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王旭高治疗痰饮用药规律与诊疗特色

  2023-10-10    2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王旭高临证医案》“痰饮篇”的处方用药,探寻王旭高治疗痰饮的用药规律。方法:运用SPSS 25.0、SPSS Modeler 18进行频数、性味归经、中药种类、聚类、因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通过整理得到处方55首,共使用药物104味,总使用频次597次,高频药物(频次≥11次)共14味,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茯苓、半夏、陈皮、白术、甘草、干姜、桂枝、熟地黄、附子、杏仁、五味子、人参、款冬花、泽泻;104味药物按功效分类法收录并分类的共96味,涉及药物种类17种,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补益药与化痰止咳平喘药;性味归经统计结果显示,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性多温;归经以肺、脾、肾、胃经为主;关联分析得出常用药对35组;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得到3个类方,5个公因子。结论:王旭高辨治痰饮以温化为总则,重视肾脏对痰饮尤其是虚痰的影响,不畏滋腻,助肾纳气,兼以临证化裁,对当今临床仍具参考价值。

  • 关键词:
  • 数据分析
  • 水液输布
  • 王旭高
  • 用药规律
  • 痰饮
  • 加入收藏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具有临床病症广泛、表现复杂的特点[1]。本病病机为阳虚阴盛,津液停聚,如《临证指南医案·痰饮》所载:“痰饮之作,必由元气亏乏及阴盛阳衰而起”[2]。脾胃阳亏,加之寒湿、饮食、七情等致使输化异常,代谢障碍。

痰饮既为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其病位广,症状繁杂,涉及中医内、外、妇、儿科多种疾病,如咳嗽、胸痹、眩晕、瘰疬、鹤膝风等。其西医疾病涵盖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心脑血管、消化系统、代谢综合征等[3]。本文通过整理《王旭高临证医案》[4]痰饮篇的处方,应用SPSS Modeler 18.0、SPSS 25.0进行分析,探寻王旭高治疗痰饮的用药规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以《王旭高临证医案》痰饮篇医案为研究对象,以人次为单位录入表格,建立数据库。对复诊但效不更法、续用前方者,复诊用方不进行录入。

1.2录入规范

根据《中药学》[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6]规范药物名称,同种药物不以产地、别称区分,中药经炮制后功效相似者不做区分。如法半夏、生半夏均记为半夏,煨姜、姜汁均记为生姜,川椒记为花椒等。医案中出现“熟地(海浮石拌炒)”“阿胶(蒲黄拌炒)”“茯苓(细辛拌炒)”等记载时,将海浮石、蒲黄、细辛等亦纳入用药统计。统计性味时,将微温、大热等统一为温、热等。并对录入数据进行二极化处理。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SPSS Modeler 18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2、结 果


2.1检索结果

纳入《王旭高临证医案》痰饮篇共41例医案,55首处方,涉及具体药物104味。55首处方共使用药物597次,平均1首处方使用药物10.85个。

2.2用药频次

对药物频次进行统计,104味药物中,使用频率不低于20%(频次≥11次)的共14味药。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茯苓(94.55%)、半夏(85.45%)、陈皮(78.18%)、白术(43.64%)、甘草(40.00%)、干姜(38.18%)、桂枝(36.36%)、熟地黄(30.91%)、附子(29.09%)、杏仁(29.09%)、五味子(25.45%)、人参(23.64%)、款冬花(21.82%)、泽泻(20.00%)。(见表1)

表1用药频次表

2.3中药种类

104味药物中,根据《中药学》[5]按功效分类法收录并分类的共96味,葫芦巴、功劳叶、荸荠、海蜇、白螺壳、黑锡、海参、糯米等未被《中药学》按功效分类法收录并分类。96味中药共计使用585次,涉及药物种类17种,使用频率不低于20%的药物种类为补益药(26.32%)与化痰止咳平喘药(20.00%)。(见表2)

2.4性味归经

按照《中药学》[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6]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排除荸荠、海蜇、白螺壳、海参、秫米、黑锡等两者均未记载的药物,共统计药物98味。(见表3~5)

2.5关联分析

采用SPSS Modeler 18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将支持度设为20%,置信度设为80%,最大前项数1,得出常用药对35组。(见图1、表6)

