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析影响后疫情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

  2022-05-24    34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后疫情时代已经来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在面临新的发展局势,展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如今,绿色科技、混合教学、云创业等元素被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亮点,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依然面临许多问题,探究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元素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简述后疫情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与境遇,探究多主体协同与制度建设水平、教育培训与教育资源质量、创新创业活动与项目等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并进行反思,为解决后疫情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建言献策。

  • 关键词:
  • 创新创业教育
  • 后疫情时代
  • 教育环境
  • 教育质量
  • 高校教育
  • 加入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正在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推动生产生活恢复正常秩序。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环境产生显著变化,高校需更加注重发挥不同主体的协同效应,优化现有教育培育与资源的质量,重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同时,将疫情中出现的新状况、新场景视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新场域,明确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通过这种方式优化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体现后疫情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特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朝着新的阶段发展。


一、后疫情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征与境遇


(一) 后疫情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

1. 绿色科技正在成为社会新风尚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来,危机中通常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疫情倒逼着社会网络与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加大对数字化产业的投入,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浪潮随之出现[1]。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社会各产业的变革,在环保理念逐渐普及的当下,绿色科技将在推动产业革命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 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教育模式将成为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常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下聚集型的活动迅速减少,为防范疫情进一步蔓延,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采取线上教学方式,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鼓励学生在线上组队并进行线上研讨,再由学生统一提交具体的研讨方案。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学生和教师共同在线上备赛,真正实现停学不停赛的目标。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发现了更加高效的教育方式,并将此类教育方式应用在后疫情时代的教学中。如教师在应用各类直播平台进行指导、教学时,发现直播平台的线上投票、线上作答功能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教师利用此类功能向学生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统计学生的问题答案。许多学生还通过线上评论区直接向教师提问,网络中匿名的沟通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反馈真实状况,及时答疑解惑。

3. 云创业平台正在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亮点

云创业平台是一种具有信息化、数字化特征的创业平台。在这一平台中,对于各类与创新创业有关的主体、资源,学生直接与社会需求对接,利用创业平台中的资源联系优秀导师,加入处于实践过程中的创业团队。该平台中的部分主体,如企业还能为学生提供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实践机会,推动优质实践资源共享。后疫情时代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不确定性会由于云创业平台的融入而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校学生也将因此拥有更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

4. 构建起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国际共识

在未来,政府将在多边创业合作平台投入更多资源,推动双创基地的建设和发展[2]。在后疫情时代,社会经济对持续发展、全面发展有着更高要求,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将成为不同教育主体的共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共同体中以更低成本、更简便的方式获取更多资源,革新速度更快。

(二) 后疫情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境遇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效能得不到保障

高校受到疫情影响陆续延迟开学时间,要求教师和学生通过线上方式沟通、教学,然而,部分教师并未适应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的方式,在直播、录课时遇到许多问题。教师自身信息化素养不足,在遇到问题时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解决,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受到影响。此外,部分创新创业项目必须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学生需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部分知识、技能的重要性,这是线上教学所无法替代的部分。学生在线上学习时容易受到网络中各类娱乐元素的影响,学习效率难以保证。

2. 后疫情时代创新创业主体融资的难度显著提升

疫情导致社会经济主体受到冲击,企业资金流通存在问题,市场生存空间被压缩。作为创业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企业支持逐渐减少,高校中的创新创业项目无法继续维持,这影响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资金是创业项目的基础,资金规模小、流动性不足,创业项目的发展陷入停滞,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因此受到影响,然而,高校也应看到企业融资难度上升的另一面[3]。在融资难的背景下,许多企业通常会开辟新的融资路径,保证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转动,这便体现着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创新的一面。高校教师可以此为教育素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在后疫情背景下创新创业模式的新思路。

3. 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有所下降

大学生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创业风险急剧增加导致他们不敢也不想创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也失去教学动力。学校中原有的创新创业计划受到疫情影响而搁置,原本期望创业的学生逐渐转向就业。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 多主体协同与制度建设水平

1. 多主体协同效果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一教育工程涉及不同维度、多个领域的资源,对各级、各类型教育部门的协作能力要求较高。不同主体的协同能力与制度建设的水平会直接反映在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中,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各教育部门要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创造条件,必须推进社会教育和高校教育之间的衔接,为社会主体、学校主体沟通交流开辟新路径。通过合作共享、开放包容的方式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培育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能力、富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4]。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应贯彻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将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制度的工作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工作结合起来,推动不同群体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打造“三全育人”格局,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规范化。

