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儿科喘咳应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的临床效果

  2020-08-10    131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是临床常用的经方,均可用于治疗小儿喘咳,但三方的辨治要点却各有不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是治疗寒性的喘而汗出,小青龙汤是治疗寒性的喘而无汗,而麻杏石甘汤是治疗热性的喘而汗出。

  • 关键词:
  • 儿科
  • 小青龙汤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 麻杏石甘汤
  • 加入收藏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众多治小儿咳喘的良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即是其中应用较广的几首方剂,三者的病机中均有邪气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导致喘息气急。但三者在病机与主症等方面却各有特色。小儿肺脏娇嫩,藩篱疏,外邪袭肺,肺卫失宣,较易发生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又由于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故临床上需将三种证候的辨治要点仔细鉴别,正确地选方用药,才能效如桴鼓。现笔者根据临床经验,从《伤寒论》出发,将三方的区别与联系简析如下。


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1.1《伤寒论》释义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最早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与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方由桂枝、炙甘草、生姜、芍药、大枣、厚朴、杏仁组成。具有解肌祛风、降气平喘之功;主治由风寒迫肺,肺寒气逆,宣降失常的咳喘证。[1]何谓“喘家”?“喘家”是指素有气喘病之人,气喘的患者本有肺气不利,卫外不固,藩篱疏,肌表容易受邪,如果这类病人又外感风寒,兼有太阳中风的症状,往往又会加重喘促。在此情况下,在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证的基础上,如果用厚朴、杏子下气平喘则疗效更佳。43条则论太阳中风本应发汗解表却采用下法,出现了喘息的症状,这个时候病邪仍在表,并未出现化热入里的症状,此时用桂枝汤治疗表证,厚朴、杏子治疗喘息气逆之症。因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主症应该同时有太阳中风的症状和喘息的症状:发热,恶风寒,自汗,脉浮缓,喘息,胸闷,咳嗽,气急。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所治之咳喘,应抓住两个要点,一是全证以寒象为主,如咳吐白痰,口淡不渴,舌苔薄白等;二是有太阳中风之自汗出,三是咳嗽气喘,胸闷气急。临床应仔细进行寒热虚实的辩证,方药对症,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1.2病案举例

朱某,男,9岁,2018年1月1日来诊,咳嗽咯痰,胸闷气促1年,1天前因感冒出现恶风发热,喘咳胸闷,咳嗽咯白痰,自汗出,口淡不渴,头晕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缓。证属外感风寒,引动伏痰,气逆于上。治宜疏风解表,化痰平喘。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桂枝6g,厚朴6g,杏仁6g,白芍6g,炙甘草3g,生姜5g,大枣5g,半夏6g,白术8g,茯苓6g,桔梗6g。1剂后,症状缓解,3剂后,咳喘止。

按语:本案体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典型用法。哮喘是儿童常见疾病,始发于任何年龄,西医认为某些特应性体质的患儿较易发生哮喘。中医则认为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导致肺、脾、肾三脏虚损,宿痰内伏成为发病的宿根。该患儿既往有1年的哮喘病史,1天前因外感风寒而诱发哮喘,宿痰内伏,遇外邪引动,上逆犯肺,肺失宣降,气逆而咳;小儿肺脏娇嫩,藩篱疏,风邪犯肺,卫表不固,腠理失密,则见自汗、恶风;肺失通调,津液失于输布,聚津成痰,则咳痰色白;风寒袭表,寒凝气滞,经气不利,则头身疼痛。桂枝汤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主治太阳中风证;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杏仁降气止咳平喘,主治咳嗽、气喘。


2、小青龙汤


2.1《伤寒论》释义

小青龙汤最早见于《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2]方由麻黄、桂枝、干姜、白芍、甘草、细辛、半夏、五味子组成,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主治由外寒内饮之咳喘症。“伤寒表不解”说明本证以太阳伤寒证为基础证候,即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脉浮紧等,“心下有水气”,说明本证有寒饮内停的病机,即在伤寒表证的基础上又有水饮停蓄在心下胃脘部。寒饮犯肺,肺失宣肃而上逆作咳;寒饮停于胃,胃气上逆故见干呕;寒饮阻遏气机,气化不利,津不上承,故见口渴;寒饮走于肠道,大肠传导失司,故见下利;饮停气逆,阻于喉间,故见噎;饮停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利、少腹满。总之,本证为外感风寒,内有寒饮之证。因此,小青龙汤的主症应为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痰白清晰,舌苔薄白或白滑,脉浮紧或弦滑。小青龙汤证以寒性的喘而无汗为辨证要点,故小青龙汤治疗咳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全证以寒象为主,如咳嗽咯白色泡沫痰,面白肢冷,舌苔白腻等;二是无汗,表证明显;三是咳嗽气喘,喉间哮鸣。

