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探究

  2020-06-12    17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对于时代变迁及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我国图书馆在响应速度上不及欧美国家。数字互联网业态中的图书馆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接受新科技,拓展新功能,关注世界新潮流,重新思考角色定位,制定全新行动方案,昭示重要性,体现新价值。在观念、技术、服务、建筑、空间、家具、馆藏、人员等方面积极变革,最终实现符合时代潮流的读者服务新目标,共创图书馆未来。

  • 关键词:
  • 图书馆
  • 数字时代
  • 新服务
  • 新空间
  • 新观念
  • 未来发展
  • 加入收藏

世界变革、教育变革、学习变革不断被提起,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持续驱动各行各业创新变革。本文意图剖析数字时代图书馆功能多元化对读者的影响程度,提出因社会更新、读者需求等因素变化,图书馆必须在馆舍建筑设计、空间再造、技术应用、馆藏管理、服务创新等方面做出深刻改革。


1、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功能和理念


图书馆作为提供科技信息、人文信息、生活信息的机构,储存馆藏是根本,服务社会是责任,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传统图书馆一直以提供信息、服务各类读者为基本任务,功能相对单一。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和网络的互联互通,全球一体化格局逐渐形成,共享经济、共享知识、共享创造、共享成果等共享理念与日俱增。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传播知识的重要机构,其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可,图书馆的功能也逐渐向服务企事业单位技术改造、大学生创业、万众创新的方向发展。

1.1数字时代图书馆功能凸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图书馆积极探索,不断进步,融入数字时代洪流,彰显核心价值,提供协助、训练、利用等服务功能,增进数字素养程度,创造数字内容[1],满足读者对工作创业、政府法律、教育、健康等领域信息的多项需求,给读者提供极大的帮助。

1.1.1关注生活质量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变革给图书馆增添了活力,图书馆通过调整馆藏结构、开发数字馆藏、创新技术应用、实行智能管理等方式,为区域创新搭建咨询服务新平台,帮助社会、企业、民众、家庭等在新经济环境中获取所需信息资源,提升大众的工作水平、生活质量与精神面貌,持续开发更多服务业务,逐渐成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环节,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1.1.2图书馆服务经济效益

利用资源产生经济效益,是商业社会的行为准则,而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也如此。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图书馆馆员)、活动服务效益(读者用户)、商业运作效益(图书馆管理层)形成了紧密的联合体,在信息识别利用、人力资源挖掘、就业和工作、采购和服务、读者空间建设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益,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1.2数字时代图书馆理念共识

中国图书馆学会作为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的重要成员,其事业发展与时俱进,尤其在数字时代,我国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等在经营理念上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包括:⑴图书馆储藏了人类存在的每项纪录细节,保存了过去到现在的经历历程及数字时代出现的各种媒介资源信息。⑵包容与融合不受种族、宗教、政治立场影响,彰显特性及正向社会价值。⑶利用数字时代新科技、新方式、新手段,通过细致的分类、存储、检索和保存,提供数据留存,体现平等开放特点。⑷提供新经济时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心读者独特发展需要,展现共享、共促、共创、共赢的结果。


2、我国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从古时我国各地的“藏经阁”,到中国图书馆雏形的“藏书楼”,再到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各种“文献馆”,直至现代的数字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我国图书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数字时代的来临,高度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包括经费、人力资源、社会环境、技术创新等。

2.1展现沟通价值

辅助学校开展在线教学,利用图书馆慕课资源,建设全球化的学位课程,增加投资回报率;图书馆开放文献免费使用、事前授权、保留部分权利及公开典藏,传播资源;提高读者使用便利性,展现服务价值。

2.2丰富馆藏

图书馆建置更多云端典藏库,通过馆员与其他信息工作者密切合作,促进数据利用工作进行[2];图书馆、研究机构、赞助单位开展合作,提供学术研究专业成果服务,尤其是开放数据、大数据应用及数据管理研究。

2.3利用数字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成熟,馆藏资料保护、存储、利用方式发生改变,由传统的读者亲自到馆查阅各种文献资料,逐步转向由图书馆提供无时空限制的数字文献传输服务;数字服务日趋成熟,载体形式多元化与普遍应用,图书馆网站设计采用响应式设计,即集中创建页面的图片排版大小,智能地根据读者使用馆藏资源行为及使用的设备环境进行相对应的布局。

2.4促进传播与应用

传播形式及出版模式改变,增强快速与多元特色,掌握文章的引用、浏览、下载率、网络书签、评价、讨论及社群分享数据,开展学术交流,增值机构典藏。借助数字科技成果,建立人文学科的教职员伙伴关系与合作,支持用户进行研究。

