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应对策略

  2021-08-13    16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各种新媒体渠道,宣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信息具有更强的时效性、传播性和互动性,赢得很多传统新闻用户的青睐,对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产生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的短板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

  • 关键词:
  • 互联网技术
  • 新媒体时代
  • 电视媒体
  • 电视新闻
  • 网络媒体
  • 加入收藏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层出不穷的新媒体生态,网络媒体和手机移动端媒体异军突起,形成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共生的新媒体格局。作为传统媒体的领军者,电视新闻媒体面临巨大的竞争和挑战。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应立足自身实际,在保留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推进新闻变革和创新,以应对新媒体时代的竞争和发展需求。


一、新媒体时代给电视新闻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地域性限制,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智能手机设备的普及,让人们只要能够连上网络就能随时随地获得各种信息和资讯。这种资讯的获得便利性,能有效填补碎片化时间,极大地冲击了电视新闻在传媒领域内的领军地位。

传统电视新闻大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热点事件,而且由于受众群体广泛,从形式到用语都较为官方;另一方面,播出的电视新闻都是经采编制作的既定资讯,观众只能被动接受,既不能即时互动又不能自主选择。这种单一的新闻播出模式,很难满足当下观众群体的需求。

不同于互联网新闻的即时发布,电视新闻的播出需要经过繁琐的制作审核环节,其官媒的定位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资讯信息都可以制作成新闻在电视播出;另外,电视新闻的播放时间固定且一经播放大多不能回放,观众很难对感兴趣的新闻进行进一步的收藏、保存,更谈不上就新闻资讯进行互动交流。从这些角度来看,电视新闻对用户的实用性远低于新媒体资讯。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应对策略


(一)维系电视新闻公信力,稳固传统收视市场

首先,维系电视新闻的公信力。新闻的核心在于真实,新闻产品本质上是一种信任产品。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传统电视媒体具有专业且系统化的新闻制作、传播体系,且在新闻领域长期耕耘积累了观众的认可和信任,以及在传媒领域内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据业内数据分析,电视媒体仍是最具公信力的新闻媒体。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和移动媒体虽然具有海量资讯,且呈现明显的开放属性,但另一方面也为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温床。因此,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应继续维系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是传统电视新闻最大的资产,更是电视新闻继续保持传媒格局中绝对优势地位的关键要素。

其次,增强深度报道。由于制作播出流程的限制,与随时随地发布资讯的新媒体相比,电视新闻很难在传播时效上占得优势。但由于手机资讯或互联网新闻多为即时性或片面的内容,难以满足用户全面、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需求。在新闻资讯开放又透明的当下,观众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使得电视媒体在对事件进行深入报道、还原事实真相中的天然优势颇具竞争力,赢得很多深度思考用户的关注和青睐。因此,电视新闻应在立足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增强深度报道。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改革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

首先,强化新闻的透明度,适度削弱教化宣传。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之所以青睐新媒体,关键在于其开放、自由的基调,虽然海量资讯也鱼龙混杂,但其立足于平民视角,及时、透明追踪传播社会热点,是普通民众对话社会的重要平台和出口。但反观电视新闻,由于其官媒的地位,用语较为官方,且具有浓厚的教化色彩,让观众难以产生亲近感。尤其是在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下,人们活跃在新媒体的舆论环境之下,轻描淡写、无关痛痒的官话以及僵硬教化的新闻内容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应顺应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和了解老百姓的新闻需求,心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热点问题,做到为百姓发声、维护其权益。除此之外,电视媒体还应不断提高宣传水准,避免居高临下、过于官方和教化。

其次,加强新闻敏感度,引领社会热点议题。得益于长久以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以及“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资讯来源优势,电视媒体在国内外时政新闻、国家政策发布和解读类新闻、专题类新闻等方面颇具优势,但在新媒体擅长的社会热点新闻、揭露社会问题等新闻中表现平平。与新媒体相比,电视媒体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中缺少的不仅是时效性,更是必要的新闻敏感度以及针砭时弊的锐气和锋芒。短短几年时间,不少大的新媒体平台凭借其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及时灵敏的新闻反应、平等互动的网民参与,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用户群体,公信力直逼各大传统新闻媒体。因此,电视媒体要在强化自身优势的同时,保持必要的新闻敏感度和锐气,争取在更多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

