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多学科协作信息管理系统在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

  2023-10-20    3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评价基于多学科协作的信息管理系统在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构建多学科协作的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建立压力性损伤管理系统,对全院的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比较系统使用前后的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创面愈合率,以及预警24 h内专业人员随访率与各病区护士长对系统的使用满意率。结果 与之前(2019年)相比,使用信息系统后(2020年)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由0.07%下降至0.05%,创面愈合率由11.13%上升至16.45%,预警上报24 h内随访率由87.02%上升至95.01%,108名病区护士长对压力性损伤上报管理的满意率由76.85%上升至90.9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压力性损伤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识别高风险患者,通过针对性实施精准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愈合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提升基础护理管理者的满意率。

  • 关键词:
  • 信息化
  • 信息化管理
  • 压力性损伤
  • 多学科协作
  • 护理管理
  • 加入收藏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是指皮肤和深部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发生部位通常位于骨隆突出处,可能与医疗器械等使用相关,可表现为表皮完整或开放性溃疡,常伴有疼痛。压力性损伤由强烈和(或)长期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所致,而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受微环境、营养、灌注、并发症以及软组织自身状态的影响[1,2,3]。因此,压力性损伤常见于长期卧床、手术等病情危重的患者。2019年版《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4]将压力性损伤分为1~4期以及不可分期的压力性损伤和可疑深部组织损伤6类。多项研究[5,6,7]报道指出,建立由造口-伤口-失禁护理专科护士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皮肤和伤口评估小组,并通过对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随访、指导护士实施预防计划等措施,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护理卫生事业发展要以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和移动通讯等为载体,利用现代化手段改善护理服务流程,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8]。Carroll等[9]学者也指出,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如新工具、程序、模型及产品等)可以更好地帮助护士实现四大目标: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成本控制、改善患者健康结局以及优化工作人员体验。我院于2016年组建多学科协作的压力性损伤会诊中心,负责全院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管理。2020年会诊中心完成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升级,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多学科协作的压力性损伤会诊中心的构建


我院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设有病区78个,开发床位2 700张,年住院患者约13万例,其中危重患者约0.8万例,住院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约为0.04%。2016年护理部联合灼伤整形科及创面修复中心共同构建了“多学科协作的压力性损伤会诊中心”,并成立了由护理部直接领导的压力性损伤管理人员梯队,形成以国际造口治疗师、伤口治疗师为主导,临床护理骨干为核心的压力性损伤会诊团队。中心由32名成员组成,包括6名专职护士和26名兼职护士。专职人员负责压力性损伤患者(包括预报和带入)的首次随访,兼职护士负责患者住院期间的定期随访,全程跟踪监控患者皮肤情况。32名成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3名、本科29名,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1名。中心建立有压力性损伤上报制度及压力性损伤及伤口会诊制度。责任护士每日对住院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并记录于医院HIS系统中,如评分提示患者存在压力性损伤风险,临床护士发出会诊申请并逐级上报至会诊中心,通过三级审核(护士长―护理督导―护理部)后,中心专职人员需于24 h内到现场确认并予以个体化指导。如有无法处理的疑难伤口,中心专职人员可转诊至相关医师,并配合完成相关治疗。


2、压力性损伤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2.1 前期准备

①确定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具。在循证的基础上完善了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素评估体系,确立了以Braden量表为基础的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评估表,并实现了电子化评估及全院推广使用(包括急诊系统)。同时,界定重度和极度风险上报评分标准,即Braden量表评分≤12分,实现了全院压力性损伤的统一评估。②组织全院护士学习Braden量表的使用方法。③升级住院评估系统,将Braden量表嵌入至住院患者评估表单中,方便责任护士每日评估。

2.2 信息系统的功能

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后,可实现以下几方面功能。①高风险压力性损伤自动上报。一旦录入的压力性损伤评分超过警戒标准,即提示患者存在压力性损伤风险,系统便会自动触发信息上报程序,启动压力性损伤会诊模块,同时自动发送院内邮件和短信通知会诊中心人员。如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系统则会触发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病区护士则需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②会诊系统与质量检查系统关联。如住院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系统会根据录入信息自动匹配质量考核评分;如病区患者出院时压力性损伤愈合率为100%,则系统会在质量检查评分中给予加分以示激励。③自动汇总全院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数据。后台可自动汇总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病区、分期、部位及相关因素等,并形成报表,便于管理人员了解分析。


3、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压力性损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及效果评价


3.1 系统应用

我院压力性损伤信息化管理系统于2020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每日通过住院评估系统进行风险筛查。如患者存在压力性损伤风险,系统自动触发压力性损伤上报系统,并发送邮件及短信提醒各级管理人员,护士长、护理督导审核通过后,系统则会自动通知会诊中心成员进行会诊确认。

3.2 评价对象及方法

以2019年(信息系统使用前)及2020年(信息系统使用后)医院全年住院患者为评价对象,比较信息系统使用前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及管理情况。①压力性损伤相关指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住院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例数/住院患者总人数)×100%,压力性损伤愈合率=(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愈合例数/住院压力性损伤患者总人数)×100%,高风险患者24 h内随访率(24 h内完成随访人数/24 h系统上报人数)。在HIS系统及压力性损伤管理系统分别自动提取住院患者人数及压力性损伤发生例数、愈合例数及随访相关数据。②护士长满意度。在线调查了解病区护士长对压力性损伤上报管理的满意情况。分别于2019年12月及2020年12月通过问卷星对全院108名护士长进行在线调查。两次调查分别收回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 信息系统使用前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信息系统使用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由之前的0.05%下降至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改进前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4.2 信息系统使用前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愈合率比较