2.5创新意识增加

响应新挑战,以创新方式聘用新进人员或重新训练现职人员;协助学生在图书馆内设立创业中心,提供学生创作、协作、创新场所。在学生信息素养、检索能力、判定水平方面提供学习机会。


3、数字时代图书馆变革的思考


图书馆是教育、文化、信息中心,具有服务型属性。面对经费缩减、人力减少的状况,既要考虑维持大量纸本馆藏,又要支持学术研究和文献阅读功能。因此,图书馆必须改革创新,积极响应时代变迁及社会需求,重新评估内设机构和运作成本,注重馆际合作。在观念、技术、服务、建筑、空间、家具、馆藏、馆员等方面不断改进,使图书馆持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3.1图书馆观念变革

过去图书馆是安静、单调、严肃、静态的,现代图书馆应是快乐、多元、轻松、动态的,提供优质的书籍、服务,引进先进的数字技术,传播高雅文化,更有现代建筑、良好环境、融洽氛围、互动空间,是可以放松与交流的场所。图书馆馆员不仅提供借阅服务,更会引导参与,建立读者与馆员的融洽关系,使读者更了解图书馆。另外,图书馆更是一个变化的“生活馆”和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倡导读者不断学习和探索,提供学习空间,分享生活知识,满足终身学习目标,适应社会需求与全球趋势。

3.2图书馆技术变革

信息科技及互联网发展,使得图书馆服务朝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方式迈进[3]。移动设备的普及促进了图书馆移动服务项目的更新,包括馆藏借阅服务、馆舍楼层配置图指引、最新活动信息通知、网络报名提醒、电子书下载等。射频识别(RFID)芯片是可以使用射频信号与阅读器交换数据的标签或卡片。通常有一个内置天线和一个集成电路(IC),天线可以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而IC负责调制和解调无线电信号,及处理和存储数据。通过开发出结合银行卡、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的RFID芯片,读者凭RFID借书证即可刷卡入馆阅览及借书,办理自助借还书服务;馆员可以进行馆藏资料存取、盘点及快速查找[2]等。

3.3图书馆服务变革

3.3.1打破空间限制

过去,读者为查阅馆藏资源、获取信息资讯,必须亲自到馆。如今,全球化与网络化的互联互通,使区域边际模糊,空间限制消失。图书馆普遍采用新技术、新手段,畅通各种渠道,让读者不必亲自到馆,即可使用图书馆服务及馆藏图书。⑴智能图书馆:美国华盛顿在不同区域设置了20余个智能图书馆[4],且无人值守。读者扫描借书卡或输入借书证号码,即可入馆查检目录、浏览选书及取走预约图书。智能图书馆设置了电话和人机对话装备,供读者有问题时向智能机器人询问。⑵微型图书馆:占地很小,使用高速网络和RFID卷标识别技术,通过触摸屏选书后,机器手臂即可取书送出,将自助机变成一个小型图书馆。美国、英国及国内部分图书馆进行了设置布局,大多设置于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点,如购物中心、公交站、医院、校园及图书馆门口等处,供读者24h借还书。但其整体运作仍需要馆员协助,该方式更方便读者取得阅读资源。

3.3.2扩大服务范围

响应数字时代,利用数字科技延伸服务范围。图书馆设置虚拟数字空间,为不同读者、出版社、研究人员及馆员设置不同的网站,扩大图书馆的使用边界。建置电子资源馆藏,将珍贵古籍善本、手稿、照片、书画、契约书、地方史料等,加以数字化后,供读者检索利用[5]。自行或联合购置电子书、电子期刊、电子报、数字影音等电子资源,整理本图书馆电子资源和网络免费电子资源,方便读者利用。提供电子书借阅、电子通知、文件传递、自助借还书、在线报名、主题网站、数字学习课程、电子数据库服务等。

3.4图书馆建筑变革

图书馆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借由建筑意象形成地方和校园的精神中心,带动阅读和图书馆的利用率。图书馆不仅是图书、期刊、电子数据的储存地,更是与区域建立伙伴关系、与读者交流的平台。图书馆建筑必须以读者为中心,遵循前瞻、科技、时尚、新颖的建筑原则,精心设计,吸引更多读者,提升图书馆使用率,提供合作型的学习环境及馆舍活动的场所。

