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隔代抚养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及措施

  2021-06-21    32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隔代抚养的情况下,由于缺失了父母的亲子关怀和教育引导,儿童容易产生较多的自卑情绪和情感冷漠,对于亲子关系和家人关系的看待出现畸形,容易在心理状况方面遭受较大的挫折,出现心理障碍。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家长都应该行动起来,认真做好隔代抚养儿童的心理健康管理,为中国新一代儿童的健康成长发展做出积极的引导,真正解决好儿童心理的难点问题。

  • 关键词:
  • 儿童
  • 家庭教育
  • 心理健康
  • 隔代抚养
  • 加入收藏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逐渐加快,城市乡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接受隔代教育抚养,父母一辈对孩子的抚养教育反而退居次要地位。这样的情况下,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影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在隔代抚养的情况下,由于和父母的接触较少,在亲子关系、教育理念、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容易出现不良状况,进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这需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一、隔代抚养,儿童心理健康遭受较大挫折


隔代抚养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家庭教育抚养现象,而且现在正越来越普及。比如在农村家庭中,受到乡村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多家长都选择到外地打工创业,谋求生路;而孩子由于要上幼儿园、上学,占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导致家长很难正常上班、创业。因此,许多家长把孩子留给家里老人照顾。这样就导致孩子所处的家庭结构和成长环境出现了父母长辈的缺位,给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在幼儿园和小学成长阶段,正是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的重要时期。但也是在这个时期,隔代教育的短板越发凸显。在这个阶段,孩子很少有住校的,他们日常生活中和爷爷奶奶、外祖父、外祖母一代人的接触更多。但是,隔代抚养中老一辈人的教育观、生活观等都和相对年轻一些的父辈人群有差异。这种差异就导致孩子接受的教育相对特殊,和其他一些孩子的教育成长环境、生活环境有较大差异,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自己很另类,不合群”的特殊心理体验。其实老一辈人的教育抚养思路未必都是错的,但他们和父辈教育观念、生活理念的格格不入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情绪。

除此之外,隔代抚养中老人家在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行为习惯方面的差异,也会给孩子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影响。比如一些老人的健康观念不同,孩子生病之后喜欢用一些土方秘方,却不及时去医院治疗;一些老人怕花钱,舍不得给孩子买一些好的衣服或者玩具等。对比父母抚养的孩子,隔代抚养中的孩子在生活质量上呈现两个趋势。一种是相对较差,跟不上其他孩子的平均水平;还有一种是受到极度宠溺,爷爷奶奶一辈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对孩子十分大方,导致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爱发脾气使性子,和其他孩子的关系紧张。诸如此类的情况,也会造成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二、隔代抚养人的教育理念转型


在隔代抚养的家庭中,隔代抚养人的角色很难再进行转换。特别是孩子上幼儿园、小学之后,居所固定,抚养人也就逐渐固定下来了,由爷爷奶奶或者外祖父母来接管。在不变更隔代抚养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做好隔代抚养人教育理念的转型。这种转型光靠老人家自己很难做到,需要借助学校、幼儿园等专业教育机构提供教育引导。幼儿园应当考虑建立更完整的家长教育观念沟通引导机制,讲清当前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点,讲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原因、根源和主要特点,让隔代抚养人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识,了解隔代教育抚养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双方就如何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幼儿成长教育进行积极的探讨。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培训班,通过定期开展家园沟通交流的方式,让各位家长畅所欲言,增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引导隔代抚养人向新的教育理念看齐;并由幼儿园教师介绍儿童教育的理念思路,并就儿童成长的心理问题提供一些好的解决方案、经验技巧,让隔代抚养人在儿童心理干预方面有更多的具体可行的举措,避免出现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不会管等情况。考虑到隔代抚养人本身的年龄因素、体质情况,可以适当进行一些电话联系,或者给老人发放一些字号较大、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宣传手册等,争取在教育理念、生活理念、心理干预技巧等方面补足差距,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型与更新。


三、父母教育管理的及时干预


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父母教育是不可取代的。在隔代抚养家庭中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当由孩子的父母尽量参与进来,协助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在现行状况下,父母对幼儿的教育管理力不能及,主要是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地,不能回家;或者即便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和孩子碰面的机会太少,导致孩子只能托付给老辈人来照顾。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家长直接接管孩子的教育生活并不现实。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通信的日渐便利,家长也更加具备参与数字教育和成长关怀的条件。作为父母,应该多利用电话通信、网上视频等方式抽空和孩子沟通,和隔代抚养人沟通,对孩子的成长情况、心理情况等有更充分的了解。即使不能亲自陪伴孩子,但至少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在语言上体现关怀,在一些小礼物、小惊喜方面给孩子一些弥补,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成长环境,不至于在心理上有太多的负面情绪和不良反应。


四、幼儿园、学校等外部力量的教育管理


隔代抚养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由隔代长辈抚养孩子的问题造成的,其深层原因在于家长肩负着沉重的生活、工作压力,没有充分的时间、精力和自由来负担孩子的抚养照顾工作。农村中,留守儿童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城镇地区,很多家长虽然并没有外出打工,但在大城市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很多家长住所距离上班场所较远,上下班花费大量时间,还经常加班,根本没有时间精力照管孩子。类似的情况,才导致一些家庭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辈人照顾,这也造成了隔代抚养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随着二胎的开放,家庭抚养孩子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父母长辈既要挣钱满足家里的开支,又要考虑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很难想到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对此情况,幼儿园、学校等外部力量、社会机构的关注和帮助就显得非常必要。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培训机构、儿童托管机构出现,并且在业务模式上发生转变,给儿童提供住宿、饮食、照管、教育辅导、兴趣培养等一系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孩子的生活,对于弱化亲子教育缺失造成的儿童心理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越来越多幼儿园、学校开展家校合作、家园共育模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隔代教育者在观念意识、教育思维等方面的落差。很多教育机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这也对解决隔代抚养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了新的尝试。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开展更多的可行举措,从而进一步优化隔代教育的环境,使隔代抚养家庭的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新.试论农村隔代抚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济,2007(06).

[2]卢乐珍.隔代教育的利与弊[J].家庭教育,2000(12).

[3]周宏霞.农村隔代抚养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2).


文章来源:金吉琴.隔代抚养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及措施[J].家长,2021(18):4-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心理发展与教育

期刊名称:心理发展与教育

期刊人气:175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1-1608/B

国内刊号:11-1608/B

邮发代号:2-913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