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析高职院校适应行业需求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2021-10-26    9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城市化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刺激了当前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形势。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现状、学生学情以及学生就业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一系列现存问题。围绕当前问题,提出完善课程体系、衔接行业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强化专业教师能力,增加教学时长,完善教材体系等路径,以望培养出满足行业需求的城乡规划人才。

  • 关键词:
  • 专业课程
  • 人才培养
  • 城乡规划
  • 教育改革
  • 高职院校
  • 加入收藏

1、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现状


1.1 课程内容设置与行业需求脱节

一个优秀的城市规划方案需要与最新的政策、最新的理论、最新的技术相结合,因此学校在培养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时更需根据城乡规划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更新课程体系。但是目前仍有多数高职院校一套传统的城乡规划课程体系使用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导致学生毕业后专业知识与行业需求脱轨。

城乡规划专业大专学历本身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如果专业技术不精练、不能满足行业需求,那么在就业市场将更不具备优势,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紧跟当前行业的需求。

1.2 师资队伍薄弱

高职院校为提高师资学历大量招聘硕士研究生教师,但是许多城乡规划专业老师都是应届毕业生,几乎未做过实际项目,缺乏实践经验,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专业课授课偏向理论教学,而高职院校则是以技能教育培养为主,从而导致授课质量降低。

1.3 三年制教学时长短

我们的城市包含人、土地、空间等多样性的元素,因此在做规划时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学习城乡规划专业时需涉及建筑学、社会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城市设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心研究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城市规划师。

目前我国所有的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学制均为3年制,大致分为两种学制培养:其中一部分院校为“2+1”学制(2年学校专业培养+1年顶岗实习),另一部分院校为“2.5+0.5”学制(2.5年学校专业培养+0.5年顶岗实习)。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学制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和项目实训最多仅2年半,在这仅有的2年多时间里仍需学习有不少于1年的英语、体育等公需课程,留给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只有不超过1年多的时间。而通过城乡规划学评估的本科院校学制均为5年,相比之下高职院校3年制教学时长明显不足。

1.4 高职教材体系不完善

针对城乡规划专业较为专业、全面的教材体系目前运用最多的是同济系列教材,但是同济系列教材更偏理论,更适合本科学生使用。而高职院校学生本身文化知识薄弱、理解能力较差,接受理论知识程度较低,所以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更适合使用偏实践的专业教材。但目前城乡规划专业只有《城乡规划原理》课程使用的高职教材,其他课程几乎无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教材。


2、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定位


2.1 学生学情分析

2.1.1 生源多样,基础差别大

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生源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一是高考统招,普通高中毕业后通过高考成绩的高低投档录取,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这种学生文化知识相对来说基础较好,但是缺乏专业技能,尤其是面对高考的失利,自信心备受打击;二是自主招生生源,学生主要是由中专毕业学生和职高毕业学生组成,这种学生基础文化知识薄弱,但是具备实践操作能力;三是单招生源,高中毕业后参加单招考试后被录取,这种学生文化知识和动手能力欠佳,但是思想较为活跃、创新思维较强。

2.1.2 学习主动性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填鸭式学习”,40分钟课堂集中精力学习时长不超过20分钟,课下时间更是少有学生提前预习。这种现象多是因为高考失利、未能考入理想专业等,学生自信心受挫,造成学习态度浮躁、自我放弃等。

2.1.3 实践学习急功近利

通过城乡规划专业理论知识的摄入,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有了部分掌握,在后期进行实训课程时学生会产生“眼高手低”的心态,导致实践方案设计无从下手;做规划项目时第一步要进行的就是现场踏勘、实地调研,但部分学生“拈轻怕重”、不愿意“下农村”又“急功近利”,因而坐在电脑旁“闭门造车”。

2.2 学生就业分析

2.2.1 自我定位不准

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教育后都想要进入设计院“大展宏图”,投简历时往往只盯准大型设计院和知名设计公司,职位只盯准他们认为“高大上”的城乡规划师,但是城乡规划专业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一是很多设计院、设计公司招聘门槛以本科毕业为起点,导致专科学生失去“入场券”;二是没有学历限制的公司往往是一些小公司或者工作室,高职学生入职后也不是城乡规划师职位,而是从规划师助理、绘图员等等开始,并且小型设计公司一般做的都是小型项目。无论是哪一种就业情况都和学生在校教育时规划的“蓝图”有着天壤之别,导致刚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信心大减,甚至放弃专业。

