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效果

  2024-04-1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采用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元市某医院2008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的(A组)患儿48例,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的(B组)患儿42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康复情况。并对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对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对占比进行χ2检验。结果 A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B组(t=4.290、2.623、3.597,P<0.05);A、B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87,P<0.05),A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χ2=3.889,P<0.05);A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快速血浆反应素(rapid plasma reagin, RPR)环状卡片试验转阴率均高于B组(χ2=7.144、6.221,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29,P<0.05),A组患儿身体发育正常率高于B组(χ2=4.402,P<0.05)。结论 在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中实施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可促进其康复,增强疗效,改善预后,促进其生长发育。

  • 关键词:
  • 先天性梅毒
  • 常规治疗
  • 胎传梅毒
  • 苄星青霉素
  • 青霉素
  • 加入收藏

先天性梅毒又称为胎传梅毒,是我国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妊娠女性携带梅毒螺旋体,其胎儿患有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为75%~95%[1]。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并涉及多个器官,常有皮肤损伤、肝脾肿大、黄疸、贫血、肺炎等,严重者可导致患儿伤残、死亡,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伤害,需引起高度重视[2]。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多采用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的方式,常规治疗多为对症基础治疗,青霉素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常用药物,但效果有待提升。既往研究显示[3,4],苄星青霉素常用于梅毒患者的治疗,该药在体内吸收释放速度较慢,可在血液内长时间保持有效浓度,对梅毒螺旋体有杀伤作用。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在梅毒患者中的应用已有较多报道,但关于二者配合用于治疗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鲜有报道。本研究尝试将两种药物配合应用于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中,探讨其疗效和优势。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病例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标准[5];②经检测脑脊液正常者;③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④患儿家属同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阅和分析。⑤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号:200823。

1.1.2 病例排除标准

①家属主动放弃治疗者;②转至上级医院接受治疗者;③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④伴有免疫缺陷者;⑤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⑥其他疾病引起的的病毒感染者;⑦自然失访者。

1.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为工具,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

描述,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进行检验;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比例差异采用Z检验。等级分布对比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

1.1.4 病例入组情况

采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48例,记为A组;采用静脉滴注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42例,记为B组。A组患儿48例,男性25例,女性23例,胎龄32~41周,平均(36.92±5.20)周,入院日龄1~7d,平均(4.10±0.71)d,剖宫产29例,自然分娩19例,出生体质量1.41~4.15kg,平均(2.55±0.42)kg,早产儿23例,足月儿25例,伴有皮疹29例,伴有血小板异常22例,伴有黄疸17例。B组患儿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胎龄33~40周,平均(36.53±5.21)周,入院日龄1~7d,平均(4.10±0.74)d,剖宫产25例,自然分娩17例,出生体质量1.43~4.10kg,平均(2.50±0.42)kg,早产儿20例,足月儿22例,伴有皮疹24例,伴有血小板异常20例,伴有黄疸15例。所有患儿均经脑脊液检查。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对广元市某医院2008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143例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3例符合排除标准,对纳入的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2 治疗方法

A组患儿采用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与B组完全相同,苄星青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1124、090811、110615、130428、150926、170508,规格:60万U)用生理盐水稀释均匀,将空气抽出、形成负压,将针头拔出,摇晃药瓶,避免剧烈震荡,形成均匀的药物混悬液。消毒患儿皮肤,使用5.5号针头和2ml一次性注射器,抽吸药液,将空气排空,用生理盐水液面将针头斜面完全没入,避免空气吸入,缓慢吸入0.2ml生理盐水,深层肌注,快速进针并回抽,无回血后均匀推注,降低粘滞度药液的惯性加压,将针管后段未被稀释的药液推出,轻轻按压,休息30min。5万U/kg,1次/周,持续肌肉注射3周。B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吸氧、补液、护肝、光疗退黄、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青霉素(哈药集团,生产批号071013、091225、110413、130224、150716、170423,规格:0.48g)采用静脉滴入方式,5万U/kg,1次/12h,持续3周。

1.2.3 观察指标

①康复情况:对比A、B组患儿治疗后皮疹消退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治疗后患儿皮疹消退、黄疸消退、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记为有效;治疗后患儿皮疹减少、黄疸减轻、血小板计数上升记为显效;治疗后患儿皮疹、黄疸、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记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00%。②预后情况:A、B组患儿出院后随访12个月,记录其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梅毒血清学复查结果,取患儿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分离出血清,利用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试验并根据抗原与血清反应后的凝聚状况和显色反应判断RPR阴性情况,并对两组患儿的RPR转阴率进行对比。③患儿治疗后身体发育情况:随访12个月,根据患儿身体发育情况详细记录A、B组患儿发育正常、体质量低下、发育迟滞3种情况的例数。年龄与体质量之比、年龄与身高之比大于等于正常平均值,记为发育正常;年龄与体质量之比小于正常平均值,记为体质量低下;年龄与身高之比小于正常平均值,记为发育迟滞。正常发育率=发育正常例数/总例数×100.00%。A、B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入院日龄、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是否足月、是否伴有皮疹、是否伴有血小板异常、是否伴有黄疸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24,t=1.035、0.976,χ2=1.443,t=1.087,χ2=1.012、0.986、0.828、1.334,均P>0.05)