3.5图书馆空间变革

随着全面阅读、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家对教育的大量投入,图书馆空间改造势在必行,必须释放出更多空间,服务各种学习者[4]。图书馆空间再造是从灰暗到明亮、从刻板到美观、从单调到多元的过程。改造后的图书馆不仅装潢优美,更加充实服务内涵,集阅读、休闲、交流、游戏等多功能于一体,吸引读者,使图书馆成为生活、学习及交流中心。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空间改造主要有三大类:⑴阅读共享空间,常见的包括公共阅览室、公共阅读空间、休闲阅读区、安静阅读室等,配备了舒适的桌椅和白板,供读者分析问题之用。⑵学习共享空间,主要配置各种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及常用软件,提供小组讨论、报告或作业需求的协同学习空间,通过协同学习和互动来尝试解决问题。也与其他单位合作,提供写作咨询、语言学习、课业辅导等多样化服务活动。⑶学术服务空间,现代图书馆被赋予顾问、咨询及家庭教师的角色。学术服务中心的定位是能够提高图书馆的能见度和吸引力,辅助教学和科研。常见的学术服务空间有写作中心、研究中心、咨询室等。

3.6图书馆家具变革

各图书馆注重家具颜色及样式的搭配,不仅材质多样化,样式亦多变化。书架、桌椅、期刊架、报架、视听数据架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讲求造型设计,颜色搭配温馨,最大限度运用了人体工学。近年来,有些新建图书馆的桌椅样式非常有新意,增添了空间趣味性,且更舒适,体现了时尚、智慧、创意、科技化等特色。部分大型沙发充分运用人体工学,摆脱传统设计,让读者可以更舒适地阅读,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又具实用美观的公共艺术形态。

3.7图书馆馆藏管理变革

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各种智能化设施的广泛应用,使图书馆的馆藏管理效率大增。如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的大型图书馆现都采用输送带设备及图书自动分类机,对馆藏使用自动仓储管理方式,极大地节省了储存空间[6]。自动仓储系统又称自动化书库管理系统(ASRS),是密集存放馆藏与计算机查询系统联动设计的书库管理系统。通常用来放置不常流通的图书或期刊合订本,目的在于减少图书的储存空间,通过与自动借还书系统连接以节省人力,提升服务质量。优点是只需要少量空间,也不需担心满架需要调架的人力浪费,提高读者取书成功率,降低图书上架错误率,增加取用可得率。在馆藏典籍方面,ASRS能够智能地控制温湿度,预防图书损失,降低书库维护费用。

3.8图书馆馆员变革

时代变化,馆员从被动地等待读者上门询问转变为主动与读者交流,从帮助读者寻找馆藏书籍转变为指导和帮助有需要的读者,根据读者兴趣及需求,提供专业建议,安排资源使用类别;在立项、实验和分析及宣传等方面,提供整合性的支持服务。一方面,馆员要与研究人员密切合作,利用馆藏的各类书籍及期刊发掘项目;与营销及传播部门联系,协助宣传研究成果,运用多媒体、数据集和教育软件,引导读者使用众多资源,有效利用信息。另一方面,传授信息检索的技巧时,馆员要指导读者利用软件工具管理参考数据,利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协作,为各类读者提供指引。帮助读者搜集资料、查找学术文章,利用编目与收藏的知识库,提供更具深度及广度的服务。


4、小结


数字时代,图书馆对个人、家庭的进步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图书馆人应正视、了解、接受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的变化,重新思考工作职责,明确图书馆定位,在观念、建筑、空间、家具、服务、馆员等与图书馆管理工作休戚相关的要素方面,思索变革,积极应对,持续经营,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以实现数字时代图书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路,姜晔,黄静.数字时代研究型图书馆如何赋能知识可持续发展?——“LIBER2018-2022发展战略”解读[J].图书馆论坛,2019,39(1):175-181.

[2]赵静萍.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思考[J].图书情报导刊,2017,2(2):21-24.

[3]史海燕.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及实践研究[J].现代情报,2010,30(9):15-18.

[4]贾佳,陈晶晶,郭思琦.论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43(5):46-48.

[5]金泽龙.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学科服务守正创新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9(7):39-43.

[6]高波,王少薇.英国大学及研究图书馆联盟战略规划特点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7):26-33.


金泽龙.数字时代图书馆未来发展思考[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0,44(03):26-29.

基金:2018年广东省图书馆科研课题(GDTK1837);2018年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RW2018-002);2019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GDGZ19Z013);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2018年度成人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Ycx18100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数字图书馆论坛

期刊名称:数字图书馆论坛

期刊人气:180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南京大学,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图书

国际刊号:1673-2286

国内刊号:11-5359/G2

邮发代号:80-414

创刊时间:200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