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耳针联合推拿治疗脾虚痰聚型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研究

  2022-04-24    5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研究耳针联合推拿治疗脾虚痰聚型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接收的脾虚痰聚型抽动障碍患儿72例,按电脑数字随机表法分作2组,对照组36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6例予以耳针联合推拿治疗,对比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抽动症状改善情况、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喉中作响、张口裂嘴、耸肩摇头、精神不振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比对照组的75.00%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中的抽动类型、抽动频率、抽动强度、复杂程度、干扰程度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副反应发生率是5.56%,比对照组的22.22%低(P<0.05)。结论:耳针联合推拿治疗脾虚痰聚型儿童抽动障碍可有效缓解患儿病情、提升疗效,促进抽动症状改善,疗效确切,且治疗副作用少。

  • 关键词:
  • 儿童抽动障碍
  • 惊风
  • 推拿
  • 盐酸硫必利片
  • 耳针
  • 肝风
  • 脾虚痰聚型
  • 加入收藏

抽动障碍是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多发于4~12岁的儿童,临床症状以频繁眨眼、努嘴、耸肩、面部抽动等为主,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需积极展开治疗[1]。现阶段,临床上多选择通过药物对儿童抽动障碍展开治疗,西医临床上常用药物为氟哌啶醇、可乐定、阿立哌唑等,虽可使患儿抽动症状得到快速控制,但药物副作用明显,且停药后容易复发,远期效果不够理想[2]。近年来,中医中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抽动障碍治疗中,此病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肝风”“惊风”等范畴,脾虚痰聚型为常见证型,因脾虚生痰阻滞经络引发,治疗应从补脾益气、祛痰通络方面入手[3]。近年来,本院通过耳针联合推拿的方案对抽动障碍患儿展开治疗,并以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接收的72例患儿为对象展开研究,发现该方案在提升疗效、改善抽动障碍等方面效果确切、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脾虚痰聚型抽动障碍患儿,依据电脑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作2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4~11岁,平均(7.75±2.31)岁;病程0.5~3年,平均(1.89±0.65)年。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4~12岁,平均(8.00±2.50)岁;病程0.4~3年,平均(2.15±0.56)年。此研究与《赫尔辛基宣言》符合,且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对比。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1)依据《中医儿科学》[4]中儿童抽动障碍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儿科学》中儿童抽动障碍诊断标准,且辨证为脾虚痰聚型;(3)入组前未接受其他治疗,或已与其他治疗间隔3个月以上;(4)4~12岁;(5)监护人知晓研究,并配合知情同意书签字。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脏器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2)短暂性或难治性抽动障碍;(3)合并手足徐动症、风湿性舞蹈症等可能引发不自主症状疾病;(4)已知对本研究用药过敏。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盐酸硫必利片(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H32026011)初始剂量0.15~0.3g,口服,3次/d,随后逐渐增加剂量至0.3~0.6g,症状控制后,酌情减量,持续8周。

1.4.2 观察组:

予以耳针联合推拿治疗。(1)耳针:患儿姿势取坐位,选穴位耳穴的心、神门、皮质下,通过华佗牌不锈钢毫针(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0.3×13mm)实施针刺,快速刺入法刺入,进针深度控制为刺至耳廓软骨但不透过,刺入后行捻转平补平泻法,不予以留针。5次/周,共治疗8周。(2)推拿:①对患儿补脾经、清肝经、补肾经实施推拿手法,补脾经4~7岁患儿按揉300次,8~10岁患儿400次,11~12岁患儿500次;清肝经4~7岁患儿100次,8~10岁患儿200次,11~12岁患儿300次;补肾经均推拿300次。②分别对患者实施头部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手法,各100次。③分别对患儿人中穴、承浆穴、肩井穴、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实施100次按揉,对风池穴进行100次拿揉。④眨眼者对眼周进行推抹,并按揉丝竹空、睛明穴,缩鼻者进行推鼻通干预,努嘴者对唇周进行推抹,耸肩、扭脖者对颈后三线进行推拿,并予以肩颈部肌肉放松,四肢抽动者予以曲池穴、合谷穴、环跳穴按揉,并对四肢肌肉进行放松,腹肌抽动者实施摩腹、推中脘操作。以上治疗30min/次,2次/周,共治疗8次。

1.5 观察指标

1.5.1 中医证候积分:

入院日、疗程结束日,评价2组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主要包括喉中作响、张口裂嘴、耸肩摇头、精神不振4个,无计0分,轻度计2分,中度计4分,重度计6分[5,6]。

1.5.2 抽动症状改善情况:

入院日、疗程结束日,通过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价2组抽动症状改善情况,量表包括抽动类型、抽动频率、抽动强度、复杂程度、干扰程度几个方面,各方面均予以0~5分评分,得分越高,病情越严重[7]。

1.5.3 治疗副反应:

统计2组头晕、乏力、腹泻、嗜睡、皮疹等治疗副反应发生情况。

1.5.4 临床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证候积分减分情况判定并计算总有效率:证候积分降低≥95.0%为临床控制,证候积分降低75.0%~<95.0%为显效,证候积分降低30.0%~<75.0%为有效,证候积分降低<30.0%或者增加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8]。

1.6 统计学分析

此研究数据处理以SPSS20.0进行,[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方法是χ2,(x¯±s)表示计量资料,正态分布行t检验,a=0.05为检验水准,非正态分布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 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入院日,2组喉中作响、张口裂嘴、耸肩摇头、精神不振4个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疗程结束日再次予以评价时,2组喉中作响、张口裂嘴、耸肩摇头、精神不振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详见表1。

