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何以为“家”儿童与童年的“家”哲学意涵

  2023-09-13    4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儿童哲学与童年哲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家”哲学,它们在人之成-人与人生的层面回答了人何以为“家”、如何在“家”与如何成“家”的生存论问题。儿童与童年的“家”哲学意涵,不仅说明它们在本源与存在的深度上乃是人之成-人及其所构成人生的栖居地,还显现出“儿童是诗人”“儿童是哲学家”“儿童是艺术家”等观点背后所蕴含的成“家”之意。

  • 关键词:
  • “家”哲学
  • 何以为‘家’
  • 儿童哲学
  • 成-人
  • 童年哲学
  • 加入收藏

儿童哲学与童年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家”(Home)哲学,它们在人之成-人(becoming-human)与人生的层面回答了人“何以为‘家’”这一根本性问题。因为,儿童与童年绝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人与人生的某种状态或某个阶段,而是从本源与存在的深度上成为人之成-人及其所构成人生的栖居地。阐释儿童与童年的“家”哲学意涵,不仅能够进一步回应由人“何以为‘家’”而展开的“如何在‘家’”“如何成‘家’”的问题,还能深刻体会“儿童是诗人”“儿童是哲学家”“儿童是艺术家”等观点背后隐含的深意,化解由此产生的争议。


一、人之成-人的“家”哲学释义


在哲学中,“家”的含义是多重且复杂的。我们大体可以在三种意义上理解“家”:作为栖居地的家,由人伦关系建立的家,天人相通而安身立命的家。第一种“家”显现为人与自身存在的关系,是切近本源的家乡、家园;第二种“家”展现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其原初形式是通过生育建立的亲子关系;第三种“家”指向终极意义的天人关系,根源于亲亲人伦而推及至天道[1]。这三种“家”的含义虽然从不同层面显示了人处于世界之中的原初性与根据性,但亦有所贯通,因为存在的天命即是天道的开显,亲子关系乃是原初根本的人伦形式。那么,成-人作为人之为人的本真性存在便蕴含“家”的多重含义,同时也彰显其独特性。首先,成-人是对人之本源的承续与成就,人的本源是人的本质之源,人的本质在成-人的过程中涌现,人得以寓居于他的本质中。其次,成-人实质上是一种自我生育。生育不仅指亲子代际之间的外在性生育,还包含由精神变革带来自我再生的内在性生育。自我以不断再生的方式成-人,成-人是对自我的不断创造与构形,以保持其再生性。最后,成-人亦是对天人关系的谛听、理解与践行。人之本源可谓人之道,人之道仍需“诚”天之道。《中庸》有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道亦是天性、天命、天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乃为成-人。综上可见,儿童与童年作为人之本源是成-人之“家”,而成-人则是生成、构成、实现意义上的成-“人之家”。人之成-人的回溯与展开都建基与走向儿童与童年哲学。


二、对在“家”之人的发现


儿童作为在“家”之人,有其寓居于世界之中的原初方式。这有别且先于以科学的、主客二分的、把握“物”的认识方式,而是通过直观与体验的方式沉浸并生活于现实世界,同时也畅游在想象与创造的世界中。儿童的原初认识与生活方式体现了其在“家”性,也反映出人的本真生存样态。

儿童处于真实世界,他的原初认知来自于对世界的直观。直观包括两大要素:提供感觉材料的感知器官和从效果中认出原因的悟性(知性)。悟性是对因果性的认识与领悟,是儿童天生本有、自然即有的先验认知。如果没有感觉材料,直观无所依;如果没有悟性,人无法达到直观,更不能获得直观知识。所以,直观不只是感知的,也是理智的[2]。婴儿在出生几周后就能运用自己的悟性组织感觉材料,从而获得对世界的意识。当婴儿不时地盯着某个物体,或用手不停地触摸、抓捏物体时,其实是在进行着一种“无声”却“至关重要”的学习[3]。这种运用悟性将感觉材料组织成外部世界的表象,是直观认识的关键。直观认识产生于儿童的真实生活,它为概念认识提供基础,也是童年最主要且重要的认识活动。

