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

  2024-01-15    4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二者内涵丰富、关系紧密。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最关键和艰难的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有助于筑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加快农民农村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必须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

  • 关键词:
  • 中国式现代化
  • 共同富裕
  • 农村农业
  • 农民农村
  • 路径探析
  • 加入收藏

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关键。因此,将中国式现代化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二者结合起来考量,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让中国式现代化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动力。


1、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


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二者是相互成就、相互支持的辩证关系,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1.1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起就把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幸福作为奋斗目标,明确“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1]”,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追求幸福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根本目的,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公有制基础是实现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广大劳动群众都富裕。列宁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建设探索中,厘清了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二者之间的重要关系,并且他还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2]。可见,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共同富裕的实现,而以公有制为基础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共同富裕则是现代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中国而言,共同富裕就是中国人追求的理想目标,这是根植了中华几千年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继承了“大同”“均富”与“民本”等包含共同富裕理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承载着中国人民几代人的梦想追求。面对列强的压迫和侵略,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任务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繁荣富强。如今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对共同富裕的追求始终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所以说,没有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式现代化,终会导致两极分化、社会的矛盾激化等问题。

1.2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二者有着高度吻合的目标追求,都致力于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人民幸福美满。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地回答了实现共同富裕为了谁,又依靠谁。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都要富裕,不仅是“口袋富”更要“脑袋富”,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通过缩小两级分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让人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如今我们正处在从全面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不仅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是逐渐将蛋糕做大和共享蛋糕的过程,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注重将蛋糕分配好,中国式现代化注重效率和质量,共同富裕强调共享和分配[4]。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富裕宏伟目标的过程。


2、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有利于筑牢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促进农民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协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深化绿色发展,构建与共同富裕目标任务匹配的现代化体系,加快共同富裕进程。

2.1 有助于加快农民农村农业现代化步伐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依赖于农民现代化程度、农村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也就是说,农村人口现代化水平、农村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并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问题。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是关乎十四亿多巨大人口规模的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促进人全面发展、增强人民致富能力也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但当前农村人口在老龄化、低学历和人才结构等方面还呈现出不合理等特点。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有利于提升农村劳动人口现代化水平和劳动素质,增强农民致富的能力,进而发挥广泛凝聚主体力量的优势,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建设内容是建设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5]。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高将影响着农业科技创新和普及的广泛开展,导致以农业为主的农村产业体系整体现代化水平低、发展质量不高,难以达到农民致富的效果。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有助于转变农业现代化发展形式。最后,农村现代化水平低,也将影响许多农村地区社会、政治生活等各方面现代化水平,从而使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难以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促进农村地区的各方面特别是在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基础保障达到现代化,有利于提升农村总体的富裕程度。因此,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2.2 有助于筑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积累,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没有共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被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但当下农村地区刚刚实现脱贫,返贫与新的致贫风险仍然存在,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还较弱,加上农村自身的基础条件与环境因素,面临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难题也日益凸显。这将在长时间内难以彻底消除,并继续制约着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6]”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均要充分考虑当前农村的现实基础和复杂性,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在协同发展中统一达成,不能一味追求均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之一便是实现不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从而有助于加快农村地区现代化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筑牢农村地区共同富裕根基。

2.3 有助于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协调的共同富裕

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追求之一。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丰富,而且精神文化生活也要丰富,一旦离开精神和物质的协调发展,就会滋生精神文明不和谐等相关问题,也就不会真正感受到富足。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追求之一就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物质、精神的全面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新论断,并且指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实质上也将人民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作用更加突显出来,为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原则遵循。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的精神生活富裕程度还比较低,经济基础还制约着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换句话说,农民农村精神生活水平不高,同时乡村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缺少精神文明类活动开展和宣传。此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体现在人民的精神素质和精神境界等方面,这既与精神产品数量和质量有关,也与人民的精神需求程度和享受能力密不可分[7]。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物质与精神协调统一原则,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物质生活上的富足,更加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富裕问题,防止在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陷入片面、过分依赖物质财富丰富,而误入其他方面的歧途[8]。

2.4 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富裕

在以往的发展中,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犷发展方式所引发的许多环境问题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日益突显出来,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矛盾的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其具体内容、范围、广度与深度发生深刻变化,从单向度的某一方面的需要发展到多向度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种需要。尤其是人与自然关系关乎到每一个人的健康,关乎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重要特征,要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同时,坚持创造“生态的财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厚植共同富裕的生态底色[9],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更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发挥农村生态环境价值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走绿色生产、生态良好的共同富裕道路,让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更多要在精神追求、生态环境层面下功夫,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多元化和高品质的生态产品,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3、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持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让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农村人口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当中实现。