表2中药种类表

表3中药药味表

表4中药药性表

表5中药归经表

图1关联分析网状图  

表6关联分析表

2.6聚类分析

根据药物频次统计结果,对14味高频药物(频次≥11次)进行聚类分析,选择组间连接,区间为欧氏距离,依据谱系图对药物进行分组,得出3组类方。聚类分析谱系图见图2,具体的聚类结果及各组药物见表7。

图2药物谱系图  

表7聚类结果

2.7因子分析

对高频药物行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测,结果显示:KMO值0.531>0.5,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212.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用主成分分析,最大方差法旋转。共提取公因子5个,累积旋转平方和载入率为67.256%。根据最高得分将中药组合为5组。(见图3、表8~9)

图3空间组件图  

表8成分矩阵

表9药物组合


3、讨 论


3.1频数分析

痰饮总属本虚标实,阳虚为本,水饮为标。张仲景认为治痰饮应以温化为主,寓以行消之品。根据药物频数分析,使用频率超过20%的药物有14味,分别为茯苓(94.55%)、半夏(85.45%)、陈皮(78.18%)、白术(43.64%)、甘草(40.00%)、干姜(38.18%)、桂枝(36.36%)、熟地黄(30.91%)、附子(29.09%)、杏仁(29.09%)、五味子(25.45%)、人参(23.64%)、款冬花(21.82%)、泽泻(20.00%)。其中,茯苓、半夏、陈皮3味药物,为二陈汤的主要组成。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茯苓渗湿健脾。朱丹溪认为实脾土、燥脾湿、顺气为先是治疗痰饮之精髓[7]。王旭高治痰主用此3味,其意在燥化之中寓行运之法,重在治脾以消痰[8];重用白术、甘草、人参亦是体现治痰以健脾运化为要。干姜、桂枝、附子意在温化;痰饮性属阴寒,病无定型,亦无定势,得温则行,《金匮玉函经·卷十二》载:“水从乎气,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也”[9]。以熟地黄消痰是王旭高治痰的重要特色之一,《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三》载:“熟地最能消虚痰,以其能填补肾气而化无形之痰也。勿嫌腻膈而畏之”[4];肾气不摄,肾水上泛或肾火沸腾均易为痰,法当补肾,熟地黄治痰,意在补肾以纳气[10]。杏仁、款冬花化痰,泽泻利水渗湿,意在治痰饮之标。

3.2性味归经分析

王旭高治痰选药,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苦能泻能燥,甘能补能和能缓,辛能散能行。辛、苦多用意在利用各自专长,相须配伍,辛开苦降以交通气机,化痰散结,此法根源于《黄帝内经》,其精髓蕴于阴升阳降理论,且经历代医家完善,现已广泛运用于多种临床疾病[11]。辛主发散,从内而外,必济以甘[12],王旭高多用辛、甘意在辛甘化阳,固护人体之阳气,以使病理之饮转化为津液,亦可内调脾胃,使升降正常,自然循行有度[13]。药性方面,王旭高尊张仲景“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选药多温。在药物归经方面,王旭高多从肺、脾胃、肾入手,肺、脾胃、肾四脏之中,脾胃失司,首当其冲。中焦阳虚,上不能输精养肺,水谷不化精微,反为痰饮;下不能助肾制水,水寒反伤肾阳,蒸化失司,饮从内生,波及五脏。

3.3关联分析

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获得35组常用药,其核心组方为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余关联组合基本为临证化裁。其中,人参、白术功善益气健脾,加二陈汤即为六君子汤,为标本兼治之剂;桂枝、干姜、附子均性味辛热,可温扶脾阳,以行水湿痰饮,补中寓燥,用于中阳不足者;杏仁、款冬花治痰饮之标,宜用于咳喘者;熟地黄入肾,填精益髓,可于阴中求阳,加二陈汤为金水六君煎的主要组成;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泽泻淡渗,利水渗湿,亦可防熟地黄等滋腻。痰饮病证纷纭,如《类证治裁·卷二》载:“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变化百端”[14]。综合关联分析结果,王旭高辨治痰饮秉要执本,抓住疾病本虚标实的特点,以运化健脾为要,兼以临证化裁。

