[9]王天明,黄德强,谢小燕.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首发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0):137-140.

[10]刘祥玫.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3):152-154.

[11]吕杏放,罗肇明,夏伟梅,等.6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16):10-14.

[12]徐晓津,房茂胜,缪楹,等.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MK-801诱导精神分裂症大鼠认知功能、学习记忆能力和糖脂代谢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4):7-12.


文章来源:苏丽玲.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22):3831-383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期刊名称: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432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2952

国内刊号:43-1457/R

邮发代号:42-12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