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哌罗匹隆与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探究该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天津市宝坻区安康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哌罗匹隆组和喹硫平组,每组50例,分别接受哌罗匹隆、喹硫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不同时间段内PANSS评分、体质量、血糖、血清瘦素。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PANSS评分、体质量、血糖、血清瘦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量、血糖、血清瘦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哌罗匹隆与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接近,不良反应主要以口干、头晕、嗜睡以及心动过速等,接受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不良反应,且全部出现在用药早期,实际用药耐受性较为良好,不良反应经观察均会在1~2周内消失。因此,临床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最佳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致残性精神疾病,当前临床尚未明确导致患者发生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一般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患病之后患者会出现行为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精神与活动之间无法协调等症状。精神分裂症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会在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当前临床治疗这一种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应用药物,研究指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患者满意度、耐受性、用药依从性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比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取得的效果好,逐渐成为临床治疗首发精神病的一线药物,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此类药物的治疗效果[2]。哌罗匹隆属于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使患者的精神分裂症阴性或者阳性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椎体外系反应并不明显。喹硫平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代表药物,属于5-羟色胺和多巴胺平衡拮抗剂,在临床取得的治疗效果比较良好。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哌罗匹隆与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哌罗匹隆组和喹硫平组,每组50例。哌罗匹隆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0~57岁,平均(32.00±1.06)岁;患病时间2~13个月,平均(7.00±1.29)个月。喹硫平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20~55岁,平均(31.50±1.10)岁;患病时间1~12个月,平均(6.70±1.32)个月。比较两组上述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入选患者与诊断标准相符[3]。(2)入选的患者均是第一次发现这种疾病,而且PANSS分数>60分。(3)入选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知情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患者或者计划妊娠的女性患者。(2)严重依赖药物、酒精或者患有其他严重器官疾病患者。(3)自杀倾向严重的患者。(4)存在药物变态反应患者。
1.2方法哌罗匹隆组患者接受哌罗匹隆(生产厂家:深圳市兴源药业有限公司;商品名:康尔汀;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217;药物规格:4mg)治疗,第1次需要采用4mg剂量进行治疗,最高不可以>48mg/d。喹硫平组患者接受喹硫平(生产厂家: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启维;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117;药品规格:100mg)治疗,初始服用剂量为100mg/d,最大服用剂量为750mg/d,平均(650±75.00)mg/d。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加用盐酸苯海索与普萘洛尔。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时间。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PANSS评分判定疗效标准,评分减分率>75%为治疗痊愈,减分率>50%为治疗显著,减分率>25%为治疗进步,减分率<25%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痊愈+治疗显著+治疗进步)/总例数×100%。
1.3.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常见包括皮疹、肝功能异常、窦性心动过速、便秘、嗜睡、失眠、锥体外系复效应(extrapyramidalsideef-fect,EPS)。
1.3.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应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4](PANSS)评价患者不同时间段内治疗效果,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症状越轻。1.3.4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血糖、血清瘦素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量患者的体质量、空腹血糖和血清瘦素。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哌罗匹隆组与喹硫平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哌罗匹隆组与喹硫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内PANS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以及各项症状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哌罗匹隆组与喹硫平患者不同时间段PANSS评分比较(x±s,分)
2.4两组患者体质量、血糖、血清瘦素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体质量、血糖、血清瘦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哌罗匹隆组与喹硫平患者体质量、血糖、血清瘦素比较(x±s)
3、讨论
现阶段,精神分裂症已经成为青壮年人群精神疾病中常见病症之一,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青壮年除会出现明显的感情、思维以及行为分裂等精神症状外,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习性变化,例如睡眠障碍、食欲改变以及体质量改变等症状,该病症会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并且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痛苦和压力。当下,已有研究文献并没有明确指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所以针对于精神分裂症也无标准的治疗方案[5-6]。但有研究证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实际治疗效果低于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效果[7-8]。
哌罗匹隆属于一种新型的治疗精神病的药物,该药物可阻断多巴胺2受体(D2)及5-羟色胺2受体(5-HT2),进而实现抵抗精神病发病,且哌罗匹隆对D2受体和5-HT2受体存在较高的亲和力。通过服用该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阴性症状及情绪障碍[9]。喹硫平的作用点在中脑边缘系统,只有少量作用于基底节,因此该药具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但较少产生椎体外系的副作用。此种药物能够使中枢5-HT2受体阻断,而且还可阻断D2受体,起到抵抗疾病的效果,药物的治疗与哌罗匹隆之间基本无差异,治疗的效果也比较理想[10]。本研究发现,哌罗匹隆可以起到明显改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实际治疗精神分裂的效果与喹硫平相当,这一点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在哌罗匹隆不良反应方面,观察下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治疗精神分裂中临床应用哌罗匹隆与喹硫平的治疗效率接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
参考文献:
[1]刘卫.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心血管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2):21-23.
