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2024-03-1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是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教育阵地的必要环节。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视域下,矛盾是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在属性,矛盾运动是推动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内在动力,矛盾分析法是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根本方法。应充分把握高校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的矛盾运动规律,厘清高校网络舆情矛盾产生的原因,以防范化解矛盾作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并利用矛盾规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 关键词:
  • 治理
  • 网络舆情
  • 舆情治理
  •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
  • 高校网络舆情
  • 加入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领域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前沿阵地,是网络舆情的高热话题。高校网络舆情燃点低、沸点高、触点多,在互联网时代下,“舆论治校”风险持续加码,由高校敏感议题牵引出的深层社会议题日益复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至关重要、刻不容缓。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视域下,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有利于认识和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本质,把握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原因和规律,进而探寻出一条以治理高校网络舆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实践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关联性


(一)矛盾是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内在属性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认为,矛盾是一切客观事物的本质,反映了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矛盾存在于事物的方方面面,“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1]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包含高校师生在内的网民,在网络社交场域对涉及高校场域事件的意见、态度和观念的总和。作为现实的客观存在,矛盾是高校网络舆情天然具备的内在属性和本质特征。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看,高校网络舆情由多个同一性元素的舆论、观点构成,但同时又因舆论所存在的斗争性元素形成争议、对抗等冲突,进而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下构成高校网络舆情。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看,高校网络舆情同普通网络舆情一样,具有突发性、多元分散性和冲突性,又因涉高校场域而具有“主体的特定性和特殊性”及“空间的限定性和可控性”[2]。可以说,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根本上解释了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规律和原理。

(二)矛盾运动推动高校网络舆情演化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深刻揭露了事物发展的本质,即由矛盾推动事物不断发展。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相关对立、相互排斥促成了事物的前进与变化,正所谓“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高校网络舆情演化体现了网络舆情从生成到发酵再到消亡的复杂的生命周期,“符合‘否定之否定’的普遍规律”[4],具有波动性、交互性和难控性。从矛盾运动的视角审视高校网络舆情演化可以发现,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发酵、舆论传播扩散的过程,实质上是内在的矛盾属性向前发展的运动过程。不同主体言论相互交织、各类社交媒体交叉传播形成的矛盾,构成了推动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动力系统。

(三)矛盾分析法是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方法论,旨在通过矛盾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事物或科学解决问题,有利于复杂问题的处理与应对。矛盾分析法要求要辩证统一地认识一切事物,将所有客观存在一分为二来看待,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可以说,矛盾分析法为高校网络舆情提供了分析和治理思路,要全面认识高校网络舆情的本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化解和疏通导致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矛盾,并“注重网络舆情的主要矛盾及舆情事件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分析处理”[5],才能真正意义上根治舆情。


二、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演化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演化是指舆情从生成到波动,再到消退的整个生命周期阶段。有效治理高校网络舆情必然要求对舆情演化进程和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生命周期的内在规律和特点进行及时介入与科学干预。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演化进程分析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认为事物存在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内部矛盾是指一个具体事物或系统内部所包括的各要素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外部矛盾是指一个具体事物或系统与其他事物或系统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本质是矛盾作用下向前发展的过程,需从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认识其演化规律。

首先,高校网络舆情演化进程是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网络舆情内部矛盾是指舆情内部空间子元素的相互对抗,是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内生动力,可以说没有内部矛盾的存在就没有高校网络舆情的存在。高校网络舆情外部矛盾是指舆情外部元素与舆情内部子元素的相互交融作用,是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升温发酵的催化剂。外部矛盾应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部矛盾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才能激化矛盾进而产生更大的反应作用。其次,从微观层面看,高校网络舆情的内部矛盾应早于外部矛盾。内部矛盾主要发生在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阶段,属于舆情演化的潜伏期。此时,舆情内部系统因关联产生相互作用,导致内部系统紊乱,形成聚合型争议,但还未到达高潮。而外部矛盾主要存在于高校网络舆情发展中的波动阶段,是舆情演化过程的集中环节。此时,在大众和网络媒介的传播下,高校网络舆情开始病毒式扩张,成为“众矢之的”。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内部矛盾是发生外部矛盾的前提和重要条件,没有前期舆情的内部发酵,则不会引发后期的外部矛盾。此外,高校网络舆情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不是阶段式发展,即不是简单地从内部矛盾进阶到外部矛盾,而是伴随式发展关系,共同存在于舆情的整个生命周期,加速高校网络舆情演化。

