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2021-12-31    7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给予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营养风险筛查、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2.50%,对照组有效率为95.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和NRS2002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舌骨上移、前移距离和甲状软骨上移、前移距离大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舌骨上移、前移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增强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延髓性麻痹
  • 穴位按摩
  • 耳穴贴压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 颈部
  • 加入收藏

脑卒中极易并发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可达37%~78%。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脑部功能区域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所致延髓性麻痹有关,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咽部正常功能,易导致摄食困难、呛咳、噎嗝,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西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尚无特效治疗方案,多以内科基础药物、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等为主,但康复效果仍旧不理想[2]。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属中医学“中风”“喉痹”“舌謇”等范畴。素体虚弱,肝肾阴虚,气血衰少,致以气血逆乱、痰湿壅盛、瘀血阻滞、上冲于脑,阻于舌咽经络,咽喉开合失司乃本病之基本病机,以通经活络、活血调气为基本治法[3]。

耳穴贴压属于一种融合穴位、经络及磁珠为一体的中医外治法,配伍相应穴位能治疗伸舌歪斜和吞咽障碍,并对大脑皮层起到调节作用,以促使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正常和语言表达清晰[4]。颈部穴位按摩属于非侵袭性中医手段,操作简便、安全,通过施术于头颈面部和吞咽肌群触觉,能有效促进吞咽发射建立和本体感觉恢复,以调节吞咽肌群运动,恢复吞咽功能[5]。目前,临床关于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应用于吞咽障碍治疗的报道相对少见。笔者采用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区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吞咽困难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审查并批准。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6]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由颅脑MRI或CT确诊有责任梗死病灶者;符合《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7]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8]的辨证标准者。

1.3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饮水实验确诊为吞咽障碍者;年龄>40岁;病程<0.5年;首次脑卒中发作或既往脑卒中病史未遗留吞咽障碍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者;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要求,并愿意配合本试验要求,自愿参与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

多次脑卒中并有遗留吞咽障碍者;其他因素所致吞咽-摄入功能障碍者;出血性疾病者;颅内出血或其他病变者;合并脑部肿瘤者;耳郭皮肤有感染、破溃或耳郭畸形者;造血系统疾病者;精神疾患、智力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者;病情危重者;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研究过程中再次发生脑卒中并遗留吞咽障碍者;治疗依从性差或受试治疗耐受性差,难以配合本实验要求者;研究中途中止、放弃或死亡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促进脑血液循环、控制血压、营养神经等临床基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抗血小板凝集、促进脑细胞活化及脱水等对症治疗。

1.5.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具体操作方法:①基础训练:给予患者咽部冰刺激、空吞咽训练及声门关闭训练(喉抬高训练及通过屏气-发声运动),每天1次,训练时间持续15min。②摄食训练:基础训练完成后,再指导患者进行摄食训练,取30°仰卧位,保持头向前屈曲,先吞咽糊状食物再依次进食吞咽稀流质、半固体和固体食物,以一口量为原则,不宜多食,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采取点头吞咽或侧屈吞咽等吞咽技巧,加以强化吞咽功能。每周进行5次,14d为1个疗程,共干预2个疗程。

1.5.2 治疗组

给予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治疗,具体操作方法:①耳穴贴压:充分暴露患者耳郭,对耳穴(神门、双耳面颊、口、舌、咽喉、脑干、皮质下)及周围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并持探棒探查定穴;耳穴贴磁珠,选择揉、按、捏手法采用适度力度刺激诸上耳穴,以自觉热、麻、酸、胀、痛为度,每次左到右进行单耳贴压,双耳交替贴压,3d交替1次,每个耳穴刺激3次,每次按压持续1min,7d为1个疗程,共干预4个疗程。耳穴贴压过程中,需时刻注意防水,避免胶布潮湿或污染导致皮肤感染,若磁珠脱落则立即更换。②颈部穴位按摩:患者取坐位,在光线柔和细腻、安静的环境下,指导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进行全身放松,以点、按、揉的手法对廉泉、风府、风池(双侧)进行按摩,先点压1min再按揉,廉泉及风池(双侧)以双手同时按摩,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由轻至重逐渐用力,由重至轻反复按摩,以自感酸、胀、热感为度,每个穴位按摩5min,取风府、风池沿着咽喉方向再点按5下,直至咽喉感知咽喉并出现咽喉部放射为度,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暖,观察患者反映,倾听其主诉,如若患者自感不适则立即停止。4周为1个疗程,干预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吞咽功能