2.2.2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互联网时代,网络经常推送快速致富的“网红”“明星”等,会导致对社会认知还不算全面透彻的毕业生们对工作和赚钱的憧憬过于理想化,不能正确认清社会的现实,没有规划人生的道路,毕业后急于求成选择自己创业,大部分学生因为目标不明确、方向不正确、管理经营没经验等最终创业失败。


3、适应行业需求型人才培养路径


3.1 完善课程体系,衔接行业需求

首先,所有的高职院校学生都应该注重“意识形态”的培养,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应当培养的意识形态如“人文素养”和“三农意识”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愿意投入乡村基层的调研的热情等。

其次,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城乡规划专业宣讲,介绍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带领学生参观城乡规划专业实训基地,观摩往届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使学生快速了解专业、激发兴趣融入专业。

最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应关注政策改革和规划动向、与规划设计院和知名设计公司经常积极沟通、采纳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意见,衔接行业需求及时对课程构架进行调整,如“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下的村庄规划”“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核心课程的调整和增设,若是课时紧张也可以安排实训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开展。

3.2 加强师资队伍,强化教师专业能力

大部分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师生比当前已满足教学要求,但是聘用、考核机制模式仍未打破职称的传统,我们应多聘用“双师型”教师,多聘用与实际城乡规划项目接触较多的教师。

对于已聘用的教师也要加强管理,强化教师的专业能力。一是聘用设计院高工来校讲授规划设计实务、城市设计、道路交通设计等实践环节较多的专业课程,让校内教师多去旁听,增加以学生和实际项目为主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实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操技能;二是增加专业教师进入设计院或知名城乡规划设计公司学习交流、企业顶岗的机会,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三是与国内设置城乡规划专业的高职院校多联系交流、多参观学习,虚心请教、取长补短,将最新的行业理念加入教学课程中。

3.3 增加教学时长

实践对于城乡规划高职学生来讲固然重要,但是一切实践都需要以理论为基础,只有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系,才能将技能运用自如,因此高职院校应增加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时长,用以安排种类繁多的专业课程。一是可以将实训类课程统一开设到暑假进行,这样可以缩短所有实训类课程的时长,还可以使学生系统练习画图软件、设计软件,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将不同科目的专业课程进行融合,进行系统复习,为今后更快速的投入实际项目设计奠定基础;二是可以缩短基础课程的课时;三是适当整合《建筑初步》《建筑构造》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训时长,将这些必须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训放入教学周随课程单元一起进行。

3.4 完善高职教材体系

适合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就如同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浑厚深入才能撑起摩天大楼。一是全国高职院校应鼓励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实践性较强、语言文字通俗易懂的教材;二是在互联网、通讯设备发达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在实训基地设置数字化、互联网二维码,学生通过二维码的扫描便可获取知识点和操作视频,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视频,更易于学生吸收;三是可以录制精品课堂、MOOC等信息化教学视频,不但可以应对突发疫情,还可以方便本校甚至兄弟院校交流学习。

完善高职院校教材、数字化知识点以及信息化课堂等城乡规划专业教材体系,也是众多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事情。


4、结语


自2017年起“乡村振兴战略”被频繁提出,我国进入乡村建设的高潮阶段,现阶段更是缺少吃苦耐劳、愿意“下农村、住农村”的城乡规划人才,尤其是技术层面的。我们高职院校更应抓住机遇、发挥特长,为实现“乡村振兴”培养技能一流的应用型城乡规划师。


参考文献:

[1]黄树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建材,2019(4):286-287.

[2]刘龙,陈芳.高职城乡规划专业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9):199-200.

[3]王天禹,金锦花,戚余蓉.高职城乡规划专业技能型人才岗位胜任力分析及培养模式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243.

[4]申圉露.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2):126-127.

[5]金锦花李顺秋王天禹等.按照'五个对接"原则实施高职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8(36):62-63.


文章来源:杨珂.浅析高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轻工科技,2021,37(11):177-17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学习与实践

期刊名称:学习与实践

期刊人气:135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0730

国内刊号:42-1005/C

邮发代号:38-95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