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后循环缺血与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位置的相关性分析

  2020-12-25    27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PCI)与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位置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CT血管成像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确诊为椎动脉V3-V4段(寰枢椎至颅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96例,根据是否后循环缺血分为缺血组(38例)和非缺血组(58例),所有患者均经颈部动脉超声(CDU)、选择性颈动脉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证实。通过CDU检测并记录两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以及VA管径(VAD),评估椎动脉V3-V4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与PCI相关性。结果:未缺血组PSV、EDV水平低于缺血组,VAD水平高于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SV、EDV、VAD是影响后循环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V3-V4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与后循环缺血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PSV、EDV、VAD是导致后循环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关键词:
  • 后循环缺血
  • 椎动脉重度狭窄
  • 相关性
  • 脑卒中
  • 闭塞位置
  • 加入收藏

脑卒中是导致临床死亡的重要因素,其中75%左右脑卒中由脑缺血导致,大约25%脑缺血是由后循环缺血(PCI)导致[1]。PCI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类疾病,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即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致残和致死率极高[2]。造成后循环缺血的因素主要有不良生活方式(吸烟、缺乏运动、饮食不科学)、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等,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3]。部分患者虽然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但与是否发生严重PCI并无绝对关系[4]。有研究认为,PCI发生与大脑动脉循环发育状况、椎基底动脉闭塞或狭窄发生时间等因素均有一定关联,但主要与侧支循环数量和开放速度有关[5]。本研究就后循环缺血与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位置的相关性进行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CT血管成像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确诊为椎动脉V3-V4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96例,其中后循环缺血38例,非后循环缺血58例。缺血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41~84岁,平均(62.36±3.75)岁。非缺血组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62~85岁,平均(73.41±4.35)岁。所有患者均经CDU、DSA、CT血管成像证实。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单侧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可能伴有PCI症状;(2)无神经功能损伤。排除标准:(1)伴有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者;(2)前循环和锁骨下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者;(3)血管起源变异者。

1.3诊断方法

(1)CDU检查:仪器为飞利浦CX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同时采用12-3MHz线阵探头和S5-1MHz凸阵探头,根据《中国脑卒中血管超声检查指导规范》观察和评估患者V3-V4段血流动力学指标PSV、EDV、RI和VAD水平。所有指标检测结果取3次平均值;(2)CTA检查:仪器为西门子Definnition双源CT,采用横断面结合三维成像方式观察患者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程度。由2名资深影像医师根据影像结果分析纳入对象;(3)DSA检查:仪器为西门子ArtisZeeCeiling血管造影机,由两名资深介入医师根据影像结果判定患者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程度;(4)MRI检查:采用西门子VERIO3.0T核磁共振仪行头颅MRI检查,标准16通道头颈线圈、MR仪,采用三维时间飞越法(3D-TOR)进行MRA及HR-MRI扫描,行轴位DML、T2WI及T1WI扫描,获得HR-MRI图像由2名影像师施行双盲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脑梗死。

1.4评价标准

椎动脉重度狭窄:颅内段血管狭窄程度按华法林-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研究法评估椎动脉狭窄程度,血管狭窄<50%为轻度狭窄,血管狭窄在50%~69%之间为中度狭窄,血管狭窄≥70%为重度狭窄。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后循环缺血与未缺血患者V3-V4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未缺血组PSV、EDV水平低于缺血组,VAD水平高于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后循环缺血与未缺血患者V3-V4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PSV、EDV、VAD是影响后循环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影响PCI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后循环也称为锥基底动脉系统,PCI通常指锥基底动脉缺血导致脑缺血或脑梗死,PCI的临床症状包括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呕吐、行走不稳、视力障碍等[6]。椎基底两侧动脉血流量对大、小脑后部供血有重要意义,因此,临床通过动脉血管造影和动脉超声测量椎基底血流量指标对于临床评估PCI和椎动脉血流动力学间关系有重要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未缺血组PSV、EDV水平低于缺血组,VAD水平高于缺血组;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SV、EDV、VAD是影响后循环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表明V3-V4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与PCI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PSV、EDV、VAD是导致后循环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Willis环是后循环的主要侧支循环途径,其次才是颈升动脉、颈深动脉、枕动脉、小脑下动脉、咽生动脉等[8]。关于脑血管疾病和侧支循环的关系已有临床报道,吴怀国[9]等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侧支循环障碍发生比例越高,当颈内动脉狭窄超过70%时,侧支循环代偿供血会引发血流动力学改变。但该类研究均通过DSA和CTA检查结果探讨后循环(主要指Willis环)完成性与脑缺血的相关性,并未涉及椎动脉闭塞或狭窄位置与PCI血流动脉血关系。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V3-V4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处血流动力学与PCI具有一定相关性。PCI主要指椎基底动脉供应系统脑组织缺血,其中包括小脑、脑干、丘脑、部分颞叶等,当一侧椎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时,椎间段仍可以提供丰富的代偿,因此当椎动脉V1或V2段发生重度狭窄或闭塞时,缺血症状并不明显[10,11]。而椎动脉颅内段分值较为稀疏,当椎动脉一侧发生病变时,另一侧也会相继发生病变,因此,当患者椎动脉一侧V3-V4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时极易引发缺血性脑卒中[12]。因此,临床通过CDU检查尽早评估椎动脉V3-V4段缺血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及时干预,能有效降低缺血脑卒中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V3-V4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与后循环缺血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PSV、EDV、VAD是导致后循环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脑卒中临床研究规范共识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4):247-255.

[2]赖穗翩,陈钜涛,刘淑兰,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26(3):334-336.

[3]曹利民,李红琴,王洪生,等.椎动脉优势对老年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预后的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4):372-374.

[4]邓一鸣,朱梅芳,高峰,等.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记忆力障碍与脑血流灌注相关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4):322-326.

[5]夏晓娜,嵇鸣,叶春涛.后循环缺血的功能MRI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41(6):535-538.

[6]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7]杨洁,华扬,李秋萍,等.血管超声评估永存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的血流动力学特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9,16(9):471-477.

[8]张玮,田秀丽,殷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诊断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及其准确性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3):380-382.

[9]吴怀国,陈长春,刘群,等.59例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患者脑血管病变特点分析[J].安徽医学,2016,38(8):1052-1055.

[10]李秋萍,华扬,贾凌云,等.椎动脉颅外段血流动力学参数对颅内段闭塞性病变的准确性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15(12):27-32.

[11]丁亚芳,惠品晶,胡春洪,等.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部位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21):1621-1627.

[12]刘卫勇,叶磊,丁作鹏,等.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21(4):477-479.


苏楠.后循环缺血与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位置的相关性分析[J].包头医学,2020,44(04):19-2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人气:98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5921

国内刊号:11-5126/R

邮发代号:80-155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