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人才强国战略下博士后制度的优化路径

  2021-06-03    11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为大力培养和造就我国的科学领军人物和学术拔尖人才,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198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关于试办博士后流动站的报告》,博士后制度正式确立。我国现累计招收了25万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博士后近15万人,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科研团队、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师资队伍中的比例逐年提高,已成为国家创新型人才中的一支骨干力量。博士后制度是我国引进和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是适应国家改善高层次人才培养环境、培养方式的客观要求,更是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举措,对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关键词:
  • 人才培养
  • 人才强国战略
  • 人才队伍
  • 博士后制度
  • 新型人才
  • 加入收藏

一、博士后制度必要性


1. 壮大师资力量,提供人才支撑

博士后制度关乎博士后引进的数量和质量,关乎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培育与成长。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30余年,已汇聚众多优秀的海内外青年人才。良好的博士后制度有利于打造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构建青年人才成长体系,调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在充分的时间里识别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用当其长,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 促进专业发展,推进学科建设

依托博士后制度,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高度重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将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青年人才的学术素养,打造一流的训练平台,增强我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推动国家科技发展和提升社会创新能力的青年力量,博士后研究人员队伍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他们参与国家重点领域、重大专项、前沿技术等科研工作,在发表高水平论文、产出中国专利、获取重大项目等领域大放异彩。

3. 立足国家战略,引领创新潮流

当前,世界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了一系列的产业变革,对国家发展而言是一次宝贵的机遇,也是一次难得的挑战。拥有人才优势,才能创造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质是人才驱动。博士后研究人员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树立国际视野,施展个人才华,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争当时代弄潮儿。


二、博士后制度运行中的现存问题


1. 过度重视数量,忽视培养质量

近些年来,各大博士后招收单位纷纷以可观待遇、户籍松绑、安居保障等政策打响“抢人大战”,从2009年起博士后研究人员每年进站人数过万。引进人才指标到站的压力导致招收单位一味重视博士后数量,而忽视了博士后培养质量。人才数量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抢人大战”看似争夺人才红利,实质是人才质量提升工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博士后人才培养目标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及时升级青年人才成长体系。

2. 科研跨学科,产生适应期

国家的博士后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交流,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得进入授予其博士学位的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从事研究工作。由此看来,博士后制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站同学科”现象,其初衷在于促进不同学科高端人才的交流。实际上,初到博士后岗位,需要学习和掌握新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调整原学科长时间培养出来的思维定势,且需快速积累科研经验,于初涉新学科领域的人才而言,起步时期较为艰难,相应的科研成果无法在短期内呈现,是需要付出加倍努力的,而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症状。

3. 激励有限,晋升约束

自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国家对研究人员的日常经费资助从最开始的1.2万/人/年,提高到目前的8万/人/年,资助力度不够。加之在严格的经费管理程序下,经费下拨的周期较长。由于条件限制,部分单位仍无法为研究人员提供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充足的实验环境。从博士后的发展轨迹来看,当前大多招收单位缺乏针对博士后的职称评聘机制,尽管在站期间博士后人员可认定中级,而实际多为出站留在本单位后方可参加竞争评聘,评聘途径狭窄,晋升速度受限。


三、博士后制度的优化路径


1. 注重政治把关,强化思想认同

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博士后队伍不仅要本领高强,更要求政治过硬。在人才引进时,博士后申请人员所在基层党组织需对其进行政治审查,严格把关,真正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态度端正、品德作风优良的人才引进来,对思想品德不合格的采取“一票否决”。人才培育过程中,关注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思想认同,强调政治建设在个人成长和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引进人才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德才兼备、胸怀家国、敢于担当的综合型人才。充分发挥高知群体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扩大高知群体对社会的贡献能力和引领作用。

2. 规范管理制度,提升人才服务

我国的博士后设站单位基本都已设立专门的博士后管理部门,实行招收单位——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合作导师的三级责任制,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在今后的管理中,要强化合作导师责任意识,全程参与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计划制订、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出站汇报等培养过程,指导博士后的科研工作,积极为其提供科研项目的参与资格和发展机会。构建服务型博士后管理体系,加强人文关怀,强化组织培养,全心全意做好各项服务。针对博士后,打造人才服务全链条,通过系统梳理博士后进站、考核、出站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优化平台建设,营造反馈寻求氛围,为博士后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全方位帮助博士后分析反馈信息。

3. 鼓励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

我国的博士后制度鼓励跨站跨学科开展研究工作,有利于拓展学科思维,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质量。多元化的学缘结构是人才梯队构建的需要,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碰撞是激发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因而,博士后制度应纳入学科建设统一规划,搭建科研创新平台,鼓励学科交叉培养青年人才,努力实现博士后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科技活动,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搭建复合型知识结构,促进成果转化。定期举办博士后论坛、学术会议、专题报告等活动,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动态,分享个人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从而发现不足、汲取同行的建议,开拓科研思路、丰富研究想法、优化研究内容,推动持续创新。

4. 完善激励措施,推动成果输出

通过薪资福利体系调整,如增设租房补贴、建设人才公寓等,提升博士后幸福感和向心力,解决生活保障上的后顾之忧。同时,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外出研修等活动的经费支持。对于特别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可申请科研启动费、专项经费等,保障性激励和成长性激励并行,为激励博士后输出科研成果,国家、各省份陆续设立各类基金资助项目。此外,招收单位可增强科研立项、加大奖励投入,如根据科研业绩、出站评价等设置不同等级的奖励,制定分层激励策略。对于在站期间取得突出成果的人才,优先考虑出站留聘,提高岗位待遇。


文章来源:谭茼丹,黄林栋,谢艳清.人才强国战略下我国博士后制度的优化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21(11):32-3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临沂大学学报

期刊名称:临沂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59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临沂大学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9-6051

国内刊号:37-1484/Z

创刊时间:197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