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非肿块强化和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比较

  2023-08-15    7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 比较动态增强MRI特征为非肿块强化和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324例接受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根据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非肿块强化组(n=70)和肿块强化组(n=254)。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差异。结果 非肿块强化组的表观扩散系数高于肿块强化组(P<0.01)。两组增强平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与肿块强化组比较,非肿块强化组患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率和脉管癌栓较高,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高表达率较低(均P<0.05)。非肿块强化组ER/PR-HER2+的比例增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肿块强化是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脉管癌栓形成的危险因素(OR=2.016,95%CI:1.016~3.997,P=0.045);而ER高表达是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脉管癌栓形成的保护因素(OR=0.274,95%CI:0.088~0.854,P=0.026)。结论 浸润性乳腺癌伴非肿块强化患者HER2和脉管癌栓阳性率较高,ER和PR高表达率较低,非肿块强化是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脉管癌栓形成的危险因素,ER高表达是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脉管癌栓形成的保护因素。

  • 关键词:
  • 乳腺癌
  • 孕激素受体
  • 脉管癌
  • 雌激素受体
  • 非肿块强化
  • 加入收藏

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2,3]。乳腺动态增强MRI成像在发现微小病灶和评估病灶范围方面具有较好优势,目前用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和术前评估[4,5]。根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指南[6],依据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动态增强MRI成像特征,根据MRI增强后病变的形态特点,病灶可以分为点状强化、肿块强化和非肿块强化(non-mass-like enhancement)。点状强化的病变是指<5 mm的强化,不具备明显的占位效应,多是良性病变。肿块强化具有三维空间的占位性病变,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最为常见。非肿块强化是指非点状同时也不属于肿块强化的病变,可以是良性病变也可以是恶性病变。非肿块强化约占浸润性乳腺癌乳腺病变的25%[7]。非肿块强化是乳腺病变动态增强MRI成像的一个独特概念[8,9,10]。非肿块强化的乳腺癌患者的病变呈散在分布,与肿块强化明显不同[11]。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非肿块强化和肿块强化的乳腺癌患者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7,9,11,12]。但非肿块强化患者的病理和临床特征尚不明确,且临床医师较少关注,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肿块强化和非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乳腺专病中心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324例,均为女性。所有患者行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肿块强化组(n=254)和非肿块强化组(n=7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肿块强化组年龄25~65岁,中位年龄49岁;非肿块强化组年龄27~65岁,中位年龄46岁。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本研究已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浸润性乳腺癌(术后常规病理结果确诊);(2)初诊患者,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等特殊治疗;(3)年龄18~65岁;(4)在本院行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原位癌或良性肿块;(2)术前已接受放化疗等特殊治疗;(3)未在本院行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或相关参数缺乏;(4)炎性乳腺癌;(5)病变的强化特征为点状强化;(6)合并其他恶性肿瘤;(7)表观扩散系数等重要数据缺失;(8)入院时已行手术治疗,未能获得完整病理参数。

1.3动态增强MRI检查

浸润性乳腺癌动态增强MRI采用Siemens 3.0T MRI检查仪(西门子,德国),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剂量0.2 mmol/kg,前臂静脉注射,流速2.5 mL/s。动态扫描1次,对比剂团注,生理盐水冲管,增强前后连续6次采集。

增强MRI检查相关记录数据定义如下:肿块强化指乳腺增强MRI检查提示三维占位性病变强化;非肿块强化指乳腺增强MRI检查提示散在病变强化(图1);表观扩散系数描述MRI扩散加权成像中不同水分子扩散运动速度和范围的参数;动态增强曲线为乳腺病变注射对比剂前后实时记录对比剂进入和排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以获得病变兴趣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早期强化率计算公式为(增强后信号强度-增强前信号强度)×100%/增强前信号强度。

1.4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术中取患者乳腺癌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厚度为4μm,脱蜡和抗原修复后,PBS冲洗2次,每次3 min,去水后滴加3%过氧化氢2滴,室温孵育10 min,PBS冲洗2次,每次3 min,去水后加入兔抗人单克隆抗体HER2 2滴,室温孵育20 min后PBS冲洗2次,每次3 min,DAB显色液显色。蒸馏水洗终止显色,苏木素复染1 min,流水冲洗;1%盐酸酒精分化2 s,流水冲洗,温水返蓝,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图1肿块强化和非肿块强化的乳腺增强MRI影像学特征  

根据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蛋白在细胞膜上的染色比例和着色强度,HER2表达水平定义为:-表示阴性染色结果或<10%的肿瘤细胞上存在染色;1+表示淡淡的、勉强可见的细胞染色强度表现在>10%的肿瘤细胞上;2+表示弱~中度的完整细胞膜染色强度表现在>10%且<30%的肿瘤细胞上;3+表示很强的完整膜染色强度表现在>30%的肿瘤细胞上。对于HER2蛋白2+的患者,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查(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明确HER2基因有无扩增。免疫组织化学HER2 3+或2+且HER2 FISH阳性的患者定义为HER2阳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10%定义为高表达,否则定义为低表达。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10%定义为高表达,否则定义为低表达。Ki-67>14%定义为高表达,否则定义为低表达。

