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检测方式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价值。方法 将60例MM患者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所检测的浆细胞比例分为三组,A组浆细胞比例≥30%(n=32),B组<30%浆细胞比例≥10%(n=18),C组浆细胞比例<10%(n=10)。均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检查,分析这两种检查方式检测MM的价值。结果 本研究中所选取60例患者中,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检测浆细胞比例具有相关性(r=0.775,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浆细胞的比例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浆细胞比例对比具有差异(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A、B、C组中浆细胞比例的检测值均存在差异性(P<0.05);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浆细胞比例≥10%的比例明显多于流式细胞术(P<0.05)。在A、B、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满足浆细胞≥10%的例数分别28例(87.5%)、9例(50.00%)、2例(11.11%)。结论 两种检查方法在MM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诊断价值更高,且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MM的临床检出率。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其主要是由于浆细胞恶性增殖而形成的疾病,在血液疾病中的占比较高,部分患者常伴有单克隆免疫蛋白分泌,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伴随广泛的浸润,造成多器官、组织损伤,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于该病在我国发病率不高,临床根据其受首发症状易诊断为常见病,导致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近年来,流式细胞术在血液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血液疾病的诊断水平,可用于MM的临床诊断[2]。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MM具有重要意义,可显示浆细胞比例增加,是诊断MM的主要手段[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MM患者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63.42±5.63)岁,ISS分期:Ⅰ期7例、Ⅱ期21例、Ⅲ期32例。纳入患者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相关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均配合进行相关检查。已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血液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者;不配合检查者;临床资料缺失者。
1.2方法
1.2.1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所有患者行骨髓穿刺术,然后取出骨髓液0.2mL进行推片,待骨髓推片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吉姆萨染色,然后加入PH6.4的磷酸盐缓冲液,染色15min。于显微镜下观察骨髓增生程度,按细胞的发育阶段、种类计数200~500个有核细胞,计算出浆细胞、淋巴细胞系、粒系、单核细胞系、红系等各类细胞的百分比。
1.2.2流式细胞术检查在行骨髓穿刺术时,另取2mL的骨髓液放入于肝素锂抗凝管,所有标本于6h内完成检测。进行标记时按照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胞内抗原及细胞表面抗原方法,在患者标本的试管内分别放入相关荧光标记抗体2μL和50μL相关荧光标记物,然后避光孵育15min左右,在标本试管内加入氯化铵溶血剂,然后避光放置10min,最后进行离心将上层清液去除,然后按照说明书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检测阳性细胞的百分率。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种检查方式检测MM浆细胞比例的相关性、差异性及诊断敏感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测MM浆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本研究中所选取60例患者中,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检测浆细胞比例具有相关性(r=0.775,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A、B、C组中浆细胞比例的检测均具有相关性(r=0.513、0.481、0.574,P<0.05)。
2.2检测MM浆细胞比例的差异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浆细胞的比例为(11.51±3.36),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浆细胞为(26.47±8.25),两种检测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9,P<0.05)。见表1。
表1两种检查方式检测MM浆细胞比例差异性的比较
2.3检测MM浆细胞比例的诊断敏感性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浆细胞比例≥10%的比例为87.5%,明显多于流式细胞术的65.00%(χ2=5.263,P=0.022)。在A、B、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满足浆细胞≥10%的比例分别87.5%、50.00%、11.11%。
3、讨论
目前MM的主要诊断方法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胸部CT、X片、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骨髓涂片、免疫固定电泳等,且主要是依据血尿中的单克隆蛋白及异常浆细胞数量,但人体不同部位的骨髓瘤细胞数量存在差异性,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骨髓细胞形态学可检测出骨髓内单克隆浆细胞比例增高,可了解骨髓瘤细胞浸润程度,是MM的主要诊断手段。且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优势,可观察到骨髓细胞的形态,有利于进一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化学染色进行检查[5]。近年来,随着流式细胞术的不断发展,在MM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检测细胞浆和细胞表面的抗原,可客观的检测MM的生物学特性的特点,已成为MM临床诊断和分型的重要指标[6]。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检测浆细胞比例具有相关性(r=0.775,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浆细胞的比例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浆细胞比例对比具有差异(P<0.05)。A、B、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满足浆细胞≥10%的比例分别为87.5%、50.00%、11.11%,提示两种检查方法在MM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诊断价值更高,且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MM的临床检出率。分析原因,在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对人体骨髓细胞进行分型检查,可显示MM的形态特征,可发现异常单克隆浆细胞比例增加,在MM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目前MM的主要诊断标准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当发现浆细胞比例≥10%,同时观察到骨髓细胞形态异常时即可确诊,因此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MM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7]。而流式细胞术可区分正常和异常浆细胞,从而计算得出异常浆细胞的比例,还可通过准确、快捷、客观的定量细胞分化抗原检测,是诊断MM的重要依据,为MM的临床诊断和预后检测提供依据[8]。在MM的临床诊断中骨髓细胞形态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中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流式细胞术可对骨髓形态学的检测结果进行补充,从而二者联合检测,减少了漏诊率。
参考文献:
[1]周媛,陶林静.不同实验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5(4):434-437.