选择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估量表涉及洼田饮水试验[9]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swallowingfunctionalscale,SSA)[10]。洼田饮水试验:指导患者进行饮水呛咳试验测定,并分为1~5级,依次赋予1~5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饮水呛咳越严重,吞咽功能障碍越严重。SSA量表计分标准分为临床检查(8~23分)、让患者吞咽5mL水3次(5~11分)和让患者吞咽60mL水(5~12分)共3部分,分值在18~46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吞咽功能越差。

1.6.2 营养风险筛查评分

选择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量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营养状况,按照疾病评分、营养状态及年龄评分进行评定,年龄超过70岁者,总分加1分。总分值>3分,表明患者有营养风险,可制定营养支持方案。

1.6.3 舌骨喉复合体动度

两组患者均接受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测定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量舌骨喉复合体动度[11],舌骨和甲状软骨位置进行拍摄,并测量舌骨和甲状软骨最前上方与X、Y轴的垂直距离。

1.6.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以改良Barthel指数[12]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测定,评估时间设定为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内容有洗澡、穿衣、自我照顾活动修饰等共8项和行走或轮椅行进及上下楼梯共2项,100分制,本次评估分数值越高者,其所展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越良好。

1.6.5 生活质量

两组受试对象的生活质量以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relatedqualityoflife,SWAL-QOL)[13]进行评估调查,评估时间设定为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内容包括症状频次、恐惧、食物选择、进食时间、心理负担、食欲、语言沟通、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睡眠及疲倦共11项内容,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越良好。

1.7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能进行正常摄食,吞咽功能恢复正常,上述3项评估结果均处于在正常范围;好转:患者勉强能摄食,吞咽功能有明显改善,上述3项评估结果改善≥1级;无效:患者仍无法正常摄食,吞咽功能也未见改善,上述结果均并未好转甚至加重。

有效率=(治愈+好转)/n×100%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独立样本组间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72.50%,对照组有效率为95.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及NRS2002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和NRS2002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舌骨上移、前移距离和甲状软骨上移、前移距离大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舌骨上移、前移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SWAL-QO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SWAL-QOL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吞咽障碍属中风之常见并发症,病位在脑,根本病机在脑脉瘀血或溢血,表现于口舌、咽喉出现功能障碍,风火上扰、痰湿蒙神、气血逆乱、瘀血阻滞为本病之标实;肝肾阴虚、气血阴精耗伤衰少乃本病之本,实属本虚标实之证[14,15]。由于素体虚弱,肝肾阴虚,水无以涵木,肝阳上亢,肾虚精亏,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邪入于脏;气血衰少,气血运动失畅,以舌体脉络瘀滞,无以濡养舌根;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痰瘀交阻,留滞于舌体脉络,致以舌咽挛急,舌体活动不利,舌下肿难言,下食难,口吐涎舌体脉络[16]。中医论治吞咽障碍应遵循中风舌痹之辨证论治特点,以通经活络、活血调气的为主要治法。