2019年,住院患者2期以上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0.038%,2020年为0.029%。2020年全院压力性损伤愈合(包含院内发生及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例数为76例,包括2期以上压力性损伤43例(占56.58%)。信息系统使用后,压力性损伤总体愈合率为16.45%,较2019年的11.13%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改进前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愈合情况比较

4.3 信息系统使用前后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随访情况比较

比较系统使用前后,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预警上报24 h内,会诊中心专职人员完成首次随访的情况。2019年随访患者1 287例,24 h随访率为87.02%;2020年随访1 979例,24 h随访率为95.01%,较之前提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24 h内完成首次随访情况比较

4.4 信息系统使用前后护士长对压力性损伤会诊的满意度比较

2019年全院护士长对压力性损伤上报管理满意度为76.85%,2020年满意度提高到9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108名病区护士长对压力性损伤信息系统使用满意情况


5、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压力性损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效果


5.1 可有效降低高危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表1结果显示,采用多学科协作的压力性损伤管理模式后,我院2020年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05%较2019年(0.07%)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6,10]结果一致。我院通过完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风险筛查及管理,落实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及防护、严格执行三级管理制度、加强以伤口造口师为主的会诊中心人员亲临指导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黄庆萍等[11]的研究结果提示,对压力性损伤进行闭环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护理质量改进。通过对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重点预防,避免对无风险的患者过度保护,有利于合理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提高护理的有效性。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对压力性损伤高风险患者上报、审核、随访、转归等进行全程动态监控[12],实现信息共享,护理管理者也可通过相关问题分析,不断提升压力性损伤的护理质量。

5.2 有助于效促进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的愈合

表2结果显示,使用信息系统后,我院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愈合率为16.45%,较2019年的11.13%有所增加(P<0.05)。多项研究[5,7,13]指出,伤口造口小组介入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皮肤管理,能有效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梁玲等[14]指出,跟踪管理法能有效提升临床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的管理能力。我院压力性损伤会诊中心通过跟踪管理法,详细记录院内发生及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皮肤情况,并现场指导病区护士进行创面换药等处理。针对疑难损伤及伤口,会诊中心则可联合灼伤整形科及创面修复中心的医师进行会诊,并协助完成伤口治疗,有效促进了损伤愈合。会诊中心成员均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多学科的联合参与,以点及面、层层监控,可以及时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全面提高了压力性损伤的管理质量。

5.3 有利于提高会诊中心的随访效率

表3结果显示,2019年会诊中心成员对首次预警的院内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24 h内随访率为87.02%,2020年随访率提升为95.01%(P<0.05)。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全程动态监控高风险患者,从上报、审核、随访、转归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帮助护理管理者提升压力性损伤的管理质量[12]。护士每日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信息系统可针对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自动产生上报单,经三级审核后发送邮件至会诊中心人员,有效提升了我院高危患者的24 h随访率。

5.4 可帮助护理管理者进行质量管理分析

表4结果显示,全院护士长对压力性损伤会诊中心的满意度从2019年的76.85%提升至2020年的90.74%(P<0.05)。随着病区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降低、愈合率和随访率的提升,病区护士长的满意度也随之提升。信息技术因可实现对大数据的快速提取,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数据背后的问题[15]。压力性损伤信息管理系统可对院内发生的压力性损伤进行全方位的数据分析,包括患者一般信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好发部位、分期及愈合情况等。针对短期内发生频次较高的压力性损伤类型(如手术、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等),系统也会给到护理管理者提示。进而通过组织全院护士进行针对性培训等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的管理能力。针对随访过程中发生的压力性损伤,系统会自动触发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实现了护士层面的无感上报,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压力性损伤的漏报率。通过后台数据的自动分析,聚焦重点,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同时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系统的使用,护理部层面能对全院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压力性损伤的系统管理,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6、小结


压力性损伤管理系统能有效识别高风险患者并及时上报会诊中心人员,通过及时随访及精准的防护措施,有效降低了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了创面愈合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结局、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同时,护理管理者也可通过对后台数据的自动分析,及时掌握现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此次研究显示,系统信息使用后,仍有4.99%的患者未能在评估提示高危后24 h内接受会诊中心人员随访。这可能与临床护士特别是新进人员对上报流程不熟悉、三级审核未及时完成等因素有关。后续将继续加强临床护理人员上报制度的培训及三级审核的时间监控,并不断优化信息管理系统,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提升护理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褚万立,郝岱峰.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2016年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和分期解读[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8,13(1):64-68.

[2]刘莹.我国综合医院住院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3]陈沅,吴蓓雯,钱蒨健,等.心血管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上海护理,2019,19(2):18-24.

[4]顾梦倩,赵燕燕,陈圣枝,等.2019年版国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1,42(5):497-500.

[6]钱祎洁,潘红英,丁珊妮,等.PISETI模型在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护理与康复,2020,19(3):73-76.

[7]彭娅莉.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304-306.

[8]费杨,白雪,方鹏骞.我国“十四五”期间护理事业重点发展领域和路径思考[J].中国医院,2021,25(5):6-9.

[10]冯亚新,陈蒙,闫焕霞,等.依托信息系统的压力性损伤三级质控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0,35(20):67-70.

[11]黄庆萍,张建荣,农礼荣,等.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闭环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4):545-549.

[12]周赛,阮文珍,蔡新兰,等.基于信息化的压力性损伤管理系统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浙江医学,2020,42(22):2473-2474.

[14]梁玲,毛静.追踪管理法在压疮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3):3-5.

[15]何英剑,李晓婷,李金锋,等.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医院专科建设中的价值[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3):64-65.


文章来源:倪雪萍,朱唯一,查庆华,忻笑,张寅,苏静.多学科协作信息管理系统在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23,23(10):61-6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临床研究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研究

期刊人气:189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8182

国内刊号:32-1811/R

邮发代号:28-234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