1.5数据收集

收集以下数据:(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发病部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家族史和绝经情况;(2)MRI特征,包括肿块强化样特征(非肿块强化或肿块强化)、MRI早期强化率和增强平台;(3)病理特征,包括病变大小、ER、PR、Ki-67(%)、HER2表达情况、分子分型、T分期、N分期和病理类型。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脉管癌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比较

肿块强化组和非肿块强化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2.2 MRI增强参数比较

与肿块强化组比较,非肿块强化组的表观扩散系数更高[1.00(0.89~1.10)×10-3 mm2/s vs 0.90(0.80~1.00)×10-3 mm2/s,P<0.01;表2]。两组增强平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早期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2.3病理特征分析

与肿块强化组比较,非肿块强化组患者HER2阳性率较高(30.0%vs 17.7%,P=0.024;表3),ER高表达率较低(70.0%vs 81.1%,P=0.045),PR高表达较低(61.4%vs 76.0%,P=0.015),脉管癌栓发生率较高(22.9%vs 13.0%,P=0.041)。两组患者T分期和N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肿块强化组和非肿块强化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表2肿块强化组和非肿块强化组MRI增强参数比较(例,%) 

2.4分子分型比较

两组分子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4,P=0.002;表4)。非肿块强化组分子分型中ER/PR-HER2+的比例高于肿块强化组(18.6%vs 5.1%,P<0.01)。

2.5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脉管癌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肿块强化是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脉管癌栓形成的危险因素(OR=2.016,95%CI:1.016~3.997,P=0.045;表5);ER高表达是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脉管癌栓形成的保护因素(OR=0.274,95%CI:0.088~0.854,P=0.026)。


3、讨论


非肿块强化是浸润性乳腺癌乳腺增强MRI成像的一个新概念,以散在病灶增强为特征。本研究发现,非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表观扩散系数,HER2和脉管癌栓的阳性率较高,ER和PR的高表达率较低,可能与预后不良有关。本研究有助于临床医师提高对浸润性乳腺癌伴非肿块强化患者的认识。

本研究发现,非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表观扩散系数和不同的动态增强曲线。非肿块强化患者的乳腺病变呈散在分布,可见正常的纤维腺组织和基质成分。对于非肿块强化患者,由于病灶的分散分布,在测量表观扩散系数值时不可避免地将非肿瘤组织与肿瘤组织混合,因此非肿块强化患者的肿瘤细胞密度低于肿块强化患者,导致非肿块强化的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值较高,动态增强曲线不同[13]。先前的研究也证明,非肿块强化的乳腺癌患者表观扩散系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14,15]。因此,在诊断乳腺病变时,非肿块强化和肿块强化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值和动态增强曲线应区别对待[16,17]。

表3肿块强化组和非肿块强化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比较(例,%) 

表4肿块强化组和非肿块强化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比较(例,%)

表5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脉管癌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发现,非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特点是HER2和脉管癌栓的阳性率较高,ER和PR的高表达率较低。HER2的过度表达可能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通路,促进EGFR介导的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18,19]。脉管癌栓的形成是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20]。ER和PR高表达与更好的长期预后相关[21,22,23]。此外,本研究发现,两组之间的分子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非肿块强化组中,与不良预后相关的ER/PR-HER2+分子分型比例增加(18.6%vs 5.1%,P<0.01)。结合以往的研究和本研究结果提示,非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可能较差[24,25]。但在先前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非肿块强化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状态、血管侵犯、ER、PR、HER2、p53及Ki-67状态之间没有相关性[26]。该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不同。但该研究中病例数仅88例,存在一定局限性。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发现其他研究探讨非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无法研究其他相关资料。此外,只有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院的患者被纳入研究,随访时间太短。因此,本研究无法探讨非肿块强化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综上所述,非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HER2和脉管癌栓的阳性率较高,ER和PR的高表达率较低,非肿块强化是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脉管癌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孙惠昕张茂祥,王婉莹等. 2017年黑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21, 36(3):222-227.

[2]孟磊潘晓芳张博,等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乳腺良恶性肿瘤及其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J]实用肿瘤杂志,2022, 37(6):566-571.

[3]张丹娅,李飞,徐汉杰等. XPNPE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肿瘤杂志,2022, 37(05):389-396.


基金资助:药教协项字([2016]001);


文章来源:陈玉辉,张秀秀,鲍宝石等.非肿块强化和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比较[J].实用肿瘤杂志,2023,38(04):360-365.DOI:1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实用肿瘤杂志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

期刊人气:130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1692

国内刊号:33-1074/R

邮发代号:32-87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