儿童的生活是具体鲜活的,儿童沉浸式地体验生活。体验是直接性的经历或经验。儿童对生活的体验是切身直接的,他需要亲身去感受与体验周围的事与物,才能够完成体验活动。体验不仅是经历发生的事情,事情的经历作为一种获得的结果还具有持续性[4],会对今后的体验与生活带来长期影响。例如,在卢梭的《忏悔录》、歌德的《诗与真》、华兹华斯的《序曲或一位诗人心灵的成长》等人物自传中,作者都大量地叙述了自己尤其是在童年时代的生活体验与感受,童年的体验构建了他整个人生与理解的基础。体验使儿童沉浸于生活世界中,与生活世界合为整体,共同构成“体验统一体”,也是“意义统一体”[4]。儿童生命或生活意义的产生离不开对周围世界的体验,这种体验也渗透到儿童建构意义世界的行动中。所以,体验作为儿童原初的认知方式,是今后认知发展与活动的蓄水池,儿童充分地体验生活能为更好地融入与创造新生活奠定基础。

儿童不仅处于现实生活中,还拥有想象的世界。儿童一方面要认识现实之物,另一方面还能够畅想梦想之物。他们自由驰骋于现实与梦想之间,甚至梦想的世界是儿童早期更为重要的精神家园。儿童强盛的记忆也为想象提供了“起飞点”。儿童的记忆能够复现大量的细节。相关研究发现,相对于成人“聚光灯”式的注意力,儿童的注意力更像“灯笼”[6],意识领域更广。所以,在认识活动初期,儿童的记忆为想象增加了助力。想象帮助儿童超越现实世界的“有限”,获得打开“无限”之门的钥匙。法国学者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把想象称为“活跃力量的根源”[7]。他将想象分为“物质想象”和“形式想象”,指出儿童天生唯物,儿童的想象多是“物质想象”,而诗人创作时,想象的深刻与自然就源于诗人无意识地重现了儿童肉体的形象[8]。所以,巴什拉特别强调“物质想象”对诗歌创作的必要性。他将“童年”视为“梦想的诗学”,这与他认识到儿童天生具有“物质想象”有重要关联。正如刘小枫所说“想象是诗的器官”[9],儿童天生拥有“诗的器官”,自然就是天生的“诗人”。

由此,儿童创造性地发现世界。首先,儿童生来就是具有创造力的人。“创造”与“自然本性”同义[10],儿童的自然本性给予了他创造的力量。同时,儿童作为自然人或人的自然状态,本是“无序”的,但这种“无序”有变为“有序”的倾向,创造就产生于“有序”与“无序”之间。其次,儿童的想象是创造性的。儿童是现实世界的“新来者”。在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原有的关联对儿童来说并未固化,是可以质疑与打破的。于是,儿童的想象就是对本未发生联系的事物进行创造性的建构,使其产生新的关联。最后,儿童的模仿也具有艺术创造性。儿童是最擅于模仿的,模仿是儿童天然的学习方式。但是,模仿并不一定就是复刻。模仿还意味着可以像艺术家一样以诗歌、音乐、绘画等方式将自然中最美好的元素组合起来,创作出自然本身都未曾有过的景象[11]。儿童本然地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并具有“通感”的灵敏性,且天然地亲近大自然。例如,七岁儿童姜二的诗《灯》: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12]。“黑夜”里的“月亮”幻化为“滚烫的”“灯”在“夜空”中留下的“洞”,这些元素被姜二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境,这是儿童对世界进行创造性发现的体现。


三、儿童何以被称为“家”


“儿童是诗人”“儿童是哲学家”“儿童是艺术家”等观点与命题,通常被理解为将儿童抬高至具有专业性和经验积累的“诗人”“哲学家”“艺术家”的地位,以致引起成人的质疑与不满。实则,这些观点与命题的存在论意义被社会性价值掩盖了,其背后隐含的儿童乃是语言、思想、审美的“家”的深意仍有待被揭示。

1.儿童是天真浪漫的“诗人”

不论是人类语言的发展,还是对人类早期智慧的发现,都指向儿童天生是一位“诗人”。语言在发展初期是富有诗意的,而各族初民的智慧也是诗性的,“最伟大的诗人”就是“心灵最丰富”的人[13]。海德格尔曾说“诗人的天职是返乡”,“返乡”就是回到切近“本源”即“人之初”的故乡[14],也就是拥有“最丰富的心灵”—“赤子之心”—的儿童。故乾嘉诗人袁枚在《随缘诗话·卷三》中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王国维亦于《人间词话·十六》中有云:“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可见,“赤子之心”乃是诗词萌芽的种子。

