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皮肤护理中使用丹参的影响和研究

  2020-06-28    35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丹参中的丹参酮、丹酚酸等物质有活血祛瘀之功,在抗氧化、抗菌抗炎方面效果显著,研究证实其化学成分众多、药理作用明显,是理想的中药化妆品原料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川产道地药材丹参在皮肤护理中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分析其在皮肤护理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挖掘中药提取物在皮肤护理中的优势,为相关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 关键词:
  • 中医中药
  • 丹参
  • 作用机理
  • 植物提取
  • 皮肤护理
  • 加入收藏

随着绿色、健康的理念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源自植物提取的天然成分成为化妆品行业的研究热点,尤其随着中国中医药的发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技术而衍生的中药美容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比如本土药妆产品佰草集系列、相宜本草系列等。四川地区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据调查,四川约有4500余种药用植物,产量约占全国的10%,是我国药材的主要产区[1],其中包含多种道地药材,如川芎、白芍、丹参、牛膝、麦冬、附子、杜仲、厚朴等,为中药美容产品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文以川产道地药材丹参为例,对其在皮肤护理中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分析其在皮肤护理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挖掘中药提取物在皮肤护理中的优势,为相关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1、概述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性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功效[2],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还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丹参主产于山东、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其中中江作为四川丹参的主要产区,丹参产量大、品质优[3]。丹参主要含有两大类成分:一是以酚酸类物质为主的水溶性成分,如丹酚酸A~G、丹参素、迷迭香酸、咖啡酸等;一是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的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酮(Ⅰ、ⅡA、ⅡB、Ⅴ、Ⅵ)、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等[4]。古方记载:“丹参、羊脂和煎,灭瘢神效,用蜜涂之,效果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等改善面部肤色,淡化瘢痕。另外,丹参还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抗组织纤维化、调节组织修复与再生等功能,已收入化妆品原料,用于研发。


2、丹参在皮肤护理中的作用机理


2.1抗氧化

丹参水溶性提取物中主要包含有丹参素、丹酚酸、迷迭香酸、原儿茶醛等成分,是丹参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丹参素可提高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中SOD的活力,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减少氧化损伤[5];可通过提高细胞活性、减少细胞内MDA生成,提高SOD活性,明显抑制过氧化氢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损伤[6]。薛治浦[7]研究发现,丹参叶中酚酸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呈线性相关,田影[8]研究发现,丹酚酸A、丹酚酸B、迷迭香酸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其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此外,迷迭香酸主要通过减少活性氧的产生,调节机体脂质过氧化物及抗氧化酶活性而发挥抗氧化作用[9]。

丹参醇提取物中主要是以丹参酮为主的脂溶性成分。Li等[10]研究表明,丹参中4种主要成分抗氧化活性依次为: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丹参酮Ⅰ可通过降低膀胱壁内MDA水平,升高SOD水平,而发挥抗氧化作用[11];丹参酮ⅡA可通过抗氧化作用介导肝纤维化,具有保肝作用[12];隐丹参酮可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增加谷胱甘肽脱氢酶(GSH-PX)活性等抑制氧化应激,防止阿霉素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13]。

2.2抗菌消炎

周静等[14]研究表明,丹参水溶性、脂溶性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后续未见相关水溶性成分抑菌活性研究,而丹参脂溶性成分中主要是丹参酮类(隐丹参酮、二轻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等)对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多种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15]。此外,丹参酮可通过降低IL-6等炎症因子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16],减少炎症反应,最终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丹参中总丹参酮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丹参酮ⅡA作为丹参酮类成分的主要物质,其发挥抗炎作用可通过减少巨噬细胞炎症介质生成和释放[17],抑制COX2表达以减少前列腺素(PGE2)合成[17],抑制IL-1β和IL-6产生和释放以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活化、减少炎症渗出等实现[18,19]。丹参多糖可通过抑制炎症通路NF-κB和趋化因子CXCL-10的活性来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缓解免疫性肝损伤[18]。丹参素通过抑制NF-κB通络,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19]。

