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58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形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采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及各项血生化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意识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呼吸衰竭、中毒性肝损伤、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LT、AST、CK血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和生化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常见疾病之一,相关研究显示,有机磷中毒患者在总中毒患者中约占85%,该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特点[1]。患者发生有机磷中毒后身体组织及内脏会遭到严重损伤,同时,会伴有器官衰竭的现象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须及时进行治疗[2]。以往临床常采用导泻、洗胃、抗感染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救治,但治疗效果并不佳,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较长。因此,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新型治疗方案。近年来,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被应用到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疗中,并取得显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58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形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3.61±2.28)岁;病程1~4h,平均病程(1.35±0.62)h。对照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26~66岁,平均年龄(42.85±2.63)岁;病程0.5~5.0h,平均病程(1.42±0.37)h。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符合《现代急诊内科学》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并存在呼吸困难、昏迷、肺水肿等症状;(2)存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史;(3)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委员会批准;(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脏器衰竭者;(2)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5mg阿托品(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83)注射治疗,每2分钟注射1次,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注射时间,当患者出现瞳孔散大、皮肤干燥、肺啰音减弱时,每15分钟注射1次,同时,对患者进行洗胃、导泻、持续吸氧等常规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医务人员对建立血管通路,并采用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对导管与灌流器进行预冲,采用550mL0.9%氯化钠溶液+100mg肝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264)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流,速度为210mL/min,灌流2h,完成灌流后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透析血流量为500mL/min,每次透析2h,每周透析3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意识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麻痹、中毒性肝损伤、神经损伤)。采用血液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血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判标准:患者经治疗后,中毒症状消失、意识恢复、生命体征平稳,为治愈;患者经治疗后,中毒症状有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中毒症状及生命体征未改善,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实验组意识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两组血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实验组ALT、AST、CK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血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3、讨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常见疾病,该疾病具有病情复杂、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当有机磷农药进入机体时,人体内的胆碱酯酶会与其结合,阻碍乙酰胆碱酯酶灭活乙酰胆碱,导致患者出现缺氧、呼吸衰竭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4];同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有持续炎症,使患者食欲下降,导致患者蛋白质合成不足,发生营养不良状况,因此,在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需及时进行救治。以往临床常采用药物、洗胃疗、导泻、持续吸氧等常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神经症状,但并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有机磷农药。洗胃虽可彻底清除患者体内有机磷农药,但洗胃会使有机磷农药循环至肾、脑等组织,进而形成血液循环模式,不利于患者预后[5]。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被运用到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血液灌流通过体外循环设备,可将患者血液排除体外,并通过吸附器清除血液内有机磷农药与残留毒素,再将清除毒素的血液送回患者体内[6,7]。通过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水溶性及脂溶性物质。在血液灌流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有害物质和炎性因子,进而避免了炎性因子对患者机体产生应激反应,血液透析对净化患者血液有重要作用[8,9];同时,通过检查患者体内ALT、AST、CK水平可有效判断患者预后[1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意识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ALT、AST、CK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杨日晓等[11]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血液流灌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机体内毒素,净化患者血液,使患者胆碱酯酶水平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理想,可有效清除患者血液毒素,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5):60-61.
[2]史文学.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9,25(21):73-75.
[3]董哲,冯伟,郭轶男,等.血液灌流对治疗有机磷中毒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9,25(16):62-64.
[4]张映喜,杨宝军,孟冬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8):23-25,122.
[5]陈元姝.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3):62-63.
[6]许友对,王文泽,林文灿,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4):32-34,38.
[7]杨亚东,林仰东,罗正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3):225-227.
[8]耿亮.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4):160-161.
[9]张坤.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1):70-71.
[10]章茵.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3):19-21.
[11]杨日晓,杨勇杰.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3):50-52.
侯晶星,陈洪波,孙章萍.联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治疗价值[J].当代医学,2021,27(05):182-183.
分享: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各类肾脏病的临床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发展至终末期后,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高磷血症是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两者合并,将加重患者的肾功能障碍程度,并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血管钙化等。因此,对终末期肾脏病高磷血症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
2025-04-16肌肉衰减综合征(musclewastingsyndrome,MWS)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进展性、广泛性的全身骨骼肌质量与功能丧失、合并体能下降的临床综合征,MWS可导致患者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逐渐受到影响,最终导致身体虚弱、跌倒风险增加及长期卧床风险升高,甚至与较高的住院率、并发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2]。
2025-04-10目前,传统血液透析治疗需通过2支穿刺针进行动静脉内瘘的穿刺(2针穿刺方法)建立体外循环而完成透析治疗,而单针血液透析治疗是通过一支穿刺针进行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单针穿刺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完成透析治疗,这项技术最初是由WillemKolff在1972年引入的,是减少AVF多针穿刺直至能够进行传统双针穿刺血液透析治疗[5]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案。
2025-04-09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的一种常规治疗方式,旨在规律性的时间内,通过人工方法将血液引出体外,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然后将清洁后的血液回输体内的一种替代疗法。这种治疗方式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5-04-07坚持日常液体的摄入限制对于预防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慢性容量超负荷和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但患者存在的口渴感导致液体摄入限制的依从性不佳,这可能导致透析间期体重的大幅增加。口渴感觉受大脑中央渗透压感受器调节,其影响因素包括日常钠摄入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液渗透压水平。
2025-04-02血液透析(HD)是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以此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实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的目的,HD 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疗手段。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患者主要治疗的血管通路,以便建立体外循环,确保每分钟为体外循环提供 200~300 ml 血液进行血液净化。
2025-04-01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可起到清除毒素、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进而代替肾脏的部分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然而血液透析并不能完全代替正常肾脏的所有生理功能,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患者的预后仍不是十分理想[2]。维持性血液透析实施的关键在于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持。
2025-03-26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之一,可代替部分肾脏功能,帮助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水分,有效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但是长期透析治疗也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如贫血、倦怠、乏力、肌肉萎缩、营养不良等,这些情况的发生会影响到患者的自我效能及依从性,不利于治疗的长期进行[1]。
2025-03-1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高龄人群占血液透析的比例越来越大,为12%~70%[2,3]。此类患者由于存在生理及认知功能下降,长期营养不良等问题,同时常合并基础疾病,自身机体素质较差,加之受消极情绪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龄ESRD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死亡率居高不下[4,5]。
2025-03-05中心静脉狭窄(centralvenousstenosis,CVS)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终极并发症,如合并动静脉瘘可导致静脉高压甚至淋巴高压、颅内高压,影响血管通路的使用及寿命[1,2]。在临床上,除了众所周知的中心静脉腔内器械如血液透析导管、起搏器导丝等引起的CVS,还有一部分解剖压迫引起的CVS,包括左无名静脉受压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
2025-03-05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期刊人气:290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19X
国内刊号:51-1693/R
邮发代号:62-59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