高校作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发挥自身聚集资源的作用,通过与多主体的协作创建起动态化、组织化的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应对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同时,高校应看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不能仅关注创新创业知识的教授,而要将孵化新产业视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将优秀项目视为创新创业项目的主要向导,利用优秀项目培育完善的产业链条,促进具体产业的发展。社会主体与高校的合作不能局限于培养人才、吸纳团队等工作领域,而要拓展到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全程指导。教育服务需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多样化的支持,从企业转型升级、高校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发掘创新创业优秀项目,探寻创新创业主体在推动该项目实施中需要的资源,为创业主体提供更具指向性的支持。创业主体获得的资源能够精准服务于创新创业工作,如此才能为创业项目的发展扫除障碍。高校通过与社会主体合作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探究创新创业的风口,这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有所帮助[5]。在后疫情时代,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经济大环境对企业运行的影响导致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学生可通过学校与企业提供的机会解决实习难、实践难的问题,在实践中感受疫情对经济发展与企业运行的现实影响,增强自己的创新创业实践本领。

2. 制度建设水平

不同主体的协同有助于丰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这直接影响着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但多主体参与也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难度显著提升。为防止出现低效合作、教育资源浪费现象,高校应通过提升制度建设水平保障多主体合作的有效性。如明确规定不同主体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职责范围,要求各主体在参与过程中以教育为优先任务,完成学校安排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此前提下将教育任务和自身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提升与高校合作的综合效益。高校还应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要达到的效果,防止各教育主体固守传统教育理念与方法,导致创新创业教育陷入低效。如在后疫情时代,各主体应当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在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特征,向学生介绍后疫情时代消费者与生产者在各自领域产生的行为变化。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工具将后疫情时代经济市场中各主体、生产要素的新变化以直观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体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俱进的特征。学校可依据不同主体的教育内容设计多种测评方式,通过测评环节了解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学习成效,一旦出现明显的教育质量问题,及时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向具体的教育主体追责。通过中断合作、调整合作模式等方式提升教育质量,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6]。

(二) 教育培训与教育资源质量

1. 教育主体的培训水平

在后疫情时代,教师对时事热点的洞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还应当具备革新意识,在疫情背景下转变观念,看到新的创新创业契机,通过深入研究新的创新创业契机为日常教学提供新素材、新思路。此外,后疫情时代的网络舆论战已经打响,教师的思想水平应当有所提升以应对来自不同主体的舆论冲击,在复杂的舆论场中明确政治站位,最终将正确的思想观念渗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使师资队伍能够适应后疫情时代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高校应当做到:

一是对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学中明确政治站位。全面了解后疫情时代我国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并深入理解党和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期待与要求,理解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自觉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党和国家的要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内容中,深刻把握后疫情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进行教学,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7]。如今,许多高校将对创新创业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培训转移至线上,但线上教育的方式缺乏监督,部分教育主体在参与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懈怠心理。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需设计多样化的检验方式,要求教育主体参与思想政治水平测评,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教育主体的学习效果。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定期举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座谈会、研讨沙龙,要求教育主体对意识形态上的问题保持警惕,在教学中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学生出现严重思想问题。只有教师自身思想政治水平有所提升,后疫情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才能有所保障。

二是培育教师应用理论的能力,要求教师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而非单一热门行业的发展中挖掘创新创业契机。在后疫情时代,国内外数字平台迅速崛起,这些平台中暗藏商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应当具备挖掘新平台、新行业商机的能力,并在教学中深刻分析新商机出现的时代背景,把握商机的正确方式,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提供思路。传统的创新创业理论更新速度缓慢,理论的变化速度赶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教师只有具备革新思想、应用理论的能力,才能应对多变而复杂的创新创业环境,在教学中向学生输出正确的观点。学校可通过组织区域性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竞赛锻炼教师应用理论、革新思想的能力。在不同阶段的竞赛中,教育主体可通过对抗、沟通等方式了解创新创业领域的前沿动态,探究创新创业方案的可行性,获得更多不同的见解与观点。教育主体在竞赛中广泛吸收他人的意见与建议,个人教育技能、知识素养得到迅速发展。

2. 发掘教育资源的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发掘教育资源的能力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后疫情时代正在改变创新创业领域各要素的作用方式,只有将这些要素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资源,在大学校园中树立起发掘教育资源的榜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才能逐渐发展完善[8]。如今,高校中涌现出一批创业达人,这些创业达人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积极进取,展现出良好的精神品质。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因而需要具体的榜样振奋精神。高校可挖掘校园中的创业达人,将他们打造成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学校通过记录创业达人的创新创业过程,对创业达人进行采访等方式了解他们攻坚克难的过程,从中提取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等重要精神品质。接着,学校构建起完善的精神价值体系,将传统宣传方式与后疫情时代迅速崛起的数字化宣传方式结合起来,对创业达人进行宣传,提升宣传的及时性与针对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有成功的先例作参考,创新创业的信心逐渐积累,这能够为他们的实践活动注入强大动力,提升其创新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在后疫情时代,成功创新创业的学生通常具有对新时代要素较强的洞察力,学校需引导学生关注创新创业达人发掘新资源、新风口、新契机的具体过程,并结合个人兴趣爱好、专业特长进行创新[9]。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发展,避免盲目模仿导致自身陷入无效创新、低效学习的困境。