儿童的语言本就是诗意的。在探寻人类语言起源时,研究者们发现原初语言具有诗意这个特点。卢梭认为人类的语言源自于“精神需要”,而非“生存需要”。那些古老的语言是生动的、形象的,而非理性的、系统的,这正是一种“诗人的语言”[15]。卢梭还发现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语音、语调、音量均有所变化。语言越“发达”,语音就变得越“单调”,重音渐渐“消失”,辅音逐渐“增多”,音调则趋向“平缓”,语言开始更加“精确清晰”“观念化”“理智”,但也更为“迟缓”“低沉”“冷漠”[15]。随之,语言的诗意慢慢削弱,更显工具化,这也与文字的完善程度有关。反启蒙运动者亦有相近的见解,哈曼认为“人类的母语是诗”,因为“诗的语言”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自然的语言总是充满诗情画意,这才是语言的本真状态[17]。赫尔德将“诗人的魔力”总结为“把人再次变为儿童”[18]。他指出人类的语言与声音密切相关,“语言”由“声音”转变而来,“名词”也由“动词”发展而来[18]。就像儿童起初把“羊”“鸡”“狗”分别称作发出“咩咩”“咯咯”“汪汪”叫声的动物,儿童最先说的“爸爸”“妈妈”“吃饭饭”“睡觉觉”等词语也是叠音词,这些“拟声词”“叠音词”就如同“诗”的韵脚与韵律,使“诗”能够和曲而唱成为“歌”。

儿童语言的诗意还源于它的隐喻性。儿童是以己度物、寻求事物之间联系的人,其语言与思维都是隐喻式的,能够发现世界万物中微弱的关联性。同时,诗也是对语言的再次创生,语言的创生则通过隐喻完成[20]。隐喻以形象化的方式修饰语言,彰显语言的象征性。神话也是语言象征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儿童天然地喜爱神话故事也出于其蕴含丰富的象征意象。当代认知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指出,隐喻开启了人类的思想和语言,人天生就会透过现象洞察本质,且具有强大的“类比能力”[21],这正是隐喻的归纳性来源。随着隐喻的逐渐消失,语言的诗性让位于语言的概念化,概念化的语言追求清晰、区分、简洁,却抹去了语言的朦胧与创生之美。“诗”能让人回到语言与思维的元点,回到人性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使“儿童般的语言”得以留存。

儿童还是具有诗性智慧的人。意大利哲学家维柯以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与人类的复演历程为根基,发现先民们善于运用天生的感官与想象力。诗就是他们使用的玄学,自此萌发的最初智慧就是诗性智慧。各民族是先民以诗性智慧创造的,而不是神创造的。诗性智慧是创造性的智慧,具有逻辑性。但它不同于一般认识上的以抽象、分析、概念、区分等为特征的理性的逻辑,是诗性的逻辑。诗性逻辑用以己度物的方式、用诗的语言(尤其是隐喻)去赋予无生命物体以感受与情欲[22]。所以,各族先民就是人类的儿童,儿童也拥有诗性智慧。这种诗性智慧是上天赋予人类的圣神心灵,也是心灵创造的内在动力。故诗人实际上是最早的哲学家。

2.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

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的城邦生活,亦来自人类的童年生活。在儿童因困惑不解而直率的提问中、在儿童就某个问题与小伙伴或成年人的天真对话中、在儿童为解开疑惑不断地探索实践中,都有哲学的萌芽,都是儿童在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做哲学”(do philosophy)。

儿童的提问与对话蕴含哲思。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认为,儿童的各类提问已经触及哲学的奥秘,显示出人类天生的哲学禀赋。如果能将儿童的言谈记录收集成册,会是一部儿童哲学专著[23]。美国哲学家马修斯(Gareth B.Matthews)可以说是将雅思贝尔斯这一观点付诸行动之人。他将与儿童对话的真实案例记录下来,撰写出《哲学与幼童》《与儿童对话》《童年哲学》3本儿童哲学著作。他认为哲学就是“童年的理性重建”,儿童对哲学概念的分析并不亚于成年人。马修斯在与儿童探讨“成为勇敢之人”的充分条件时,儿童提出了6个观点,虽然既不必要也不充分,但是马修斯认为他们对“勇敢”这一概念的分析甚至比柏拉图著作中的分析更好[24]。据他所指,儿童并非不善于概念游戏,实质上,五六岁的儿童更能够进行富有哲理的提问与评论。