3.4聚类分析

聚类得出3组药物,分别是C1:附子、杏仁、熟地黄、五味子、人参、款冬花、泽泻;C2:干姜、桂枝、甘草、白术;C3:半夏、陈皮、茯苓。C1中,熟地黄、泽泻可利湿泄浊、滋补阴精,补而不滞;加附子可起阴中求阳,鼓舞肾气之效;加五味子可滋肾纳气,宣通与补敛相合;加人参可气血双补,相辅相成,如地黄人参汤;杏仁、款冬花降气平喘,化痰止咳,如定喘汤。C2为肾著汤加减,温中燠土,补脾助运,正所谓肾病皆用脾药,益土正所以制水[15];C3为二陈汤的主要组成,为治疗湿痰证之基础方。王旭高在重视从脾脏论治痰饮的同时,注重肾脏蒸化水液、分清泌浊之功,肾者水藏,主津液,乃气化之本,脾脏运化,与肺脏宣降,均依赖肾脏气化,张介宾认为:以虚损而生痰者,此水亏金涸,精不化气,气不化精而然,使不养阴以济阳,则水气不充,痰终不化,水不归源,痰必不宁[16],从肾脏论治虚痰,辨证选取益精补肾之品,不畏其滋腻之弊,意在助肾纳气,是王旭高治痰的重要思想之一。

3.5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得到的5个公因子整体体现了王旭高辨治痰饮时以温化为总则,以中焦为主,从脾肾论治,兼以临证化裁的诊疗思路。因子1:白术、附子、人参立足中焦,主治脾气不足,中阳不振;因子2:熟地黄、杏仁、五味子、款冬花主平咳喘,熟地黄、五味子重在本虚,杏仁、款冬花意在治标,临证遇咳喘明显者据其本虚、标实程度酌情临证加减;因子3:半夏、陈皮、甘草、桂枝可祛湿化痰;因子4:泽泻,渗湿泻浊,泽泻祛水力量最强,利水祛饮,引浊阴下行,配伍健脾助运药物可对痰饮起标本兼治之效,张仲景即以泽泻汤治疗脾失健运、水饮停滞中焦较重者[17];因子5:茯苓、干姜入脾肾二经,二脏同调。《四圣心源》中将茯苓、干姜作为处方体系的核心用药之一,前者泻水燥土,冲和淡荡,后者温通寒凝,复土斡旋,两用其妙[18]。


4、小 结


本文通过对《王旭高临证医案》痰饮篇的医案进行了数据挖掘,以总结王旭高临证经验和用药思路。痰饮总属阳虚阴盛,疾病范畴纷繁错杂。王旭高洞悉痰饮发病之本,以温化为要,多由脾、肾二脏入手,重视肾脏对痰饮尤其是虚痰的影响,兼以随证施治,权宜用药。王旭高治疗痰饮的处方用药规律至今仍具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薛博瑜,吴伟.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01.

[2]叶天土临证指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1959:288.

[3]李灿东,吴长汶,杨小婷,等痰证之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 ,32(9):3922-3924.

[4]王旭高.王旭高临证医案[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9:134-147.

[5]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7]武子健,李娜,王丽,等.朱丹溪治痰之法刍议[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10):963-966.972.

[8]何喆,张琦,翁家俊,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痰饮方剂的用药规律[J].中成药,2020, 42(5): 1306-1310.

[9]张仲景金匮玉函经[M].柳长华,校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94.

[10]郑偕扣金水六君煎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痰证体会[J]新中医, 2020,52(15):60-61.

[11]禚昌红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12]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成建军,刘娟,李玉清,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384.

[13]郭倩蓉,吴勉华辛甘化阳法论治肺腺癌初探[J]国医论坛,2023,38(2)-14-16.

[14]清林佩琴类证治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0-121.

[15]张曦张曦效方治验--肾 着汤[J].江苏中医药,2021 ,53(12):5-6.

[16]李正茂,刘楠楠,何周春.肾亦为生痰之源[J]亚太传统医药,2018, 14(12):146-147.

[17]刘萍,邱朝阳,霍青张仲景痰饮眩晕证治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 ,27(1):28-31.

[18]赵啸虎,慕岳峻,司尚坤,等.《四圣心源》“水寒土湿木郁”证治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23, 32(2):320-323,367.


文章来源:魏栋梁,王忠良,佘嫦.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王旭高治疗痰饮用药规律与诊疗特色[J].湖南中医杂志,2023,39(09):25-29.DOI:10.1680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湖南中医杂志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杂志

期刊人气:254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7705

国内刊号:43-1105/R

邮发代号:42-71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