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效能

  2024-10-28    4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对比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用于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8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均接受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动态脑电图的阳性检出率较常规脑电图更高;动态脑电图对痫样放电的检出率高出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在病情程度检出率上均高出常规脑电图;上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上诊断价值更高,不仅能够检出痫样放电情况,还可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关键词:
  • 动态脑电图
  • 变态反应
  • 常规脑电图
  • 感染病原体
  • 病毒性脑炎
  • 加入收藏

病毒性脑炎属于一种由免疫能力低下且感染病原体后导致的变态反应,通常牵连患者脑实质受累,从而引起嗜睡、呕吐、疲倦、头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抽搐或者昏迷,同时脑实质可出现不可逆的损害,直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2]。针对此,临床多选择脑脊液检查、病毒免疫学等检查,虽然能够判断病情,但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较低。随着临床发现脑电图作为神经系统常见检查方式,具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势,通过检查可发现患者脑电波异常变化。脑电图检测目前分为实时的常规脑电图与24 h持续监测的动态脑电图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效能如何尚未可知。本文对比了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用于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8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5.17±2.38)岁;学历为初中及以下34例、高中25例、大专及以上21例;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37例、中度28例、重度15例。入组标准:(1)符合《病毒性脑(膜)炎病原体诊断技术应用专家共识》[3]诊断标准;(2)脑脊液内检出病毒特异性抗体或抗原;(3)认知正常且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神经系统病变、占位性病变、病毒感染者;(2)合并意识障碍、交流障碍或者精神疾病;(3)中途退出试验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检查。常规脑电图:选择脑电图仪(上海诺诚Z2N-F-24W-D)和10-20脑电电极系统,分别给予单双极描记法;相关参数设置为描记30 min、调整高频滤波为70 Hz、走纸速度为30 mm/s、时间常数为0.3 s; 进行睁眼闭眼反应、过度换气和闪光刺激等诱发试验,分别记录检测到的数据。动态脑电图:选择脑电图仪(上海诺诚Z2N-F-20-C),选择单双极描记法,并利用19导联进行持续24 h的动态监测;相关参数及诱发试验同常规脑电图检查方法。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痫样放电检出率。(2)统计两种方法在病情严重程度上的检出率,程度标准[4]分为轻度(α节律不稳定且不规则,且患者未出现明显的睁眼抑制反应,伴有高幅β波,过度换气后出现高幅Q波)、中度(α节律缓慢,Q波阵发性活动,过度换气后出现成组的高幅δ波)、重度(α节律消失,阵发性δ波出现,并伴有棘慢综合波,呈平坦或者抑制活动)。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选择SPSS20.0系统计算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动态脑电图检出正常3例、异常77例;常规脑电图检出正常18例、异常62例。动态脑电图的阳性检出率96.25%较常规脑电图77.50%更高(χ2=12.333,P<0.05)。

2.2 两种方法对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比较

动态脑电图检出正常10例、异常70例;常规脑电图检出正常20例、异常60例。动态脑电图对痫样放电的检出率为87.50%高出常规脑电图的75.00%(χ2=4.103,P<0.05)。

2.3 两种方法对病情程度的检出率比较

动态脑电图在病情程度检出率上均高出常规脑电图(P<0.05)。见表1。

表1两种方法对病情程度的检出率[n(%)]


3、讨 论


有研究[5]显示,随着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情的持续进展,其脑电波的状态随之出现一系列改变。其中常规脑电图主要测定患者实时的脑电图,观察并分析其脑电异常情况,适用于急诊、病情急性发作时的患者,但其检查时间较短,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不利于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6-7]。但动态脑电图更加适用于诊断病情稳定、偶然发病的神经疾病,能够24 h持续监测患者脑电活动,并对其脑电异常程度进行分析,有助于后续临床方案的拟定和预后判断;此外,动态脑电图可及时捕捉到异常活动,由于患者睡眠状态下出现异常脑电活动的风险较大,通过动态脑电图可24 h监测,及时发现痫样放电等异常活动,有效降低漏诊率[8-9]。本研究结果中看到:动态脑电图的阳性检出率、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均高出常规脑电图,且动态脑电图在病情程度检出率上较常规脑电图更高(P<0.05);提示和常规脑电图相比,动态脑电图检出率更高,同时能够更精准的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经分析发现,患者通过动态脑电图检查后,可发现α波、β波等活动情况,基于此分析脑电活动的异常程度,有助于评估病情。除此之外动态脑电图可展现广泛的慢波,因为病毒性脑炎患者不仅牵连大脑皮质和脑白质受损,还可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障碍,故此,该类患者的脑电图异常变化以脑电背景节律频率降低为主,提示节律异常的慢波展现为弥漫性、阵发性以及局部性[10]。和轻度患者相比,重度患者的脑电图变化较为缓慢,而常规脑电图的监测时间较短,虽能够监测到患者脑部情况,但容易受到监测时间的限制,使得其脑部短暂爆发性异常放电情况无法及时检出,而动态脑电图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缺陷[11]。由此可见,动态脑电图相比常规脑电图的诊断价值更高,可有效提升疾病的检出率,并对病情进行评估,最终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黄高雅,吉晓春.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对比分析[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22,31(3):172-175.

[2]王维,李佳,王立利,等.动态脑电图联合头颅磁共振成像在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6):603-605.

[3]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病原检测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分子诊断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委会脑炎协作组.病毒性脑(膜)炎病原体诊断技术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9):648-657.

[4]范连荣.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准确率比照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6):248-249.

[5]张迪,黑丹丹.不同病情程度病毒性脑炎患者AEEG检查的图像分析及动态检测临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7):3080-3082.

[6]吴小柯,臧玉萍,徐静.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3):438-439.

[8]王旭.分析24 h动态脑电图检测在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心理月刊,2020,15(9):187.

[9]高妙,娄冬,郑娟娟.脑电图结合血清胱抑素C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的预后价值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3,30(1):14-18.

[10]赵建宏,刘占利.脑电图联合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1,44(2):108-112.

[11]张伟东,寇丽,王幸丽,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MRI及MSCT在诊断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5):75-78.


文章来源:刘晓荷,王瑞,马娇.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效能[J].贵州医药,2024,48(10):1643-164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现代诊断与治疗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期刊人气:326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江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8174

国内刊号:36-1160/R

邮发代号:44-60

创刊时间:199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