儿童本有哲学思考的能力。哲学思考是一件很自然也很必要的事情。马修斯认为哲学思考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是人天生的本能[25]。一方面,儿童的哲学思考与提问往往是“无意识”的。儿童天真、朴素的特性使他们容易提出问题,且不担心问题是否幼稚、可笑或奇怪[25]。而成年人总是被问题的实用性束缚,被社会化的思维模式固定,从而错过了很多奇妙的问题,还阻止儿童“哲学”地提问,引导其转向“有用”地提问[25]。另一方面,哲学对于儿童来说就像游戏一样,是一种自然的活动,它本身就是活动的目的。一旦儿童臣服于满足学校对“有用”问题的期待,儿童的哲学思考就会隐藏起来,甚至沉睡[28]。这是我们遗忘童年、不识儿童哲学真面目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将其弄丢,却仿佛未曾拥有过一般。

儿童具有成为哲学家的先天优势。首先,儿童与现实世界之间天然有距离。法国哲学家皮埃尔·阿多(Pierre Hadot)将哲学视为“精神修炼”,它要求人以“俯视的目光”(亦称“天狼星视角”)拉开与世界的距离,以摆脱拘束、局限与个体狭隘,公正、客观、批判地看待万事万物[29]。他指出哲学作为精神修炼,实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形式和生活选择[30],这是向古希腊—哲学的童年—的回返。儿童作为“新来者”的身份使其天然地成为现实世界的“局外人”与“旁观者”。所谓旁观者清,儿童能够保持距离地凝视周围的一切,这种距离使儿童不轻易被时代吞没,不会成为顺应潮流的“时尚人”,而是成为尼采所谓的“不合时宜的人”,这种与观看对象产生断裂的人才是真正的“当代人”[31]。有了这种凝视,儿童自然可以坦诚、直率地向世界发问与提出质疑。

其次,儿童具有“知己无知”的谦逊。“知己无知”使儿童天然地爱好“探索”。孩童期是人类探索达到顶峰的时期[32]。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认为哲学就是“探求真理”,而不是“占有真理”,所以哲人乃是“知己无知”之人[33]。提出“证伪主义”的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将自己的一生总结为“无尽的探索”。他认为有一些真正的哲学问题对于儿童是显而易见的。他在8岁的时候曾困扰于“我既无法想象空间是有限的,又无法想象它是无限的”。而这个问题是迄今未被解决的重要哲学问题,隶属于康德的第一个二律背反[34]。所以,儿童的问题可不是“小问题”,他们能看见成人熟视无睹的“大问题”,成人探究的“高深问题”常常来自儿童提出的“具体问题”。儿童起初探问的属于知识性的“小问题”,在产婆式地诘问与追问下,会生成哲学性的“大问题”[35]。波普尔还认为,那些自然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根本原因是他们具有“理智的谦逊”,就连牛顿也把自己比作在真理的海边寻找光滑贝壳的“玩耍的儿童”[36]。走向真理的路是没有尽头的,儿童不会沾沾自喜,不会主动停下探索的脚步,探索本身带给了儿童无尽的乐趣。

最后,儿童带着“反事实思维”而来。儿童虽然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依赖于对现实的感知、体验来认知与思考,但并不代表儿童无法区分现实与想象、真实与假象。相反,婴儿就已具有可以想象“应该、也许、可能”世界的反事实思维。高普尼克通过心理学实验,发现婴儿既能够推测过去的反事实情况,也能够预测未来的可能性[37]。年幼的儿童之所以拥有反事实思维,是因为他们早已拥有思考因果关系的能力与关于世界的因果知识。反事实思维使儿童具有冲破现实思考可能性的能力,这也是儿童具有强大学习能力的重要原因。它给予了儿童想象与创造的源泉[32],并且能够帮助儿童筹划自身与改变未来。“事”“物”的可能性才是儿童真正感兴趣的,也是能够为现实带来改变与希望的。哲学不是寻求确定性,而是向着不确定性进发的“美丽冒险”,僵固的现实性背后是“流动的”可能性,它比现实世界更广阔、辽远。所以,儿童是勇于探寻未知可能的真正的哲学“家”。