2、结果


2.1 治疗后康复情况

A、B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死亡情况发生,A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0、2.623、3.597,P<0.05),见表1。

表1 不同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相关指标对比结果

2.2 临床疗效比较

A、B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5),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χ2=3.889,P<0.05),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比较[n(%)]

2.3 预后情况

A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12个月RPR转阴率均高于B组,两组患儿随访6个月、12个月的RPR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4、6.221,P<0.05),见表3。

表3 不同治疗组患儿RPR转阴率结果对比[n(%)]

2.4 治疗后身体发育情况

治疗后A、B组患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P<0.05),A组患儿身体发育正常率高于B组(χ2=4.402,P<0.05),见表4。

表4 不同治疗组患儿发育情况比较[n(%)]


3、讨论


先天性梅毒是由母体患梅毒后,体内的梅毒螺旋体经胎盘传染胎儿所致,该病传染性极强,可危及新生儿患者的全身组织器官,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淋巴结肿大、骨损害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给患儿身体健康与家庭生活带来严重威胁[6,7]。基础治疗和青霉素静脉滴注是临床治疗的常用手段,基础治疗包括对呼吸困难患儿进行吸氧治疗,根据患儿情况进行补液治疗,对肝炎患儿进行护肝治疗,对黄疸患儿进行光疗退黄,对进食量少、营养不足的患儿进行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8,9]。青霉素可破坏梅毒螺旋体的细胞壁,抑制梅毒螺旋体生长,但是可能由于其极易被耐药菌株产生的酶破坏,其作用时间短,在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提高[10,11],目前临床尚无治疗该病的统一方法,因此探讨先天性梅毒的有效治疗手段并改善疗效十分必要。

本研究显示,A组先天性梅毒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B组,表明在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中实施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可促进其康复;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说明曲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能显著提升疗效。目前仍将青霉素作为治疗梅毒患者的首选药物,虽然青霉素可用于治疗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但由于新生儿抵抗力较低、个体体质等因素,青霉素药效时间短,不易彻底治愈患儿,梅毒较易在治疗结束后复发,对其预后产生消极影响[12]。苄星青霉素为青霉素G长效制剂,已有报道证实苄星青霉素在梅毒患者的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13,14,15]。临床显示苄星青霉素口服达不到治疗效果,人体可通过肌肉注射后吸收,并且该药释放缓慢,血药浓度低,血液内药物的有效浓度可维持7d左右,通过抑制梅毒螺旋体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伤作用,适用于梅毒患者的治疗,且操作简单。有研究显示[16],梅毒患者应用苄星青霉素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皮损愈合时间,增强疗效并提高治愈率。也有研究显示[17],梅毒患者实施苄星青霉素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清RPR转阴率,加快康复速度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中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在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能加快其康复进程,增强其治疗效果。

A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12个月RPR转阴率均高于B组,表明在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中实施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可改善其预后。治疗后两组患儿身体发育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P<0.05),A组患儿的身体发育正常率高于B组,说明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有利于患儿后期的身体发育。有研究显示[17,18],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梅毒患者,治疗6个月的RPR转阴率显著高于青霉素治疗患者。还有研究显示[19],梅毒患者实施苄星青霉素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本研究显示,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对先天性梅毒疗效较好,对患儿预后有利,对患儿治疗后期的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本研究采用改良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治疗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不仅能减轻药物对机体局部组织的伤害性刺激[20],还可提高用药安全性,表明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具有可行性。

综上,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患者实施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不失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与常规治疗相比,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可显著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增强疗效,改善其预后,促进其生长发育,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秋凤,郑艳,吴雪琴.梅毒血清固定孕妇不同孕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分析[J].海南医学,2020,31(10):1245-1247.

[2]尤小慧,曹海兰,张华一,等.青海省2004—2019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1,37(10):943-946.

[4]黄丽滨.苄星青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效果对比[J].中国性科学,2020,29(11):131-134.

[5]王千秋,张国成.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8-162.

[7]庄舜怡,潘宁,刘晓芳,等.广东省某地区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随访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1,37(8):801-804,808.

[13]刘波,胡友红,王少敏.多糖蛋白联合苄星青霉素对早期隐性梅毒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性科学,2020,29(8):118-121.

[14]程芳,何润之,陆新,等.表现为泛发性湿疹的二期梅毒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0,36(2):89-90,93.

[16]孙锡喜,许华青,陈祯祥.苄星青霉素联合皮肤物理抗菌膜对梅毒硬下疳的疗效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168-169.

[17]张鑫,刘样满,王润龙,等.苄星青霉素对比头孢曲松钠治疗无症状神经梅毒的临床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3,47(6):695-697.

[19]王春侠,杨红,马进,等.头孢三嗪联合苄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性科学,2021,30(2):59-61.

[20]康丽云,范月儿,宋榕颜.苄星青霉素改良肌注方式在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0,31(14):1833-1835.


基金资助:2020年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重点研究项目)立项课题(20ZD019);


文章来源:张秋凤,韩雪梅,李亚婷,等.苄星青霉素配合常规治疗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效果[J].医学动物防制,2024,40(06):623-62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名称: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人气:115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昆明报业传媒集团,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

出版地方:云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2-1310

国内刊号:53-1082/R

邮发代号:64-64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