(三) 文化价值观与情感态度

在后疫情时代,创业正在成为加速社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有助于我国经济抵御疫情影响,促进市场的繁荣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我国高校普及,但受到独特文化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影响,不同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有所差异。在经济、文化领域更加开放的新时代,不同文化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这些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着深刻影响。文化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是影响创新创业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应深入探究文化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等要素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产生作用的机制,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引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深受西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影响,但从根本上看,我国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经济体,因此,我国创新创业领域面临的问题与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创新创业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高校教育人的主要路径是理解个人的价值观、心态等特征,创新创业教育也不例外[10]。我国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关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理解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的变化,以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大学生的行为,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教化,使其创新创业活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

创业者自身应当具备优秀素养,如冒险精神、自律性、积极性等,仅靠教条式的教学无法使学生养成此类优秀素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挖掘我国创新创业文化的价值内核,使大学生认清我国的文化异质性,学会发挥我国的文化优势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这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重要路径。大学生只有对我国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文化、民族精神与特征有所了解,对社会的发展状况、趋势形成独特见解,在正式进入社会进行创新创业工作时才能把握时代发展方向,在时代前列促进自身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深刻而长远,后疫情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新元素,这些新元素主要来自抗疫过程,时代精神的内涵也因抗疫精神的融入而变得更加丰富。大学生应当理解时代精神的内涵,自觉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蚀,利用先进的时代精神激励自身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不断前进、取得突破。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则应融入更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教育主体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中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打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印象。如挖掘民族精神中与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相关的元素,将这些元素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再如,将尊重科学的抗疫精神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导学生尊重创新创业的科学规律开展各项研究、实践工作,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创新,提升创新创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开辟新的创新创业思路[11]。教育主体在授课过程中需丰富教学方法,采用更具实践性与先进性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现后疫情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如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向学生阐述将时代精神融入创新创业过程的重要性,剖析现实案例,引导学生寻找时代精神在促进创新创业者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学生的文化以及价值观逐渐修正,这对他们创新创业能力的长远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 创新创业活动与项目

创新创业活动与项目也是在后疫情时代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因素,这一因素的重要性正在逐渐提升。近年来,创新创业课程被许多大学设置为必修课,社会中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竞赛、项目与优惠政策数量不断增加,活动的规模、政策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张。在后疫情时代,主办单位应看到这些活动、政策面临的新形势,从而对部分活动与政策作出调整,使之更能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需求。如在举办挑战杯竞赛时,更多关注与后疫情时代相关的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媒体相关的项目,突出竞赛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导向作用[12]。同时,丰富竞赛评价的方式,采用立体、完善的标准评价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为学生发展自我提供可靠依据。

高校则要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育,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将创新思维应用在实践中。向大学生普及有关创新创业的知识,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在提倡个性化教育的新时代,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也应当具备个性化特征。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基础职业教育、通识教育,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中,深入研究感兴趣的领域,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状况,为创新创业奠定基础。为提升学生适应后疫情时代复杂市场环境的能力,高校可适当扩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如在课程体系中融入产品开发、融资与资本管理等科目,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创新创业的方向有选择性地学习。

高校还应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教育存在显著差异,要求教育主体对学生起到支持作用,避免完全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教育主体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在失败中打磨专业本领,形成较强抗压能力与坚强的思维品质[13]。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正误性,在犯错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夯实创新创业的认知与能力基础。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活动和项目,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形成真实而全面了解,这能够为他们未来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亚员,刘海滨,孔洁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理想样态——基于4个国家8所典型高校的跨案例比较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2(3):1-15.

[2]申双花.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矛盾与提升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4):79-83.

[3]丁月华,张明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性治理[J].思想理论教育,2022(2)-101-106.

[4]门志国,刘盼盼,兴梅.困境与路径:基于协同论的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1):139-144.

[5]魏署光,吴柯豫.渐进决策理论视角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嬗变[J].现代教育管理,2021(12)-19-28.

[6]王华,王敏,公伟庆.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11):278-281.

[7]王洪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38-46.

[8]杜伟.浅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性[J].膜科学与技术,2021(5):183.

[9]王志强,王通.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校的“位”与“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62-69.

[10]张云涛,陈晨.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挑战与应对之策——以法学专业为例[J].教育与职业,2021(16):110-112.

[11]雷金英,李莉.精准创业教育交互教学模式建构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21(6):45-51.

[12]翟慧.乡村振兴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核农学报,2021(3):773.

[13]赵慧君.疫情下创新与创业训练课程线上教学策略与实践[J].包装工程,2020(S1):124-126.


文章来源:高麦玲,蔡胜男.后疫情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J].继续教育研究,2022,(06):69-7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现代教育

期刊名称:现代教育

期刊人气:296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1-9085

国内刊号:37-1393/G4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