3.儿童是童稚的艺术“家”

追求美和艺术是人的天性。“人天生爱美”不单是经验的总结,更是对人性的洞察。美是“精神的本质”,它不是由经验积累、塑造的,而是天赋,是“精神的原始功能”[39]。埃伦·迪萨纳亚克(Ellen Dissanayake)从物种中心主义和生物演化论出发,论证了艺术实质上是蕴藏在人性中的生物演化因素,是人类为了发展与适应演化的自然需求[40]。她在《审美的人》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儿童的歌舞、游戏、音乐、诗画等都是艺术的行为,是为了“使其特殊”,“调和自然与文化”并“作为强化手段”的艺术倾向。审美早已深刻地扎根于儿童的天性中,也表现于儿童的行为中。

儿童具有“本能的缪斯”。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文艺女神,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Jon-Rpar Bjorkvold)将人的艺术本能称为“本能的缪斯”,它是人本有的生存性与创造性力量,表现为节奏、韵律、运动[41]。布约克沃尔德认为,那些艺术的基本要素早已存在于胎儿的感知器官中,甚至婴儿的第一次哭、交流、游戏、自发的歌唱都源自艺术的本能。成熟的艺术家能激活自己内在的艺术灵性,以不同的存在方式将其运用并展现出来,所以艺术家与儿童之间存有“缪斯式联系”[41],儿童具有成为艺术家的火种。

儿童有其自身的审美发生机制。刘绪源认为儿童的审美源于“节奏”。儿童是注重节奏、韵律的人,节奏由“紧张”到“松开”就会成为一种情感与思维的形式[43],这是审美发生的秘密所在。同时,想象对于审美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它使审美源于生活,又超然于世、趣味盎然。儿童的审美发生与认知发展是相向而行的。随着“图式”的抽象化与概括化程度的提高,理性与知性得以发展。而范例在想象与体验的调动下走向具体化,审美过程由此发生[43]。班马则把儿童的审美称为“前审美”,认为它不同于成年人的审美。儿童的审美心理机制注重“身体”与“情感”的感知[45],以“身—心”一体的元结构作为发生机制。儿童的审美力能够主动适应与调节感觉器质的成熟,但这是以原生的心理动作和运动觉的动力状态为基础,并在内外间能量与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发生的,从而使生理器官转变为文化器官,审美形态的器质基础和能力遂得以建构[45]。这便是儿童审美心理发生机制的本质体现。

儿童创作的艺术作品并不逊色于成人。英国美学家罗杰·弗莱(Roger Fry)曾参观过一个由12岁以下儿童创作的素描作品展。他发现这些作品各有优点,几乎比成年人的画更有美学价值。弗莱认为“儿童绘画是原始艺术的真正范例”[47],那些没有受过绘画训练的儿童会对现象更为敏感,视觉体验也更加鲜明,而常规的教育和绘画训练则强调模仿,从而毁掉了儿童的创造天赋。法国哲学家让-吕克·南希(Jean-Luc Nancy)将“美”喻为“真”的“光辉”与“真理”显现的“闪耀”[48]。儿童以纯粹、天真的眼光及极近自然的艺术灵性,直观把握世界之真。儿童又是“真诚”之人,是“真人”的具身,其创作与行动可谓是“充实之美”。

艺术家的理想状态是达至“童稚”的创作境界。英国动物学家、人类学家戴斯蒙·莫里斯(Desmond morris)一直专注于人类的本能行为研究。他认为人并非独绝于世的“智人”,实质上是大自然演化中的一环—“裸猿”,了解人的行为发展应当回到起源处寻找根据。莫里斯通过分析20万张儿童绘画后发现,不受历史、文化、地域的影响,全世界儿童的绘画发展模式在幼儿时期都是相同的,从最初的以混乱的线条为主的涂鸦时期,到以简单的图形为单位的图形时期,再进入以复杂的组合图形为单位的组合时期。但到了青少年时期,大部分人的绘画兴趣大大降低,主要原因是他们被赋予精确再现外部景象的重任。尤其现代教育强调绘画的记录与复刻功能,艺术就成为再现具象世界的手段。而在那些注重艺术的象征与装饰功能的文化或时代中,儿童的艺术创作兴趣得以幸存,那里或那时的文化也由此得到助益[49]。艺术发展在竞相追逐具象与再现的功能中,反而回到了起初纯朴童稚的图像时期,乃至涂鸦时期[49]。人类艺术形成了“抽象—具象—童稚”的发展路向,现代艺术以成熟、复杂的方式达至儿童身上显现的天真烂漫、童稚趣味。儿童本有的审美趣味与艺术灵性使其堪称童稚的“艺术家”,而成年人艺术家则追求在精炼水平上再度成为“儿童艺术家”。


