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提升教师课程上的实施能力

  2020-05-06    97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是影响课程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变量。在“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是教师将2017版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付诸实践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课程理解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执行能力和课程反思能力等四大要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需要构建能力发展系统、推进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加强自我发展意识。

  • 关键词:
  • 提升策略
  • 教师
  • 教育一体化
  • 核心素养
  • 课程实施能力
  • 加入收藏

在全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形势推动下,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和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教育部发布了2017年版的高中各科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的发布体现了将核心素养分解为学科核心素养,将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课程标准,进而进行教学与评价的设计理念;标志着我国教育教学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对我国课程与教学的深化改革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怎样才能有效落实这些理想设计?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看,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从课程目标的达成来看,关键也在实施。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结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综合有关学者关于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概念的论述,并结合核心素养的时代特征,本研究中的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是指在我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出台的大背景下,教师将2017版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付诸实践并有效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这可以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

关于课程的层次,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提出了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借鉴古德莱德的后三种课程层次,本研究认为从应然的“理想课程”和“正式课程”到学生的“经验课程”,必然要经过教师对课程的实然“领悟”和“执行”,以及对学生经验课程的“反思”。因此,应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解构为课程理解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执行能力、课程反思能力。其中,课程理解能力是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存在与发展的逻辑起点,课程设计能力是行动路线,课程执行能力是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存在与发展的关键行为,课程反思能力是在课程实施基本能力之上发展起来的,对教师而言是更高的能力要求,是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的依托。

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作为教师能力的核心要素和课程深化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的“助推器”,既是从人力因素方面促进教师质量提升的现实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的内在诉求。然而,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后发现: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教师课程能力的研究较多,研究者习惯于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作为教师课程能力的组成部分进行比较浅的相关研究;已有研究不管是对教师课程能力的探讨,还是对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论述,都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的。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对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研究需要融入到“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去考查,这样才能推动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讨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策略


(一)推进制度建设,构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系统

构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系统,并使之制度化,可以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发展系统的构建可以从动力驱动系统、条件保障系统和评价反馈系统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动力驱动系统是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的发动机,它提供了能力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的动力系统构建是要实施价值引领,明确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对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成为“发展型”和“学习型”教师。二是要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这是因为,教师是在学校情境中实施课程,营造良好的有利于课程深化改革的学校文化氛围,教师才能真正融入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中。要想达成此目标,除了加强校长对教师发展课程实施能力的支持、充分发挥教研组作为专业学术组织的力量,还要促进不同层次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得到有效发展。

条件保障系统是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的助推器,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提供平台、优化资源。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优化:第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制度方面和资金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如教师评价机制、教师奖惩制度、教师工作量计算等,这对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二,构建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共同体等组织机构。对于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除了学校教研组组织的集体备课、课例研究和各种培训等,还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基于专门的网络研修平台加强不同学校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跨越时空限制,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交流途径和空间,还可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帮助他们在问题探究、经验交流、课题合作中不断加强对课程的理解与反思,并根据课程实施情况展开适合自己的讨论和探究活动,从而避免集中培训的形式主义弊端,为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评价反馈系统是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的重要调控器。在课程深化改革期,要慢慢走出工具理性教师评价观的藩篱,强调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中关注教师成长的鲜活体验,激发其提升自身课程实施能力和专业成长的内生力,积极发挥评价对教师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二)注重多措并举,推进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中的终身教育思想,教师教育强调职前职后教育的连贯性和一体化。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支持。

职前阶段,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主要是在师范院校的课程学习和教育实践的训练中形成和发展的,系统的职前教育是我国合格教师培养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启蒙阶段”。但有研究者指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已落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已明显不能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要求。”在如今课程深化改革时期,这种情况会更突出地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师范院校在职前教师培养方面要特别重视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系统性,要注重夯实学科知识,重视对条件性知识的传授,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途径和方法,学会利用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各种机会积累专业发展的经验,为职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增加师范生职前实训课程,如通过开设教师微技能课程、开展行动研究课程等方法发展其实践性知识。在教育实践方面,可通过开展浸入式教育实习、将教育实践和论文写作结合起来等方法,丰富他们作为“准教师”进入真实教学情境的实践体验。

作为职后教育的重要方面,教师培训是教师理解课程改革、走进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实施能力的基本途径。有研究通过调查发现,有69%的教师认为在职培训对其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师培训中,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讨论的问题。本研究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发现,不同的教师对培训内容和模式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有教师认为应该对这次课程深化改革的总体精神和理念,以及此次改革与以往改革不同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讲解,在思想上形成对这次深化改革的总体认识。还有教师认为,应该从课堂教学入手,请相关专家和优秀教师上几节示范课。因此,以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为核心的培训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教龄、不同需求、不同发展的教师采取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以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切实提高不同阶段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能力,推动其专业化发展。课程培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组织培训时应秉承精细设计和有效实施的指导思想,在培训中遵循“自下而上”的路径,做到“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通过建立有效的培训策略、开展“参与式”教师培训等方式将教师的主体性最大化。

(三)加强自我发展意识,在“学习一实践一反思”中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时代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而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学会从实践中反思、学习,是新时代赋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意识是促进专业发展发生的必要条件。人们在教师教育中通过实践摸索,慢慢意识到基于“自我发展”取向的教师自我学习意识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尤为重要,是教师关注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开始,是教师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的表现。教师可以遵循“学习一实践一反思”的自我发展路径,在课程实施的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课程实施能力。

第重视对新课程标准的研学,提高课程理解能力。课程标准是教师课程实施的“蓝本”。每一版适合时代发展的课程标准的编制都凝聚了学科专家、—线优秀教师的心血和智慧。自2017版各学科课程标准发布以来,各学科专家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其做出了解读,国家和各省市关于“课标2017”的培训也不少,可是从本研究的调研来看,许多一线教师即便手中有2017版新课标也懒得翻开研读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教师甚至连“课标2017”长什么样都不清楚。我们知道,没有自身的学习意识、投入和参与,外界的因素和条件再好,也很难对个体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作为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上的关键人物,首先应该从改变自己开始,通过自己研读、集体备课、参与网络研修等方式,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通过和他人的研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终加深对“课标2017”的领悟和理解,这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课程理解能力的关键。

第二,将“备课一上课一评课一反思”的常规教学行动落到实处。我们应充分发挥教研组作为专业学术组织的力量,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设,通过集体备课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提升对课程的设计能力;同时可开展“同课异构”、课例研究等活动,积极提高教师课程执行能力;此外还应培养撰写教学反思日志的习惯,在“向学生学习、与同伴交流、和自己对照”中不断提升教学反思力。

第三,开展行动研究。通过课题申报、微型化课程研究等方式将行动研究置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通过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促进课程实施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2]杜志强,靳玉乐.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王芳.核心素养下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结构及提升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5):19-21.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基于民勤一中‘课后服务综合素质大课堂’的案例研究”(项目编号GS[2018]GHB1112)阶段研究成果.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教师教育研究

期刊名称:教师教育研究

期刊人气:168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2-5905

国内刊号: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