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融入“革命文化”的路径探究

  2020-06-05    196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价值取向决定国家未来的价值取向。作为体现中国革命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革命文化”蕴含的如红船、井冈山、长征、延安等革命精神,对培育青少年爱国情怀、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具有现实价值。当前,将革命文化中蕴含的中国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还存在主体认识不足、内容形式单一等现实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强化主体认知、精炼内容、丰富方式、强化践行,才能促进“革命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聚合,培育学生中国精神。

  • 关键词:
  • 思想政治
  • 融合
  • 路径
  • 青少年
  • 革命文化
  • 高中思想政治课
  • 加入收藏

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和接班人。青少年,尤其是高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急需科学理论、伟大精神和丰富经验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而革命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特殊文化,内涵丰富,可以为高中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最好的营养剂。


一、“革命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走向胜利的信仰与精神力量,是中国革命事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带领中华儿女走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新时代,只有立足当下,深刻剖析“革命文化”中蕴含的革命精神,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使其适应当代实际,发挥精神引领的价值。

(一)强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当代高中生,作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力量,肩负着时代的历史重任。他们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科学理想信念的指引和支撑。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知晓自己为何出发、前往何处,才能只争朝夕、不畏艰难、刻苦学习,为中国梦实现奋勇前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战乱频仍、历尽磨难。面对民族危难,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奋勇前行,但都未能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义无反顾扛起了民族复兴的大旗,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复兴之路,形成“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理想信念。作为革命文化的灵魂,“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理想信念不仅是革命文化的生成逻辑,更是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加强革命文化教育,就是要将革命文化中蕴含的不畏艰难、不惧牺牲、“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作为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营养剂”,用它们补足精神之“钙”,为青少年将来坚守梦想、奋力向前奠定坚实基础。

(二)提实干之“能”,练就实干本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连续奋斗。当代高中生只有刻苦学习,练就真本领,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行百里者半九十”,民族复兴的道路是长久的,是曲折的,这就意味着民族复兴大任担负者必须练就成事的本领才干。根植于中国革命实践的革命文化,是在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中形成优良传统,不仅蕴含崇高的精神财富,而且也凝练出丰富的实践经验。既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大胆创新、实干巧干的宝贵经验,也要勇于纠错、善于总结。这些经验和总结对引导高中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认识自己、检视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身本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强使命之“责”:强化担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是奋斗出来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未来接续者——中学生只有具有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的意识,才能在挑战和困难面前,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具有敢于担当、乐于担当的行为和善于担当的智慧,真正成为民族复兴的坚定者、奋进者和搏击者。中国革命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敢于牺牲、勇于奉献”“艰苦奋斗”等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命脉和灵魂,是民族的精神标识和价值信念。加强革命文化培养,不仅可以强化精神引领,坚定理想信念,还能激发情感认同,增强担当的意识和勇气。


二、“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革命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条件;引导高中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高中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现在的教学理念出现偏差,更多关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因此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更多运用得的是传统的讲授法。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点,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

2.学生认识不足,学习偏向趣味性

首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革命文化认识只是浅显停留在表面,知道的革命文化知识只是备考阶段所强制性背下来的知识点,知识点以外的拓展与延伸并没有具体把握,其余知识只停留在自己的经验阶段。其次,革命文化的学习是长久积累的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理解,更是系统学习革命先烈的品质,但学生对于课堂上革命文化内容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教师讲历史事件的趣味中,并没有参与,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用极大的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革命文化是革命实践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我们伟大事业的永续动力。高中政治课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培养高中生的革命精神,让青少年懂得自力更生[2]。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认为自己只是负责教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以提高学生成绩,其他实践活动和他们无关。

2.教师缺乏课程资源开发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首先,应该把课程资源的利用积极投入实践教学中。教师只是把革命文化音像视频、文化资料罗列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并没有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的升华教育[3]。其次,高中政治课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完全依附于教材、教学大纲、参考书,更多的是把考试内容进行讲解,对于教材的延伸只流于表面,使学生只在意考试内容,取得高分,而忽略背后的深层次含义。他们认为课程资源开发是教育专家的事情,自己只是把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好。

3.学生学习缺少主体性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目前,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学习依旧停留在不听课、听课记笔记不思考、勤思好问三种模式下,应该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理解、尊重学生,激发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成长成才。只有落实学生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才会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和钻研教师授课内容。


三、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专业素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说明了教师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教学应从教师的“独台戏”转变为师生的“对手戏”,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主体性。除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外,教师还承担着对学生品格、思想方面的引导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文化修养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如果教师专业素质不够,革命文化知识的运用也就无从说起,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途径来提高专业素质,开拓视野,提升教学魅力。

(二)健全机制,强化激励

在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时,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充分建立,因此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不是填鸭式的教育,而是让他们感受到学习革命文化的喜悦。长期以来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都体现在期末成绩上,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求不够,因此在评价机制上应贯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例如:重视阶段性评价,在课堂中设置小组活动,对于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中加十分,在课上对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予表扬。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勤思、好问,在活动中提高革命文化的学习能力。

(三)深挖教材,丰富教学形式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中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是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因此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智育上,还应关注到美育、德育等方面的发展。教师不能只是带领学生为学习教材而进行学习,不光关注考试要点而且要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理解教材、运用教材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

革命文化的教学更多体现在传统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条件下,首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在教学中融入图片、音频等快速抓住学生眼球,而且信息化可以随时拓展学生想知道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与理解程度。其次,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博物馆,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而且可以感受革命先烈精神,努力提高自身能力[4]。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有助于推进中国梦的建成。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30-237.

[2]高莹莹.浅析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2018(21):141-142.

[3]张超.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4]王旭利.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


乌苏雅.创新与传承:浅析“革命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25-2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期刊人气:193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治

国际刊号:1002-9907

国内刊号:11-1496/D

邮发代号:2-378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