四、童年何以为人生之“家”


童年是儿童的时代与家园,它是人生的开-端,是人最初的姿态,也即“原型”(archetypes)1。童年作为人生的原型,是人在时间中显现的自身,这种显现永恒地构成了人被遮蔽的本质[51]。它存在于人类的生物演化、心理结构以及文化创生中。

1.童年是持续的幼儿状态

童年是持续的幼儿状态。相比于其他灵长类动物,人类的童年期得到了极大的延长,这是对幼儿状态的保持。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幼态持续”。这也是人类演化的重要起源,通过保持祖先的幼儿特征,以在演化过程中获得优势[52]。这一优势与延迟发育有关,延迟发育意味着发育期的迟到与未发育期的延长。其实,婴儿的诞生都是提前的,提前进入唤醒“视、听、触、闻”的外部“文化子宫”中[52],从而延长人的学习时间,充分激活大脑的学习潜能,提高演化的丰富性与物种多样性,使人类更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增加了演化的优势。所以,人类拥有漫长的童年期,有助于儿童的大脑获得更长的发育期和学习期,这是人类演化的策略。但脑的发育期也不能无限延长,还要考虑其能量的消耗,因此,童年也暗含自然目的[32]。这也是古尔德将儿童称为“人类真正的父亲”,并认为“越像儿童的种族越优越”的原因[52]。所以,“幼态持续”解释了童年是人类演化的重要遗产与宝库的原因,童年给予了儿童适应外部环境的机会,它也是儿童释放与实现潜能的重要时期。同时也需要指出,幼儿状态不仅具有生物演化的意义,同样也具有本体论与存在论的意涵。幼儿状态其实是人的本真状态,是人类存在的榜样与范型,正如前文已经论述过的实乃“真心”与“本心”的童心,以及作为“本原之人”并为成-人所追求的儿童状态。所以,幼儿状态作为成-人的起初、开-端性存在应当是人类保持与追求的范型,而不是在成-人中被遗弃或要加速度过的短暂时光。因此,童年是对人之原初状态、对儿童存在的保持与守护。但当下的社会文化总是要破坏儿童的童年生态,将他们对童年的驻守与神往视为堕落与不思进取的表现,殊不知童年才是人类的“失乐园”,是儿童成-人的家园。现今,人们积极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实质上也就是要把社会建设成童年友好型的社会。当社会文化不再以童年为敌,而与其为伍时,理想的人类社会也就悄然来临了。

2.童年是永恒的心理原型

童年是永恒的心理原型。心理原型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与存在形式[56],童年则是尤为重要的一种心理原型。弗洛伊德发现童年(特别是前5年)的生活经历对人的一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57]。人的本能倾向是无意识的,也是集体的。它作为原始时代的“精神沉淀”遗传给每一代儿童[57],有待儿童诞生后的早期经验激发出它的丰富性、多样性[59]。这是弗洛伊德认为存在童年原型的关键原因。荣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他认为无意识是婴儿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生活、行为模式,是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完整心理机制,并活跃于成年人的意识活动中[56],它以原型的形式普遍地存在于集体中。但原型作为形式是先验的、纯粹的,是“形式化的潜能”[61],需要由它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经验共同充实、构成其内容与意义。荣格还提出了“儿童原型”的概念,他发现在我们的集体心理中深藏着“儿童原型”,童年也是前意识的集体心理[62]。因为原型是永恒的、普遍的,所以我们有一个“永恒的儿童”(Puer Aeternus)2,它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62]。“儿童”的永恒性就在于它是过去的纽带,也是潜在的未来,既是始,亦是终,“开-端”是其原因,也是其结果。所以,荣格认为“儿童”象征着“重新为父”,也就具有了“再生”的力量[62]。这与他提出轮回心理学也是有关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一个“儿童”或“童年”。荣格也承认这一点,认为“儿童”是统一与多元的。虽然原型是永恒的、普遍的,但原型亦是“复数”的。每个儿童都可以拥有很多的“童年”,人类的儿童坐拥了“童年盛世”!这么多的“童年”是人类文化创新永不枯竭的源泉,并在人类的文化创作中一次次“重生”。