[2]张美霞,苗琴,崔桂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2,19(12):68-73.
[3]马志根,周长凤,张向荣.行为矫正结合哌罗匹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2,23(12):1898-1901.
[4]栗永刚.不同剂量氨磺必利联合盐酸哌罗匹隆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3):433-435,443.
[5]王璇.哌罗匹隆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其对血清泌乳素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1):1848-1850.
[6]林永雄,谭华辉,陈美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MGBl与IL-1βIL-6TNF-α水平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3):19-22.
[7]王建刚,高战涛.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3):137-139.
[8]商月骄.帕利哌酮缓释片与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2):256-258.
[9]冒海瀛,周争轶,杨建军.行为矫正联合哌罗匹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泌乳素水平、体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22,24(2):152-155.
[10]黎满华,潘莲,欧少群.丙戊酸镁联合哌罗匹隆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2):179-180.
文章来源:霍玉梅.哌罗匹隆与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40(03):133-135.
分享: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该类患者具有感知、情感及行为等缺陷,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失调和与现实的脱节,部分患者在日常能保持清醒意识,但在发病期间认知能力几乎完全丧失,会出现语言混乱、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并加重家庭经济负担[2-3]。
2025-04-14中青年精神分裂症发病后需积极进行治疗,改善患者情感、感知觉、思维等障碍[2]。目前,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物理疗法也应用较多,而多数患者存在不良心理,影响患者配合临床治疗,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故而需加强患者心理干预,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
2025-04-08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娱乐需求,还能为其提供情感交流的线上渠道[3]。部分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倾向于借助手机与他人进行沟通,然而长期过度依赖手机会使患者沦为手机的“奴隶”,对其心理、生理健康以及社会功能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2025-03-25病呈慢性化趋化,需要长期服用药物。QTc间期是指经心电图检查,自 QRS波开始至 T 波中终结时时间段,而 QTc间期结合心率所校正的 QT 间期,当 QTc间期延长后则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室性心动过度最为常见,部分表现严重患者甚至合并尖端扭转型 实 性 心 动 过 度,患 者 早 期 需 配 合 对 应 治疗。
2025-03-21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主要是指受遗传、滥用药物、神经障碍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思维混乱以及认知、行为方面的异常[1]。精神分裂症的初期症状较轻,通常不会对患者及其家庭产生较大危害,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将会形成难以逆转的精神残疾,进而给患者自身、家庭以及社会带来较大压力[2-3]。
2025-03-14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致残性精神疾病,当前临床尚未明确导致患者发生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一般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患病之后患者会出现行为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精神与活动之间无法协调等症状。精神分裂症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会在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
2025-03-11精神分裂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发病后患者出现行为怪异、思维贫乏以及知觉迟钝、精神活动不协调等症状[1-2]。调查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后需积极治疗,避免患者危及自己与他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影响[3-4]。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疾病多采取药物治疗,可用药物较多,治疗方案较多,但临床并无统一的治疗方案[5]
2025-03-10康复期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是由遗传、家庭环境、性格差异和情感经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精神疾病,其病程较长,多伴有幻觉、行为异常、社会性退缩等表现[1]。该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为口服药物,经过系统化药物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进入康复期。
2025-03-03临床治疗该疾病以抗精神药物为主,可对其阳性症状有效控制,但易引发椎体外系反应,更有甚者引发药源性激越,影响预后,导致心理弹性水平降低。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普遍较低,主要与患者对疾病认知、自知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2]。
2025-03-0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障碍性疾病,病理表现为思维、情感以及行为意志异常,该病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常见于青壮年人群中,且具有疾病表现、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给患者家庭带来伤害[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抗精神病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得到了提升,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帮助患者缓解病情[2]。
2025-03-03人气:18591
人气:16729
人气:16086
人气:15624
人气:1535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432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2952
国内刊号:43-1457/R
邮发代号:42-12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298
影响因子:0.532
影响因子:0.325
影响因子:0.721
影响因子:0.91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