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高校网络文化新时代育人路径研究

摘要:“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育人的优势是网络文化的教育覆盖广、网络文化的传播影响大、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多。“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育人的困境有网络文化内容建设上表现形式单一、网络新媒体平台良莠不齐、网络文化研究运用得不够广泛。“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育人的实施路径为:抓根本,要整合网络文化资源,打造网络育人新力量;抓基础,加强“互联网+教育”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网络新媒体团队,优化组织平台资源;抓导向,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传统课程的开展规律,以网络阵地建设为支撑,把好高校网络文化的舆论关。

  • 关键词:
  • 互联网
  • 互联网+
  • 新时代
  • 网络文化育人
  • 高校
  • 加入收藏


一、“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育人的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阐明了文化建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高校教师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论述,我们的高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办好高校,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黏合度,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1]。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高度重视运用互联网创新性地开展网络育人。传统的教育工作迎来网络新技术的革新,如何让教育在网络文化这块沃土上落地生根,是当前一段时间里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当前,我们进入了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是否能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是打破传统思维、创新教学工作局面的关键。如何通过互联网平台与新媒体载体等途径,弘扬正能量,传递主旋律,来实现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2]。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开放多元的传播媒介重塑了学生的个体感知体验,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为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网络文化育人的阵地与渠道,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与转化,把握网络文化育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是当前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育人的优势


新时代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赋予高校教育工作独特的优势。高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与特点,与传统课程高度融合,衍生出一系列的精品课程,比如思政慕课、云课堂等。

(一)在“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的教育覆盖广

在传统的大学课堂教育过程中,大多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借助PPT拿着教材讲课,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校传统授课的受众只有教室里有限的学生。目前,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网络媒介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网上交流的人不受身份的制约,同样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络课堂的教育覆盖面更加广泛。此外,网络授课还具有可存储功能,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筛选、提取与保存,这种便捷的传播方式推动了网络文化育人路径的现代化,延伸了网络文化育人模式的空间性,使得高校的文化教育更大范围、更持久地发挥作用。在“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教育内容可以覆盖每一个角落,传输到每一个受众。

(二)在“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的传播影响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信息资源传播途径的单一,传播速度慢,减少了教育的影响力。而网络媒介全天开放,在网上交流的人可以远在天边或近在眼前,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实时事件中,即时的材料、理论成果、会议文献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使得教育过程更丰富生动、高效多元,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学习与接受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网络文化教育的生命力。高校学生的年龄正处于思想逐渐养成、树立崇高理想的关键时期,接触互联网的时间也在不断增多,正是可塑性很好的时期。所以说,这时候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互联网就像一座桥梁,让师生之间随时可以沟通与互动,提高了网络文化育人的时效性与影响力。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互联网+”正迎合了这个特点,学生更愿意通过自我的探索,在网络中搜索感兴趣的内容,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体。“互联网+”加深了学生们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以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感染学生。

(三)在“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多

以思政课为例,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润色,更多图形、图像、视频、动画都可以丰富网络文化育人内容。“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展现形式多样,比如思政慕课、VR互动红色教育基地等,学生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短视频、在线直播等媒介学习思想政治内容,使得思政课的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沉浸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直观认识,既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又保证了思政课的政治性,提高了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学生通过在线讨论、网络评论、回帖等方式各抒己见,教师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与学生沟通,全方位地围绕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更好地展开思政工作。


三、“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育人的困境


在网络不断优化发展中,传播速度快、开放性强、内容丰富且自由度大等特质也易带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内容建设上表现形式单一

大学生喜欢轻松有趣的教学方法以及动画、视频、互动性强的现代手段,目前高校的传统教育虽已在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但在平台内容的建设上,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平台缺少原创,无法突出特色与理念,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与学生之间缺少共鸣,不能达到很好的网络文化育人效果。内容多以文字配合图片的形式展示,照搬原著原文,不足以吸引学生眼球。另外,在线课程的制作质量不高、媒体平台的运营效果不佳,使得网络新媒体平台不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二)在“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新媒体平台良莠不齐