2.3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

实验研究表明,不同剂量丹参水煎液可明显减少小鼠烫伤面积,并显著改善模型动物烫伤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20]。潘立群等[21]等研究发现,丹参可促进家兔小肠吻合口肉芽组织增生,加速吻合口愈合。尚麟[22]研究丹参、重组Ⅱ型骨形成蛋白(rhBMP-2)和重组Ⅰ型转化生长因子(rhTGF-β1)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发现丹参从90 mg/L开始,丹参浓度对HPDLFs的增殖与丹参呈现剂量-效应依赖关系,表明丹参对牙周组织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马玲等[23]通过阳陵、昆仑、承山3个穴位注射丹参复方注射液治疗大鼠跟腱病,发现丹参组成纤维细胞(FB)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更有益于胶原合成,促进跟腱细胞修复。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可能通过下调TGF-β1及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合成而抑制FB的活化;促使瘢痕增生前期FB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化而影响FB功能,减少FB增殖,抑制胶原合成;减少自由基产生及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从而调节增生性瘢痕组织细胞(HSFB)自由基代谢,抑制增生性瘢痕[24]。

2.4其他

丹参除上述作用外,丹参酚酸对酪氨酸酶具有可逆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单体丹参素可能通过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从而发挥美白功效[25]。另外,痤疮俗称青春痘,多发于面部,影响患者形象,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皮脂腺分泌旺盛、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性激素水平升高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直接抑制皮脂腺细胞增殖、脂质合成或间接影响皮脂腺细胞雄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减少激素合成而抑制皮脂腺活性[26],抑制皮脂腺细胞的增生和分泌,丹参酮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拮抗体内雄激素如睾酮含量,具有治疗痤疮的功效。见表1。

表1丹参的美容功效、作用机理及主要成分或部位


3、小结与展望


丹参包含多种成分,丹参中的丹参酮、丹酚酸等物质有活血祛瘀之功,在抗氧化、抗菌抗炎、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美白等方面效果显著,是研究证实功效明确的植物药之一。四川物种资源丰富,是化妆品原料的上好产地,也是丹参的道地产区。川产丹参具有质量佳、疗效好、原料天然、性质稳定、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同时因其中医理论指导及临床应用历史悠久而具有明显的功能性。随着现代人对绿色天然化妆品的追求,中药美容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中医多组方用药,因药材成分多样,难以保证其安全性是中医中药在国际上的发展限制因素之一,根据组方药物中主要功效物质进行配伍日渐成为研究热点。化妆品研究亦可借鉴丹参用法,分离药材中功效明确的化学成分,进行组方配伍,以开发高效、安全的绿色美容护肤产品。


参考文献:

[1]张琴,张东方,孙成忠,等.气候特征与药用植物地理分布的数值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中国现代中药,2018,20(2):145-151.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严玉平,由会玲,朱长福,等.丹参种源分布及道地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82-1883.

[4]田介峰,阎红,王瑞静,等.丹参多酚酸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中草药,2018,49(21):5024-5028.

[6]王朔,王振杰,赵峰.丹参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0):2493-2494,2496.

[7]薛治浦.丹参叶抗氧化活性及相关酚酸类成分的研究[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1.

[8]田影.丹参酚酸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08.

[9]曹雯,张文娟,潘金凤,等.迷迭香酸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2019,42(1):54-58.

[11]高文强,张立进,张士伟,等.丹参酮Ⅰ对放射性膀胱炎的保护作用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7,22(7):541-546.

[14]周静,李惠芬,王洪志,等.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抑菌作用的考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9):2130-2131.

[15]雍江堰,祖瑞铃,易玉玲,等.二氢丹参酮Ⅰ协同氨苄西林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7):966-970,982.

[16]李倩.双黄消痤丸对兔耳痤疮模型血清IL-2、IL-6含量的影响[D].哈尔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5.

[17]宁剑,何春玲,黄健军.丹参酮ⅡA体内外抗炎作用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2):292-298.

[18]王霄,韩超,陶金良,等.丹参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过氧化指标、炎症细胞因子和ICAM-1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9,39(4):745-750.

[19]吴燕丽,张海燕.丹参素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1):1917-1921.

[20]梁雪,闫欣,苗明三.丹参水煎剂外用对大鼠及小鼠烫伤模型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56-59.

[21]潘立群,陈荣明,郭强.丹参对家兔小肠吻合口肉芽组织修复作用的观察[J].江苏中医,2000(1):38-39.

[22]尚麟.丹参、rh BMP-2及rh TGF-β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08.

[23]马玲,郑志新,蒋崇博,等.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液对大鼠跟腱病组织修复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24-27.

[24]刘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3.

[25]任宇,张石琳,邹征云.中药单体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11):1663-1667.

[26]鞠强,尹兴平,石继海,等.丹参酮对人皮脂腺细胞增殖、脂质合成及雄性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2):98-101.


叶茂,李娟,李芳琼,徐银英.丹参在皮肤护理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20,46(03):211-212+22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人气:141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0709

国内刊号:12-1380/R

邮发代号:6-172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