(二)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演化原因分析

矛盾运动是推动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根本原因,探寻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矛盾之源是舆情治理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矛盾产生主要源于内生性矛盾、关联性矛盾和强制性矛盾等三个方面。

内生性矛盾揭示了高校网络舆情内部矛盾形成的重要原因,是指在高校网络舆情生成阶段,内部系统元素在天然作用下对抗形成的矛盾。内生性矛盾具有潜隐性、自发性和不可控性,主要集中在舆情的潜伏期。由于内生性矛盾处于隐性舆论场域,曝光度小,舆论声量低,因此给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内生性矛盾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家校关系、师德师风、人才培养、学生管理、安全稳定等六大方面。其中,意识形态、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重灾区,需高度警惕,常态化关注。

关联性矛盾是指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相关要素产生关联形成的矛盾,是构成高校网络舆情外部矛盾的主要因素。在网络连接的属性下,关联性矛盾普遍存在于高校网络舆情中。关联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主体关联、话题关联、情感关联等三个方面。首先,智能算法精准推送扩大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关联矛盾。基于智能算法的推送技术,社交媒体平台将根据个人信息、地理位置、浏览历史、点赞内容等网络使用痕迹,自动智能推荐含高校师生在内网民所偏好、相关、关注的资讯,进而使网民被卷入所涉及的高校议题焦点的舆论旋涡,推动高校网络舆情演化。其次,热搜话题功能直接导致了高校网络舆情话题关联矛盾。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实时热搜榜单的功能极大加强了高校网络舆情和其他舆情话题关联的可能,导致不同类型、领域之间的热点议题同频共振,进而提升了高校网络舆情热度。此外,隐匿化的“同类聚集”推动形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情感关联矛盾。在“过滤气泡”影响下,加速了高校师生与同圈层群体的心理场共振。经过“立场滤选”,关注高校网络舆情的同圈层群体将更容易产生情感关联、形成同质化情绪的“意见茧房”,促使舆情升温发酵。

强制性矛盾主要存在于高校网络舆情扩散阶段,是指外界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外部矛盾引入高校网络舆情内部矛盾,通过激化矛盾来促使高校网络舆情爆发达到顶峰。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制造强制性矛盾的主要有以下三类群体。一是大学生、高校教职工等高校场域的利益相关者。当高校网络舆情议题与自身经历相关、吻合,触及所在群体利益时,出于自我保护、捍卫立场、维护正义等目的,含高校师生在内的利益群体常常就事件在网络进行评论和转发。而这些夹杂着个人意见的舆论具有片面性和主观色彩,容易使高校网络舆情矛盾复杂化,催生更多舆论争议。二是抢夺高校领域流量价值的网络媒体。为吸引大学生流量、博得大众眼球,部分网络媒体常选择高校网络舆情为切入点,通过夸大事实、制造噱头、网络问政等方式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强制关联相关单位、热点话题、历史事件等。三是敌对势力蓄意制造矛盾入侵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高校网络舆情的涉事主体大部分是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在人人都可以发声的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渗透西方价值、动摇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域。一些敌对势力蓄意将高校网络舆情上升到性别对立、教育不公、民族歧视等层面。


三、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路径与思考


(一)化解内部矛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化解高校网络舆情的内生性矛盾是最根本的有效的舆情治理方式,有利于在网络舆情发酵前及时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高校网络舆情频发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需着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预防高校师生因思想不正、言行不端等问题引发网络舆情。