3.童年是文化创生的源泉

童年是文化创生的源泉,其在文化繁盛中不断“复萌”。巴什拉将“梦想”喻为“诗学”,一种“向往童年”的“诗学”。童年是人类心灵的永恒核心,它永远潜存于我们的身心之中,梦想能够带我们重访童年,再次体验童年的可能性[65]。在想象中,我们能够回到童年,重获童年的力量,梦想使儿童在流逝的时间中停驻。于是,童年作为一种“心灵状态”永远深藏在人的身心中,持续于人的一生[65]。人只要存在于世,童年的火种就永远能够复萌,回到生命最初跃入世界的刹那,这是人对“根”的深切意识,呼唤人一生“跟”随!荷尔德林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一生遵循诗人的天职—“返乡”,故海德格尔称赞其为“诗人的诗人”。他在《故乡》和《回故乡》中深深怀念童年的宁静:“我,童年的树林,如果我/归来,那宁静还会再有吗?”[67]“多久,多久啦!孩提时的安宁/远去了”[67]。童年之所以令人向往、美好,是因为它作为人的故乡,是唯一切近本源、忠于本源的原位[14]。作为“典范”的童年在荷尔德林的笔下是“金色的梦幻”(《致大自然》)、“金色的时光”(《曾经和现在》),也是丰子恺的画中憧憬的“黄金时代”。这“金色的年华”照耀着整个人生。莫言的文学创作就受惠且有感于精神的故乡—童年。他认为童年是一个人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论是好的或坏的经历与感受,都是独特的,是最富有文学意义的。故乡不仅存在于现实空间里,更生成于文学作品中。作者流连于对故乡的想象,其实质则是基于童年的记忆而对故乡的“发明与创造”。莫言将其称为“游子返乡式”的写作,“离乡”的“游子”用文学创作的方式“寻乡”。他说沈从文就是这种写作方式的典型代表,沈从文只有在写湘西、船夫和吊脚楼的妓女时,这些人物形象和景象才会呼之欲出、活灵活现,因为这是他的故乡、他的童年、他的精神之根。除此之外的写作就很一般或无物可写[70]。“离开故乡”的写作就像“遗忘童年”的人生,走出了“黄金时代”。唯有重返,是文人的天职,一生的归宿,也是人之存在的天命。


参考文献:

[1] 朱刚.家的现象学——从海德格尔、列维纳斯到儒家[J].深圳社会科学,2019(6):71-85+155.

[2]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37.

[3] [德]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M].陈晓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4-75.

[4] [5][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91,99.

[6] [美]艾莉森·高普尼克.宝宝也是哲学家:学习与思考的惊奇发现[M].杨彦捷,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98-99.

[7] [法]安德列·巴利诺.巴什拉传[M].顾嘉琛,杜小真,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9.

[8] [法]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M].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3.

[9] 刘小枫.诗化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4-75.

[10] [意]维柯.论意大利最古老的智慧:从拉丁语源发掘而来[M].张小勇,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69.

[11] [英]蒂莫西·C.W.布莱宁.浪漫主义革命:缔造现代世界的人文运动[M].袁子奇,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11.

[12] 果麦.孩子们的诗[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8.

[13] [丹麦]勃兰兑斯.德国的浪漫派[M].绿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157.

[14]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文集: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31,24.

[15] [法]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4,25.

[17] 季广茂.反启蒙与现代西方思想进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99.


文章来源:张铜小琳.何以为“家”——儿童与童年的“家”哲学意涵[J].少年儿童研究,2023(05):30-3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少年儿童研究

期刊名称:少年儿童研究

期刊人气:110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

主办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2-9915

国内刊号:11-1748/D

邮发代号:2-469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