再次,增强互动性,尊重观众的话语权。移动端和互联网媒体之所以备受用户青睐,关键在于在新媒体的舆论环境下,网友不仅是新闻的关注和传播者,更可以是新闻的制作者,还可以是积极的互动参与者,观众被动、定时地去接受新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此,电视新闻应深入了解和充分尊重观众的话语权,增强电视新闻的互动性,满足观众参与、表达的情感需求的同时增强电视新闻的关注度,最大限度地争取新一代观众群体的认可。

最后,因势利导,加大对“微新闻”的整合力度。在开放、透明的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制作和发布者,大量的信息涌入各大新媒体。这些形式不一的信息虽然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但不乏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应秉持“大新闻理念”,因势利导、沙里淘金,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积极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资讯线索。

当下,新媒体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共生的大媒体格局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县一级广播、电视、公众账号、网站、报纸、杂志等媒介,早已经在近年相继整合,成立了县级融媒体中心,把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成为“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而媒体间的合作深化、竞争加剧,电视媒体只有积极借鉴和学习其他媒体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异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持续深耕潜力新闻内容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内容传播路径,才能捍卫电视新闻在媒体格局中的领军地位。

(三)构建新媒体产业链,实现范围经济的纵深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崛起,仅仅依靠平台和公信力优势,是难以支撑电视新闻媒体的长远发展的。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应立足专业系统化的新闻制作能力、深厚而广泛的观众基础,迅速抢占和布局新媒体领域,疏通新旧媒体的上下游领域,结合各个媒体的定位和特性,打造系统化的、全方位覆盖的、融会贯通的新媒体产业链。通过上下合围的产业链优势,充分运用和整合海量资讯信息,将新媒体异质终端划为产业链的一环,将新闻传播路径进行“组合化”拓展,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层次特点的观众需求,继续掌握在传媒领域的绝对话语权。

传媒领域在以往过分追求规模效应,执着于某一新闻产品或新闻平台的投入。但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崛起,“范围经济”成为新的关注点。所谓媒体的范围经济,是指一个媒体平台制作传播两种及以上的新闻信息产品的投入小于由多个媒体平台分别制作传播的成本投入。打造新媒体产业链,是对媒体范围经济理念最好的践行。各大电视媒体作为新闻信息的制作和发布者,应立足传媒行业的市场规律和新闻内容传播规律,将新闻内容在产业链内的多个平台发布,实现新闻信息的多路径传播,提高新闻产品的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

截至目前,着手布局新旧媒体协同发展的电视新闻平台已不在少数,有一些媒体布局早、行动快,全媒体产业链效益已初步显现。未来,传统电视媒体将新闻内容简单地在各平台发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整合新媒体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打造附加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电视媒体应打造自有品牌,实现新闻产品品牌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加强跨平台、跨领域的新闻项目合作,挖掘电视媒体平台及新闻产品的文化属性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输出,打造传媒平台、新闻产品及上下游产业互联的商业模式,探索以电视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发展新格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层出不穷的新媒体生态,网络媒体和手机移动端媒体异军突起,使电视新闻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在这种开放的媒体环境之下,电视媒体应积极借鉴先进的媒体传播理念,促进自身新闻传播模式的完善,充分利用异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持续深耕潜力新闻内容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内容传播路径,才能捍卫在媒体格局中的领军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南.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5(14):88+100.

[2]李文生.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策略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6(06);40-41.

[3]谢金华.论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J].今传媒(学术版),2014(03):127-128.


文章来源:钟旭华.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应对策略[J].视听,2021(08):196-19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新闻世界

期刊名称:新闻世界

期刊人气:108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新闻

国际刊号:1005-5932

国内刊号:34-1090/G2

邮发代号:26-100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