2.2病案举例

王某,女,6岁,2018年7月31日初诊,咳嗽气促,胸闷1+年,秋冬季节发作频繁。3天前因受凉后出现恶寒无汗,咳嗽咯白色泡沫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纳食欠佳,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风寒外束,寒饮内停。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用小青龙汤加减化裁:麻黄4g桂枝4g干姜3g半夏4g细辛1g甘草3g五味子3g茯苓4g苦杏仁4g桔梗4g陈皮5g前胡4g白前4g远志5g酸枣仁5g。水煎服,先煮麻黄,一日一剂,一日三次温服。3天后复诊,自诉服第一剂后症状缓解,三剂后症状基本消失。

按语: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加之病后体弱,肺、脾、肾三脏亏虚,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津液不化,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如《景岳全书·杂证谟·喘促》曰:“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3]3天前患儿因不慎感受寒邪,内伏之痰,遇感引动,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博结,壅塞气道,肺气宣降失常,气道挛急狭窄,通畅不利,而致咳痰喘促,胸闷气憋。麻桂相配,解表散寒;姜辛夏三者相配,温肺化饮,燥湿化痰;五味子敛肺止咳;茯苓、陈皮、甘草健脾化痰止咳;桔梗、杏仁一宣一降,以复肺气宣降之功;白前、前胡降气化痰止咳。诸药合用,共奏解表散寒,温肺化痰之功。


3、麻杏石甘汤


3.1《伤寒论》释义

麻杏石甘汤首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和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2]方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具有清泄肺热,宣肺止咳之功,主治邪热壅肺之咳喘症。“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说明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表证了,而是邪热壅肺之里实热证。痰热壅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里热蒸腾,邪正相争,迫津外出,则见汗出。因此,麻杏石甘汤的主症包括:咳喘,发热,汗出,口渴,痰黄稠,苔黄,脉数。麻杏石甘汤证应以热性的汗出而喘为辨证要点。因此临床上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喘咳证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全身症状以热象为主,如口渴面赤,身热烦躁,咯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等;二是汗出;三是咳嗽气喘,气粗息涌,甚至鼻煽。

3.2病案举例

张某,男,4岁,2018年2月21日初诊,咳嗽咳痰4天。患儿于4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喘促,喉间痰吼哮鸣,咳黄稠脓痰,发热面红,烦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邪热壅肺,治宜清泄肺热,宣肺止咳。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4g,杏仁6g,石膏12g,甘草3g,桔梗4g黄芩8g,桑白皮8g,紫菀8g,白前8g,薏苡仁8g,茯苓6g。服用2剂后,患儿家属诉热势渐退,咳嗽吼喘减轻,大便通畅,再进2剂,咳嗽基本消失。

按语:患儿4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喘促,儿童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外感寒邪,由于小儿“稚阴未长”,邪热又易伤阴津,很容易从寒证转化为热证,寒证入里化热表现为咳黄稠脓痰,发热面红,烦躁口渴等症。痰热壅肺,肺失清肃,宣降失司,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痰热互结,阻于气道,则喉中痰吼哮鸣;痰热壅滞,肺络气血腐败成脓,则见脓痰;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热盛伤津则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麻黄与石膏相配,一寒一热,清热泄肺,化痰平喘;杏仁降气平喘,化痰止咳;甘草为佐使,调和诸药。


4、讨论


咳嗽、喘证是儿童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一旦失治误治,病情易反复,病程易迁延不愈。西医学的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出现以咳嗽、气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时候,均可以参照咳嗽、喘证进行辨证论治。小儿肺脏娇嫩,不耐寒热,藩篱疏,腠理不密,肺为华盖,外合皮毛,外界气候冷热的变化,常直接影响肺气的宣肃,导致肺失清肃,宣降失常,气逆于上,故见咳嗽气喘,形成上述症候。加之部分患儿为特应性体质,易对花粉、冷空气、皮毛等变应原过敏,此类患儿更是容易发生咳嗽气喘等症。因此,治疗上应该以宣肺散邪,化痰止咳,降气平喘为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均可用于治疗喘咳,但三者侧重各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侧重于:(1)喘咳;(2)自汗出;(3)全身症状以寒象为主;小青龙汤侧重于:(1)喘咳;(2)无汗、表证明显;(3)全身症状以寒象为主;麻杏石甘汤侧重于:(1)喘咳;(2)汗出;(3)全身症状以热象为主。因此,只要在临床中仔细鉴别三者的区别,辨证准确,选方得当,就会获得满意的疗效。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三者为临床上治疗小儿咳嗽、气喘较为常见的方剂,均可用于治疗小儿喘咳,但三者侧重点却各有不同,小儿“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4]小儿不仅易于感受外邪及为饮食、药物所伤,而且一旦发病,病情发展及传变均较成人迅速,故临床辩证选方时更应紧抓辨证要点,“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切不可犯“虚虚实实”之诫。故笔者将临床辨证中的一些体会作此报告,特分享以示同道。


参考文献:

[1]王祥生,李宗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临床运用举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06):78-79.

[2]汉.张仲景.伤寒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8).

[3]明.张景岳.景岳全书[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4]清.吴鞠通.温病条辨[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05).


姚百会,姚明月,姚建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在儿科喘咳中的临床应用[J].名医,2020(08):331-33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国际儿科学杂志

期刊名称:国际儿科学杂志

期刊人气:450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408

国内刊号:21-1529/R

邮发代号:8-73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