优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传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战场,应加大马克思主义网络宣传力度,打造“红色网络空间”,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青年师生,引导高校师生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立场守底线,在充斥多元意识形态的网络空间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要了解、进军高校师生青睐的场域,加入微博、知乎、豆瓣、小红书、B站等青年聚集地,主动抢占核心舆论空间,做到受众在哪里,思政工作就在哪里。归根结底,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人的工作,要有情有理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针对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舆论引导要经得起审视,思想宣传要经得起推敲,理论灌输要站得稳立得住,切忌“高级红”“低级黑”。要结合“青言青语”把案例讲活,把理论讲懂,在“润物细无声”中开展价值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可持续性引导的网络舆论生态,深化政治认同。

搭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网络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要摸准“网生代”学习习惯和喜好特点,用好“思政微课”的教学模式,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场域。依托“微课”资源广、形式多、节奏快等优势,开展沉浸式体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此外,要主动融入网络社会新形态,构筑网络空间的“社会大课堂”,为高校师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网络舆情系统在高校场域的体现,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要充分开拓高校网络舆情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网络舆论监督与引导作为高校师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帮助高校师生在深度分析舆情中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和网络素养,做到理性认识网络舆情,理性发表网络观点。

推进网络素养培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师生既是高校网络舆情的“燃点”,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助燃剂”,其网络素养对舆情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将网络素养培育作为整顿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发展的“密钥”。首先,要紧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把网络法律素养和网络道德素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版块,将网络领域相关法律和规定作为教育素材,将网络不当言行作为警示教育案例,依托思政课、党课、团课、党训班、青马班等多元渠道在高校师生中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提高网络素养。其次,要引导高校师生主动参与网络强国建设,在实际行动中深化对网络安全与网络文明的认识。同时,鼓励高校师生积极举报网络违法行为和恶意言论,敢于与网络不良分子作斗争,并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宣传,研发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建设向上向善的网上精神家园,争做中国好网民。此外,实现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引导与推动。这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善用网络、用好网络,把网络技术使用作为工作的必修课程和基本素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力量提高网络应用能力和政治理论水平。

(二)防范外部矛盾: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精准化治理

防范高校网络舆情外部矛盾是防止舆情扩散爆发的关键,其重点是防范关联性矛盾和强制性矛盾,避免舆情上升至热点事件、引发次生舆情,威胁意识形态安全。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立体化监测,全方位防范舆情关联。高校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包含了从隐性舆论到显性舆论的全过程,需分阶分类对各环节的矛盾进行防范,才能达到高校网络舆情的精准化治理。针对隐性舆论场,要建立一支由专业教师和学生骨干组成的系统化、专业化的高校舆情监测队伍。一方面,发挥学生身份的优势,作为舆论监测员隐匿在普通学生身边,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校园舆论动态。另一方面,发挥教师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强化监测队伍的能力培养、专业指导和监督管理,切实提高监测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针对显性舆论场,要提高技术干预能力,建立一套完备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第一时间捕捉夹带高校话题、提及高校人物、附上高校地址的舆论信息,特别是高校领域网络意见领袖、专家学者的观点,及时掌握高校师生的关注点和可能引爆高校网络舆情的燃点。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协同引导,多角度为舆情降温。舆论引导是干预、化解高校网络舆情关联性矛盾和强制性矛盾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及时掌握话语主动权,扭转负面舆论走向,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高校、教育、网信等相关责任单位要坚持以矛盾分析法引导网络舆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管辖责任范围内的舆情,及时就公众疑惑、关心关切等主要矛盾进行回应。在引导舆论时,要站在群众的角度上阐明官方立场,最大程度地争取高校师生等广大网民的理解,为舆论场定心。此外,要发挥主流媒体和网络意见领袖的力量,持续“扬正减负”。一方面,通过影响力较大、权威性较强、专业能力过硬的教育领域专家、博主等,深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深层原因,深度解读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潜在风险,引导网民和自媒体理性转评。另一方面,在舆情趋于平稳阶段,要适当宣扬正面的教育政策、高校做法、师生榜样等,将矛盾关注点转移到利于维护高校形象等积极因素上,提高网民对教育体制和高等教育的信心,匡正和重塑高校舆论场的风气和价值导向。