《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指出耳穴关系全身脏腑经络,耳郭分布耳神经、耳颞神经、枕小神经及交感神经等众多神经,辨证取耳穴刺激之能调节脏腑气血阴阳之平衡,以改善面部及咽喉神经。本文取舌、咽喉穴位,磁珠按压刺激能有效改善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磁珠按压皮质下、脑干处穴位,能起到镇静降逆、通调气血之功效,对大脑皮层调节和自主神经功能刺激均有积极影响;磁珠按压口、面颊穴位,专治口面失用、中枢性面瘫等,通过调节舌咽迷走神经以改善吞咽困难。以上诸穴经磁珠按压刺激能有效刺激耳郭分布的丰富神经,有效调节口面、咽喉部神经功能,进而对大脑皮层起到一定刺激作用,以重建吞咽反射弧,调整肌群功能,从而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恢复语言清晰表达能力[17,18]。

《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故导引按者,亦从中央出也。”提出颈部穴位按摩对经络气血起到舒缓作用。廉泉穴位于舌骨、甲状软骨中间,其深部可见会厌,下方可见喉门,周围分布甲状舌骨肌、舌肌和舌下神经分支与颈皮神经;风府位于两侧斜方肌间凹陷处,处于枕外隆凸直下,风池位于在枕骨之下[19]。按摩以上穴位能刺激颏舌肌、咽缩肌、面肌、甲状舌骨肌等局部肌肉,增强感觉信息输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吞咽相关皮质兴奋性,恢复吞咽相关神经肌肉如口唇、舌闭合伸缩力等控制力,进而强化面颊肌张力,建立和修复吞咽神经反射通路,以恢复吞咽功能[19,20,2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及NRS2002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能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降低其营养不良风险,改善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此结果与陈广玲等[22]报道和王江玲等[23]报道相符。

本研究结果显示,耳穴贴压联合颈部按摩治疗吞咽困难,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原因在于,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能有效刺激吞咽相关神经肌肉,增强口舌咽喉等局部肌肉控制力,并通过增强感觉信息输入,对吞咽中枢起到明显刺激效应,以修复吞咽器官协调性,改善中枢的血液循环,促进海马神经元分化与存活,改善突触可塑性,修复及再生神经元损伤,重建肢体运动神经反射弧。同时,患者的吞咽功能逐渐恢复,摄食能力逐渐增强,利于患者营养摄入,进而降低营养不良风险,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和疾病康复。因此,采用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治疗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得以明显提高。何玲燕等[24]报道,耳穴刺激能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SWAL-QOL评分,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周红等[25]也发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选择穴位按摩等中医康复疗法,能促进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增强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2]袁影,钱小路,闫文敏,等.火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2):67-70.

[3]李庆彬,黄丽贤,王亮,等.功能训练联合舌针治疗多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7):1686-1689.

[4]金海鹏,吴秋燕,张卫,等.耳穴磁贴治疗卒中后慢性期吞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4,34(1):9-14.

[5]韦艳燕.吞咽训练及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31(5):106-110.

[6]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7):559.

[7]窦祖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9:87-88.

[8]李平,吴钟璇,张云如,等.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9]恽晓平.康复治疗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30.

[10]伍少玲,马超,黄粉燕,等.标准吞咽功能评定星表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6):396-399.

[11]恽晓平.康复治疗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30.

[12]缪鸿石.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31.

[14]杨阳,郑谅,卢晶晶.郑谅教授运用舌三针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案[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7):76-79.

[15]吴磊,梅继林,梁雪松,等.李晓宁教授运用“透刺吞咽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经验撷等[J].中国针灸,2019,39(5):519-522.

[16]梁艳桂,吴海科,谭峰,等.VitalStim电刺激联合舌三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U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3168-3171.

[17]金海鹏,吴秋燕,张卫,等.耳穴贴压治疗卒中后亚急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0):8-12.

[18]何玲燕,冯玲,邵寅芳.耳穴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7):613-617.


文章来源:刘凤珍,张晓辰,余峰,韦莉君,王丽,徐栋,孙晓兰.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22,42(01):129-13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人气:414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1727

国内刊号:11-5334/R

邮发代号:18-90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