近年来,各大院校两级公众平台犹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平台之间人力、资源以及信息分散的问题日益凸显[3]。网络教学的平台众多,良莠不齐。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平台选择上没有系统规划,不同的课程的学习内容在不同的平台,学生需要下载多个软件进行学习,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学习目标分散。纵观高校的新媒体平台,比如公众号、抖音、微博等,缺乏统一规划,各平台亮点特色不明显,没有本平台的主打品牌栏目,学生普遍满意度较低。网络文化育人是教育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但在互联网环境中,更多的是二者之间的单方面行为。其原因就在于二者对于互联网平台的认知理解存在偏差,难以产生有效的共鸣。其一,体现为网络文化育人主体都认可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性,也都有意愿通过网络平台深入开展课程,但是就具体操作而言,往往眼高手低。其二,教育者和接受者之间诉求不同,教育主体期望网络平台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直达教育客体,达到点化、启示、浸润的目的,而各平台都有独立的运营团队,平台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学生获取校园资讯要关注多个公众号,操作不便,容易遗漏信息,不能突出重点,加之院校两级公众平台种类繁多,且校园新媒体平台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新媒体平台泛滥,公众号的批量创建与海量增长带来了同质化严重、受众关注低的问题。此外,还存在平台组织架构参差不齐、各级平台信息服务功能滞后、资源不能充分整合、运营团队人力分配不均、平台推送质量不佳、运营技术两极分化等问题。

(三)在“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研究运用得不够广泛

1.对互联网新平台的研究不够多。

教师在课程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理念、专业知识、政治素养都会影响大学生。现如今,部分教师对于网络平台使用水平滞后,不能从传统的授课模式转变为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未能构建起新型师生关系,适应互联网的能力较弱,对于各类平台的运用浮于表面。有的只是建立QQ群、微信群,不愿意深入研究,不能真正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把相应的课程教育内容融入新媒体平台中。

2.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不够多。

这是当前网络文化育人的普遍现象,很多高校虽然有了网络平台,但不会研究使用,也不懂得研究网络平台推送的技巧,仅限于已有网络平台让学生自己研究使用,割裂了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期待。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已经占据了网络中的话语权,从被动的单方面获取知识到主动的涉猎与探索。相比之下,高校教师不能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学生思想特点,不善于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生活,师生之间存在代沟,网络文化育人效果犹如空中楼阁,不能落地生根,浸润学生心灵。


四、“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文化育人的实施路径


(一)抓根本,要整合网络文化资源,打造网络育人新力量

在网络教育平台的内容选择上,应结合自身特点,将资源充分挖掘,在信息庞杂的当下合理地进行提取与筛选,打破固有的传统教育方式,多选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事实内容,采用新颖、互动性较强的网络授课模式,通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将图像、声音、视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可以从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中,汲取创意与灵感,与现在的热点时事相结合,使教育内容得到不断丰富和补充。弘扬正能量,传递主旋律,让学生牢牢树立“四个自信”,树立典型道德模范与典型案例,开设专题专栏进行报道,确保教育实效[4]。多选取可以为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信息,只有保持网络文化育人的新鲜活力,才能让学生形成长久的信赖度,通过加强开放、互动的技术平台建设,引领学生主动丰富自我的思想见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加强网络文化育人的实效性。还可以通过开设品牌栏目,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在教育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内容要紧跟学生的思维动态,关注大学生所需所想,及时反馈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持续健全“互联网+”管理制度、工作体系和监管体系,为“互联网+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体系保障。学校应聚焦网络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

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学习新兴网络用语,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组建一批网络育人宣讲团队,在各个重大时间节点,运用网络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比如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开设网络思政课,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通过网络媒介的新形式进行传播。打造一批学生满意度高、学有所获的网络思政课,及时答疑解惑,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影响力和亲和力。突出每个新媒体平台的育人特色与亮点,避免同一相似内容在各大平台的重复推送,使学生熟悉掌握了解各平台的特点,便于快速搜索与获取学习内容,让网络思政课教育的效果深耕于学生心中。

(二)抓基础,加强“互联网+教育”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网络新媒体团队,优化组织平台资源

1.在认知上要实现价值与技术相融合。

在学校,普遍的认知是网络新媒体是锦上添花的事,传统教育才是主流价值,所以要转变传统观念,更新对网络文化育人理念的认识,才能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网络文化育人。