加大高校网络舆情问责力度,促进舆情治理制度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完善网络舆情在高校领域的责任追究制度,以高压态势划清舆论红线,明晰法律责任,规范媒介和受众行为,阻断强制性矛盾。政府宣传、网信、工信、公安等部门等要完善网络舆情治理相关法律规定,加大高校领域网络谣言的惩治力度,严格依法治理网络谣言的首发者、传播者、包庇者,对威胁意识形态安全的行为做到“零容忍”。教育部门、高校等要加强对高校师生网络言行的监管,全盘掌握在校师生个人社交账号和自媒体信息,严格问责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将高校师生网络媒介素养、网络行为规范作为评奖评优、升学升职的重要参考,对重大高校网络舆情的涉事主体实施“一票否定”,切实维护高校网络舆论秩序。

(三)利用矛盾规律: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场思政工作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高校网络舆情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把握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矛盾规律,有利于把握学生网络认知规律和网络行为规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路。

根据主要矛盾预判高校网络舆情潜在风险。在出现高校网络舆情苗头之初及时预警,是有效遏制舆情演化的重要方式。要根据近年推动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主要矛盾总结凝练此类舆情演化的普遍规律,深入分析舆情的主要类型、产生原因、爆发时间等,并基于此分类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要从时间上进行预判,重点关注开学季、毕业季、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两会前期、高校政策出台等高校网络舆情高发期。其次,要从事件上进行预判,密切关注教育改革、女性议题、师德师风、校园安全、学术腐败等领域的热点话题。此外,要定期对高校师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田野调查,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准确了解群体阶段性思想特征和行为特点,为预判高校网络舆情潜在风险点提供有力支撑。

借助网络舆论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了解高校大学生所思所想、所喜所悲、所急所盼是进行针对性思想引领的必要前提,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的重要举措。高校网络舆情集中反映了大学生时下的真实诉求和价值取向,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着力方向,标注了工作重点。要坚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基于高校网络舆情矛盾建立大学生群体数据库,并根据数据库信息智能描绘大学生群体画像,精准识别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进而有效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6],从大学生“吐槽抱怨”“情感宣泄”中反思总结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薄弱环节开展补正工作、提供相应保障,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依托智能算法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大学生思维多元、个性鲜明,迫切要求高校分众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智能算法是加深高校网络舆情矛盾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可能。智能算法要应用在高校领域,应去资本化、流量化,强化其政治性、教育性。要构建科学合理、符合伦理规范的智能算法运行模式,坚持“价值引领为主、满足偏好为辅”的推送原则,做到“以供导需”。此外,要织密高校领域智能算法的安全网,保护学生隐私,严防意识形态渗透,最大程度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5.

[2]王莹,于钦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155-15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6.

[4]赵雅文.和谐社会背景下“舆论雪崩”的控制与疏导:辩证法三大规律对社会舆情转化及引导的启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8(3):106-109.

[5]朱建平,郑陈璐.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网络舆情引导分析[J].中国统计,2020(4):13-15.

[6]吕峰,王平.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原则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4):118-121.


基金资助: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颠覆性技术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机制及防范策略研究”阶段成果(21BKS019);2020年中央网信办互联网舆情中心“高校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研究”阶段成果(HZ-20051);


文章来源:李雨潼.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4,43(03):47-5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高等教育研究

期刊名称:高等教育研究

期刊人气:324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0-4203

国内刊号:42-1024/G4

邮发代号:38-73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