2.2 2组患儿临床疗效情况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比较观察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2组患儿抽动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入院日,2组YGTSS的抽动类型、抽动频率、抽动强度、复杂程度、干扰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疗程结束日再次进行评价时,2组患儿各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详见表3。

2.4 2组患儿治疗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治疗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为22.22%,2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详见表4。


3、讨论


儿童抽动障碍是以快速、短暂的运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临床体征的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发作频繁、病程长,对儿童身心健康、生活、学习有严重影响[9]。现阶段,关于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临床研究多认为与神经生化、遗传、心理等因素有关,西医临床上多予以抗精神病类药物展开治疗,虽可快速予以抽动症状缓解,但远期效果不够理想,且治疗副作用较多。近年来,中医中药在儿童抽动障碍治疗中的优势逐渐被临床上重视,通过辨证分型后予以针对性干预,不仅可使患者症状从根本上得以缓解,而且一般无明显治疗副作用。

中医学中无抽动障碍的病名,但其症状表现与“肝风”“惊风”等相似,小儿脏腑稚弱,脾虚痰聚并对经络造成阻滞,可致使经络不通,引发抽动,因此治疗需从补脾、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等方面入手[10,11]。本次研究通过耳针联合推拿的方案对儿童抽动障碍展开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喉中作响、张口裂嘴、耸肩摇头、精神不振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耳针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可有效缓解患儿病情,提升疗效。耳与全身经络紧密关联,与五脏六腑相互影响,通过对耳穴实施针刺,可达到良好的运行气血、舒经通络、调节脏腑功能效果。本次研究对儿童抽动障碍实施耳针治疗时,选择心、神门、皮质下穴位,针刺耳穴心可对营血进行调和、凝心安神,针刺神门可镇静、解痉,针刺皮质下可益脑调神[12]。推拿通过对患儿补脾经、脾俞穴实施按揉可健脾,对清肝经、肝俞穴进行按揉可平肝息风,实施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高骨可安神定志,予以风池穴、肩井穴等穴位按揉可通络、止抽,推拿全程可达到良好的疏肝健脾、解痉止抽效果[13]。通过耳针联合推拿对抽动障碍患儿展开治疗时,2种方法共同产生协同作用,可达到良好的补脾、通络、止抽效果,进而使患儿病情得以缓解,促进临床疗效提升。

儿童抽动障碍临床表现主要为一个或多个部位出现非节律性的肌肉发生抽动,多伴有心理行为病症,抽动类型较为复杂,其复杂程度、干扰程度直接影响患儿正常生活[1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组YGTSS的抽动类型、抽动频率、抽动强度、复杂程度、干扰程度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予以抽动障碍患儿耳针联合推拿治疗可有效改善抽动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与脑、神经递质紧密关联,耳廓交感神经丰富,包括面神经、迷走神经等,实施耳针可对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进行调节,进而使患儿抽动症状缓解[15]。推拿通过多种手法对穴位进行刺激,可达到良好的通气血、调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效果。对抽动障碍患儿实施耳针联合推拿治疗时,2种方法共同发挥优势,可促进患儿抽动症状有效缓解,使抽动症状对患儿生长发育产生的干扰程度减轻。除此以外,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治疗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在儿童抽动障碍治疗中,耳针联合推拿治疗副反应少。耳针、推拿均为中医传统外治方法,历史悠久,通过科学选穴、配穴,予以合理手法,无毒副作用,安全性理想。

综上所述,耳针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可有效缓解患儿病情、提升疗效、改善抽动症状,且副反应少。然而,此次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本次研究纳入的患儿数量少,仅局限于在本院收治病例,且观察指标较少、未予以长期随访,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使结论存在片面性、局限性等。因此,后续需进一步展开多中心、大规模的研究,增加样本数量、观察指标等,并行长期随访,从而更为客观评价耳针联合推拿治疗脾虚痰聚型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翟倩,丰雷,张国富.儿童抽动障碍病因及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0,35(1):72-78.

[3]刘雨东.首麻熄风片联合可乐定透皮贴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0):3030-3034.

[4]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73-177.

[5]陈天翼,阮红明,韩新民,等.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阴虚风动证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观察[U].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7465-468.

[6]吴秋艳,马丙祥,史文丽,等.马丙祥教授运用“活血熄风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J].中医药信息,2019,36(5);79-81.

[8]管子矫,徐建涛,李军艳.四逆散加减治疗小儿抽动障碍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2):120-123.

[9]刘茂昌,刘智胜.儿童抽动障碍药物治疗研究现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12):948-951.

[10]李明,张莉,张萌,等.从肝气不足探析儿童抽动障碍病机[J].山东中医杂志,2020,39(9):30-33.

[11]康碧,陈宜健脾止动场联合耳穴贴压对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神经递质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9,14(6):1524-1527,1531.

[12]刘斌,林晓洁.安神定志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5):35-39.

[13]代卫锋,韩雪.苴蒲郁金汤联合耳穴贴压对抽动障碍患儿智力及血清EAA,RBP,I叶酸,VB12水平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20,40(8)1030-1033.

[15]宋彦臻.针刺为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验案2则[J].江苏中医药,2019,51(5):63-65.


文章来源:赵文霞.耳针联合推拿治疗脾虚痰聚型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2,37(02):35-37+5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光明中医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期刊人气:352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8914

国内刊号:11-1592/R

邮发代号:82-525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