[2]卢姿,李学鸿,朱中元,等.骨髓细胞形态学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检测价值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2):258-261.
[3]王星,张瑜,马列婷.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8):131-134.
[4]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5):341-346.
[5]李凯.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对骨髓细胞表面免疫表型的鉴别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0):1215-1216.
[6]张巧梅,席大力,康成,等.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医学综述,2019,25(23):4781-4785.
[7]孟亚红,范小红,化范例,等.流式浆细胞及骨髓涂片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J].浙江临床医学,2023,25(1):127-129.
[8]王慧,高洁.形态学、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组化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12):1963-1966.
文章来源:陈恺,何媛媛.两种检测方式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价值比较[J].贵州医药,2025,49(02):273-274.
分享:
侵袭性血管瘤病又称消失骨病(disappearingbonedis⁃ease)、大块骨质溶解症或Gorham⁃Stout综合征,它是一种以淋巴管、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的单发或多发的骨质丢失为特征的疾病,并具有侵犯周围软组织趋势;最早由Jackson于1838年提出,1955年由Gorham和Stout系统报道并命名Gorham⁃Stout综合征。
2025-04-09研究[5]表明,慢性髓系白血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衰弱发生率分别为49.6%、49.0%和54.0%.此外,抑郁在霍奇金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发病率分别为35.5%、27
2025-03-17由于该病在我国发病率不高,临床根据其受首发症状易诊断为常见病,导致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近年来,流式细胞术在血液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血液疾病的诊断水平,可用于MM的临床诊断[2]。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MM具有重要意义,可显示浆细胞比例增加,是诊断MM的主要手段[3]。
2025-02-19血液肿瘤疾病是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10/10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血液肿瘤患儿通常需要接受长达2.0~2.5年的化疗[2],在此期间,患儿的运动能力和耐力均明显下降[3-4],身体活动量处于较低水平[5],并可出现骨密度降低[6]、骨减少[7]等药物不良反应。
2025-01-14腹主动脉瘤是主动脉下段退行性改变和扩张的一种潜在致命的主动脉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腹主动脉瘤的病理特征包括血管炎症、细胞外基质破坏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功能的丧失。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稳态在主动脉瘤中起着重要作用。平滑肌细胞收缩表型丧失已被认为是多种动物模型和人类动脉瘤组织中的早期事件。
2024-12-17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表现为单克隆浆细胞过度增殖,导致M蛋白增多、骨破坏和正常造血功能障碍。MM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变异密切相关,包括染色体易位、基因突变和细胞遗传学异常等。
2024-12-02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属于B细胞恶性肿瘤,其特征是血液浆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过量表达。MM发病率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高居第2位,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5%-20%,占所有肿瘤的1%。
2024-12-02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患病人群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目前,临床上仍未发现治疗该病的特效手段,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MM主要由浆细胞发生恶性增殖引起,导致正常骨髓被恶性肿瘤细胞增生浸润,患者会出现贫血、骨痛、高钙血症等症状。
2024-12-02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是成人和儿童接受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呕吐发生率约为60%,恶心发生率为70%~90%,频繁而剧烈的呕吐会引起食欲下降,影响进食量,从而导致营养缺乏,免疫力下降,严重时造成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
2024-11-27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familial acute myeloid leukemia, FAML)是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髓系肿瘤和急性白血病分类中的一个新类别[1],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具有家族遗传的特点,表现为多个家庭成员在不同时间点发展出类似的白血病症状。由于其罕见性和遗传特征,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数据。
2024-11-27人气:22503
人气:18579
人气:15606
人气:15112
人气:1489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期刊人气:3166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8-7664
国内刊号:33-1233/R
邮发代号:32-111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