2.高校应成立专门的网络课程研究室,营造网络育人的外部环境。

一是通过邀请网络课程的专家、名家,针对教师开展专门的网络授课能力提升相关讲座,通过学习名家精心讲授的课程,教师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将网络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育人风格。二是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教师走出去,向网络课程优秀的相关高校学习请教,将先进的育人理念带回来。三是通过设立网络课程专题项目,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进而深入细致的研究网络课程理念的内涵,还可以组织网络课程教育素质能力大赛,促进教师将研究成果运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加强教师自身的网络课程的教育能力。

3.高校教师应加强自身运用网络媒介的能力,提高网络育人的内生动力。

一是在网站、公众号等平台,通过专题学习,系统地学会使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比如网络直播平台软件的使用以及课程视频的剪辑、录制、分享等等;二是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增进与学生的沟通,虚心向学生请教学习,了解学生当下喜欢、关注的热点话题、新型网络用语,倾听学生所思所想,针对学生困惑的问题予以及时的解答,渐渐地融入学生群体,真正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4.网络文化育人的生根落地离不开制度的保障,高校网络新媒体中心应形成各部门共同参与、协同联动的管理机制。

特别是院校平台之间,要形成畅通无阻的沟通机制,避免信息的同质化。在公众平台中宣传推送前,要层层把关,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不仅分别负责相应工作,也要齐心协力、共同配合,完成稿件的审核把关,争取做到篇篇出精品。与此同时,通过建立一支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专业与特长,选贤举能,让每个人找到适合的岗位,发挥出最大的才能。整合各平台资源,完善平台的组织架构,突出每个平台的亮点与特色,更加注重平台推送的质量,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通过完善制度保障,优化人员配置,打造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新媒体平台,一站式、全方位为大学生服务。

(三)抓导向,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传统课程的开展规律,以网络阵地建设为支撑,把好高校网络文化的舆论关

网络文化育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提升高校网络文化的认同度,以文化传承为核心,培养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自觉性,要主动适应各类网络平台和信息传播形式多元化发展趋势,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明确网络文化育人的建设重点。在内容优化的方向上,要适应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的特点,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内容质量。加强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利用课程设计,上线优秀的网络教育平台;提升参与性与互动性,利用栏目建设,推出专题栏目,不断丰富网络文化内容和拓宽育人的内涵;强化网络文化育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聚焦增强大学生辨别和处理网络事件的能力。

网络文化育人成效关乎意识形态领域的舆论引导。培养一批有责任心、敢担当的网络舆情监管团队,通过定期培训、考核、总结,指导信息员在发生网络舆情时,通过闭环管理办法及时报备,避免发生舆情扩散造成不良影响,及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反映自身的诉求。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面临缤纷繁杂的网络信息往往会迷失方向。利用好网络文化育人的理念,消除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在学生面临困难与抉择时予以关怀与引导,是新时代网络文化育人的核心议题。基于此,高校教师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介开展思政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网络文化育人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拥护校园的各项管理决策。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肩负着立德树人和引领正确价值取向的神圣使命,潜移默化地滋养着高校大学生。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文化育人的实施与开展离不开网络这块土壤,如何转变观念,顺应时代,将文化育人与互联网融媒体深度融合,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充分整合各类网络文化教育平台,打造一批专业的网络课程专家,创新网络课程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是高校深入推进网络文化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5]。同时,高校要积极探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通过反复研判、论证,不断修订与完善关于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建设制度。要拓宽网络文化作品的传播途径,利用各种网络文化平台,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植于大学生心中,做到既有思想引领的高度又有贴近学生的温度,牢牢掌握网络文化育人的主动权,把握网上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强化网络文化制度管理的主导权。

总之,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的功能,各级党团组织和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要积极探索创新载体,构建一个更适合大学生的网络文化平台。当前,高校关于“互联网+”理念的推广和实施,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未来还需各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各部门之间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形成育人合力,探索出适应于高校的、更加完善与健全的网络文化育人体制机制。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提升工程会蓬勃发展,网络文化育人工作将会开创新格局、迎来新机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Z].教思政[2020]1号.

[2]张治国.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

[3]周晓牧."融媒体"视角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路径探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4]黄向军,许云燕,周亚傲.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路径创新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4).

[5]刘先长.浅谈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6(4).


基金资助: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资助哈尔滨师范大学思政工作研究专项(2020SQYZ-11);


文章来源:韩锦泽,于梦.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路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07):119-12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经济地理

期刊名称:经济地理

期刊人气:245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0-8462

国内刊号:43-1126/K

邮发代号:42-47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