3.1 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以人的现代化为重要支撑,脱离不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首先,中国14亿多人口要实现共同富裕,其中农村人口还占据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实现如此巨大规模的共同富裕,其中的难度和艰巨可想而知。这一现实基础就决定了共同富裕离不开庞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这意味着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要通过全体14亿多人民的共同艰苦奋斗来实现。要在改善农村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中促进农村人口现代,培育和提升农民的收入能力,助力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其次,通过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农村人口现代化,提升以农业为主的农村产业体系整体现代化水平、形成农业产业链和规模效应,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带动农村农业现代化,达到农民增收致富的效果。这是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居多、实现共同富裕的长久之计,也是投资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本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人才支撑。最后,对农村来说,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农民、农业的现代化,还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因此,推进农村人口现代化才能更好释放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3.2 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逐步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相互促进的。不管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始终是一个人都不能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有着科学合理的战略安排,也充满着艰难性和复杂性,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其中最为关键和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只有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注重农村发展与农民富裕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庞大的农村人口,才能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共富。目前我国农民生活还未达到普遍富裕的程度,全体人们共同富裕的实现,将有力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因此,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在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和党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的战略部署中分步推进,在动态中不断发展前进,才能如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另一方面,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离不开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的后劲潜力在“三农”,我国最大的劳动群体来自农村,发挥农村致富潜力、提升农民致富本领是缩小各方面差距、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因此,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离不开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3.3 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实现双重富裕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不仅是“口袋富”,还要“脑袋富”。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细化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时,明确指出要“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代,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10]”。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推进的原则,解决农村农民共同富裕中物质、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在改善各方面生活水平,如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时,有效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展开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各类活动,营造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相匹配的良好社会风尚和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口袋和脑袋都富裕,归根到底表现为人的现代化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中必须以服务人民为导向,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注重乡村建设中农民的精神生活的丰富,不仅要让农民吃好穿好,也要注重农民道德、涵养等精神层面的培养,将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素养和建设文明乡村作为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向,在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享受能力中实现物质、精神文明的协同推进。

3.4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发挥农村生态环境效益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关于生态文明领域,同时也关涉着物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富足,以及生态环境优美指明了方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关乎生态文明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关乎着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质量。所以,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建设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也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道路。一方面,营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人民能够直接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也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并且也只有解决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居住在宜居优美的环境,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发展红利,才能实实在在提升人民生态环境幸福感与获得感,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以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向而行,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不仅要充分发挥农村绿水青山、康养资源等聚宝盆的作用,同时,要推动农村农业向绿色发展全面转型,推动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绿色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力度,努力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确保在获得相对稳定的绿色收益中提高共同富裕水平。

3.5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共同富裕要在和平与发展中实现。中国自古以来坚持和平致富,始终高举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旗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必然要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环境。因此,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也会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在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外部环境中把握机遇、排除万难,以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就必须要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既要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11]。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拓展开放平等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世界人民利益共同点,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和全球治理,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此外,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意味着实现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只有共建才能共享,走和平发展道路能造福人民,实现发展成果共建共享,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新的选择。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本身也是共建共享的过程,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更充分地显现出来,进而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共建共享当中实现。总之,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唯有如此,国家才能由富向强,人民生活才能变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解决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探索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87.

[2]列宁.列宁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2.

[3]高曦.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感[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2(6):5-9.

[4]蒋朝莉,肖有朋.推进共同富裕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刍议[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37(6):119-124.

[5]陈铭霞,吕锡月.中国式现代化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证检验[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9):116-122.

[6]扎实推动共同富裕[EB/OL].

[7]王婷,田佳禾.共同富裕问题研究[J].政治经济学论,2023,14(2):116-129.

[8]王淑芹.深化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认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72-78.

[9]王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历史成就、矛盾挑战与实现路径[J].管理世界,2023,39(3):19-30.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

[11]王健.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的内生逻辑与时代要求[J].社会科学,2022(12):12-19.


基金资助:2023年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DC2300000251);


文章来源:彭慧慧,宋双义.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4,4(02):101-10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智慧农业(中英文)

期刊名称:智慧农业(中英文)

期刊人气:164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2096-8094

国内刊号:10-1681/S

创刊时间:2019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