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骨关节炎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符合条件的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半髋关节置换术)和研究组(THA术)各52例。评估两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下地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髋关节功能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个月,研究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但可更好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生存质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关节软骨、周围结构损害,多发生于老年人群、男性群体,发病后患者多出现关节软骨断裂、关节软骨溃疡、骨赘形成、继发性滑膜炎等病理性改变,还常表现出髋关节疼痛、肿胀、酸痛、肌肉痉挛、功能受限、关节变形、关节僵硬、运动能力降低、坐位站立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手术是治疗髋关节炎的常用方法,多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确切,但患者术后恢复、卧床时间超长,易导致感染并发症发生,因而有学者提出采用不良反应少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进行治疗,以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髋骨关节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68.68±5.11)岁;研究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69.01±5.06)岁。纳入患者均确诊为髋骨关节炎;均同意相应手术方式。已排除病历资料不完整者;合并骨折者;精神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器官器质性病变;依从性差者;无法随访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采取全身麻醉,后外侧入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分离臀大肌,切开外旋肌群,显露髋关节后部,切除髋关节囊、挛缩纤维组织,股骨颈部截骨;清除真臼内部及周围组织;扩大髋臼、安装髋臼假体、髋臼衬垫;股骨近端截骨面开槽,扩大髓腔;股骨假体试模,满意后安装并复位髋关节,稳定后关闭切口,负压引流。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 置 换 术 治 疗,股 骨 扩 髓 后 置 入 股 骨 头 假体,其余操作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量、术 后 引 流 量、无 辅 助 下 地 活 动 时 间。于手术前及手术后两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表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3个维度,每项100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记录术后两个月内两组并发症情况,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00%。术后两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临床指标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无辅助下地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2.2髋关节功能
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各项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两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的比较
2.3并发 症
两 组 发 生 假 体 松 动、感 染、关 节 疼痛、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的情况分别为,研究组0例、3例、1例、0例、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62%;对照组0例、1例、5例、1例、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4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4生存质量 术前,两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两个月,研究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比较
3、讨 论
髋关节炎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髋关节炎主要由遗传、过劳损伤、患者体重、年龄、生活习惯、激素水平、职业等因素引起,继发性髋关节炎则多由血色病、褐黄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外伤、感染、痛风 性 关 节 炎 关 节 脱 位 等 其 他 疾 病 因 素 引起[3]。髋关节炎发病后,不仅给患者带来病痛,还有可能导致残疾发生,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生存质量。对于髋关节炎患者,临床尚无有效治愈方法,多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及手术的方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4-7]。其中保守治疗较为常用,但治疗效果一般,预后效果也不够理想。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髋关节炎患者的常用手术方法,目前在材料、假体设计、制作工艺、手术技术方面均已发展成熟,效果确切,包括全髋关节置换、半髋关节置 换 两 种,但 二 者 哪 个 治 疗 效 果 更 好 尚 存争议[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下地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髋关节功能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个月,研究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较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骨关贵州医药2025年3月第49卷第3期·427·节炎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但可更好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生存质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究其原因,半髋关节由股骨柄、球头组成,术中仅置换股骨一侧,不涉及髋臼,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而全髋人工关节系统由股骨柄,股骨球头,髋臼杯和聚乙烯内衬组成,置换术将患者股骨头 与 髋 臼 关 节 面 同 步 替 换,手 术 操 作 难 度大,因而需要更多的手术操作时间;同时全髋置换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大,因而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多。另外,半髋置换术仅置换股骨头,可能存在匹配度不精确、髋臼磨损的情况;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股骨头与髋臼匹配的精确度较高,因而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同时减少因摩擦产生的疼痛、脱位风险,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术后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浩,杨俊忠,李亮,等.高髋关节中心技术在CroweⅡ型和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重度髋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24,37(2):166-172.
[3]覃勇志,周宗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骨关节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0,34(1):139-144.
[4]张超凡,方心俞,黄子达,等.二期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慢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63-1070.
[5]李钊,陈世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血友病性髋关节炎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19,25(8):719-723.
[6]曾羿,钟航,尹诗九,等.化脓性髋关节炎患者治愈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畸形的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8(12):908-913.[
[8]刘争民,孙晓曙.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中远期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20,44(1):73-7
文章来源:李林峰,罗昊,韩松,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骨关节炎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5,49(03):426-428.
分享:
随着时代发展,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代表性急剧增 长 。 2021 年 我 国 女 性 就 业 人 员 数 量 庞 大 ,占43.1%。随着职业女性的比例增加,社会中“理想工人”制度和“合格母亲”的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了妇女的角色期望,从而产生角色冲突,可能导致中国职业母亲更 容 易 受 到 工 作 家 庭 冲 突 的 负 面 影 响。产 后 返 岗是指女性在分娩休假和照顾婴儿后过渡到兼职或全职工作。
2025-05-10风电机组具有承受360°方向重复荷载和大偏心受力的特点,因此对地基的稳定性和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要求较高。根据地质条件,地基形式一般可采用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础,对应基础形式可采用圆形基础、八边形基础、圆形肋梁基础。随着风机制造技术的日趋完善,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
2025-05-07在现代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已在传统水环境监测技术中得到了良好融合。尤其是数字孪生技术,更是在现代水环境监测领域中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应用优势,为水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数字孪生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也开始备受关注。
2025-04-20DIP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持续深入推进,医保基金合理使用与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在我国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支付方式改革是医保改革中的“牛鼻子”,是撬动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2025-04-05关节软骨、周围结构损害,多发生于老年人群、男性群体,发病后患者多出现关节软骨断裂、关节软骨溃疡、骨赘形成、继发性滑膜炎等病理性改变,还常表现出髋关节疼痛、肿胀、酸痛、肌肉痉挛、功能受限、关节变形、关节僵硬、运动能力降低、坐位站立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025-03-21骨关节炎以进行性软骨退化为特征,是老年人中最普遍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之一,可导致剧烈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进行性软骨细胞凋亡是骨关节炎的主要致病特征。有证据表明,一些氧化刺激物会诱导软骨细胞产生炎症介质,引起软骨稳态失衡,进而激活炎症反应,导致软骨细胞凋亡。
2025-02-10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胰岛素抵抗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和 2 型糖尿病,而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长期慢性高血糖,可致使眼、神经、肾脏和心血管等组织和器官产生损害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025-02-10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腹痛、腹泻和直肠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许多研究已表明UC的潜在机制包括炎症细胞的浸润、T细胞的激活、促炎细胞因子的诱导和氧化应激。但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只能消除症状,不能从根源上治愈结肠炎。
2025-01-28盆腔炎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妇科常见疾病。患者主要表现有腰骶酸痛、下腹坠胀、易疲劳等,严重时还会影响女性生育能力。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将盆腔炎分为热毒炽盛、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瘀滞等证型,临床上以寒湿瘀滞较为常见。
2025-01-11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导致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结晶在体内沉积所致的炎症性疾病。我国痛风患病率在0.86%~2.20%,且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已成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肾病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4-12-07人气:18591
人气:15624
人气:15354
人气:15127
人气:1492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人气:2968
主管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贵州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2707
国内刊号:52-1164/R
邮发代号:66-48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